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刍动物是CH4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其排放量占世界排放总量的15%~25%。而反刍动物CH4气体的排放不仅是一种能量损失,同时也是温室效应的主要贡献者之一。综述了反刍动物瘤胃CH4的产生与排放、测定方法以及一些减排调控措施,以期为实现节能减排和动物健康养殖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反刍动物是CH4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其排放量占世界排放总量的15%~25%。而反刍动物CH4气体的排放不仅是一种能量损失,同时也是温室效应的主要贡献者之一。综述了反刍动物瘤胃CH4的产生与排放、测定方法以及一些减排调控措施,以期为实现节能减排和动物健康养殖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反刍动物每年排放甲烷(CH_(4))约1亿t,是全球变暖的重点关注对象。在瘤胃发酵过程中产生CH_(4)会造成2%~12%的能量损失。目前,有多种饲料添加剂能从不同角度降低CH_(4)排放量,但都存在一定缺陷;而甲烷厌氧氧化作为自然环境中重要的甲烷汇亦有可能在瘤胃中存在。本文综述了不同饲料添加剂对CH_(4)减排的作用以及甲烷厌氧氧化在瘤胃中存在的可能性,以期为反刍动物CH4减排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甲烷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动物日粮消化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甲烷,反刍动物甲烷的产生是导致养分损失的主要途径。降低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可以减缓气候变暖、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文章就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生理与营养实验室在绵羊甲烷排放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阐明我国肉用绵羊甲烷排放规律及调控减排技术。  相似文献   

5.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称或简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碳排放空间将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关键的资源约束,农业的低碳排放亦势在必行.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发布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中,反刍动物肠胃发酵甲烷排放与粪便管理系统中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排放均是农业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奶牛生产作为反刍动物生产的主要形式之一加之其巨大的粪污排放量,如何实现奶牛生产中温室气体减排对于奶牛生产实现环境友好型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营养调控、减少粪便中碳排放、奶牛业碳减排模型、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与减排规律等方面对2010年至2011年国内外致力于减少奶牛生产中碳排放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期望为奶牛生产实现低碳、生态型转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周怿  刁其玉 《中国奶牛》2008,(11):46-51
甲烷气体(CH4)是牛、羊等反刍动物养殖过程中的一种排放物,也是《东京议定书》中提出的主要限制排放的温室气体之一,甲烷气体的预测及其准确性是一个被极大关注的问题。本文选择性地汇总了世界上一些被认可的甲烷气体预测模型或方程式,并对影响甲烷气体排放的一些日粮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了综述,以满足对甲烷气体排放估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畜禽养殖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反刍动物瘤胃发酵产生了大量甲烷(CH4),且排泄物堆放过程中还会产生氧化亚氮(N2O),加剧温室效应。因而,瘤胃CH4以及N2O的生成与调控成为科学界的研究热点。植物单宁是高分子质量的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大量体内外试验表明,植物单宁具有减少CH4产量和氮排放的作用,但其作用效果受到单宁添加量、结构、植物来源以及动物种类、生理状态和饲粮组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还存在影响营养物质消化率和动物生产性能等争议。本文介绍了反刍动物温室气体的生成与调控,综述了植物单宁对反刍动物温室气体排放的调控作用,为植物单宁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测量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烷的排放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瘤胃微生物在饲料正常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甲烷,不仅造成了对饲料能量的浪费,还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在温室效应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减少瘤胃内甲烷的产生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研究的甲烷减排技术较多,但是只有少数是实用和经济有效的。为了更准确地评估甲烷减排技术,文章对近年来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测量方法及降低甲烷排放的调控措施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反刍动物甲烷减排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温室气体大量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如何减少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等温室气体(GHG)的排放,减缓温室气体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养殖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8%,寻找有效途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从养殖场管理模式和粪污处理、不同家畜种类及其饲料组成,以及反刍动物瘤胃发酵调控等三方面阐述养殖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反刍动物胃肠道是甲烷的重要来源之一。