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芪和淫羊藿超微粉粉体粒度及破壁情况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JL 9200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黄芪和淫羊藿两种中药超微粉的粉体粒度及其破壁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和淫羊藿两种中药超微粉的粒度分布中心D50 分别为6.82μm和8.40μm,且90%以上的两种中药粉体的粒径大小均未超过40.72μm。经电镜观察,两种中药超微粉的破壁情况良好,均难以看到完整的细胞形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快速分散、研磨、高速离心的方法对高纯蒙脱石进行分级,研究普通蒙脱石和纳米蒙脱石抑制黄曲霉菌的效果。结果表明:蒙脱石在水中分散后,逐步由悬浮液转变为凝胶体,当中位径为3.9μm时,抑菌效果较差;中位径为0.92μm时,抑菌效果明显提高;中位径为0.26μm时,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鸡蛔虫卵与异刺线虫卵形态结构的区别,试验采用全身性寄生虫学剖检法,从锦州地区农村散养的家鸡小肠和盲肠中采集鸡蛔虫和异刺线虫的成虫,各取5条雌虫,剪碎、挤压后取其虫卵。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的方法,对两种虫卵的大小和形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鸡蛔虫卵呈短椭圆形、浅灰色,形似橄榄状,长径为(77.61±3.91)μm,宽径为(44.32±3.08)μm,长径与宽径比为1.76±0.15,卵壳表面不光滑,有少量脊状突起和纵沟,有丝络样小孔;异刺线虫卵呈长椭圆形、淡灰褐色,形似枕头,长径为(66.26±3.85)μm,宽径为(37.20±2.98)μm,长径与宽径比为1.79±0.17,卵壳表面有数条纵脊,呈均匀的布纹样。说明两种虫卵在两种光学显微镜下形态很相似,扫描电镜可看到虫卵表面的细微结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抑制氮蓝四唑(NBT)在荧光下的还原作用,测定了经过研磨、溶涨、发酵破壁处理后的蜂花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发酵破壁与溶涨破壁处理后SOD活性明显高于研磨破壁,差异极显著;发酵破壁后的SOD活性显著高于溶涨破壁。  相似文献   

5.
超微粉碎技术是将固体物质粉碎成直径小于10μm粉体的一种高科技工业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为适应高科技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技术,在发达国家被广泛应用于冶金、食品、医药、化妆品、航天航空等国民经济部门及军事领域。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又称中药细胞级粉碎技术或中药细胞破壁技术。  相似文献   

6.
从广州市石牌地区捕捉的菜粉蝶(Pieris rapae L.)成虫分离到微孢子虫,1995年春期检出率高达51.3%,秋期检出率亦有20.0%。微孢子虫孢子略有差异,绝大多数为长卵形,极少数为椭园形。长卵形孢子长径为3.76±0.120μm,短径为2.50±0.021μm,长短径比为1.50,体积为12.30μm~3,对家蚕有较强的食下感染能力,感染家蚕后可经卵传给子代。以家蚕微粒子虫孢子特异抗体致敏的胶乳颗粒行凝集反应呈阴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破壁法对花粉提取液中可溶性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不同破壁法对不同花粉的破壁效果,以及对花粉提取液中可溶性营养成分的影响。用玉米、养麦、盐肤木等三种大小、形态、壁的厚薄及营养成分含量各异的花粉,分别进行水浸、机械破壁、温差破壁、酵母发酵、胃酶及米曲霉提取液消化等处理。不同破壁、提取方法作用的机理、强弱不同,花粉形态的变化也不一致。前三种方法属物理方法,花粉形态变化主要表现在破壁或内容物的外渗上,后三种本质上属酶消化法,花粉形态变化以内容物消化为主,其中以米曲霉提取液的消化现象最为典型。各处理中,机械破壁的效果显著优于其它处理;花粉水提液中可溶性氨基氮与维C含量,则以米曲霉组最高。此外,提取液中可溶性营养成分的多少,还受原花粉中营养成分含量高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破壁花粉形态学检查计算标准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破壁花粉形态学检查计算标准刍议徐祖荫,孙启跃,李干洲(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花粉固其特殊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化妆品工业。对某些花粉制品而言,使用花粉前需事先对其进行破壁处理。80年代以来,国内在花粉破壁上进行了许多探...  相似文献   

