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管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成效显著,但在基础研究,实施管理机构、放流规范、放流效果评估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放流工作的实际效果,制约了该项工作的发展。通过对我国目前的增殖放流管理现状和我国增殖放流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今后我国渔业增殖放流管理的完善方向,并初步构建了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价体系和增殖放流管理框架,以进一步提高增殖放流效益,增强放流管理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成效显著,但在基础研究,实施管理机构、放流规范、放流效果评估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放流工作的实际效果,制约了该项工作的发展。通过对我国目前的增殖放流管理现状和我国增殖放流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今后我国渔业增殖放流管理的完善方向,并初步构建了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价体系和增殖放流管理框架,以进一步提高增殖放流效益,增强放流管理科学性。研究亮点: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研究,技术层面的较多,管理层面的较少。该文从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增殖放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完善了增殖放流管理的措施和建议,初步构建了增殖放流效果评价体系及增殖放流管理框架,视角比较独特,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增殖放流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各种水域如何选择和确定放流物种,对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保护起着关键作用,另外,放流种苗的数量、放流时间以及放流后的效果评价也对增殖放流和资源恢复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国内相关方面的基础研究较少,很多增殖放流工作带有盲目性.本研究对增殖放流技术的内容、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增殖放流的现状进行概述,分析了我国渔业增殖放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舟山海域"十一五"期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为背景,依据2006-2010年统计调查数据,对舟山海域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今后舟山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有效开展与科学管理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汇总辽宁省瓦房店市"十二五"期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统计数据,对2011—2015年瓦房店地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情况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放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与增殖放流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增殖放流已经成为低碳产业之一。发展增殖放流产业,具有恢复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民增收等作用。但目前增殖放流还存在放流规模较小效果差渔民受益低、放流产品的分配差异及增殖放流缺乏有效管理等问题。鉴于此,该文提出了低碳经济下发展增殖放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2月23日,北京市渔政监督管理站组织有关专家对《公共水域资源增殖和生态修复》项目——"2011年度市渔政站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方案"进行评审。专家在听取了市渔政站的汇报后认为,项目方案合理、放流品种、规格、数量适宜;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净化北京市自然水域水质,修复生态环境,发展低碳渔业,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专家建议在今后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中要增加重要土著种的增殖放流及其人工鱼巢设置工作,加强对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的科普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  相似文献   

8.
渔业增殖放流是指通过人工的方式向自然水域投放各类渔业生物的苗种以恢复或增加渔业资源量的一种方法,是用以恢复衰退渔业资源、补充资源量、优化渔业资源结构、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的主要方式。但在这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增殖放流也为其水域及野生种群种下诸多潜在风险,如:遗传多样性降低、种群数量变化、种群结构被破坏、水域生态系统功能及结构发生变化等。为实现增殖放流工作的最大效益,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遗传、生态、健康三大角度出发分析了增殖放流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拟建了增殖放流风险评估框架,为增殖放流相关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2005年至今八年来,黄壁庄水库贯彻农业部《关于加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通知》,实施《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落实中央财政"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示范项目",全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深入开展,放流规模和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省市两级政府同水库渔政站对此高度重视,每年采取多项措施落实增殖放流工作。由此在保护水库渔业资源,净化水体环境,保证渔民收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增殖放流就是增加渔业资源量和生物种群结构,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生产的良性循环。该文就水库放流中水域环境、鱼种要求、放流工作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为大型水库鲢鳙人工增殖放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科学地实施增殖放流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如果对放流鱼类或放流区域环境认识不足,盲目地开展增殖放流,不仅严重影响放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甚至可能对湖泊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对增殖放流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规范增殖放流每个环节,对于推动增殖渔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云南省和国家有关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永胜县积极开展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通过对该县开展的一系列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进行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云南省和国家有关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永胜县积极开展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通过对该县开展的一系列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进行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 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增殖放流是有效增殖和恢复受损渔业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有效维护湘江鱼类资源,2001年开始株洲市连续12年在湘江开展鱼类人工放流。笔者在分析湘江株洲段鱼类资源现状与面临威胁的基础上,总结了所开展的鱼类人工放流工作情况及取得初步成效,并重点提出建议,以期为湘江流域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3年4月1日上午,湖南省湘江干流禁渔暨放鱼活动新闻发布会在长沙橘子洲举行。在橘子洲码头开展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现场,共放流鱼苗鱼种500万尾,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胭脂鱼5万尾、背瘤丽蚌10万只。在湘江干流组织开展鱼类放流和实施禁渔期制度,对加强湘江渔业资源保护,增殖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意义重大。自2002年起,湖南省相继在洞庭湖和长江、珠江流域  相似文献   

16.
《北京农业》2015,(7):35
<正>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节选)第十九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渔业资源增殖工作,采取措施,促进渔业资源增殖。单位和个人增殖放流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并在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的指导和监督下实施。增殖放流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的水域、品种和质量由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渔政监督管理机构予以处罚:  相似文献   

17.
2000年6月21日至2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延明在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威海市、烟台市有关领导陪同下,到文登市小观海洋水产资源增殖站观察对虾增殖放流和地力资源增殖工作。陈延明副省长认真听取了省捕捞站对对虾放流验收及地方品种增殖工作的情况汇报,察看了对虾放流现场,还亲自登船放流中国对虾。 陈延明副省长对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近两年,省海洋与渔业厅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把渔业资源增殖作为渔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8.
<正>增殖放流是指以补充、修复原水体水生生物链中缺失的种类和保护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为目的,通过人工繁殖的方式,将原生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等养成一定规格后,再释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修复改善因捕捞过度、涉水工程建设或水域生态污染等原因造成破坏的水生生态环境,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增殖放流是补充渔业资源种群与数量、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一项有效手段。开展增殖放流需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19.
翘嘴鲌是上海市淀山湖的土著鱼类。近年来,翘嘴鲌天然资源几近枯竭,青浦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了翘嘴鲌繁殖的生物学相关研究,总结了一套翘嘴鲌人工繁育、苗种培育技术,并在淀山湖水域实施了翘嘴鲌大规格鱼种的增殖放流。为规范翘嘴鲌增殖放流行为,修复水域生物多样性,增殖渔业资源,确保水生生物安全,并指导相关单位科学开展翘嘴鲌繁殖、养殖和增殖放流,特制定翘嘴鲌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0.
为保护便江河水域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环境,保持水生生物多样性。2012年4月27日,永兴县在山水银都度假山庄码头隆重举行了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等鱼种300万尾,对增加鱼类种群规模、恢复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