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研究表明,夏播小豆全株分枝有4—5级,并有多节分枝和单节分枝两类。全株开花具有严格的序列性:(1)直立型北京红小豆品种植株主茎中下部第6节上下首先开花,然后向上、向下、由内向外交替开放,半蔓性品种与此相似;(2)小豆开花量的时间分布近似常态分布,始花后7—24天为盛花期,13—18天内开的花结荚率较高;一天中上午8时以前开花较多,下午甚少;(3)全株中开花数较多的部位直立型北京红小豆为Ⅲ、Ⅳ、Ⅴ三层,半蔓型凤阳红小豆为Ⅲ、Ⅳ二层,蔓生型淮阴红小豆为Ⅳ一层。成荚数较多的部位北京红小豆为Ⅲ、Ⅳ二层,凤阳红小豆和淮阴红小豆均为Ⅳ一层。  相似文献   

2.
<正>龙小豆4号是适宜东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抗出口型小豆优良新品种,于2015年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龙小豆4号属中熟小豆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约需94天。有限结荚习性,株型紧凑,直立抗倒伏。株高58厘米,主茎分枝3~4个。成熟荚圆棍形,荚皮黄白色,单株结荚25~30个,单荚粒数5~7粒。籽粒椭圆形,种皮红色,百粒重20克左右,为大粒型品种。每公顷产量230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3.
以中熟小豆品种冀红15号和晚熟小豆品种冀红16号为试验材料,种植密度均设高(21万株/hm~2)、中(15万株/hm~2)和低(9万株/hm~2)3个水平,观察了小豆的开花、结荚全过程,并分析了不同密度下参试小豆品种的开花结荚规律,以期为小豆的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小豆开花过程可分为初花期、盛花期和终花期3个阶段,开花数量呈现少—多—少的变化规律;随种植密度的增大,2个小豆品种均表现出盛花期延长、开花总量减少的趋势。小豆的开花顺序均表现为中下部花先开,之后向上、向下、向外围逐步扩展。小豆的结荚规律为主茎结荚多、分枝结荚少,单株荚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少;2个小豆品种的成荚率在28.00%~36.24%之间,低密度处理的成荚率均其他2个密度处理。小豆株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百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冀红15号和冀红16号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15万~21万株/hm~2和9万~15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四川小豆地方品种资源的平均表现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7份来自四川的小豆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形态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和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四川小豆地方品种的生长习性以直立型为主;②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株高、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重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较大,依次为单株荚数(24.68%)>百粒重(23.71%)>株高(21.06%)>主茎分枝数(19.75%)>单荚粒数(14.13%);③四川小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529。④全生育期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主茎分枝数、荚长、单株荚数和百粒重均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晋小豆2号     
《山西农业科学》2007,35(6):105-105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 从柳林小豆中系选而成,原名汾红小豆1号 特征特性 叶色浓绿色,叶背、腹沟均有茸毛,株高平均80cm。主茎节数10节左右,茎半蔓生,有效分枝数平均5条。花黄色,无限结荚习性,单株荚数约31个,荚细棒状。单荚粒数16粒左右,  相似文献   

6.
特征特性:早熟、耐热、特长的丰豇2000豇豆,植株蔓生型,主侧蔓同时结荚,主蔓2节以上均有花序结荚,分枝少、叶片小(属真正的小叶豇豆品种),优质高产,结荚率高,对荚多,豆荚淡绿色(与之豇28-2品种颜色一致),荚长约80厘米,且整齐一致,无鼓籽鼠尾,商品性极好,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可  相似文献   

7.
多效唑在小豆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冒宇翔  汪凯华  陈惠  王学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63-10464
[目的]研究多效唑在小豆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方法]测定多效唑不同施用剂量、同一施药剂量下不同品种小豆、不同时期施药各处理小豆的性状及产量,并对小豆的性状及产量进行分析,得出多效唑对小豆的综合应用效果。[结果]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效唑能有效地抑制植株株高,促进分枝,增加节间,提高结英数;其最佳使用量为1350g/hm2,最佳使用期为始蔓期;对早熟直立型品种效果明显优予晚熟蔓生型品种。[结论]多效唑应用在小豆上,能明显改变小豆生长性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以唐山红小豆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法对小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小豆的结荚率、生育期、主茎分枝、单株结荚数及单株生产力的影响较大,对百粒重的影响较低。在始花期和盛花期喷施1%尿素溶液能有效提高小豆的结荚率;底施硼肥和锌肥能促进小豆提前开花和分枝;叶面喷施1%的尿素溶液能有效延长生殖生长期、提高小豆单株结荚数及单株生产力,产量比对照增产39.1%。在较高土壤肥力条件下,小豆最佳的施肥方式是在小豆始花期和盛花期喷施1%尿素溶液。  相似文献   

