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场繁育的671·东肥(东肥·671)×华合·苏17(苏17·华合)四元杂交种,是75年批准投产的。这对品种不仅是我区的春用当家品种,同时到83年已占夏秋用种的76%。自投产以来,春繁平均克蚁制种量可达20张以上,最高的可达24~26张,秋繁平均克蚁制种量约在11张左右,比春繁要低一半。其主要原因是虫蛹生命率低,特别是后  相似文献   

2.
今春全省饲养蓝天、白云原种共24872.5g,计划生产蚕种432922盒,实际完成334876盒,完成计划任务的77.35%,其中嘉兴市饲养11682.5g、计划生产蚕种208550盒。实产155199盒,完成计划任务的77.41%。湖州市饲养8700g,计划生产蚕种149000盒,实产115929盒,完成计划任务的77.80%。近几年来蚕种场饲养蓝天,白云的成绩是好的,如1988年春,全省平均克蚁制种量21.71盒,克蚁收茧量各3.77kg,公斤茧制种量5.75盒,各场成绩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秋繁蚕种因气候恶劣、叶质差、病源多等诸多不利因素,往往导致收茧量、公斤茧制种量低而影响经济效益.我场80年代秋繁蚕种公斤茧制量仅l-2张,克蚁制种量也仅为3-5张,干部职工对秋繁蚕种产生了畏难情绪.近几年来,我场认真总结秋繁蚕种生产的经验教训,同时吸取兄弟场的生产经验,在秋繁蚕种上形成了一定的生产模式,秋繁蚕种收茧量、公斤茧制种量亦逐年提高.特别是1997年秋繁苏五、苏六,种茧调查良蛹率平均95%左右,公斤茧制种量全场平均4.2张,克蚁单产16.61张.  相似文献   

4.
贾丽侠  贾亚洲  李平科 《北方蚕业》2003,24(1):20-20,45
家蚕品种繁育系数的高低是衡量蚕种生产效率的关键因子之一 .蚕种的繁育系数是由克蚁制种量来反映的,在成本分析及在蚁量不准情况下,千克茧制种量更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我所蚕种场以优良品种的中试与生产为主,十年来繁育生产了陕蚕三号、陕蚕四号、陕蚕五号系列家蚕品种,同时先后引进生产了菁松×皓月、新松×新月、鲁玉×曙光、871×872等品种.十年的统计资料表明,陕蚕系列品种的克蚁制种量和千克茧制种量具有明显的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5.
我组早秋蚕种生产从1982年开始,至今累计已有3年历史。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饲养管理水平,1986年早秋蚕种生产又获得了丰收。全组饲养浙农1号、苏_(12) 180克,生产蚕种3125盒,比计划任务2070盒,超额完成51%,其中苏12 80克,生产苏_(12)×浙农1号蚕种1105.5盒,克蚁单产为13.82盒,浙农1号100克,生产浙农1号×苏_(12)蚕种2020盒,克蚁单产20.2盒,单产分别比上年  相似文献   

6.
<正>在蚕种生产中公斤茧制种量的高低是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场聚龙原蚕点,从1985年至1990年连续6个春秋都是饲养的苏5、苏6品种,春期公斤茧制种量一般都在5张以上,秋期在4张以上。克蚁单产春期达到20张左右,秋期15张左右,在苏南地区称得上是优质高产。总结聚龙原蚕点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正> (一) 随着蚕桑事业的日益发展,家蚕品种也在不断更换。从我区情况看,目前春蚕品种还比较理想,有苏5×苏6(正反交)、东肥×华合(正反交)两对当家品种。1981年,全区春蚕发种量苏5×苏6占50%以上,东肥×华合(正反交)占30%左右,东肥·671×华合(正反交)占10%多一点。1982年春蚕的发种量:苏5×苏6(正反交)占80%,其余为东肥×华合(正反交)。蚕农对春用品种基本是满意的。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夏秋蚕的品种还不够理想,具体表现在张种产量低、产值低、茧质差。我区历年来夏秋蚕的张种产茧量,一般在40斤左右,张种产值:苏_3×苏_460多元;苏_3·秋_3  相似文献   

