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主要研究日粮中不同的粗蛋白(CP)及瘤胃未降解蛋白(RUP)水平对奶牛氮排泄的影响,为通过营养调控手段降低奶牛氮排泄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选择32头年龄、体质量、胎次、产奶量及泌乳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4组日粮,每组8个重复,精粗比为48:52。试验期75 d,预饲期15 d,正饲期60 d。结果表明:当日粮CP水平从14.5%降到12.5%时,奶牛粪氮与尿氮的排泄量均显著降低,对日粮的氮表观代谢率与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日粮CP中的RUP水平由35%提高到40%,可以提高氮的消化率和代谢率,使奶牛的氮排出量显著减少。这说明,降低日粮CP水平和提高日粮RUP水平可以降低奶牛氮的排泄量,提高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日粮中不同的粗蛋白(CP)及瘤胃未降解蛋白(RUP)水平对奶牛氮排泄的影响,为通过营养调控手段降低奶牛氮排泄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选择32头年龄、体质量、胎次、产奶量及泌乳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4组日粮,每组8个重复,精粗比为48∶52。试验期75d,预饲期15d,正饲期60d。结果表明,当日粮CP水平从14.5%降到12.5%时,奶牛粪氮与尿氮的排泄量均显著降低,对日粮的氮表观代谢率与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日粮CP中的RUP水平由35%提高到40%,可以提高氮的消化率和代谢率,使奶牛的氮排出量显著减少。结果说明,降低日粮CP水平和提高日粮RUP水平可以降低奶牛氮的排泄量,提高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日粮中不同的粗蛋白(CP)及瘤胃未降解蛋白(RUP)水平对奶牛氮排泄的影响,为通过营养调控手段降低奶牛氮排泄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选择32头年龄、体质量、胎次、产奶量及泌乳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4组日粮,每组8个重复,精粗比为48∶52。试验期75d,预饲期15d,正饲期60d。结果表明,当日粮CP水平从14.5%降到12.5%时,奶牛粪氮与尿氮的排泄量均显著降低,对日粮的氮表观代谢率与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日粮CP中的RUP水平由35%提高到40%,可以提高氮的消化率和代谢率,使奶牛的氮排出量显著减少。结果说明,降低日粮CP水平和提高日粮RUP水平可以降低奶牛氮的排泄量,提高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0%(中)、10.5%(高)3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2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d,饲喂后2、4、8、12、24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NH3-N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0% 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0%)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包被蛋氨酸(coated methionine,CM)和包被叶酸(coated folic acid,CFA)对杜寒杂交二代公羔生长性能、养分消化代谢及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试验因素为按照试验动物体重添加CFA(0 mg,CFA-或4 mg·(kg·d)~(-1),CFA+)和CM(0 g,CM-或0.1 g·(kg·d)~(-1),CM+)。将40只体重相近((30.08±1.34) kg)的4月龄杜寒杂交二代公羔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CM-CFA-)、基础日粮+CFA 4 mg·(kg·d)~(-1)(CM-CFA+)、基础日粮+CM 0.1 g·(kg·d)~(-1)(CM+CFA-)、基础日粮+CFA 4 mg·(kg·d)~(-1)+CM 0.1 g·(kg·d)~(-1)(CM+CFA+)。试验期8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70 d,在试验期结束前10 d开展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CFA显著提高了1~30 d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5),而添加CM仅显著提高了1~30 d饲料转化率(P=0.036),对1~30 d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CFA、CM显著提高了杜寒杂交二代公羔31~60 d和1~60 d平均日增重及相应阶段饲料转化率(P0.05),二者对1~60 d饲料转化率具有显著互作效应(P=0.007);2)饲粮添加CFA显著提高了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添加CM有提高有机物表观消化率的趋势(P=0.066)及增加干物质消化率的趋势(P=0.095),二者对养分消化率无显著互作效应(P0.05);3)饲粮添加CFA、CM显著降低了尿能排出量,显著提高了能量消化率和代谢率(P0.05);通过显著降低粪氮、尿氮及总排泄氮(P0.05),从而显著提高了氮的表观消化率和沉积氮水平(P0.05),且二者同时添加对减少氮排泄、提高氮消化率有显著互作效应(P0.05);4)饲粮添加CM、CFA显著提高嘌呤衍生物的尿排泄量,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P0.05)。饲粮添加CM、CFA提高干物质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改善总能消化率和代谢率,增加氮表观消化率和氮沉积量,促进杜寒杂交二代公羔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乳尿素氮(MUN)、氮(N)消化及血液尿素氮(BUN)的影响。采用4×4拉丁方设计,16头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4个处理的饲粮能量相近,CP水平分别为12. 72%、13. 52%、14. 43%和15. 37%。试验分为4个周期,每个周期15 d,后5 d为样品收集期。奶样收集3 d,同时收集粪便,每期最后1 d晨饲前空腹采集血样。