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蒜气生鳞茎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吉福  许娥 《蔬菜》1999,(12):35-35
大蒜通常是以蒜瓣(地下鳞茎)进行无性繁殖的,在长期的无性繁殖过程中,易感染多种病毒并在体内积累,导致品种种性退化,产量和品质下降。而大蒜有性繁殖产生的气生鳞茎,在抱子体和配子体的世代交替过程中,均有“自然脱毒”的过程。我们针对大蒜的繁殖特点,采用大蒜气生鳞茎留种技术,进行有性繁殖1年,使其“自然脱毒”,然后再进万无性繁殖,可使大蒜每6672m2增加收入1000元以上。一、气生群茎繁殖增产效果据试验,用实生种繁殖出的第3代大蒜与始终以蒜头进行无性繁殖的大蒜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生长势强。植株生长繁茂,株高增25…  相似文献   

2.
大蒜属百合科香辛类蔬菜,我国南北各地普遍种植。目前绝大多数菜农是用蒜瓣作繁殖材料,存在如下三个问题:1.繁殖系数很低。2.大蒜退化病毒(GDV)和大蒜潜病毒( GLV)感染日益严重,轻的减产25%左右,重的减产高达50%。3.成本高,如以蒜头为栽培目的的大蒜,每亩用种量需150kg,需成本300~400元。此外,蒜种严重不足,也影响了大面积大蒜生产。用气生鳞茎繁殖大蒜’不但可以克服用蒜瓣作繁殖材料存在的问题,而且促进了大蒜产量和品质。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一、培养气生鳞茎 培养气生鳞茎(天蒜)的蒜地土壤,对耕作质量要求很高,整地作畦都要求精…  相似文献   

3.
毕节大蒜气生鳞茎繁殖种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节大蒜蒜头大、蒜瓣饱满、瓣粒匀称、营养丰富,但在长期的无性繁殖过程中,病毒逐年积累并代代相传,使种性逐渐退化,产量、品质大幅下降,其表现为植株矮化、细弱,叶色变淡,小瓣蒜和独头蒜的比例增加,产量逐年降低。为了恢复毕节大蒜的优良种性,2010-2012年,在毕节市七星关区鸭池镇下坝村、田坝桥镇田坝村开展毕节大蒜气生鳞茎繁殖种子,通过3代扩繁,毕节大蒜的优良种性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4.
大蒜气生鳞茎繁种复壮效果与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大蒜通常以蒜瓣进行无性繁殖,在长期的无性繁殖过程中,因病毒逐年积累并代代相传,使种性逐渐退化,产量、品质大幅下降。大蒜采用气生鳞茎(蒜珠)繁殖时,蒜珠采自蒜薹(花薹)顶端的花苞(生长点),而大蒜生长点部位一般不带病毒,因而可自然  相似文献   

5.
正4繁殖方式大蒜繁殖方式主要有有性繁殖、鳞茎繁殖、气生鳞茎繁殖和组培快繁等,大田生产上主要采取鳞茎繁殖。4.1有性繁殖虽然大蒜种质资源丰富,优良品种多,但长期采用蒜瓣进行无性繁殖,部分优良种质种性退化或濒临灭绝。探索大蒜有性生殖研究和杂交育种,开展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培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一、大蒜系统选育的特点系统选育是通过单株选择后再连续优中选优,从老品种中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大蒜以营养体蒜瓣无性繁殖,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明显的营养倍数效应:蒜母大者株体健壮,生长势旺盛,蒜苔粗壮,蒜头硕大;蒜母小者植株矮小,生长势弱,蒜苔细,蒜头小,甚至不抽苔,产生独头蒜。营养倍数子母比(蒜头与蒜母之比)一般为0.85~5.05∶1,栽培用蒜种的子母比值平均均为4.5,大、中、小三等蒜瓣作种的产量比接近于9∶5∶1。在同一栽培条件下,不管蒜母大小,其子母比是一定值。子母比与栽  相似文献   