8.
<正> 1992年秋,我场从江西引进夏秋原蚕品种芙蓉、湘晖试养。饲育蚁量440克,制种量4400多张,从公斤茧制种量来看芙蓉×湘晖只有2.72张,而湘晖×芙蓉可达3.82张,现就如何提高克蚁制种量谈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求春蚕品种菁松×皓月(正反交,下同)和浙蕾×春晓在本地的适应性,我市于1984、1985年春期在引进和逐步扩大饲养面的同时,分别以现行品种杭7×杭8和华合×东肥为对照,进行比较试养.现将试养结果初报如下.一、试养方法1.设点选择有地区代表性(溪滩、丘陵或山地)和有一定养蚕基础的农户为试养户,每1试养户一般每期饲养2盒蚕种,即菁松×皓月或浙蕾×春晓以及现行春蚕品种各1盒.要求记好饲养日记,除蚕品种不同外,  相似文献   

10.
陈荣娣 《江苏蚕业》2003,25(4):29-30
<正> 原蚕生产的目的是要生产蚕种,在注重提高蚕种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克蚁单产和公斤茧制种量是蚕种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要提高公斤茧制种量,就必须认真掌握养蚕制种各阶段的关键技术措施,提高原蚕造卵数,提高发蛾率和单蛾产卵量。  相似文献   

11.
原蚕生产的目的是生产蚕种,在提高蚕种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克蚁单产和公斤茧制种量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提高公斤茧制种量,应认真掌握养蚕制种各阶段的关键技术措施,提高原蚕造卵数,提高发蛾率和单蛾产卵量.  相似文献   

12.
优良的蚕品种是提供优质原料茧的基础,近年来,大量推行了多丝量蚕品种,其杂种优势强,产茧量高、茧层厚、丝长长、解舒好、出丝率高。一般茧丝质优良的蚕品种,原蚕体弱,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差,繁育系数低。我省引进的菁松×皓月公斤茧制种2.14—3张;青蕾×镇珠公斤茧制种3张;八字号种公斤茧制种2张;苏花×春晖公斤茧制种1.5—2张。日_3×中_(5.6)制种也较困难,公斤茧制种2.66—3.47张.无论春用品种和夏秋用品种,蚕种场都要求具有较满意的制种性能,制种能力薄弱即使一代杂交种表现再好也难于推广,特别是在大量蚕种依赖农村原蚕区繁殖的地区,制种性能的高低,已成了审定合格种能否快速扩大的一决定因素,从而影响到育成品种的推广。这就要求育种工作者,在培养过程中,必须对蚕品种的制种性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掌握品种特性,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是可以提高和稳定繁育系数的。如菁松×皓月,浙江省有的种场公斤茧制种春5.26张,克蚁制种20.18张;秋5张/公斤茧,15张/克蚁。同样的品种,山东省有的种场克蚁制种21—22张。四川西昌黑沙河种场菁松×皓月,八字号品种也能制4—4.5株/公斤茧。为此,我们1991年秋季就日_3、中_(5.6)原蚕的制种性能再一次进行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公斤茧制种4.10张,克蚁制种12.8张,现将繁育试验材料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13.
春用多丝量新蚕品种春蕾×明珠是经1980-1981年全国蚕品种鉴定通过,并由农业部指定推广的品种;具有体质强健、茧层率高、茧丝质优良等特点.在湖北省农村推广过程中比老品种东6×华合的张种产值高,茧丝质优良.但是本单交种属中等茧形的品种,全茧量不及老两种..又克蚁制种量稍低.为此进一步研究多元杂种的选配,先后配制了(春蕾A·改)×(明珠A·c)双交种和(791·春蕾)×(792·明珠)4元种,最后经实验室交杂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选中了(春蕾·苏春)×(明珠·镇丰)这个优良的4元杂种组合.这对新品种组合具有张产茧量和张产值高.茧丝质全面优良的特点.受到农村,丝广普遍欢迎.同时交杂原种的克蚁制种量高,为制种场增加经济收益,因此这对4元杂种已成为湖北省当家品种,全面普及.  相似文献   

