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本文以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葡萄园为试验样地,测定了两种不同灌溉处理下的土壤含水量。在1年的生长周期中,处理1灌溉次数比处理2少18次,灌溉定额少495 m3/hm2;葡萄地上生长无明显差异,但处理1地下根系分布明显比处理2深10 cm左右,且处理1根系水平分布明显比处理2少,但垂直分布多;处理1比处理2杂草少且生长缓慢;冬季埋土前处理1葡萄枝条木质化明显好,来年出土后处理1枝条成活率好于处理2,且发芽快,枝条健壮。通过测定土壤墒情灌溉不同处理的分析,处理1比处理2节水12%,比大水漫7灌至少节水60%。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节水灌溉方式的普及情况、灌溉系统规划设计、主要节水灌溉方式、灌溉水源、灌溉管理、灌溉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概述了广州城市园林绿地节水灌溉的现状,并提出了提高园林绿地节水灌溉水平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不同肥料对冬枣果实品质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冬枣生长期施用氨基酸肥、矿物质肥和稀土肥等3种肥料,研究了3种肥料对果实品质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肥料处理都促进了冬枣果实的横向生长及单果质量的增加,稀土肥和矿物质肥的效果更明显;3种肥料处理都提高了冬枣果实的总糖含量,含糖量上升主要集中在花后70~90 d,以双糖积累为主,其中矿物质肥的效果最明显;在花后90~110d,冬枣果实的果糖和葡萄糖快速增加,氨基酸肥和稀土肥明显地提高了这2种单糖的含量,氨基酸肥和矿物质肥都提高了冬枣果实生长后期维生素C含量,而稀土肥使果实维生素C下降;矿物质肥和氨基酸肥处理后的冬枣果皮比对照薄,稀土肥加厚了冬枣果皮厚度.3种肥料的肥效为:矿物质肥》氨基酸肥》稀土肥.  相似文献   

4.
该文着重研究了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在苹果生产管理中对节水、省工、费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滴灌进行灌溉施肥,较大水漫灌每年每公顷可节水2811.27m~3,节省灌溉施肥人工费、材料费496.98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节水灌溉的必要性,介绍了喷灌、滴灌、地下灌溉、地面灌溉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提出选择节水灌溉方式要遵循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不同灌溉方式对银杏水分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在浇灌水量相同的条件下,3种不同浇灌方式(树灌器、漫灌和渗灌)对银杏叶水势、土壤含水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灌处理的叶水势显著高于树灌器和漫灌处理;漫灌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其它2种处理,在浅层土壤中表现比较明显;在浇灌水后的第1天,渗灌处理的银杏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以叶水势为指标反映植物体内水分亏缺程度,发现3种灌溉方式达到相同的灌溉效果时,渗灌比树灌器和漫灌节水.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银杏对分根区交替灌溉的适应性,以3年生分根盆栽银杏为试材,研究3种供水方式和3个供水量对银杏幼苗生长、光合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根区交替灌溉能抑制地上部分的过分生长,激发吸收根的生长进而提高根冠比,增强植物的适应能力,吸收根干质量分别比固定根区灌溉和全根区灌溉增加6.7%和37%,根冠比分别提高50.1%和10.7%.分根区交替灌溉在不显著影响银杏水分状况和光合速率的情况下,可以对气孔导度进行有效的调控,减少奢侈蒸腾,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中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值比固定根区灌溉和全根区灌溉分别提高51.7%和33.3%,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值分别提高4%和20.5%,在轻度干旱时银杏苗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根区交替灌溉对银杏生理、生长指标有显著的影响,是一种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和生长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8.
节水灌溉在林木与竹子上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滴灌、喷灌和渗灌3种节水灌溉方式在林木上的应用,主要阐述滴灌对林木生理活动的影响、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及林木根系分布规律等方面,同时对目前竹林的节水灌溉应用进行总结,旨在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酒泉市枸杞栽培中应用的大田漫灌、滴灌、喷灌、沟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调查研究,以灌溉量、水电费、人工费、一次性投资等参数对各种灌溉技术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种指标综合对比下,滴灌为枸杞栽培中最适宜的灌溉方式,其相对于大田漫灌、喷灌、沟灌节水率分别达到了79.2%、56%和63%,但滴灌一次性投入每667m2为1 500元,远高于其他灌溉方式。建议现阶段采用沟灌方式,既可达到节水目的,又能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毛白杨幼林节水灌溉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连续8a对毛白杨幼林的控水灌溉试验,对灌溉的经济效益及节水效益进行了研究,并对沙地毛白扬幼林的节水浇灌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溉不仅促进林木在短期内速生,而且具有长期持续的增产效益;春夏干旱期内灌溉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且随时间的增加不断增长;灌溉的土壤水分阈值和灌溉时期是实现节水灌溉的两项重要指标。在生长季节,特别是林木生长的关键时期,使土壤水分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0%-60%以上,就可获  相似文献   

11.
