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盆景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仅仅“五大流派”已再不能说明整个中国盆景的发展现状。浙江、湖北、福建、安徽等地盆景的构思和造型水平正在迅速提高。我国盆景事业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富有蓬勃的活力。也可说目前我国盆景正处在新风格、新流派诞生的前夜。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笔者认为,搞好盆景艺术的创新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在盆景艺术的创新上作了一些尝试,制作了一种形式别致、意趣清新、格调高雅的“挂屏盆景”,或叫“挂屏风景”,简称“挂景”。这一艺术创作,是国画与盆景的有机结合,它含有浓厚的  相似文献   

3.
清代蒋和在其《学画杂论·用稿》中云:“学习须从规矩入,神化亦从规矩出。离规矩便无理无法矣。”绘画要依一定的规矩,盆景艺术也有一定的法规。但所谓法规,亦不是千古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从事盆景艺术创作既要“有法”,又要“无法”,要从“有法”进而达到“无法”。成功的作品,总是合乎一定的艺术法则的。对初学盆景创作的人来说,研究探讨一下成功之作,首  相似文献   

4.
1985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盆景评比展览”已降下帷幕,它标志着中国盆景事业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可以预料,中国的盆景艺术创作,将会出现新的飞跃。这次盆展在如下几个方面取得成功。一、盆景艺术事业已由少数先行地区发展到全国各地;从黑龙江到云贵高原,从天山南北到鼓浪屿,都点缀着这朵奇异的鲜花。盆景艺术事业的发展已成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盆景艺术人材辈出,精品层出不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形势虽然喜人,但盆景创作中存在的些许偏激现象也不容忽视。标新立异树木盆景之所以令观者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是因为它用艺术手法再现了自然界古木大树最生动、最美好的形态。这是一种符合自然规律之美,一枝一叶都与自然林木息息相关,是自然林木美的浓缩和放大。然而,盆景越奇越有新意,稀奇就是创新的声音在盆景界时有泛起,而因此产生的盆景作品也常常被称为创新之作,如此着实令人担忧。试问以创新为幌子,把盆景做成麻花状、折戟状等等,符合盆景艺术创作原则与自然规律否?能给忙忙碌碌、渴求返璞归真的人们  相似文献   

6.
“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为创立既有民族风格,又有时代精神的盆景艺术而努力”这是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制订的中国盆景艺术的发展方向。它反映了时代的需要,也反映了盆景艺术家的心愿;它包含有理论问题,更有实践问题;它是协会的总任务、总目标。我们这里所说的盆景艺术的创新研究,必须坚持沿着这个“方向”前进,只有这样,才能把我国盆景艺术提高到与时代相适应的水平上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盆景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但对拥有现代文化和技术的当代人来说毕竟有些单调,不满足那些老是《秦汉遗韵》、《古道西风瘦马》了。就象不满足于古装戏,还要欣赏现代戏、现代歌舞和轻音乐一样。人们对待盆景艺术也是如此,不光要看优秀的传统作品,也要欣赏具有时代感的新作品。从时代感谈配件更新在前进的时代中,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现代科学技术奠定了人们的现代审美意识,要采用相适应的新形式表达新时代的新面貌、新精神。当前的盆景恋“古”的太多。“笔墨当随时  相似文献   

8.
“构成”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分为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三大类。艺术家为了体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美学主张,在一定的空间中安排布置表现对象的点、线、面、形、色等物质因素及其关系,使若干个别的形象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即“构成”。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主张“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即自然物与艺术家融为一体。“意境”这个美学概念,源出于此。“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盆景,只有通过艺术构成才能成为艺术品,才会有意境这个艺术的最高境界。自然构成的“盆景”(实际是盆栽、盆植),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只有艺术构成的盆景才有双重的价值,即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当前,我国盆景倾向崇尚自然美。这是时代潮流和现代审美意识产生的影响。但是盆景界有一些人(这些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在《中国花卉盆景》和《花木盆景》中,不时有一些有关“文人树”的文章和所谓“文人树盆景”作品出现。应该说是中国盆景艺术创新中出现的大喜事,或者说是中国盆景文化自然进化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盆景的继承与发展问题,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理论到实践进行科学的、艺术的、美学的研究,继承发展其精华,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下面,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探讨。一、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民族风格是中国盆景得以生存的灵魂。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中国盆景的发展导向,赋予了中国盆景特有的文化、精神内涵和纯朴自然的风貌。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美学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盆景的发展。中国盆景正是借鉴了这些传统的理论,形成并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语言。盆景艺术创作基于中国绘画,自宋代绘画艺术空前发展至现代,画理、画论中描绘了许多关于盆景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盆景素以诗情画意见长,优秀的作品耐人寻味,发人遐思。要使作品产生这种艺术魅力,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艺术创作原则,灵活地运用艺术辩证法,处理好景物造型中的各种矛盾,达到既多样又统一的效果。“师法造化”是盆景创作的重要原则。它是指观察、学习自然,掌握其规律,从中吸取创作原料,使作品真实地表现出自然景物。在师法造化的基础上,还须对表现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抓住景物特点,“繁中求简”,使作品更加集中和典型。  相似文献   

