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草养鱼     
利用地埂,池坡、空闲鱼池和饲料地种植青饲料;用青饲料养鱼、养猪,草多、猪多、肥多、鱼多。种草养鱼、以草换鱼在开辟饵饲来源,增大鱼种规格,提高成鱼产量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资源丰富,产量较高。目前各地种植的青饲科主要有宿根黑麦草、苏丹草、稗草、爱国草、苦卖菜、各种瓜类、豆类、蔬菜等,种植技术比较简单,管理容易,产量较高。稗草亩产一般可达8,000—10,000斤,宿根黑麦草亩产1.5—1.8万斤,下半年再种苏丹草,亩产又有1万斤左右,产量高的可达2万斤。二、常年收获,四季不断。青饲料种植可以合理安排生产茬口,冬种宿根黑麦和绿肥,春种稗草和苦卖  相似文献   

2.
苏丹草与黑麦草是两种营养成分很高的青饲料,又可以在春、夏、秋三季连续收割喂养草、鳊鱼,其它青饲料都比不上它. 苏丹草外型酷似高粱.它具有耐肥,再生迅速,繁殖率高,分蘖期长,适应性强,高产优质等特点.塘塍堰畔都可栽种,每年能收割十次左右,亩产1-2万斤,好的可达2-3万斤.每40斤苏丹草相当于3-6斤大麦、黄豆、豆饼、麦麸皮等精料的营养价值,而每40斤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新干县种草养鱼发展很快,据该县水产部门统计,全县种草养鱼面积发展到1万多亩,其中水田种草面积3000多亩,旱地种草面积2000多亩;利用荒滩荒坡塘坝等种草面积5000多亩。冬季种植黑麦草面积6500多亩,夏季种植小米草面积1800多亩,种植苏丹草及玉米草面积1500余亩,种植串叶松香草、黄珠草等品种面积200多亩。新干县发展种草养鱼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广大渔农转变了思想观念,认识到种草养鱼的好处。由于许多养殖户种草养鱼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种草养鱼,尤其是良田种草不被认为是“…  相似文献   

4.
《水库渔业》1981,(1):44-45
我库鱼种池池底肥沃,进、排水方便,根据外地经验介绍,可以试种稗草,培育大规格鱼种。我们从1979年起试种稗草淹青育种。两年来种植稗草的鱼种池有17口,共12.98亩,收稗草13.25万斤,平均亩产10,200斤,解决了40亩鱼种池的肥料,共节约精饲料1,300斤.肥料480担,节约成本564元。  相似文献   

5.
杭州市的渔用牧草种植,自六十年代引进以来,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全市1987年春播苏丹草面积3,500亩,秋播黑麦草面积达1万余亩。为了进一步推广种草养鱼,杭州市参加了由省水产局、省科委组织的、省淡水所负责的“大面积渔用牧草种植高  相似文献   

6.
苏丹草据其分枝形式可分为直立型和技散型两种,前者适于刈割利用;后者适于放牧。我县1987年开始引种苏丹草,年种植面积千亩以上。通过8年的种植,摸索出苏丹草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现概述如下。 一、苏丹草生长发育对土壤、温、光的要求。 1.生育时期:苏丹草一生可分为幼苗期、营养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苏丹草的经济特性、营养生长的生理、生化特点等方面论述了它的鱼用价值和合理利用问题。苏丹草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鱼用饲料,它的鲜草产量远远超过宿根黑麦草、鹅菜和其他鱼用饲料作物,每亩可达2—3万斤;营养物质含量居第一位;在与渔业生产的季节适应上,亦为其他饲料作物所远莫能及。试验材料表明,苏丹草的鲜草品质和鱼用价值取决于刈割的时间。刈割的苏丹草越柔嫩,其营养价值越高,鱼类对它的利用率、消化率也越高,饵料系数也就越低。与此相反,刈割的植株越高大,虽然每次的刈割量较高,营养物质的获得量却最低,而养鱼的饵料系数比幼嫩的鲜草高25—36%。我们试验获得的饵料系数的最好结果是18.84。然而,据分析,这个数字还是完全有可能降低的。也就是说,若能正确掌握苏丹草的营养生长和养分积累的特点进行适时刈割,只需3—5斤鲜草就可抵得上1斤麦麸。在试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鱼用苏丹草的合理利用标准,按这个标准刈割鲜草,基本上能在草产量、适口性、利用率、消化率、营养价值和养鱼效果等方面得到大致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星火”计划项目——推广大面积渔用牧草种植高产技术。自1988年实施以来,已在杭州、绍兴、嘉兴等7个地(市)和30个县(区)推广种植。目前已推广种植了2万多亩优质渔用牧草,超过原计划35.6%推广的品种除苏丹草、俄勒岗黑麦草、  相似文献   

9.
苏丹草属于禾本科高梁属植物,是饲养草食性鱼类的优质青饲料。苏丹草的种植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其基本的栽培技术均被人们所掌握,但由于某些地方对苏丹草的培管方法不当,导致青草产量高低不等,笔者认为,除了种子纯度、土地肥力、播种方式等一些基本的因素以外,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培育措施不力和管理功夫不深。怎样加强苏丹草的培管工作?建议采取  相似文献   