为给冬枣的栽培、引种及有效利用提供依据,以沧县栽植的5个不同原产地的冬枣嫁接苗休眠期1年生枝为材料,用电导法分别测定其在自然条件和不同低温处理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同时结合恢复性生长试验,测定其在不同低温处理后枝条的发芽率,分析研究了不同产地和不同粗度冬枣枝条的抗寒力。结果表明,在沧县地区栽植的不同原产地的冬枣在自然种植条件下无冻害发生,其中沧县和乐陵产地苗木在同等条件下抗寒力较好;枝条相对电导率随枝条粗度的增加而升高;自然状态下,不同原产地冬枣的1年生枝随着外界气温的降低相对电导率升高;降温处理后,不同原产地冬枣枝条的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发芽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从6年生冬枣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根际促生细菌(PGPR),以发酵鸡粪(DC)为吸附载体制成PGPR生物肥(PF),利用传统的氯仿熏蒸法和现代的T-RFLP技术,从冬枣根际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3个方面,分析PF、普通生物肥料(NF)和DC对冬枣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同NF处理相比,PF处理中的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显著增加,真菌数量显著减少,但放线菌数量差异不显著.PF处理根际土壤具有较高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基于T-RFLP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F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成为1个独立的群,NF,DC和CK处理构成1个相对独立的群.此外,同其他试验处理相比,PF可相对稳定地提供冬枣生长周期内的微生物生物量碳.PGPR生物肥料的施用可提高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提高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有效改善冬枣根际土壤的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秀场"海棠是我国北方重要园林绿化树种,为便于采取节水节肥栽培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本试验以3年生"秀场"海棠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灌溉量处理下,对"秀场"海棠生长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施肥量增加,株高、地径、冠幅、当年生枝条长度显著增加,但对全株叶片数影响不显著,最佳施肥量为17.937 g/株的N、3.668 g/株的P_2O_5、6.534 g/株的K_2O。(2)灌溉量增大有利于"秀场"海棠株高、地径、冠幅、当年生枝条、全株叶片数的增长。结合植物生长表现和节水灌溉要求,最佳灌溉量为保持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3)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株高、当年生枝条的平均增长量无显著影响,但对地径和冠幅、全株叶片数的平均年生长量有显著影响,最佳水肥耦合处理为灌溉量维持田间持水量的70%,施肥量为11.958 g/株的N、2.445 g/株的P_2O_5、4.356g/株的K_2O。本试验研究结果为滴灌栽培经营管理3年生"秀场"海棠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夏季高温季节,选择重庆市大渡口区典型主干道的银杏、香樟和桂花3种行道树为调查对象,对行道树的立地条件、灌溉方式和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立地条件和灌溉方式对行道树高温季节生长情况影响。调查结果表明:立地条件中的土壤渗水性、栽植深度、灌溉方式对3种行道树高温季节生长情况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对果园采用畦灌、隔行交替灌溉、交替单侧沟灌和不灌溉4种灌溉方式试验,对富士苹果树叶光合活性、新梢生长量及果实品质进行分析,从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生产效率方面评价灌溉方式,提出遵化当地适宜的节本节水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绿化灌溉自动控制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园林绿化城市,提高人居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和节能降耗是城市建设管理的目标。在我国北方,粗放的大水漫灌和渠道灌溉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建园林绿化项目与节水灌溉技术相结合已成为一种固定模式。节水灌溉方式在绿化上以喷灌和滴灌为主,不仅能用有限的水灌溉更多的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随着工业革命之后,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能源的消耗危机等不断出现,节水灌溉技术与节能灌溉技术的发展,已经是社会发展必须选择的道路了。这也是唯一能够解决能源危机、水资源短缺的方式,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唯一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当前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危机,并且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为此,探究了国内处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三种冷季型草坪草耗水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燕 《山西林业》2008,(6):37-38
作者通过测定太原地区常见3种冷季型草坪草在生长季内的最大蒸散量,确定耗水量排序,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耗水规律,并估测理论补水量,为草坪节水灌溉和选择干旱地区建坪草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临沂市滨河景区枫园灌溉实际情况,通过中射程喷灌、大射程喷灌和传统人工灌溉,在省工、节水、节电以及设备成本防面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喷灌在园林绿化灌溉中也有着极大的优势,现代园林绿化灌溉需要多元化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20.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在沙地进行速生丰产林建设,水分又显得更为重要。沙地由于构成土壤的颗粒较大,导致土壤结构疏松,水分的下渗速度较快,在进行灌溉时耗水量比一般黄土地和粘土地要大,通过改变灌水方式可有效地节约用水量,因此笔进行了节水灌溉方面的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