9.
不同饲养方式下羊毛的季节性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放牧和舍饲两种饲养方式下细羊毛的季节性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放牧和舍饲细毛纤维直径夏季分别为23.95μm、23.18μm,秋季20.84μm、22.00μm.冬季怀孕期17.37μm、18.11μm.冬季产羔期17.05μm、15.51μm,春季21.43μm、19.29μm;羊毛生长速度夏季0.32mm/d、0.30mm/d.秋季0.24mm/d、0.26mm/d.冬季怀孕期0.18mm/d、0.21mm/d,冬季产羔期0.19mm/d、0.18mm/d,春季0.27mm/d、0.25mm/d.均随季节有明显变化,并且这种变化规律在放牧羊与舍饲羊是相同的。同时.放牧羊与舍饲羊羊毛的生产性能和理化性能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2012年8—10月,在天津海昌极地海洋世界采用Wright—Giemsa’s染色和Natt—Herrick’s染色方法研究了南极企鹅(Pygoscelisantarcticus)外周血细胞。研究表明,外周血液分类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栓细胞。其中自细胞包括:异嗜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测得红细胞平均大小(长径短径)为15.32μm×7.83μm,异嗜性粒细胞直径为(11.98±0.97)μLm,嗜酸性粒细胞直径为(11.61±0.78)μm,嗜碱性粒细胞直径为(11.87±0.69)μm,淋巴细胞直径为(9.93±1.29)Ixm,单核细胞直径为(15.04±0.93)μm,血栓细胞直径为(6.96±0.79)μm。统计红细胞总数为(1.85±0.17)×1012/L,白细胞总数为(6.37±1.68)×109/L。  相似文献   

11.
中兽药超微粉与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微粉碎技术是近20年国际上发展非常迅速的一种高新技术,它是指将物料颗粒粉碎至粒径在30μm以下的一种粉碎技术,它是机械力学、电学、原子物理、胶体化学、固体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表面界面化学等不同学科和技术交叉汇合的一门新兴学科.中药的超微粉碎,当前主要指"细胞级微粉碎"."细胞级微粉碎"的主要目的是对动、植物类药材细胞进行破壁粉碎.运用现代超微粉碎技术,可将原生药粉碎到粒径5~0 μm,甚至更小的粉粒,一般药材细胞的破壁率可达到95%以上,把中药原材料加工成微米甚至纳米级的微粉,这将使中兽药生产和应用产生质的飞跃.超微粉碎技术已经开始用于中兽药资源开发和中兽药生产,这将对中兽药的理论研究、产品开发和临床应用产生巨大的影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3~6月龄比格犬甲状腺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比格犬甲状腺实质由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构成。滤泡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0.22~220.00μm,平均90.80μm;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围成,细胞高度3.04~7.11μm,平均5.18μm,电镜下可见功能状态不同的两型滤泡上皮细胞;滤泡旁细胞很多,直径4.40~8.82μm,平均6.23μm,位于滤泡之间或镶嵌于滤泡上皮细胞之间,也可聚集在一起形成滤泡样结构,胞质内含有大量的分泌颗粒,电镜下也可见两种类型的滤泡旁细胞。  相似文献   

13.
龚薇  李淑琼 《蜜蜂杂志》2022,42(1):14-16
蜂花粉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饮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需要对其进行破壁加工。用中药粉碎机和超声波法对山茶花蜂花粉进行破壁,借助显微镜观察并计算破壁率。实验表明超声波最佳破壁条件为3 min,30弋,50 W;中药粉碎机的最佳破壁条件为150 s。该研究结果可为蜂花粉的破壁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发现牛寄生小隐孢子虫和鼠隐孢子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我们在检查上海某奶牛场牛犊粪便中发现隐孢子虫卵囊,经形态学检查及抗酸染色后确定。卵囊有大小二类,测量大卵囊30个,其长×宽为5.98~8.01μm×5.12~5.74μm,平均6.83μm×5.56μm,卵囊指数平均为1.24。测量小卵囊50个,其长×宽为3.55~4.75μm×3.27~4.63μm,平均为4.15μmX4.05μm,卵囊指数平均为1.02。和国内外有关文献对照,大的为鼠隐孢子虫,小的为小隐孢子虫。国内外均已报道小隐孢子虫寄生于人,湖南、北京、河南等省报道该省牛体内分别有这2种隐孢子虫,但上海地区尚未见报道。上海市发现牛寄生小…  相似文献   

