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中共轭亚油酸生成的新型调控剂——菊科植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组含有共轭双键的亚油酸(linoleic acid)的几何异构体和位置异构体的总称.目前有研究报道,菊科植物及其提取物能增加乳中CLA的含量.笔者主要综述了CLA的营养调控方法及菊科植物增加CLA含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组含有共轭双键的亚油酸(linoleic acid)的几何异构体和位置异构体的总称。目前有研究报道,菊科植物及其提取物能增加乳中CLA的含量。主要综述了CLA的营养调控方法及菊科植物增加CLA含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共轭亚油酸 (CLA)是一系列含有共轭双键的亚油酸的总称 ,包括几何异构体和位置异构体 ,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共轭亚油酸主要存在于反刍动物牛、羊等的乳脂及其肉制品中 ,在一些植物中也发现了共轭亚油酸但含量非常少。一般来说动物产品中所含有的共轭亚油酸较植物油中多 ;反刍动物组织中共轭亚油酸含量较非反刍动物高。1 生物学功能1 1 促进脂肪分解与改善体脂组成 饲喂试验表明 ,CLA能显著降低动物脂肪含量 ,蛋白质含量增加。其机理可能与CLA对动物体内几种与脂质代谢有关的酶活性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 ,CLA可以提高脂肪组织及肌…  相似文献   

4.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组含有共轭双键的亚油酸的各种几何与位置异构体混合物的总称.反刍动物产品(尤其乳产品)中CLA含量丰富,是人类天然食物中CLA的主要来源.自美国NRC(1996)把CLA列为唯一具有抗癌作用的动物源脂肪酸后,涉及CLA的研究陆续展开,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提高牛奶乳脂中CLA含量的营...  相似文献   

5.
植物油来源亚油酸和亚麻酸对乳脂CL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选用40头泌乳中期(169.8±8)DIM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日粮亚油酸和亚麻酸水平对乳脂CLA合成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高亚油酸组(LA)、高亚麻酸组(LEA)、高亚油酸和亚麻酸组合组(HLALEA)和低亚油酸和亚麻酸组(LLALEA)。通过9周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干物质采食量、泌乳净能校正产奶量、乳蛋白及乳脂肪的含量和日产量均没有显著影响。增加日粮中LA或LEA的含量,能够显著降低乳脂C12∶0、C14∶0和C16∶0的含量(P<0.05),显著增加乳中硬脂酸(C18∶0,P<0.05)和18碳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1),但对20碳以上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小(P>0.05)。随着日粮中亚油酸含量的增加,LLALEA、HLEA、HLALEA和HLA组乳脂TVA和c9t11CLA的含量呈线性增加。HLEA组、HLALEA和HLA组乳脂TVA的含量分别比LLALEA组增加1.56、3.05和4.71 g/100 g,而c9t11CLA分别比LLALEA组提高2.5、2.8和3.7倍。因此表明,日粮亚油酸对乳脂c9t11CLA合成的贡献效果高于亚麻酸,而亚油酸调控乳脂CLA合成机制主要以提供乳腺SCD合成c9t11CLA所需的底物(TVA)为主。  相似文献   

6.
影响反刍动物产品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饲粮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轭亚油酸(CLA)具有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降低脂肪沉积、促进生长以及调节免疫等重要的生理功能。人类食物中的CLA主要来源于反刍动物产品。影响反刍动物产品CLA含量的因素主要包括:(1)饲粮中的脂类底物;(2)瘤胃内环境的改变;(3)饲喂方式;(4)饲粮中CLA的供给。生产中可以通过饲粮来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以增加CLA的合成;也可以给饲粮提供富含亚油酸的原料,通过增加底物来提高反刍动物产品中的CLA含量。  相似文献   

7.
对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和杂交水牛全泌乳期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牛奶取样,研究其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差异,以及水牛奶的乳脂率与亚油酸(LA)和CLA的相关性,以增加对水牛奶CLA含量性状的认识,并为进一步利用它来在体外提高CLA含量提供基本的技术基础。结果表明,摩拉水牛奶CLA含量显著低于尼里-拉菲水牛奶和杂交水牛奶,后两者的CLA含量差异不显著;水牛奶的乳脂率与LA具有显著相关性,但与CLA无显著相关性,LA与CLA也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奶牛瘤胃及内源合成共轭亚油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 ( CLA)对人体健康和机体组成有益 ,奶产品是丰富的天然 CLA来源 ,所以奶牛工作者在增加乳脂中 CLA含量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通过适当的饲养可增加乳脂 CLA含量 ( 5~1 0倍 ) ,但最近人们更多关注通过内源瘤胃生成的 1 1 -十八烯酸合成 CLA的途径 ,因为此途径提供了乳脂中 2 /3~ 3/4的 CLA。从 1 932年人们就开展了乳脂中共轭亚油酸( CLA)的研究 ,但直到 1 977年 Parodi才确定这类化合物为顺 - 9,反 - 1 1 - 1 8碳 2烯酸 ( Parodi,1 999) ,顺 - 9,反 - 1 1 - 1 8碳 2烯酸异构体是日粮亚油酸在瘤胃进行生物加氢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日粮共轭亚油酸(CLA)对靖西大麻鸭生产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7日龄靖西大麻鸭60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1%共轭亚油酸(CLA)的试验日粮,进行为期49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 CLA对靖西大麻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化学组成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腿肌中缬氨酸、异亮氨酸和胸肌硬脂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腿肌丝氨酸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肌肉CLA、胸肌亚油酸和腿肌硬脂酸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肌肉中油酸、胸肌中花生四烯酸和腿肌中亚麻酸含量(P<0.01).由此可见,靖西大麻鸭日粮中添加1%CLA可提高肌肉营养价值,降低腹脂率,减少脂肪沉积,改善肉质,显著增加鸭肉中CLA含量.  相似文献   

10.
营养调控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种主要从反刍动物脂肪及其奶产品中发现的天然活性物质.一些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和亚麻酸)在反刍动物瘤胃内通过异构化和生物脱氢反应形成CLA;另外,反式油酸在动物细胞内经△<'9>-脱氢酶的脱氢作用也能形成CLA.笔者介绍了一些重要的营养调控措施,以提高奶牛乳脂中CLA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