12.
本刊新辟“评点与争鸣”栏目为了使各地盆景爱好者有更多的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依靠大家发现更优秀的盆景新作品,活跃盆景理论学术空气,我刊从本期起,新辟“评点与争鸣”一栏。在这一栏:目中,我们将刊登如下内容的稿件: 1.对有关盆景艺术创作中的学术问题的看法,如对盆景起源、发展方向、流派与风格等进行探讨; 2.评点本刊发表过的盆景作品,对其创作上的得失提出自己的看法; 3.对已发表的文章提出商榷性意见,进行学术争鸣; 我们希望大家涌跃来稿,把“评点与争鸣”办成一个百花齐放、学术空气浓厚、富于时代气息的新栏目。大家如有其他新建议,欢迎写信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您好!现就贵刊2004年第12期盆景世界栏目《能否说是新款盆景》一文,发表一些笔者看法.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从作品的照片上看,作者在造型上是想有所突破。但我觉得作者把盆景艺术看得太简单了。要知道任何一种艺术的创新都应建立在雄厚的传统的基础上,抛开传统,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作品也将无生命力可言。现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国举行了多次盆景的评比活动,这对于盆景艺术的创新和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加快了我国盆景走向世界的步伐。但由于盆景流派纷呈,各具特色,真正评选出大家一致公认的优秀作品,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评委们易执门户之见,视己派作品为“阳春白雪“,而视他人之作品为  相似文献   

15.
刘传刚先生是我国杰出的中青年盆景艺术家,从事盆景艺术创作与研究20年。80年代初,师承我国著名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教授,在盆景美学、盆景艺术理论和造型技艺诸方面打下扎实基础。先后制作了山水盆景、树木盆景、树石盆景以及博兰盆景、风动式盆景等多项系列作品,其中有20余件作品在全国盆景展览及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奖。  相似文献   

16.
刘传刚先生是我国杰出的中青年盆景艺术家,从事盆景艺术创作与研究20年:80年代初,师承我国著名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教授,在盆景美学、盆景艺术理论和造型技艺诸方面打下扎实基础。先后制作了山水盆景、树木盆景、树石盆景以及博兰盆景、风动式盆景等多项系列作品,其中有20余件作品在全国盆景展览及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奖:  相似文献   

17.
湖北盆景近年来在发展“动势盆景”的基础上,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今年6月在湖北荆州展出的“第五届盆景评比展览”盆景作品中展现了这一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十多年来,群众性的“盆景热”席卷全国,各级盆景协会纷纷建立;此起彼伏的大展大赛,规模之大,层次之多,面目之新也是空前的。更可喜的是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已走出国门,频繁地进行国际交往、商品交易,被愈来愈多的国际友人所了解和接受。面对当前表面的繁荣,众说纷纭的流派学说,五光十色的作品,浩浩荡荡的创作队伍,有时又使  相似文献   

19.
谈盆景树种     
盆景是一种造型艺术。盆景树种作为盆景艺术创作所依赖的重要材料之一,它的选择必须围绕盆景创作这个中心,选择最切主题,最宜表现盆景艺境的植物材料(可以是一种、两种或多种植物)。谈到盆景的艺境,人们往往会理解成只是诗情画意。假若这样,选取盆景树种时就会受到诗、画中树木题材的束缚,囿于松、竹、梅“岁寒三友”或是梅、兰、竹、菊“四君子”等传统的植物种类之中,这种盆景艺术家的树木知识就与诗人画家等量齐观了。  相似文献   

20.
湖北地处祖国中部,文化艺术深受东西南北影响,盆景艺术也是这样。所以既要善于“拿来”有所取舍,又要善于“消化”有所创造。笔者认为湖北盆景的创新,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探索。1.新的素材制作盆景,不要老是拘泥于几种常见的名贵树种。要因地制宜就地选取素材。湖北有自己丰富的盆景素材资源。如树木盆景素材就有赤楠、珍珠黄杨、火棘、云香、鱼甲冬青、金弹子、小叶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