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饲养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因为病牛所产的奶中含有病原菌和炎性产物,不能用作人的饮料或生产奶制品,但又弃之可惜。于是,有的奶牛饲养场(户)将患乳房炎的牛奶用于饲喂犊牛,由此而经常引起肠炎腹泻、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患。下面介绍一家奶牛场因为使用患乳房炎的母乳饲喂犊牛,致使数头犊牛发生严重的肾炎,并且造成4头犊牛死亡的病例。1发病情况某奶牛饲养场有1月龄以上的犊牛12头,  相似文献   

2.
犊牛脐疝是乳牛疝病中较多见的一种 ,发病率在2 %左右 ,绝大多数脐疝会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 ,严重的会造成其死亡。其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前者 (3 3例 ,占 78.5 7% )通常为疝孔过大 ,直径一般在 3~ 1 0cm ,其质柔软 ,一般能回复 ,且无痛感。后者 (9例 ,占 2 1 .43 % )笔者认为是继发于脐残余感染所致 ,患部可触诊到脐结构的索状残余物 ,炎症严重时脐部组织增生加剧。 1 987年~ 2 0 0 1年 ,笔者手术治疗犊牛脐疝 42例 ,按手术时月龄大小分布 :3月龄 6例 ,4月龄1 7例 ,5月龄 1 0例 ,6月龄 8例 ,1 0月龄 1例。经手术整治全部痊愈…  相似文献   

3.
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牛的一种亚急性散发性传染病。触压时有捻发音,产奶牛多发生气肿疽性乳房炎,黄牛和育成奶牛多发生在肩、背、腰、前臂至臂、胫骨等部位气肿疽病。发病率不高,多数是散发,偶尔暴发使发病率增高。1流行情况气肿疽可发生各品种的牛,笔者从1986~2008年诊治患气肿疽29例,其中产奶牛16例,患气肿疽性乳房炎15例,1例患前臂到臂部气肿疽。育成奶牛6~20月龄发生气肿疽9例,死亡  相似文献   

4.
奶牛犊脐炎近几年以来发生比较多,也较普遍,在临床治疗上也比较困难。我们除了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之外,又结合药物治疗,其效果特别好。 我们除结合外科性手术治疗外,最近1-2年以来,对高产奶牛犊的临床治疗上,先后试用妥布霉素治疗犊牛化脓性脐炎,疗效特别好,共治疗9例,治愈9例,治愈率100%。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膀胱完全破裂是指膀胱壁全层发生破裂,尿液无法存留于膀胱而流人腹腔;膀胱壁尿渗漏是指膀胱壁没有完全破裂而是在病变处变得非常薄,只剩下一层浆膜层不能存留尿液,尿液渗入腹腔,后一种情况在临床上较少发生。膀胱破裂后大量尿液流入腹腔,不仅导致腹压增高、尿毒症发生,而且可继发腹膜炎,如不及时治疗将引起患牛死亡。笔者于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对8例膀胱壁完全破裂和1例膀胱壁尿渗漏的奶牛进行了手术修补,8例康复,l例因继发症严重而死亡。现将对该病的诊疗体会报告如下,并对病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乳头管闭塞是奶牛乳头疢病中的常见病,常造成挤奶困难。由于乳汁在乳房內停留过久,乳腺因受压迫逐渐萎缩,最后丧失泌乳功能。1986年以来,我们采用自制手术器械对9头患乳头管闭塞的奶牛进行手术治疗,其中8例痊愈,1头因继发乳房炎无  相似文献   