每天测量产奶量和干物质摄入量。结果: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和产奶量组间差异不明显(P>0. 05),除了MUN随着饲粮CP水平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以外,其他乳成分影响不显著(P>0. 05),高蛋白质水平组MUN明显高于低蛋白组(P<0. 05)。随着饲粮CP水平的提高,氮的摄入量明显增加(P<0. 05),同时N的排泄量和消化率也不断增加,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 05)。BUN和MUN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高蛋白质组的BUN明显高于低蛋白质组(P<0. 05),而对其他血液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 05)。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能够影响中国荷斯坦奶牛MUN、BUN的变化,且两者变化趋势一致,而对产奶量、N消化率影响不明显,MUN可以代替BUN成为检测奶牛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试验主要通过研究壳聚糖、盐藻粉、VA对奶牛日粮中N、Ca及P表现消化率的影响,旨在为科学地确定奶牛日粮中壳聚糖、盐藻粉及VA的添加剂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两部分进行,试验一选用18头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壳聚糖组、盐藻粉组和对照组,每组6头,壳聚糖和盐藻粉在奶牛日粮中的添加剂量为15 g/(d·头)、9 mg/(d·头),对照组不添加.试验二选用24头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2×2随机试验设计分成4个处理组,各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110、165 IU/kg·BW)及处理(未处理、过瘤胃保护)的VA.2个试验的试验期均为60d,其中预饲期10d,正试期50d.试验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壳聚糖可以显著地提高日粮N、P的表现消化率,降低Ca的表观消化率(P<0.05).盐藻粉可以显著地提高日粮中N的表现消化率(P<0.05).奶牛日粮中添加高剂量( 165 IU/kg·BW)的VA及过瘸胃保护的VA对日粮N、P、Ca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的影响,但N、P表现消化率有增加的趋势,Ca的表观消化率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包被蛋氨酸(coated methionine,CM)和包被叶酸(coated folic acid,CFA)对杜寒杂交二代公羔生长性能、养分消化代谢及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试验因素为按照试验动物体重添加CFA(0 mg,CFA-或4 mg·(kg·d)-1,CFA+)和CM(0 g,CM-或0.1 g·(kg·d)-1,CM+)。将40只体重相近((30.08±1.34)kg)的4月龄杜寒杂交二代公羔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CM-&CFA-)、基础日粮+CFA 4 mg·(kg·d)-1(CM-&CFA+)、基础日粮+CM 0.1 g·(kg·d)-1(CM+&CFA-)、基础日粮+CFA 4 mg·(kg·d)-1+CM 0.1 g·(kg·d)-1(CM+&CFA+)。试验期8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70 d,在试验期结束前10 d开展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CFA显著提高了1~30 d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5),而添加CM仅显著提高了1~30 d饲料转化率(P=0.036),对1~30 d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CFA、CM显著提高了杜寒杂交二代公羔31~60 d和1~60 d平均日增重及相应阶段饲料转化率(P<0.05),二者对1~60 d饲料转化率具有显著互作效应(P=0.007);2)饲粮添加CFA显著提高了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添加CM有提高有机物表观消化率的趋势(P=0.066)及增加干物质消化率的趋势(P=0.095),二者对养分消化率无显著互作效应(P>0.05);3)饲粮添加CFA、CM显著降低了尿能排出量,显著提高了能量消化率和代谢率(P<0.05);通过显著降低粪氮、尿氮及总排泄氮(P<0.05),从而显著提高了氮的表观消化率和沉积氮水平(P<0.05),且二者同时添加对减少氮排泄、提高氮消化率有显著互作效应(P<0.05);4)饲粮添加CM、CFA显著提高嘌呤衍生物的尿排泄量,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P<0.05)。饲粮添加CM、CFA提高干物质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改善总能消化率和代谢率,增加氮表观消化率和氮沉积量,促进杜寒杂交二代公羔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性能、氮利用及血液激素的影响.采用重复4×4拉丁方设计,8头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4个处理的饲粮CP水平分别为12.56%、13.96%、15.53%和16.93%.试验分为4个周期,每个周期18 d.在4d收集期内,全量收集粪、尿,每天测量产奶量、乳成分和干物质摄入量(DMI),并在收集期最后1d采集血样.结果表明:4个饲粮处理的DMI基本相同(P>0.05);饲粮CP水平12.56%的产奶量和能量校正奶(ECM)明显低于饲粮CP水平13.96%至16.93% (P <0.05),饲粮CP水平13.96%至16.93%的产奶量和ECM基本相同,其中饲粮CP水平13.96%和16.93%的产奶量分别为28.18和28.72 kg/d,ECM分别为32.64和32.04 kg/d;乳成分中仅乳蛋白率随着饲粮CP水平增加而提高(P<0.05);饲粮CP水平12.56%和13.96%的乳氮效率明显高于饲粮CP水平15.53%和16.93%(P<0.05或P<0.01);随着饲粮CP水平的提高,尿氮排出量不断增加,乳氮排出量也缓慢上涨,体内氮沉积显著增加(P<0.05或P<0.01),只有饲粮CP水平16.93%的粪氮排出量明显增加(P<0.05);饲粮CP水平12.56%的血液瘦素浓度最高(P<0.05),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糖、非酯化脂肪酸( NEFA)和β-羟丁酸(BHBA)浓度较高;而饲粮CP水平16.93%的血浆尿素氮(PUN)浓度最高(P<0.01),胰岛素和GH浓度较高,IGF-1浓度较低.