9.
正品种选择传统绿豆大多为茎蔓生或半蔓生,成熟期炸荚,不利于大面积栽培。为便于田间管理、收获、提高产量和商品性状,生产上应选用密荚型绿豆种,绿丰收就是密荚型、超高产绿豆新品种,经三年大面积示范证明,有五个突出特点。①生长势强:株高50~60厘米,茎秆粗壮,有分枝4~6个,抗倒伏。②结荚密集:单株结荚60~70个,最多结荚128个,比普通绿豆荚多1倍。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小豆种质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性状关联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野生、半野生、栽培型小豆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阐明小豆的起源进化与传播,提高小豆种质的利用效率。【方法】从69对小豆和黑吉豆SSR引物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好的SSR标记,并结合植株形态性状特征鉴定,对558份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不丹、缅甸的野生、半野生和栽培小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性状关联分析。【结果】共检测到86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变异数为7.82个,变幅6—10个。野生、半野生、栽培型小豆都有其特征带,栽培小豆的特征带绝大多数来源于中国;野生小豆的特征带仅出现在中国西南、不丹和日本南部地区的种质中。遗传离散度是野生型>半野生型>栽培型,半野生型小豆更接近野生型小豆。聚类分析把558个小豆种质分为5大类,归类有较明显的地理相关性和遗传类型的趋同性。日本栽培小豆与韩国和日本野生及半野生小豆亲缘关系近,中国西南野生小豆与东南亚野生材料遗传关系近,与江苏地方品种遗传关系较近。关联分析表明,位于小豆第7连锁群的黑吉豆BG111标记分别解释野生和半野生小豆的主茎节数、茎粗、顶蔓、主茎分枝数性状的49%、44%、31%和18%;栽培小豆中,第1连锁群的黑吉豆BG48、第5连锁群的BG20和第9连锁群的小豆AZ24标记分别解释生育期、株高和单荚粒数、主茎分枝数性状的9%、7%、5%和6%。【结论】野生小豆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背景广泛;中国栽培小豆起源于中国,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黑吉豆BG111标记与野生和半野生小豆的茎粗、顶蔓、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性状相关联;黑吉豆BG48和BG20、小豆AZ24标记分别与栽培小豆的生育期、株高和单荚粒数、主茎分枝数相关联。  相似文献   

11.
小豆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育高产大粒小豆品种,本研究以180份小豆(Vigna angularis)品种为材料,用灰色关联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解析主要农艺性状对小豆单株粒重影响的主次关系,明确控制小豆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显示:所有主要农艺性状均明显影响小豆产量,但贡献值具有一定差异,其关联度排序为:主茎粗﹥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数﹥单荚粒数﹥株高﹥叶面积﹥荚长﹥粒长﹥荚宽﹥花期﹥粒宽﹥百粒重。小豆单株粒重与主茎粗和主茎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一级分枝数与小豆单株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这表明:主茎粗对小豆产量的影响最大,主茎节数和一级分枝数对小豆产量的影响次之。在生产中,为了提高产量,可以选择种植主茎粗和主茎节数较高、一级分枝数较低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野生小豆是栽培小豆的祖先种,比较分析野生小豆和栽培小豆的农艺性状,以了解小豆在驯化过程中性状的变异,为小豆农艺性状驯化选择变异的分子解析提供精准的表型数据。【方法】连续2年调查56份野生小豆、64份半野生小豆、196份地方品种、85份育成品种,共401份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比较分析野生小豆和栽培小豆的相关性状及其变异。【结果】从野生小豆到栽培品种的演化过程中,植株由匍匐蔓生变成直立,株高降低,始花期缩短,百粒重和最大叶面显著增加。从野生小豆到栽培小豆,株高降低了37.5cm;始花期缩短了37.93d、百粒重增加了8.03g、最大叶面积增加了27cm2。遗传参数分析表明始花天数的遗传力从野生小豆到栽培小豆提高了0.58,百粒重的遗传力增加了0.24。人工选择促使始花期和百粒重的遗传稳定性增加。相关分析显示增加叶面积、株高、单株荚数、单荚粒数是提高单株产量的有效途径。【结论】在小豆驯化过程中,农艺性状变异明显且具有方向性。  相似文献   

13.
1.华赣领秀豇豆:早熟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分枝中等,主侧蔓均可结荚,始花节位3~4节,叶片大小中等、绿色,商品荚嫩绿色,荚长70厘米、粗0.86厘米,单荚重36克,荚粗细均  相似文献   