7.
利用大蒜气生鳞茎(天蒜)具有自然脱毒的特性,通过贵州白蒜提纯复壮天蒜,利用天蒜繁殖一代、二代大蒜,形成种性良好的脱毒贵州白蒜种蒜。  相似文献   

8.
云南独蒜     
独头蒜(简称独蒜),其结构与普通大蒜中的一个蒜瓣相似,仅形状和大小不同而已.大蒜播种后到幼苗期结束,逐渐进入鳞芽、花芽分化时期,分化出的鳞芽将来发育成蒜瓣,蒜瓣是营养物质的贮藏器官,也是繁殖器官.鳞芽的分化和膨大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日照,如果日照不足,则植株只能继续分化叶片而不形成鳞茎.  相似文献   

9.
董过兵 《蔬菜》2001,(11):28-28
大蒜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蔬菜之一,也是市场上一年四季都颇受欢迎的蔬菜。但由于种植技术欠佳,出现了独头蒜,影响蒜的商品性,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搞清楚独头蒜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很有必要。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分析,认为独头蒜的产生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独头蒜产生原因 1.种蒜选用不当 栽种大蒜首先应选用适宜本区内种植的大蒜品种,种蒜应具备蒜头大,蒜瓣肥,并每瓣蒜分体明显,4~8瓣构成一头蒜。若选用蒜头小、蒜瓣瘦的种蒜,播种后幼苗生长弱,吸肥能力差,严重影响鳞盘分体,易形成独头蒜。据1999年调查,春…  相似文献   

10.
种瓣大小对大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是用鳞茎作为播种材料的无性繁殖植物,繁殖系数低,用种量大。尤其是实行优质优价政策后,由于蒜头大小的价格差异大,蒜农偏重于当年种蒜收入,往往把大的蒜头出售,小的留种,致使种性退化,产量不高。为了摸索种瓣大小对大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前几年,我们在娄塘、唐行乡进行了该项研究,并对其产量性状作了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11.
气生鳞茎又叫天蒜子,是蒜台上花序总苞中生成的,和蒜瓣一样都是一种特殊的茎。试验表明每株蒜苗能产天蒜子(气生鳞茎)30至60颗,一分地能产天蒜子八万颗左右,可种四亩收青蒜的大田。留天蒜子对地下蒜头并无大的影响。留过天蒜的母蒜可继续留天蒜,其蒜头重量,略低于抽过蒜苗的蒜头,但蒜瓣数却比抽过蒜苗的普遍增多。因为留天蒜的(即没抽过蒜苗的)  相似文献   

12.
大蒜种性退化内因为无性繁殖,外因为病毒感染和连作障碍等不当的栽培措施,防止措施首推气生鳞茎繁殖和株系繁育,并在制种过程中加强管理,提纯复壮。  相似文献   

13.
大蒜原产亚洲西部,张赛通使西域时从大宛国(今中亚费尔干纳沙漠)引进的,因来自胡地,故称胡蒜或葫。由于有蒜头大,被称作大蒜。至今,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此外,有人考证,独头蒜居多的紫皮蒜原产我国,半栽培状态时叫泽蒜,完全家植时叫卵蒜,因蒜头较小又叫小蒜,至今已有4 000多年栽培历史。 按蒜瓣的大小可分为大瓣蒜和小瓣蒜,前者每一蒜头内有蒜瓣6~7枚,所产蒜薹粗壮,多用来生产蒜头和蒜薹。后者蒜瓣多达10多枚,适于生产青蒜、蒜苗和蒜黄。如按皮色划分,有紫皮与白皮两种,紫皮蒜头的产辣味浓于白皮蒜…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大蒜是无性繁殖,蒜瓣是变态的侧芽,是大蒜母体的组成部分、长期的无性繁殖必然导致病毒在体内的积累以及其它不良性状的累加,造成大蒜种性退化。退化的大蒜植株矮小,光合能力低,蒜头变小,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和效益。如何进行大蒜的选留种和提纯复壮?根据几年来我市大蒜生产的经验、现介绍几项关键技术供大家参考: 一、建立异地大蒜留种田 建立有一定地区差异和栽培差异的大蒜留种田,可避免大蒜退化,提高大蒜的种性,有一定的异地生长优势。如山区和平原交换.旱区和稻区交换,菜园区和粮食区交换,在一定范围内不同…  相似文献   

