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989年以来,宁夏栽桑养蚕科研示范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已筛选出适宜栽植的桑树品种4个,桑蚕品种2个,外调桑苗600多万株,自育桑苗70多万株,栽植桑树5500多亩,产茧2500多公斤,为下一步大规模生产开发奠定了基础。一、蚕业技术研究中心已初具规模根据自治区蚕业发展规划,我区已在宁夏农林科学院林研所芦草洼建立了包括桑树育种、繁殖、桑蚕饲育等内容的综合科研基地,先后从外省引进桑树优良品种100个,建立了50亩桑树品种园和良种繁育区,还修建了100多平方米的标准养蚕  相似文献   

2.
对几个桑树新品种部分性状的初步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栽植是一次性投入多年收益,蚕农一旦栽植某一品种后,更新较为不易,因此,确定栽植什么品种,直接影响养蚕规模与效益.桑树品种的好坏,决定蚕农多年的收入丰欠,它不像大农业作物可根据上个生产年份产量的高低、质量的好坏、市场行情的走向,决定下个生产年份使用什么样的种苗.为此,我们结合南阳盆地的气候特点、土壤条件和蚕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社旗县饶良镇对不同桑树品种在同一立地条件情况下,对近年引种的几个桑树新品种部分性状进行了试验观测、调查,并对其适应性、生物性状、养蚕成绩、抗旱抗寒、耐瘠耐薄性等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和禹 《中国蚕业》2004,25(4):39-41
我国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有着极其丰富的桑树种质资源.迄今为止,全国15个省、自治区的20个科研教育单位保存了桑树种质资源2600余份.其中地方品种近千份,新选育品种及材料200余份,优良株系1000余份,野生资源300余份,国外引进品种90余份.我国大部分蚕区的桑树采用嫁接苗栽植,年需求量大约在8亿株左右.  相似文献   

4.
浙江农科所蚕桑系几年来进行了桑树品种调查整理工作,会在1958年选拔出适于山区栽植的品种五个,平原区栽植的品种七个;1959年继续选出荷叶桑,大种桑二个品种。这二个我国农民创造的品种,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状和实用性状。我们经两年来调查观察,认为这二个品种符合产量高、  相似文献   

5.
北方蚕区第四批桑树品种鉴定山东点鉴定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方蚕区第四批桑树鉴定山东点试验品种有: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的鲁插1号、昂绿1号,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的新707、8837、9312,以湖桑32号及新一之濑为对照,共计7个品种。于2000年建园,2001年进行了幼龄期调查,2002~2006年,按《北方蚕区桑树品种共同鉴定工作细则》进行了叶质鉴定  相似文献   

6.
利用人工诱导创造的桑树多倍体品系为亲本材料,选育适合四川蚕区栽植的优质、高产和抗逆性强的桑树品种。从引进的化学诱导桑树四倍体材料国桑21号的植株中,选择出目标性状优良的株系,再经过株系选育和品种比较鉴定试验,育成人工同源四倍体桑树品种团桑11号。新品种2009—2012年在四川省多点进行的区域适应性鉴定试验中与二倍体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桑园单位面积产叶量增产27.88%,桑叶养蚕的万头茧层量提高4.60%,100 kg桑叶产茧量提高4.02%,表现出多倍体桑树品种生长旺盛、叶片肥厚、米条长产叶量高、秋叶硬化迟等特性,并且具有耐干旱和对桑黑枯型疫病的较强抵抗力等特点。新品种于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在四川省及其他相似生态条件蚕区的平原、丘陵和山区缓坡地栽植。  相似文献   

7.
针对元阳县蚕区桑树褐斑病发病严重,影响桑叶产量与质量,对当地蚕业生产影响很大的情况,展开对桑树褐斑病的发病因素分析与防控技术介绍,以期为元阳县桑褐斑病防控提供指导参考。对桑树褐斑病的分布与危害、发病规律与症状、发病因素及防控措施进行简要概述,对元阳县发病严重的桑园开展调查与发病原因分析。元阳县蚕区桑园地势低,通风差,栽植密度大,套种高杆作物玉米等,桑树长势弱,管理差的桑园褐斑病发病严重,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文献影响桑树褐斑病发病因素观点一致,即桑树品种、气候气象、桑园管理。通过在桑树褐斑病受灾严重区域建立长期有效预测预报工作,对元阳县蚕区防控中不足的地方,提出了提高蚕农防病意识、科学施肥、农药防治与物理机械防治结合等措施,以期对桑树褐斑病进行有效防控,促进蚕区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前文曾报告了桑树多芽苗及其试管植株的诱导和继代培养的试验结果(蚕业科学,第9卷第2期).为了使成龄桑树冬芽分离培养的技术臻于完善,于1983—1984年继续进行了桑树试管植株移栽至室外的试验研究.1983年春季移栽室外的火桑、剑持二个品种的试管苗共计14株,全部成活,生长旺盛并已定干培养,1984年起开始采叶饲蚕.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为火桑、剑持二个品种,经由多芽苗而诱导的试管植株,已经盆栽成活,平均株高50厘米.移栽时间:1983年3月21  相似文献   

