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评估了河南作物生产发展现状,分析了自然资源及作物产量潜力,阐明了限制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作物生产发展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2.
研究意义:耕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今全球人地矛盾突出,耕地面积逐年下降,“旱改水”无疑是响应我国整治农用地,守住耕地红线和贯彻落实“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有力举措。数据来源: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统计法。结果发现:(1)旱改水的适宜性评价和潜力系数评估,方法繁多,评价标准不一,评测的结果也参差不齐,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评价体系;(2)现有的关于适宜旱改水的土地类型研究,土地种类单一,代表性不足,甚至还有大量的适宜性土地类型研究处于空白;(3)现有研究多集中于理论潜力研究,现实潜力研究以及理论潜力与现实潜力对比分析方面的研究发文量较少,可以作为“旱改水”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4)“旱改水”整治工程技术繁多,现有研究多为广面浅析,对于关键技术的探讨不够深入,缺乏针对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根据在两种CO#-2有效倍增气候变化情景下进行作物模拟试验以及应用有关农业气候指标进行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中国东部样带为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若干粮食生产对策。在研究区域的北部与南部。分别采用UKMO和GISS情景进行作物模拟试验,作物模型采用的是在研究区域的23个样点经广泛检验的CERES模型系列。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粮食生产仍有回旋余地和多种适应性对策可供选择,包括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多熟种植制度、调整品种布局、改善灌溉条件、引进和培育新品种、调整种植日期等。所有这些在模拟研究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为制定中国今后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农业发展战略与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石林县大可乡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玉米是增产潜力较高的旱地作物,介绍了大可乡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处理好玉米生产中作物与环境、个体与群体、宏调与微调3个关系的对策,以期为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使粮食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发展粮食生产有两条途径:一是扩大种植面积;二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然而,由于各种非生产用地不断增加以及土壤侵蚀、沙化、盐碱化、沼泽化和土壤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使耕地面积在逐年下降,因此,扩大耕地面积的主要方式是开发盐碱、干旱、半干旱等贫瘠土地,使其变为可耕地;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实现需要挖掘作物的增产潜力,同时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和各种抗逆能力,其中作物抗盐碱性是不容忽视的,因为盐碱对作物生产危害很大,轻者造成减产,重者颗粒无收.因此,植物耐盐碱性育种越来越受到植物育种学家们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的大豆,国内外科学家已对其耐盐性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基于承载力理论作物生产发展生态承载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承载力理论,以从生态角度指导短期种植业结构调整在区域间的方向性布局为目的,提出了作物生产发展生态承载潜力的概念,同时为利用该概念实施评价提出了由资源承载潜力和环境承载潜力2类共5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指标意义、指标量化模型以及综合评价方法.选取8种粮经作物以及华东地区6个省份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价结果反映了同一作物在不同区域生产发展的生态承载潜力和同一区域不同作物之间比较的生态承载潜力,对短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摘要:分析我国蓖麻产业化发展优势潜力、现有基础、有利条件和发展前景。提出了有利于我国蓖麻产业化发展前景的策略和建议,将为政府决策,加大力度开发新能源作物,实现蓖麻产业化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增收,农民增效,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作物杂种优势和多倍体优势利用的研究情况,针对目前作物产量徘徊、优势潜力难以发挥的现状,提出了作物层次优势利用的构想,即作物优势利用发展3个阶段:二倍体杂种优势利用、多倍体杂种优势利用和功能基因优势利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模型和GIS的作物生产潜力评价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引入知识模型概念,通过光、温、水、土、施肥、灌溉、社会等因子的逐步衰减,建立作物生产潜力估算的知识模型。将知识模型与数据库有机结合,以Mapinfo5.5为系统开发平台,利用MapBasic和VB程序设计语言,建立基于知识模型的作物生产潜力分析系统,实现作物生产潜力评价的计算机辅助决策。以江苏省作物生产系统为案例,应用本系统对江苏地区作物生产潜力区域优势进行实例评价,并与实际单产相比较,进行单产潜力、潜力系数和总产潜力的对比分析,确定作物生产地域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秦安县节水灌溉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提出今后节水工作的发展对策是:继续加大节水宣传和科技培训力度,提高人的素质;坚持多元化筹资,确保国补资金足额到位,大胆使用债贷,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管理;建设与管理并重;继续挖掘节水潜力,提高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民勤县种植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民勤县种植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民勤县种植业持续发展的对策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实施沃土工程,提高农田肥力水平;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延缓地下水位下降;实行种草养畜,强化农牧结合;兴办农产品加工业,实行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百色市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估算方法,为提高百色市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提供参考.[方法]用农业生态区域法估算主要农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在光温生产潜力的基础上用水分订正系数进行修订,估算出主要农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在气候生产潜力基础上用土地质量系数进行修订,估算出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结果]百色市主要农作物光温、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均以水稻最高,其余依次为玉米、大豆和红薯.4种作物土地生产潜力分别为:5466.0、5074.4、2414.3和1190.5 kg/ha.[结论]百色市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较低,为提高百色市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应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引进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土壤肥力,加强水肥管理和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平罗县近年来农作物秸秆利用情况进行调查,提出了平罗县农作物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对提高平罗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效果,发展可持续农业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粮食生产的历史、现状、需求和耕地资源等的分析,明确了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和潜力,预测了粮食生产发展速度,并提出了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5.
总结实行农村生产责任制以来,福建种植业生产发展变化情况,分析耕作制度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17.
辽宁省种植业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种植生产机械化的现状为基础,分析了制约种植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辽宁省种植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辽宁省2000年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点,阐述了种植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各种作业机械的发展方向和应用规模,提出了综合发展种植业机械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弥渡县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较大,对弥渡县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我县农业科技部门加强对玉米生产种植技术进行试验和示范,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玉 米绿色高产高效百、千、万示范区对玉米植技术优化和创新,全面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笔者 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深入探究玉米种植新技术推广途径。  相似文献   

19.
休宁县毛竹林分现状分类及经营改造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 6 6块毛竹林分标准地调查实测的基础上 ,对休宁县毛竹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休宁县毛竹林分可分成 3大类型 ,4种立地组合 ;毛竹林分存在以下问题 :经营粗放、立竹密度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大小年过于明显、植株分布不匀、经营目的不明等。对现实林分改造的建议 :(1)护笋养竹 ,保证适宜的立竹密度 ;(2 )提高经营集约度 ;(3)改善年龄结构、调整竹株分布 ;(4 )改大小年为花年 ;(5 )分类经营  相似文献   

20.
望江县是一个以生产棉粮油为主的农业大县。近 10年来 ,夏季大小洪涝灾害平均 2年一遇 ,农业生产损失巨大 ,加之近年大宗农产品收购价格下调 ,种植传统的棉粮油作物效益下降。沿江棉区新农村针对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 ,调整种植结构 :棉地实行间作套种 ;压缩棉花面积 ,扩种玉米、豆类、蔬菜 ,科学安排茬口 ,规避夏季水灾 ;改低洼棉地种植莲藕 ,能有效地抗灾避灾增效。根据新农村的实践 ,笔者认为 :望江洲圩易灾区种植业结构调整 ,一要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 ,科学安排茬口 ,以抗灾避灾 ;二要扩大特色作物种植面积 ;三要依靠科技提高效益 ;四要提供新型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