7.
脐炎多发生于幼畜出生后的头几天。笔者几年来用脐炎散治疗幼畜脐炎病 98例 ,其中犊牛 2 1例 ,马 8例 ,驴 1 5例 ,羔羊 2 6例 ,仔猪 2 8例 ,治愈 94例。脐炎散配方 :焦地榆 1 0 g ,琥珀 1 0g,土霉素粉 1 0 g ,共研细粉 ,过 5号筛混匀。典型病例 :苍山县卞庄镇某养殖户的母山羊 ,在 2 0 0 2年1 2月 2 1号产下杂交一代波尔山羊 1只。 1 2月 2 5号发病 ,病羔羊不愿吃奶 ,不愿活动 ,精神沉郁 ,低头 ,弓背。脐部湿润 ,触诊脐部发热 ,肿硬 ,有疼感。诊断为脐炎。治疗 :清理脐部污染物 ,用 0 1 %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消毒。将脐炎散涂于脐部 ,扎上绷带…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急性乳房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急性乳房炎1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5例奶牛均为初产牛,年龄在2.5~3.5岁之间,且均是发生在产后1个月内的急性乳房炎,病程3~6天,右侧乳房炎7例,左侧乳房炎5例,双侧乳房炎3例。伴有寒战、高热症状者12例,乳头破损者3例。患侧乳房有红、肿  相似文献   

9.
犊牛出生后,脐血管迅速闭合,一般不再出血。此时如果断脐后,结扎、有害无利。这是由于剪断的脐断端血管外露,并接触污地、粪尿,极为引起感染,使犊牛患脐带炎,膜腹炎,严重的致脓毒败血症而久治不愈,既浪费大量药品,又使犊牛体质下降,有的被迫淘汰,有的死亡,给养牛事业造成经济损失。笔者在红光农场奶牛三队眼见犊牛患脐带炎发病率在50%左右,并目睹产房接生员在接产时,习  相似文献   

10.
公犊牛出生后由于脐带结扎不得法或感染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从而导致尿道阻塞以至膀胱破裂的病例,门诊上时有所见。传统的治疗方式是疏通尿道或尿道造瘘。但由于初生牛犊的尿道较细,造瘘比较困难,且膀胱破裂病例必须在修补膀胱后才能施术,故成功率较低,恢复也较慢。临床实践中,笔者用膀胱造瘘术共治疗公犊牛膀胱破裂7例,尿道阻塞3例,全部治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不同阶段荷斯坦育成牛(12月龄、18月龄、24月龄)、泌乳牛(1、2、5、9泌乳月)及围产期牛(围产前期、围产后期)的日粮Ca、P表观消化率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奶牛饲喂生产日粮,各阶段育成牛日粮Ca含量为8.8~9.4g/kg,P含量为3.1~3.2g/kg;各阶段泌乳牛日粮Ca含量为10.2~10.6g/kg,P含量为5.6g/kg;围产期牛各阶段Ca含量为10.6~14.0g/kg,P含量为3.8~5.6g/kg。研究结果表明,24月龄和12月龄育成牛日粮Ca、P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Ca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18月龄(P0.05),P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18月龄(P0.01)。泌乳牛日粮Ca、P表观消化率随泌乳期的延长而降低,1泌乳月、2泌乳月奶牛日粮Ca、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5泌乳月、9泌乳月奶牛(P0.05),1泌乳月与2泌乳月及5泌乳月与9泌乳月之间的日粮Ca、P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围产后期奶牛日粮Ca、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围产前期奶牛日粮Ca、P表观消化率(P0.05)。研究结果显示,奶牛日粮Ca、P表观消化率受需要量和供给量的影响,适当控制日粮Ca、P含量可以提高其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家畜膀胱的正常位置在骨盆腔内直肠或阴道(母畜)下方,当高度充满时可进入腹腔后部。但由于先天性原因使膀胱的位置发生异常比较少见,往往会使患畜排尿障碍,严重时还可以引起膀胱破裂,对此必须及早进行手术治疗。笔者曾遇到一例犊牛先天性膀胱位置异常导致后下腹壁疝病例,经手术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新疆北疆地区奶牛养殖场犊牛球虫的感染情况,对昌吉、石河子、奎屯地区6个大型奶牛养殖场1岁龄以内荷斯坦犊牛的球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犊牛球虫总感染率达到35.55%,其中0~6月龄犊牛平均感染率达42.25%,7~12月龄犊牛平均感染率达21.74%。经虫种鉴定,共鉴定出5种艾美耳属球虫,分别是邱氏艾美耳球虫(E.zurnii)、牛艾美耳球虫(E.bovi)、椭圆艾美耳球虫(E.ellipsoidall)、柱状艾美耳球虫(E.cylindrica)、亚球形艾美耳球虫(E.subspherica),其中邱氏艾美耳球虫、椭圆艾美尔球虫和牛艾美耳球虫为优势种。本次调查为新疆北疆地区犊牛球虫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了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全国157 个规模化牧场在2020年1—12 月出生的220 日龄内母犊牛各阶段发病次数、体重和日增重进行分析,旨在研究犊牛不同阶段发病次数对其后期体重、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断奶前后,60 日龄内发病次数≥2 次的犊牛,61~129 日龄体重、日增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犊牛和发病次数为1 次的犊牛(P<0.01);(2)转育成时,60 日龄内发病次数≥2 次的犊牛,转育成171~219 日龄体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犊牛和发病次数为1 次的犊牛(P<0.01);60~179 日龄发病次数≥1 次,转育成171~219 日龄体重和转育成日增重极显著低于未发病组(P<0.01)。因此,犊牛发病次数越多,后期生长发育越缓慢,建议牧场重视并加强犊牛断奶前后和转育成的饲养管理,做好疾病防治,以减少发病次数。  相似文献   