10.
种草养鱼成本低,效益高,能充分利用土地、劳力,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推广,与此相关的饲草配套种植也引起渔农、科研人员的重视。常规的饲草种植是黑麦草与苏丹草的配套,现总结两种新的配套模式,供各地采用。模式一:采用意大利黑麦草、苏丹草、毛叶苕子三者配套种植。方法是以  相似文献   

11.
象革亦称紫狼尾草,原产非洲,是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普遍种植的一种高产牧草。象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广、根系发达、生长快、产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由于象草叶多质硬。又稀生细毛,叶片外观不及苏丹草、黑麦草光滑细嫩,故渔业种植少,多做牛羊饲料。但根据我场种植经验:象草与同期栽种的苏丹草相比是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12.
象草亦称紫狼尾草,原产非洲,是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普遍种植的一种高产牧草。象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广、根系发达、生长怏、产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由于象草叶多质硬,又稀生细毛,叶片外观不及苏丹草、黑麦草光滑细嫩,故渔业种植少,多做牛羊饲料。但根据我场种植经验:象草与同期栽种的苏丹草相比是各有优劣,若相互补充,可相得益彰。象草多年生,寿命可达5—6年,既可种植种茎,又可老茬再生,节约劳力、减少开支。象草是四碳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高、生长迅速,亩产万公斤,比苏丹草高出1倍,而两者各种营养成份的含量几乎一样。虽然象草叶多质硬,鱼种适口性较差,以及冬季抗霜冻能力弱,但只要  相似文献   

13.
苏丹草属禾本科、高粱属,是多年生牧草。但它对霜寒抵抗力低,故我国多数地方常作一年生牧草栽种。此草性喜炎热,较耐干旱、再生快、分蘖多、易种、高产、营养价值高,因此也是草食性鱼类的好饲料。苏丹草自一九七二年从上海南汇引入我省以来各地摸索了一套适合当地的种植管理技术,积累了一些高产经验。我们根据小麦种植上条播比点播高产的经验,今年进行了苏丹草小面积条播、点播产量比较试验,现将试验小结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养鱼的青饲料很多,受人们重视,较普遍的种植种类只有苏丹草,黑麦草及莪菜等。在诸多种草类中,我却喜欢种植农田害草-稗,稗草具有易种植,生长快,产量高,营养价值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郭哲生 《内陆水产》1997,22(4):16-16
苏丹草为禾本科高梁属一年生植物。具有耐旱、耐肥、再生迅速、繁殖率高、适应性广、木质化缓慢等优点,与黑麦草一起被誉为“牧草之王”。建巨市徐墩长汀和小松穆墩百亩连片山坡鱼塘,多年来利用池塘埂岸及边角地种植苏丹草养鱼经济效益高。种植苏丹草每667m’产量达l~1.25万kg。其含蛋白质3.3%,并含有利于鱼类生长的磷钾镁钙等矿物盐类和一些葫萝卜素。据穆墩鱼塘养鱼效果测算,最好的饵料效果是20kg苏丹革增长Ikg草鱼,一般为25~30kg草可产1kg鱼。草鱼的粪便还可以增长部分鲢据产量。苏丹草能为池塘养鱼夏秋季提供大量优质鲜草。…  相似文献   

16.
答读者问     
湖北荆门市四方铺乡肖场养殖场王应全苏丹草原产于北非的苏丹。关于其它渔用草的种植问题,请参阅《中国水产》1991年第1~5期的淡水养殖技术栏目。  相似文献   

17.
种草养鱼,是草食性鱼类如草鱼、鲂等养殖的一项增产技术措施。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证实了苏丹草、杂交狼尾草是草食性鱼类养殖的优质青饲料:它们都具有适应性广、抗旱(杂交狼尾草还具有耐湿)力强、再生快、分孽多、营养丰富,饵料系数高(苏丹草达26)等易种、高产、优质特点。在种植方面,且可以与其它饲料草如黑麦草衔接种植,保证了整个鱼类养殖期间的青饲料供给。  相似文献   

18.
为了摸索培育大规格鱼种的经验,我们于一九八三年在沅江榨南湖渔场进行了试验工作。试验面积15亩,平均水深1.7米,排灌方便,池底为黄粘土质,饲料地3亩,占水面的百分之二十。总产二龄老口鱼种15082.7斤,亩平毛产1005.5斤,亩平净产892.2斤,总产值15008.94元,利润9370.70元。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1、鱼种放养: 本试验采用越冬后不能投放大湖的3寸以下的小鱼种进行饲养。主要品种于三月七日一次放足,重量1700斤,亩平113.3斤,以鲢鳙鱼为主,草、鳊、鲤、鲫为辅。其中鲢鳙1190斤。占70%,草鱼、鳊374斤,占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二年,我们在沅江县普丰公社鹭鸶湖渔场进行了用谷芽培育草鱼种的试验,结果亩平净产4寸以上的大鱼种480斤,其中4——6寸的草鱼种236.8斤。现小结如后。  相似文献   

20.
苏丹草被渔民称为鱼草之王,其产量高,营养丰富.饵料系数低(25~30),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尤其是在资金短缺而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以及池埂、湖库消落区等种植尤为合适,在草鱼养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生产中也常出现一些病虫害,对苏丹草的生长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