降低胃肠道甲烷排放量,对减缓气候变暖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反刍动物胃肠道甲烷主要来自于瘤胃微生物的发酵。本文综述了瘤胃中的产甲烷菌种类、甲烷合成过程和降低胃肠道甲烷排放的营养调控新技术,期望为进一步制定甲烷减排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反刍动物瘤胃含有甲烷菌,是主要的甲烷(methane,CH4)排放源,甲烷菌利用饲料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氢和CO2作为主要的电子受体和供体通过还原反应生成甲烷,在瘤胃功能性生态生境(niche)中发挥重要作用.除甲烷菌以外,其他瘤胃微生物也影响甲烷产量.瘤胃微生物总体来说可分为产氢微生物(hydrogenogens)和耗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反刍动物瘤胃的特殊性入手,首先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能量物质在瘤胃中的消化吸收特点;然后对提高反刍动物的能量利用率——CH4排放减少、VFA利用增加、过瘤胃脂肪酸保护以及其他已开发的营养添加剂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旨在为更好地调控反刍动物能量利用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反刍动物排放甲烷既会造成环境污染,又会造成饲料能量浪费,因此探究反刍动物甲烷减排措施至关重要。瘤胃存在复杂的微生物发酵系统,反刍动物的甲烷生成与瘤胃微生物区系关系密切。本文对瘤胃甲烷生成的机理和调控途径进行了综述,并着重阐述了主要耗氢化合物及耗氢微生物的研究进展,为通过添加耗氢化合物调节瘤胃微生物,实现反刍动物甲烷减排与改善瘤胃发酵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甲烷是反刍动物消化代谢的产物。但反刍动物胃肠道发酵排放甲烷不仅造成了能量的损失,而且也是导致环境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调控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气体的产生,从而减少其排放量,对提高饲料能量的利用效率和提高动物生产力以及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气体的产生机理、影响甲烷合成的影响因子以及调控减排技术研究进展等方面做一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奶牛养殖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粪尿作为肥料被广泛地施用在农田里,奶牛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的大量气体(CO2和CH4)也被排放到了空气中,但是反刍动物生产中排放的这些废物却对土壤、空气和水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污染,其中粪、尿和气体中的碳、氮、磷、钾元素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更是不客忽视.笔者就以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奶牛生产中碳、氮、磷和钾对环境的污染,并从营养和饲养管理上提出相应的减排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瘤胃甲烷(CH4)产生的基本过程、瘤胃CH4产量预测模型的类型及特点,分析了现有模型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研究瘤胃CH4产量预测模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反刍动物甲烷排放量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OECD(1991)和IPCC提供的反刍动物甲烷排放量的计算方法,结合中国反刍动物的能量供应特点,初步估算2000年广东省反刍动物的甲烷排放量为215.10Gg,占全国反刍动物甲烷排放总量的4.3%左右,反刍动物摄入总能的6.99/5~7.5%通过甲烷排放损失掉。文中对估算结果做了分析,并结合广东省反刍动物生产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反刍动物瘤胃产生的甲烷不仅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也造成饲粮能量的损失并降低饲粮的利用率。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产量与饲粮纤维组分高度相关。论文综述了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生成的机理,饲粮纤维组分与甲烷生成量间所建立的模型,以及饲粮纤维组分和纤维组分消化率对甲烷排放的影响,旨在揭示甲烷排放与饲粮纤维组分间关系,为甲烷减排及动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甲烷是反刍动物消化道微生物降解饲料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温室气体。反刍动物甲烷排放不仅造成了饲料的能量损失,也加重了地球的温室效应。芸苔属(Brassica spp.)饲用作物主要用于填闲种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不同季节、舍饲或放牧、混合或单独饲喂情况下,芸苔属饲用作物能大幅减少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针对其降低排放的原因,前人在饲料化学成分、瘤胃发酵代谢参数、瘤胃微生物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但其机理仍不清楚。本文综述了芸苔属饲用作物减少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可能的减排机理。  相似文献   

20.
反刍动物产生的甲烷(CH_4)动物体不能吸收,以嗳气的形式排出,浪费一部分的饲料能量;同时,CH_4又是温室气体之一,会加剧温室效应。研究对CH_4产生机制、CH_4排放影响因素和CH_4排放预测模型构建的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反刍动物CH_4排放调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