14.
晋小豆3号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杂粮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89006/89013,原名晋红2号。89006来源于朔州红小豆,89013来源于寿阳红小豆。 特征特性幼茎、叶片均为绿色,主茎高60.5cm,单株分枝4.7个,花黄色,单株结荚32.3个,单荚粒数7.0个,百粒重13.3g,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小豆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中晚熟小豆品种冀红4号为材料,在出苗到开花阶段进行 SD-14(光/暗,14 h/10h)、SD-12(光/暗,12 h/12h)和 SD-10(光/暗,10 h/14h)3个短日照试验,观察了小豆开花和结荚情况。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加速了植株的生育进程,花期缩短了9~10 d,荚期缩短了3~7 d,总花荚期缩短了5~6 d,差异达显著水平;植株的开花期提早,开花高峰期提前18~20 d,日开花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植株的初花节位降低1~2节,单株总荚数达最大值时间提早12 d,结荚数集中于1~10节位,占88.49%以上;各短日处理单荚粒数差异不显著,百粒重均高于对照,单株荚数则低于对照,产量均低于对照,差异不显著。综合比较,短日照处理以 SD-12较好。  相似文献   

16.
该品种出苗势强,生长稳健。株型较松散,直立生长,有限结荚习性。花黄色,荚圆筒形,成熟荚黄白色。籽粒短圆柱形、光泽强.种皮红色.脐白色。成熟时落叶性较好,不裂荚。平均生育期87.5天,株高51.4厘米,有效分枝6.2个,单株结荚22.3个.每荚有籽粒6.3粒,百粒重12.8克。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小豆品种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振兴 《农学学报》2015,5(9):57-63
为了简化小豆品种综合评价体系,采用主要性状的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对30个小豆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26.38%~5.66%之间,其中主茎分枝的变异系数最大,荚长的变异系数最小。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全生育期、生育后期、株高、主茎分枝、单株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11个主要性状可用5个主成分来表述(累积贡献率达92.3955%)。主成分聚类,筛选出单荚粒数、单株荚数、主茎分枝、生育前期、株高和百粒重6个因子来代替原有的11个性状指标,简化了小豆品种综合评价体系。经综合评价,唐山本地的2个品种排在前2位,来自东北的几个品种位居最后。  相似文献   

18.
短日照处理对小豆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品种白红2号、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材,在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测定不同短日照处理下小豆植株的生长指标、干物质积累、光合和荧光参数以及产量形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日照降低株高、茎粗、节间长度和叶柄长度并减少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和叶片数,同时抑制植株各部位干物质的积累,处理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大.净光合速率(Pn)和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高峰期出现在开花和结荚期,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呈现苗期和分枝期降低,开花至鼓粒期升高的趋势,但因不同品种而稍有差异.各个生育时期的最大荧光(Fm)、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在不同生育时期呈现升高趋势且短日照时间越长,升高越多,3个品种相比较,唐山红小豆升高幅度较大,白红2号升高幅度较小.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呈降低趋势且短日照处理时间越长降低越多.短日照不利于小豆的植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虽可以提高小豆叶片的光合特性并加速电子传递过程,但对小豆产量均表现为负效应.  相似文献   

19.
<正>大豆花荚脱落是影响大豆产量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花荚脱落主要是指花蕾、花朵和花荚的脱落。田间调查结果显示,一般花荚脱落率在48%~72%之间,大豆开花3~5d落花最多,一般10~15d落荚较多,落蕾较少。一般有限结荚习性品种花荚脱落较少,无限结荚习性品种花荚脱落较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植株下部脱落较多,无限结荚习性品种则以植株上部脱落较多;同一植株上分枝的花  相似文献   

20.
以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材,在初花-初荚(EF-EP)、初荚-初粒(EP-ES)和初花-初粒(EF-ES)期进行短日照诱导,通过酶联免疫技术来研究初花后小豆叶片的内源激素含量以及之间的动态平衡。结果表明,初花后短日照诱导使小豆的株高降低,花期提前,且‘唐山红小豆’更为明显;2个品种的GA_(1+3)和ABA含量较对照呈现降低趋势,IAA含量的变化不同,‘冀红9218’在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波动不大,但各个处理较对照降低,而‘唐山红小豆’在开花期和结荚期较对照降低,鼓粒期却升高,2个品种的ZR含量较对照呈现升高趋势,但‘唐山红小豆’却稍有差异,开花期降低,而在结荚期和鼓粒期较对照都升高,鼓粒期升高显著,激素含量的变化会影激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对照相比,2个品种的GA_(1+3)/ABA和IAA/ABA比值降低,而ZR/ABA和(ZR+GA_(1+3))/ABA比值呈现升高趋势,由激素含量及其比值之间的变化可以看出,初花后短日照诱导使ZR含量升高,促使小豆植株细胞分裂旺盛,生长迅速,营养物质快速转移至果荚中,提前成熟,但较初花前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