9.
曾令树 《蚕学通讯》2009,29(4):49-50
桑树是蚕业发展的基础,桑叶仍是当前大面积生产中不可替代的蚕用饲料,桑树品种的优劣自然影响到蚕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对桑树品种进行改良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嫁接,对桑树的嫁接一般有枝接和芽接两种,二者相比较,枝接具有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和投产见效快等明显优于芽接的地方,因此枝接在生产中越来越受到广大蚕桑生产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一) 选种經过及方法广东是我国重点蚕区之一,由于气候溫和,桑树生长期长,一年內可採叶8次,所以桑品种有其獨特的性状,但过去由于长期存在着“重蚕輕桑”的片面观点和认为广东無好桑种的右傾保守思想影响,对桑树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从当地桑树中选种工作,根本沒有做过,对广东荆桑的性状缺乏資料,自从1954年全国蚕桑工作会議批判了过去重蚕輕桑的片面观点后,对桑的研究工作,才开始引起重視,56年开始由广东农科所,華南农学院,广东蚕改所合作进行。广东桑树地方品种的井理与选拔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在一九五五年秋天,对山东主要蚕区的桑树地方品种及砍桑技术作了为期二十余天的调查。鲁中南的益都临朐、膠东的棲霞烟台等县,为山东蚕桑最集中的地区,不管在蚕桑生产上、桑树地方品种及砍桑技术等方面,都具有代表性的,因时间关系,卽以上述地区所辖各地为调查重点。通过组织领导,访问老农,召开座谈会,实地观察等方式,进行调查,茲将调查所得,摘要的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12.
白条桑是浙江省吴兴和德清等县农家栽植的品种,1955—1956年从农村中选出,列为浙江省优良地方品种之一。我所为了进一步进行优中选优,将农村中选出的品种与所内整理出品种,以及与日本现在广泛  相似文献   

13.
桑树品种资源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财富,是选育桑树新品种,促进蚕桑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我省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桑树品种资源极为丰富,桑树地方品种和野生桑树均是选种的重要材料,若能将这些材料收集起来,并加以研究利用,不仅有利于当前的国民经济建设,并且还将造福于子孙后代。近几年来,我们曾先后到本省几个老蚕区如太和、吉安、高安、修水、南昌等地进行桑树地方品种资源的征集工作,到现在为  相似文献   

14.
<正> 前文报告了桑树多芽苗及其试管植株的诱导和继代培养建立的试验结果。为了使成龄桑树冬芽分离培养的技术臻于完善,我们于1983年至1984年继续进行了桑树试管植株移栽至室外的试验研究。结果1983年春季移栽至室外的火桑、剑持二个品种的试管苗共计14株全部成活,生长旺盛,并已定干培养;1984年起开始采叶饲蚕。  相似文献   

15.
桑树是蚕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桑树品种的优劣影响整个丝、绸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蚕桑生产主产区,如何优化桑树品种结构,引进和推广新桑品种尤为重要。2002年笔就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20号”的丰产性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我所在基本完成了我省桑树地方品种的调查、搜集、整理、评选以后,初步提出了若干优良品种,经省品种鉴定会议确定在全省推广或作区域性鉴定。从1970年起,除在所内将现行良种再次按不同密度集中栽植,行产、质量比较试验外,另一方面将它们在各地作区域性  相似文献   

17.
<正> 解除冬芽休眠所需要的低温时数和低温程度,品种间有所差异。因此,对温暖地带的鹿儿岛地区所栽培的四个品种,就冬芽解除休眠所需要的低温时数进行了调查,以推测这些品种是否适合寒冷地区或亚热带地区栽培。调查材料采用鹿儿岛蚕业试验场栽植的4至5年矮干桑,品种为一之濑、新一之  相似文献   

18.
桑树栽植密度与产叶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桑叶质量的好坏 ,对蚕儿生长、发育以及最终所生产的蚕种质量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种场桑园亩产水平不高 ,肥效不够经济 ,除与桑树品种、树龄、肥培水平等因素有关外 ,与栽植密度过稀 ,单株留条数不足 ,平均条长太长有一定关系 ,而增加栽植密度 ,增多留条数 ,降低平均条长 ,对光能利用情况、桑叶产量高低有何影响以及与养蚕制种有何关系这一问题 ,笔者从 1 997年开始设点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后 :1 设点和调查方法1 1 设点 选择栽植密度分别为 2 50株 /亩、 3 3 3株 /亩、 40 0株 /亩、 60 0株 /亩 ,桑树品种、肥培水平和收获等栽…  相似文献   

19.
吴堡桑是陕西省吴堡县地方优良品种,分布于陕北、陇东及晋西北等地,以吴堡、绥德、榆林栽植较多.该品种根系发达,扎根深,抗旱、抗寒又抗瘠薄,十分适宜于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栽培.近几年,在退耕还林、建设秀美山川工程中,兼具林蚕双重效应、生态和经济双重效应而被看好.现将该桑树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及生态型栽植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三倍体桑树新品种鲁插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高产、发根力强、抗寒、耐旱为桑树新品种的选育目标,选择人工四倍体桑树品种鲁诱1号为母本,二倍体桑树品种育2号为父本,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出三倍体桑树新品种鲁插1号。新品种的主要性状特点是:中生中熟,节间较密,叶片肥大,长势旺盛,全年产叶量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提高18.21%;叶质优良,万蚕收茧量比对照品种提高6.5%;有较强的抗寒耐旱性能;发根力强,适宜硬枝扦插。新品种已通过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桑树品种审定,在农村中试和扩大试验中均表现出突出的丰产性能,并可扦插育苗,适合在黄河流域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