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扬两优6号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广占63-4S与扬稻6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两系交稻新组合.其特点是高产、稳产、抗病、质优,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2003年通过了江苏省、贵州省审定.2004年通过了河南省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刘超 《作物研究》2004,18(4):230
69优8号   69优8号系江苏徐州农科所以自育的中熟中粳不育系69A为母本,以早中熟恢复系1123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中粳新组合.1996~1997年参加本所鉴定,1998年参加江苏省杂粳区试预试,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粳区试,2000年提前一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粳生产试验.1999~2000年参加全国北方稻区豫粳6号组区试,2003年参加全国北方稻区豫粳6号组生产试验,并在有关地区示范试种,2001,2004年分别通过江苏省,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扬两优6号属两系中熟中籼杂交稻组合.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广占63—4S为母本、扬稻6号为父本杂交配组.于2000年育成并参试。2003年通过江苏省、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建宁县引进该组合种植.2007年由北京金色农华引进制种。  相似文献   

4.
姜桃武  许健 《中国棉花》2008,35(3):21-21
新陆中29(新杂棉一号)系新疆优质杂交棉有限公司以具同源的J95-8为母本、11-6为父本配制的杂交F2代种.1998年配组合,1999-2000年进行新组合筛选评价试验,2002-2003年参加新疆南疆地区试验示范,2004-2005年参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区域试验及大面积生产试验,2006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新审棉(2006)年65号.  相似文献   

5.
专用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冀张薯6号”,是张家口市坝上农科所主持国家“863”重大研究项目后,于2003年首批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黄小兰  陈国清  陆虎华 《玉米科学》2003,11(Z1):045-045
苏玉 (糯 ) 2号原名 98W_2 ,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谢孝颐研究员主持选育的早熟、优质、高产、紧凑型糯玉米杂交种 ,2 0 0 2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现已通过国家糯玉米区试和生产试验 ,正申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9~ 2 0 0 0年参加江苏省特用玉米区域试验 ,两年鲜果穗平均单产 132 0 6 .0kg/hm2 和 12 12 6 .0kg/hm2 ,比对照种苏玉 (糯 ) 1号增产 8.2 %和13.6 % ,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产量均居首位 ;2 0 0 0~ 2 0 0 1年参加国家东南区特种玉米区试 ,其中 2 0 0 0年鲜果穗平均单产 10 5 9…  相似文献   

7.
墨引1号(原代号99-22)、墨引2号(原代号99-36)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共同承担国家“948”项目即《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春小麦新品种(系)引进和栽培试验研究》项目,通过引进、定向选育而成的两个春小麦新品种。这两个品种于2000~2003年参加青海省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年2月19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分别定名为墨引1号、墨引2号。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晋遗30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用高脂肪品种“晋豆19号”为母本,高蛋白品种“晋豆1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于2003年7月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1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01—2002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区试,两年平均产量217.2kg/667m^2,比对照“开育10号”增产9.8%。其中2001年平均产量225.6kg/667m^2,比对照“开育10号”增产18.2%,在全国四大区、9个组、83个点、75个试验品种中居首位。在新疆阿克苏良种场区试点,最高单产355.9kg/667m^2。其主要优点是:产量高,品质优,适应广,综合抗性好。  相似文献   

9.
鲁棉研25号(GKz29、鲁8H7)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最新选育的抗虫杂交棉,该杂交种表现杂种优势强,抗虫性好,纤维品质优良,具有良好的推广利用前景。鲁棉研25号于2000年参加山东省抗虫棉预备试验,2001—2002年通过了山东省抗虫棉区试,2002—2003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区试。2004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生产试验和山东省棉花生产试验。2005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莱农糯6号是莱阳农学院于2000年以自选自交系糯LN478-6为母本,自选自交系糯LNH21-8为父本组配的黄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口味好、抗病、抗倒伏、株型紧凑、适宜密植、商品果穗率高.2003~2005 年参加山东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6年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06029.  相似文献   

11.
鄂杂棉28号(原代号荆01—80)是湖北荆州农科院选育。该品种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5~2006年参加长江流域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长江流域生产试验。在各级试验当中该组合均表现有丰产性较好、纤维品质较优、抗虫性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等特点。2005年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5)第160号]。2007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7003。2008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GS鄂杂棉28号,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08019。  相似文献   

12.
京冬17号是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中心通过配制三交组合:京冬8号/RHT3//931,再经连续多年的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5~2007年连续两年参加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9.  相似文献   

13.
浙彩棉2号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国家“863计划”和浙江省科技重点项目资助选育而成的天然彩色棉新品种。它以白棉花浙102为母本、天然彩色棉棕U01为父本,以后两次与白棉花浙102为母本回交配制的常规天然彩色棉新品种。2002-2003年参加浙江省棉花区域试验,2004年在金华市婺城区洋埠镇参加示范试验,2005年参加浙江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于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它是浙江省和华东地区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天然彩色棉新品种。1特征特性浙彩棉2号属中熟偏早类型,浙江省棉花区域试验结果:生育期…  相似文献   

14.
鲁棉研25号(原名:鲁8H7、GKz29,国审棉2005005鲁农审字[2005]029号)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杂种优势利用课题组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最新选育的抗虫杂交棉,2001-2002年通过了山东省抗虫棉区试,2002-2003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区试。2004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生产试验和山东省棉花生产试验。2005年初通过国家基因安全性评价。2005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鲁棉研25号植株呈塔形,较松散,株高中等,茎秆粗壮,长势稳健,果枝多,结铃性强,上、中、下分布均匀,铃较大,…  相似文献   

15.
小麦新品种小山9659(系号9659MO-12-0-5)是张家口市农科院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1996年以含有粗厚山草细胞质的D2型核质杂种小麦品种小山2134为母本、普通小麦品种中81449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二次回交、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核质杂种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3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2004-2005年参加两年品种比较试验,2006-2008年参加河北省春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2009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09001号.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新品种陇育5号是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应用双亲优势互补的杂交育种原理,以西峰20号为母本、庆农4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品系代号9446—6—2—1—1—3。2002年参加新品系鉴定试验,2003—2005年参加品种(系)比较试验,2006—2008年小面积推广示范,2009年、2010年2年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冬麦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甘肃省冬小麦生产试验,2012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12012)。  相似文献   

17.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西农928(原试验名:西农797)是两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地小麦育种组承担国家“十五“863重大节水专项“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筛选与利用“课题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2005年8月通过陕西省审定,审定号为:陕审麦2005003.2005-2007年度参加国家旱地组区试验.  相似文献   

18.
云薯101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从杂交组合S95-105×内薯7号中经单株选择、无性世代评价鉴定后,于2003~2004年参加云南省马铃薯高淀粉加工专用品种区域试验,同时在香格里拉县、寻甸县、鲁甸县、宣威市等马铃薯主产区进行试验示范后,2004年10月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目前该品种已提交参加国家马铃薯西南片中晚熟组的品种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9.
核不育组合鄂杂棉8号选育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杂棉8号(太99-88)是湖北惠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的洞A核不育杂交组合,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区试,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2004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定名,它是通过湖北省审定的第一个棉花核不育组合,它的审定对于降低制种成本、实现大面积种植F1具有十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0.
大丰18简介     
大丰18,原名1038,是江苏省大丰市棉花原种场选育的中熟常规棉新品种.该品种以渝棉1号为母本与泗棉3号选系303进行杂交,经过多代连续选择,于2002年育成.2003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预备试验;2004-2005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7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苏审棉 2007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