14.
<正> 陕蚕二号是我省蚕茧生产蚕品种更新换代中推广的多丝量春用品种,在农村饲养较受欢迎。但由于存在普通种繁育技术问题以及后期死蛹发生较多,克蚁制种量一般在8—13张之间。蚕种生产过不了关,以致在生产中推广不快。近两年我们经过逐步探索其繁育技术并由省蚕研所蚕保室解决了后期死蛹问题,克蚁制种量有所提高。1984年春季在宝鸡胥家村原蚕点饲养原蚕408克蚁量,克蚁制种达到15.16张;1985年春季户县周店原蚕点368.8克  相似文献   

15.
陈凤娇 《蚕桑通报》1989,20(3):58-60
嘉兴王店蚕种场1979~1988年间,共饲养秋蚕11738g,生产蚕种158457.5盒,平均克蚁单产13.5盒。对照省蚕种公司和市农业局下达的指标,各年平均超额20.5%完成任务。其中1987年,浙农1号、苏12正反交克蚁单产达19.79盒,超产64.5%。根据我们的经验,影响秋期蚕种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有3个:温度、叶质和蚕病。我们在回顾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着重抓住解决好这3个问题,辅以其他措施,使近十年来秋期制种连年大幅度超产。现将有关问题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区桑蚕一代杂交种的生产,养原蚕的克蚁产茧量是较高的,但斤茧制种量低.据调查,生产“桂夏二号”蚕种,养原蚕7532、932一般克蚁产茧量都有2至3公斤,但有的蚕种场斤茧制种量不到1.5张,甚至有的蚕种场的个别批次不到一张,与0.5公斤茧制种量达2.5至2.8张的蚕种场比较,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随着我省茧丝绸事业的不断发展,蚕种生产任务也日益繁重,提供足够数量的优质蚕种是保证我省茧丝绸事业能持续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但近几年我们分场蚕种生产却出现了欲上不能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蚕期常或多或少地有发病情况,有时蚕期中情况良好,但制种时大失所望,蚕种克蚁制种量与公斤茧制种  相似文献   

18.
孙羽  凌建标 《蚕桑通报》1992,23(1):63-64
薪杭、科明自推广以来,普遍反映科明繁育比较困难,主要是科明的产量低、卵质差。我场于1990年早秋、中秋连续两期秋繁薪杭、科明取得较高产量,平均克蚁制种量达18盒以上,公斤茧制种量达5盒以上。尤其是科明的繁育系数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有了显著提高,与薪杭比较,克蚁制种量差距明显缩小,早秋只差2.4盒,中秋只差3.5  相似文献   

19.
长兴县蚕种场现有桑园600多亩,年产一代杂交蚕种8.5万盒左右,是我省较大型的专业蚕种场。八十年代饲养蚁量、品种、单产、蚕种质量等逐年有较大的增加和提高。81年~85年共饲养原蚕25110克,生产蚕种36.6万盒。随着生产的发展,近年蚕病(含农药中毒、蝇蛆为害,下同。)为害情况和损失也较严重,因而影响蚕种生产稳产、高产。现将1983年~1985年三年危害情况和病因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红燕 《广西蚕业》2002,39(2):22-24
克蚁制种量是原种生产中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 ,克蚁制种量的提高则意味着蚕种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两广二号”在我区推广近 1 0年 ,我场一直担任其原种繁育工作。几年来 ,经过我场职工的共同努力 ,不断总结经验 ,“两广二号”原种克蚁制种量平均都在 2 0张以上 ,高的则可达到克蚁制种 2 8张。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主要是抓了以下技术措施 :1 严格执行消毒防病制度 ,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条件蚕病是影响蚕种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 ,无病才能高产。因此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 ,我们始终把消毒防病工作放在首位 ,严格抓好以下几方面的消毒防病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