由此可见,饲粮CP水平13.96%适合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量28 kg/d或ECM 32 kg/d的泌乳性能、氮利用和内分泌调节.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EE)水平对冬毛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以明确冬毛期水貂饲粮CP和EE的适宜水平。试验采用2×3因子试验设计,即2个CP水平(32%和36%)和3个EE水平(10%、20%和30%),共配制6种试验饲粮。选取84只(120±5)日龄健康雄性水貂,随机分成6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预试期7 d,正试期85 d。结果表明:32%CP组水貂平均日增重(ADG)、蛋白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及氮代谢各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36%CP组(P0.05或P0.01)。30%EE组水貂末重、ADG和氮沉积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0%EE组(P0.05或P0.01);30%EE组水貂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碳水化合物消化率、食入氮含量和粪氮排出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10%EE组(P0.05或P0.01)。饲粮CP和EE水平对水貂脂肪消化率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综合以上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CP水平为36%、EE水平为20%或30%时,冬毛期水貂可获得较佳的生长性能,且能够提高水貂对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不同粗蛋白水平对绍鸭生长期氮存留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氮平衡试验法研究了9个不同粗蛋白(CP)系列的等能饲粮对绍鸭生长期氮存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绍鸭对食入CP的氮存留率显著受日龄及饲粮CP水平的影响.经回归分析表明,在20-21、62-64和118-120日龄的氮存留率与饲粮CP水平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在一定的饲粮CP水平范围内,氮存留率随试鸭日龄的增大而下降;在相同的日龄内,氮存留率则随饲粮CP水平的提高而降低.根据结果分析,绍鸭在0-4、5-12和13-18周龄的饲粮CP水平分别为19.03%、15.57%和12.69%时氮存留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和代谢能(ME)水平对1~3周龄四川白鹅生长性能及氮和能量平衡的影响.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设3个ME水平(12.86、12.13、11.43MJ/kg)和3个CP水平(23%、20%、17%),配制9种试验饲粮.选择54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四川白鹅,随机分成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CP水平的升高,试验鹅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每克增重消耗CP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料重比、每克增重消耗ME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饲粮CP和ME水平的互作对试验鹅每克增重消耗的CP量和每克增重消耗的ME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2)试验鹅的氮利用率随饲粮CP水平的升高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鹅的食入总能(GE)、ME、GE代谢率随饲粮ME水平增加极显著降低(P<0.01).研究结果提示,1~3周龄四川白鹅适宜CP水平为20%,适宜ME水平为11.43 MJ/kg.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高淀粉饲粮时不同瘤胃降解淀粉水平对奶牛泌乳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氮平衡的影响。选用10头荷斯坦经产奶牛[平均泌乳天数为(214±38)d,平均乳产量为(26.2±2.4)kg/d,平均体重为(727±65)kg]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2组,每组5头。试验设计2种不同瘤胃降解淀粉水平的试验饲粮,分别为瘤胃降解淀粉水平为62.3%(占总淀粉的百分比)的低瘤胃降解淀粉水平饲粮(L-RDS)和瘤胃降解淀粉水平为72.1%(占总淀粉的百分比)的高瘤胃降解淀粉水平饲粮(H-RDS)。采用交叉试验设计,试验分为2期,过渡期7 d,每期试验21 d,其中适应期14 d,采样期7 d。结果显示:1)相比L-RDS组,H-RDS组有机物和淀粉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有升高趋势(P=0.07),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2)相比L-RDS组,H-RDS组尿素氮及它们占摄入氮比例有降低趋势(P=0.09),摄入氮、乳氮、粪氮、尿氮和沉积氮及它们占摄入氮比例无显著变化(P0.05),尿中总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微生物蛋白产量亦无显著变化(P0.05)。3)饲粮瘤胃降解淀粉水平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乳产量和乳成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以上结果可知,饲喂高淀粉饲粮时不同瘤胃降解淀粉水平影响饲粮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对泌乳性能和氮平衡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泌乳水平对奶牛日粮及羊草能量、氮代谢及甲烷排放规律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分为干奶牛组(A组)、15 kg/d产奶牛组(B组)、27 kg/d产奶牛组(C组),每组4头,各试验牛的体重、年龄、胎次相近的,产奶牛处于相同泌乳阶段。