15.
龙启炎 《长江蔬菜》2013,(21):18-18
大蒜是城乡人民喜爱的一种大众化蔬菜,既可作菜和调味品,又有一定的医疗保健功能。大蒜以鳞茎(蒜头)、花茎(蒜薹)和幼株(青蒜)为主要产品。本文介绍的大蒜新品种优美以青蒜为主要产品,不但产量高,生长速度快,而且辛辣味浓,品质好。我们过去推广的大蒜品种都是以鳞茎(蒜头)作为无性繁殖器官,用种量大、成本高,而大蒜新品种优美是用植物学的种子作繁殖器官,用种量少、成本低,省工省力,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中国蔬菜》2006,(9):73-73
红蒜是贵州地方名优品种,种植户一直采用鳞茎(蒜头)反复种植,这样反复留种的方式种植成本高,栽培费工费时,受季节的影响,不能四季种植,也阻碍了我国大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目前大蒜的种植情况,本公司经多年研究,采用人工切割根部营养体技术,使大蒜根部不会吸收更多的营养成分,从而成功应用气生鳞茎繁殖大蒜。  相似文献   

17.
高昌勇  尚宏芹 《蔬菜》2004,(10):24-25
大蒜(Allium sativum L.)是一种在世界上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入药。然而由于大蒜长期进行无性繁殖,导致病毒病普遍发生,给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大蒜感染病毒后鳞茎一般退化变小,使产量和品质大大降低,给生产消费和出口创汇带来严重的障碍。大蒜主要利用鳞茎进行无性繁殖,因此病毒极易通过种蒜传播积累,并逐代加重,严重影响其品质和产量。在生产中,影响大蒜的病毒有:洋葱黄矮病毒(OYDV)、韭葱黄条纹病毒(LYSV)、青葱潜隐病毒(SLV)、大蒜花叶病毒(GMV)、大蒜普通潜隐病毒(GCLV)、洋葱螨传潜隐病毒(OmbLV)、马…  相似文献   

18.
独头蒜的产生现象及其原因,笔者的“浅谈独头蒜”(本刊77年第三期、78年第一期)中已有论述,本文论述独头蒜生成过程,提出独头蒜生成模式,并介绍其在大蒜栽培上的应用。材料材料为阿城大蒜。阿城大蒜属紫皮蒜种,抽苔型。蒜瓣由第七、第八叶腋芽及副芽发育而成,分为二室:内室1—4瓣,由第八叶叶鞘基部形成的外蒜皮包裹,外室1—  相似文献   

19.
大蒜气生鳞茎(天蒜)利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类型大蒜(有薹型和中间座止型)天蒜(气生鳞茎)形成对地蒜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粒重天蒜作为播种材料对后代性状的影响,并比较了用天蒜无性繁殖系和地蒜作为播种材料在产量和增殖倍数方面的差异,提出了不同类型、品种大蒜的天蒜作为播种材料利用的可行性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20.
摘要:为研究低温条件对不同大小蒜种生长发育的影响,发挥低温处理蒜种在生产上的最大效应, 以“三月黄”大蒜为试验材料,在播种前对蒜种进行6 ℃低温处理,以室内常温贮藏为对照,观察蒜种生 根、出苗及植株性状,比较青蒜、蒜薹及蒜头产量。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可使蒜种提早解除休眠,促进 大蒜提前生根和出苗生长,且蒜瓣越大效果越好,其中,大瓣蒜出苗率最高,达到92.4%,中瓣蒜次之, 达到84.93%。低温处理能显著增加大蒜植株假茎的长度和粗度,提高单株质量即青蒜产量,且蒜瓣越大 增产效果越显著,低温处理大瓣蒜种和中瓣蒜种的小区青蒜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6.28%、35.95%,且与 对照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小瓣蒜种的小区青蒜产量比对照增加10.53%,二者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而低温处理蒜种的蒜薹和蒜头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且二次生长严重,蒜头瓣数虽多但单瓣质量低,商 品质量差。因此,播前低温处理蒜种可以用于青蒜生产,实现提早上市,增加产量,且大瓣和中瓣蒜种 效果较好,但不能用于生产蒜薹、蒜头及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