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全球气候变化与大麦春季冷害或冻害发生频率的关系及大麦品种对春季冻害抗性与品种特性、播期、密度、土壤墒情等因素的关系 ,分析了 2 0 0 4年方强农场不同大麦品种的发生春季冻害程度及对产量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随着暖冬频率的增加 ,大麦遇到春季寒害的可能性增加 ,对一些早熟品种应适当推迟播种期 ,注意协调前期群体与个体生长的协调性 ,增强大麦品种对春季寒害的抗性。大麦品种对春季冻害的抗性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冻害发生后不同品种的补偿能力不同 ,不同栽培技术对同一品种的恢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不能单从冻害发生的表面现象来判断某一品种对春季冻害抗性的好差。  相似文献   

2.
大麦品种对春季冻害抗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全球气候变化与大麦春季冷害或冻害发生频率的关系及大麦品种对春季冻害抗性与品种特性、播期、密度、土壤墒情等因素的关系,分析了2004年方强农场不同大麦品种的发生春季冻害程度及对产量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着暖冬频率的增加,大麦遇到春季寒害的可能性增加,对一些早熟品种应适当推迟播种期,注意协调前期群体与个体生长的协调性,增强大麦品种对春季寒害的抗性。大麦品种对春季冻害的抗性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冻害发生后不同品种的补偿能力不同,不同栽培技术对同一品种的恢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单从冻害发生的表面现象来判断某一品种对春季冻害抗性的好差。  相似文献   

3.
盐城市地处沿海,由于麦棉套种耕作制度的需要,常年种植大麦在200万亩左右,但近年来大麦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春季冻害,表现为空瘪粒多,结实率低,特别是1994~1995年度罕见的暖冬倒春寒,使我市12o万亩大麦遭受了严重的冻害,单产损失达百斤以上。冻害发生前后,我们通过大面积调查和定点试验研究,试图从分析冻害与栽培措施之间的关系入手,找出我市大麦生产发展的技术障碍因子,并提出相应的栽培对策。1大麦冻害的概况1995年春季我市大麦遭受严重冻害,除主因气候极其反常外,配套的技术问题,也对大麦冻害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大麦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南省具有悠久的大麦种植历史.大麦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前列.由于大麦种植而积分散、管理粗放,缺乏优良品种和统一的栽培技术规范,生产出的大麦商品率低,经济效益差.本文主要对驻马店市大麦产业利用现状及今后河南省大麦生产的发展前景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场位于黄海中部沿海平原,属江苏省沿海旱作大麦区,常年秋末冬初气温下降缓慢,日照较充足,对大麦播种、出苗、提高幼苗的抗寒能力有利。但春季气温回升慢而不稳,常有北方寒流入侵,倒春寒对啤酒大麦生产常有威胁。冻害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啤麦生育过程中,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低温冻害发生。近10年来,我场先后发生7次啤麦受冻害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本文根据几年来冻害发生情况、播期试验和田间调查资料,加以整理,就冻害发生原因与综合防范技术总结如下:1气侯宝化特点与冻害类型1.1越冬期(前)冻害,气候异常是啤麦冻害…  相似文献   

6.
1选育目的驻大麦6号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大麦新品种选育课题”育成的高产优质大麦新品系,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大麦新品种鉴定,该研究被列为河南省“十五”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大麦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且人们用作为药用食品,现  相似文献   