采用间接法(套算法)测定羊草的能量及瘤胃甲烷产量。结果表明:能量代谢方面,随着泌乳水平的提高,日粮的能量消化率和代谢率随泌乳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羊草的消化能、代谢能、净能值以及瘤胃甲烷产生量随着泌乳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日粮氮的消化率和代谢率随着泌乳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A、B组和C组中,羊草的氮消化率分别为68.17%、66.64%和64.31%,A组的氮消化率、可消化氮显著高于C组(P<0.05);羊草氮代谢率及可代谢氮量随着泌乳水平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由此可知,奶牛泌乳水平对日粮及羊草的能量、氮代谢及瘤胃甲烷产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0%(中)、10.5%(高)3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2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d,饲喂后2、4、8、12、24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NH3-N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0%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0%)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16.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选择30头28日龄断奶仔猪(平均体重4.5kg),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氮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1)饲粮CP水平分别与CP摄入量、CP表现消化率、可消化CP摄入量、未消化CP摄入量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2)CP真消化率不受饲粮CP水平的影响,两者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3)仔猪内源粪氮排泄量为0.22g/日,内源粪氮占干物质摄入量的比值为2.6g/kg;(4)饲粮CP水平分别与盲肠内容物中挥发性盐基氮(VBN)和氨氮(AN)含量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但饲粮CP水平分别与结肠内容物中VBN和AN含量存在显著(P<0.05)的正相关;(5)饲粮CP水平分别与血浆VBN和尿素氮含量存在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但血浆AN含量则不受饲粮CP水平的影响,两者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随着饲粮CP水平升高,CP的真消化率不变,进入大肠的蛋白质量增加,结肠内蛋白质的腐败作用增强,血中含氮代谢产物增多。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中)1、0.5%(高)三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两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 d,饲喂后2、4、8、12、24 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 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氨氮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环颈雉幼雏期饲粮适宜的能量浓度与蛋白质水平,本研究选用240只1日龄环颈雉进行3(ME:2650,2900和3100kcal/kg)×5(CP:21.5,24.0,26.5,29.0和31.5%)二因子交叉饲养试验和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环颈雉幼雉期饲粮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时,适宜 CP/ME 应为90.3~93.3克/兆卡,且适宜 ME 浓度与CP 水平分别不应低于2900kcal/kg 和26.5%。不论饲粮 ME 浓度与 CP 水平如何,环颈雉的增重率模式均相同,即1~14日龄其增重率迅速提高,并在8~14日龄达到最高,此后15~24日龄则逐渐降低。饲粮 ME 浓度与 CP 水平对环颈雉氮沉积量(克/日、只)与代谢能值(千卡/日、只)的互作效应均显著(P<0.05)。氮沉积率随着饲粮 ME 浓度与 CP 水平的提高而分别显著提高与降低(P<0.05)。能量代谢率随着饲粮 CP 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0%(中)、10.5%(高)3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2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d,饲喂后2、4、8、12、24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NH3-N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0%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0%)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苜蓿青贮对奶牛氮排泄特征的影响,以优化饲料资源、减少氮排泄对环境的污染,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条件相近的90头奶牛分为2组,苜蓿干草组为对照组、苜蓿青贮组为试验组,研究苜蓿青贮对奶牛氮排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干草组奶牛日均粪氮排出量为0.112 kg/d,氮表观代谢率为95.95%;苜蓿青贮组奶牛日均粪氮排出量为0.085 kg/d,氮表观代谢率为97.38%。试验全期苜蓿青贮组奶牛氮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苜蓿干草组(P0.05),高1.49%。说明苜蓿青贮既提高了奶牛氮表观代谢率,又减少了粪氮的排泄量,降低了粪氮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