15.
刘鸽 《中国乳业》2021,(12):94-99
对新疆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的712 头澳系荷斯坦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患病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0 头奶牛患临床型乳房炎,患病率为5.62%。从剩余的未表现出临床乳房炎症状的672 头奶牛中随机选出180 头奶牛,共682 个乳区(720 个乳区中有38 个瞎乳头),分别进行兰州乳房炎检测(LMT)和乳样体细胞数(SCC)检测。经LMT诊断发现,180 头奶牛中有56 头患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为31.11%;经SCC检测发现,180 头奶牛中有60 头患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为33.33%。数据分析发现:各乳区患乳房炎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各乳区阳性率之间没有必然规律;6岁以上奶牛的乳房炎患病率与2~3岁、4~5岁的患病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6岁及以上奶牛乳房炎的患病率要高于2~3岁、4~5岁奶牛;6胎及以上的奶牛乳房炎患病率与其他胎次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6胎及以上奶牛的乳房炎患病率要远高于1胎、2胎、3胎、4胎、5胎奶牛。  相似文献   

16.
新生犊牛脐炎是因新生犊牛脐带的断端受细菌感染而引起的脐血管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的一种炎症。一般发生于犊牛生后3-6天。几年来我们所接触的新生犊牛脐炎有350例之多,占分娩犊牛的1.4%左右。  相似文献   

17.
新生犊牛脐炎是因新生犊牛脐带的断端受细菌感染而引起的脐血管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的一种炎症。一般发生于犊牛生后3-6天。几年来我们所接触的新生犊牛脐炎有360例之多.占分娩犊牛的1.5%左右。  相似文献   

18.
正奶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奶牛养殖,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奶牛的生产性能,笔者对高产育成奶牛的饲养管理作一简要概述。1犊牛的饲养管理犊牛出生后立即用干抹布或柔软的干草将其嘴及鼻子里的黏液擦干净,以保证初生犊牛的呼吸正常。冬季应注意保温工作,以防止犊牛冻伤。将脐带血管中的血液挤向胎儿体内,在脐带距腹部6~8cm处涂抹碘酊,用消毒剪剪断脐带,断端用碘酊消毒。犊牛出  相似文献   

19.
新生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牛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新生犊牛的急性传染病,常以急性腹泻、脱水、败血症以及肠毒血症为表现特征。该病主要发生于出生后1~3日龄的犊牛,尤以7日龄内未哺初乳的犊牛多发,10日龄以上的犊牛较为少发。一般在冬春季节多发,但在8~9月份,笔者遇到7例,经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愈6例,现将治疗经过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8~9月份,有两家奶牛场饲  相似文献   

20.
犊牛水中毒这一疾病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也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从2002-2005年我处共诊治10例犊牛水中毒病例。疾病发生于4-16月龄的犊牛,3月龄以下犊牛和16月龄以上育成犊均不见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