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厦漳泉地区为例,构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对2013-2015年厦漳泉3个城市的城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进而利用能力结构关系模型,分析厦漳泉地区在协同创新中的获益情况。结果认为,促进创新资源在厦漳泉城市间的自由流动,提高厦门、泉州两市对漳州的创新辐射范围,促进城市之间协同创新;构建城市协同创新的机制,以机制体制创新创造城市协同发展的创新氛围;完善厦漳泉地区创新产业链条,对优化城市间创新资源的配置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同城化战略逐渐成为许多地区和城市增强竞争力的务实选择。该文分析了厦漳泉同城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厦漳泉同城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同城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到经济联系强度较高阶段时所采取的一种新型发展战略,厦漳泉同城化合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但怎样确定同城化发展的机制及模式成为迫切需要关注的内容。现运用回归分析法、时间距离修正引力模型深入剖析了厦漳泉同城化过程中的政策机制、投资机制及辐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厦漳泉同城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厦泉漳城市联盟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泉漳三市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台商投资区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于一体,是福建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为了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福建省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促进厦泉漳三个城市的共同发展和合作共赢,本文对厦泉漳城市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厦泉漳参与城市联盟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资源共建共享一直是图书馆界的重要课题.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和厦、漳、泉同城化步伐的迈进,在闽南区域文化背景下,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迎来了新的局面,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建立厦、津、泉三地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有其必要性,同时也应具备相应的基础条件.此外,还应充分考虑几个建设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厦门市同安区闽南果蔬批发市场,由同安区市场开发建设管理处开办,位于闽南厦、漳、泉金三角中心,国道324线路边,是福建省八大重点扶持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之一。2000年列入国家农业部定点联系批发市场,2001年被国家经贸委等部门评定为全国百强蔬菜批发市场,2003年定为  相似文献   

7.
从协作图书馆的定义、特征及作用出发,对协作图书馆进行全面分析,深入研究了协作图书馆在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发展中的战略意义。结合馆藏地域协作理论、馆藏内容协作理论、组织协作理论、采购协作理论和Wiki协作理论,进一步挖掘协作图书馆发展中的注意事项,提出协作图书馆新型战略体系,望为新时期图书馆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创汇农业,是指以出口为主要目标的农业。发展创汇农业,就是要把产品经济改变为商品经济,把封闭式的生产改变为从国际市场需要出发的生产,也就是要把本地区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通过精加工,使之转化为商品优势,打进国际市场,多出口,多创汇。 一、现状 1985年,国务院确定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带为沿海开放区,并把发展创汇农业赋予沿海开放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作为经济开放区内一部分的苏州城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期间,为促进吉林省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长吉图科技协作平台的建设。长吉图三地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切实推进长吉图科技协作平台的建设。本文从多角度提出了促进长吉图科技协作平台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福建自贸区的挂牌成立为两岸的贸易交流、产业对接搭建了新的平台,也为创新漳台农业合作机制提供了新的机遇。该文深入总结和分析了漳台农业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漳台农业产业链的深度对接、促进漳台农业协会的交流互动、加强漳台金融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漳台农业合作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海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泉州、漳州和厦门等地农村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新农村建设中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取得的成效和问题,并从闽南文化自身、农民、政府、文化研究者和民间艺术骨干等方面分析问题的成因,同时针对性地提出在海西新农村建设中闽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加工业是发展海峡西岸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在介绍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经济社会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福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围绕“新”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进行对比,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新战略,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新农村建设具有的新内涵,最后阐述了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五缘”是闽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础,“五缘”优势是海西建设的重要推力。本文分析了两岸关系新变化和海西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认为新形势下福建的对台优势局部范围有所弱化,但总体上将进一步增强和显现,要重新审视“五缘”优势,把握海峡两岸和平与发展新契机,发现、创新并发挥“五缘”优势,为推进海峡经济区建设和两岸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针对福建省的三大优势,即对台优势、港口优势和生态优势,着眼于福建未来发展,提出了福建在经济建设领域的战略重点:(1)进一步推动闽台经贸合作,促进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2)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建设海峡西岸港口群;(3)壮大中心城市,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4)培育产业集群,建设海峡西岸产业群;(5)发挥生态环境较好的优势,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福建生态省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带动闽台茶叶共同市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闽台茶业合作的基础及新形势下两地茶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本文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下建设闽台茶叶共同市场的构想。闽台茶叶共同市场建设要坚持与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紧密相连,以科技、文化为切入点,实施项目带动,提倡和谐与健康的理念,注重循序渐进。闽台茶叶共同市场建设是系统工程,必须通过乌龙茶消费市场体系、区域核心市场体系、品牌支撑体系和利益共享体系等整体建设实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区域人力资源整合实现其优化高效配置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问题与关键问题。要着力解决海峡西岸经济区山区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布局不合理、配置效率低的问题。要以体制创新、统筹规划、区域整合、城乡协调、能力提高、闽台合作为重点,实现山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省部合作是国家与地方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创造性举措,也是国家与地方合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新的互动机制。在分析海西建设中省部合作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围绕自主创新、两岸合作、城乡统筹等关键问题,探讨了推进省部合作的主要任务,提出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拓宽和优化合作领域、健全合作机制、创新合作形式等方式推进省部合作,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9.
分析总结了泉州市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对泉州现代物流中心定位的分析,即将泉州物流节点定位为区域性物流节点,泉州物流节点建设为专业化物流中心,提出了泉州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的对策:(1)做好泉州海西物流中心与周边地区物流节点的对接;(2)立足于泉州支柱产业,完善物流节点规划;(3)加快泉州港口物流节点建设;(4)拓展专业化的对台物流中心等措施,以期促进泉州物流产业发展与物流网络合理布局,提高泉州物流中心专业化服务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对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要求,阐明了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存在的一些障碍和隐患,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从4个方面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