7.
二棱大麦,尤其是二棱春性大麦,因春寒的袭击,常遭受严重的冻害以致大幅度减产。大麦在遭受春冻后,主要表现幼穗冻死或冻伤,叶片冻死冻伤,而形成大量的空粒,结实率下降。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大麦在受冻害的情况下,结实率下降与其产量损失、千粒重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驻大麦 4号”饲料大麦新品种 ,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科所最新选育的晚播早熟、增产潜力大、有突破性的大麦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 ,茎秆粗壮 ,耐肥抗倒 ,抗病 ,适应性广 ,耐渍耐旱 ,穗大粒多、高产稳产 ,赖氨酸含量较高 ,是一个优质饲料大麦新品种 ,已于 2 0 0 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示范推广面积已达 12 3万hm2 ,为河南、湖北大麦产区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9.
棉田种植啤酒大麦,可不占粮田面积,不影响粮食生产,提供啤酒原料,支援啤酒工业,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啤酒大麦较小麦耐迟播,早熟、生育期短,可以缓和麦棉相互接茬在时间上的矛盾,但棉花腾茬晚,往往影响大麦播种过迟,仍会影响产量。对迟播大麦,实行地膜覆盖,揭下的地膜用来再盖棉花,麦、棉一膜两用,能防止大麦越冬冻害,促使大麦和棉花早发、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0.
棉田种植啤酒大麦,可不占粮田面积,不影响粮食生产,提供啤酒原料,支援啤酒工业,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啤酒大麦较小麦耐迟播、早熟、生育期短,可以缓和麦棉相互接茬在时间上的矛盾,但棉花腾茬晚,往往影响大麦播种过迟,仍会影响产量.对迟播大麦,实行地膜覆盖,揭下的地膜用来再盖棚花,麦、棚一膜两用,能防止大麦越冬冻害,促使大麦和棉花早发、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1.
驻大麦4号品种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驻大麦4号”饲料大麦新品种,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科所最新选育的晚播早熟、增产潜力大、有突破性的大麦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耐肥抗例,抗病,适应性广,耐渍耐旱,穗大粒多、高产稳产,赖氨酸含量较高,是一个优质饲料大麦新品种,巳于200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示范推广面积巳达12.3万hm^2,为河南、湖北大麦产区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2.
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苏北东部沿海的大中农场 1960~ 1998年的大麦生长越冬阶段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 ,发现自 80年代以来 ,冬季气温上升明显 ,大麦生育进程超前 ,过早拔节冻害严重 ,据此提出 ,改种弱春性偏冬性品种代替春性较强的品种 ,适当推迟播期 ,合理运筹肥水及利用化控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麦冻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笔者根据1991、1995年2年的试验和大面积调查,对大麦冻害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探讨。1冻害的发生据研究:半冬性品种大麦冬季生长正常的耐低温能力为:Tin<-14t受害,春性品种为<-9.2℃。单棱期与二校期半冬性品种是Tin<-11℃,春性品种<-8℃。小花原在分化期半冬性品种为Tin-5℃,春性品种为一3℃。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均为O℃左右。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与当时的麦苗生长发育状况、土壤水份(湿度)等有关。我县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出现低于一10℃以上的低温机率小,出现一5℃—-10℃低温的机…  相似文献   

14.
1991年12月26日,江苏沿海地区普降暴雪。海安县日降雪13厘米,麦田普遍积雪,雪层厚度5~10厘米,当天日平均气温-0.2℃。之后雪止,气温逐日下降,至12月29日平均气温-6.8℃,最低气温达-10℃,致使麦苗冻害。为了探讨雪后低温冻害对大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我们在李堡镇凌河村5组进行了系统观察。  相似文献   

15.
大麦生产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苏北东部沿海的大中农场1960 ̄1998年的大麦生长越冬阶段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自80年代以来,冬季气温上升明显,大麦生育进程超前,过早拔节冻害严重,据此提出,改种弱春性偏冬性品种代替春性料强的品种,适当推迟播期,运筹肥水及利用化控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麦生产过程中各种病害时有发生,特别是黑穗病、条纹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等.这几种病害发生普遍,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河南省大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病害防治迫在眉睫,是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绪言早春遭遇低温,使正在发育的幼穗冻死,是大麦早熟品种栽培上最大的问题之一.关东地区的气候条件尤易发生冻害,因此迫切要求育成能够免受冻害的早熟品种.一般抽穗早的品种,其节间伸长和幼穗发育几乎都早,严重存在幼穗冻死的危险,所以在选育能够避免冻死的早熟品种中有不少困难.对此,稻村等(1958)指出,幼穗冻死在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种植密度对大麦群体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2013—2014年度,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以饲料大麦品种驻大麦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大麦株高、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驻大麦8号株高影响差异显著,种植密度过大,大麦群体抗倒伏能力降低。不同种植密度对驻大麦8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也具显著差异,密度为450万/hm~2时,其有效穗数和产量最高。通过种植密度与产量间函数方程得知,密度在419.57万/hm~2时,产量可达到6 702.61 kg/hm~2。  相似文献   

19.
一河南省地处中原,大麦栽培历史悠久,本世纪三十年代种植面积曾达1000万亩以上,是国内大麦主产区之一。解放后.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被小麦代替,八十年代初只在场地、晚茬地有少量种植,面积200万亩左右,平均单产140公斤,且大部分用作饲料。大麦的研究在河南也是空白。八十年代中期,我省的大麦生产和科研随着啤酒工业的崛起,而迅速发展,全省大麦面积逐渐恢复。农业科研单位如省农科院、开封、驻马店等省、地(市)农科院、所也相应开展了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1987年秋曾在开封举办大麦种植技术培训班,推动了全省…  相似文献   

20.
专家介绍     
翟德昌 :男 ,194 4年生 ,河南上蔡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曾任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农业科学试验场副场长、驻马店地区粮食作物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麦类室主任 ,副研究员。兼任中国作物学会大麦专业委员会委员 ,《大麦科学》编委。 1993年获国家特殊津贴。 1977年至今 ,一直从事大小麦研究工作。先后参加国家、省、地科研项目 10余项。其中 ,主持完成“豫大麦 1号品种的选育” ,1985年获省二等科技进步奖 ,1986年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 ;1994年主持选育出豫大麦 2号 ;2 0 0 1年主持选育出驻大麦3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