15.
为推广一套解决行之有效的猪场养殖、保健、预防、治疗系列思路与方法,本文采用空白对照组、化药保健组、中草药保健组、群体辩证中草药保健组、破壁酶解中草药保健组及群体辩证破壁酶解中草药保健组对猪场进行养殖管理,试验结果表明,群体辩证中草药保健组净增重显著高于中草药保健组、化药保健组和对照组,成活率也高于三个处理组,药费低于三个处理组;群体辩证破壁酶解中草药保健组的净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摄食量则相反,成活率最高,料肉比和药费最低。因此,使用群体辩证对猪场进行中草药保健,尤其是破壁酶解中草药保健,对于抵制当前抗生素滥用、扭转养猪效益下滑、促进养猪场户增产增收将起到重要的实际推动。  相似文献   

16.
苏超  韩明斋 《北方蚕业》1995,16(4):13-15
稀植条件下,通过对8个桑品种14项性状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影响夏秋叶产量的主要有单株条数,单株条长,单条长,单株条径,节间,主杆直径,单条径,单位叶面积重,m条长产叶量和kg叶片数共10项性状,其对夏秋叶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单株条径>单条长>单株条长>单株条数>主杆直径>单条径>单位叶面积重>节间>m条产叶量>kg叶片数。并列出了与夏秋叶产量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主要性状的回归方程,从而为桑树育种和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不同粒径乳脂肪球层与磷脂酰胆碱(PC)和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含量的关系,试验采用重力分层法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乳样进行分层,用激光粒度仪测量不同层乳样的粒径参数{表面积相关等效直径(D[3,2])、体积相关的等效直径(D[4,3])、10%粒子的体积径[Dv(10)]、50%粒子的体积径[Dv(50)]、90%粒子的体积径[Dv(90)]、比表面积(SSA)},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乳脂肪球粒径最大层和最小层乳样中PC和LPC含量。结果表明:乳样在重力因素下从下到上共分为1~7层(F1~F7);粒径参数D[3,2]、D[4,3]、Dv(10)、Dv(50)、Dv(90)均呈现从F1到F7逐渐增大的趋势,而SSA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F1的D[3,2]和D[4,3]最小,分别为2.11μm和2.37μm,显著小于其他层(P<0.05);F7 D[3,2]和D[4,3]最大,分别为3.37μm和4.16μ...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选择获得最大酵母多糖提取率的酵母菌破壁方法。以酵母多糖提取率与细胞破壁率为综合评定指标,首先对超声波破碎、超声波清洗、反复冻融、蛋白酶处理4种方法进行条件优化,选择最适破壁条件;然后将此4种单一的破壁方法与超声波破碎和蛋白酶处理协同方法相比较,确定获得最大多糖提取率的破壁方法。结果表明,当超声波清洗时间达到40 min、超声波破碎时间达到50 min时,酵母多糖提取率达到最大值;当菌泥加水量和冻融次数分别为15%与3次时,多糖提取率最大;当蛋白酶用量300 IU/g、酶解时间15 h、pH 5.0、处理温度40℃时,蛋白酶处理的多糖提取率最高。4种破壁方法中蛋白酶处理的效果最佳,对应的多糖提取率为149.81 mg/g,破壁率为53.49%。协同破壁处理的提取效果要优于单一的破壁方法,但考虑到协同作用对多糖结构的完整性构成威胁,将蛋白酶处理确定为最佳的酵母菌破壁方法。  相似文献   

19.
恒河猴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探讨了2~15岁恒河猴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细微结构。结果表明,甲状腺实质由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构成。滤泡大小不等,平均直径173μm,由单层低立方上皮细胞围成,细胞平均高度4.93μm,胞质内含较丰富的细胞器和胶质小泡等。滤泡旁细胞较少,平均直径13.20μm,位于滤泡之间或镶嵌于滤泡上皮细胞之间,胞质内含少量的分泌颗粒。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内,其实质由暗主细胞、淡主细胞、暗嗜酸性细胞、淡嗜酸性细胞组成,并可见腺泡样结构和脂肪细胞。主细胞平均直径6.96μm,嗜酸性细胞11.69μm。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板蓝根超微粉碎粉体特性研究,为中药超微粉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及高效液相色谱对板蓝根超微粉、板蓝根普通粉的粒度及水溶性活性成分溶出进行检测,探讨超微粉碎对中药粉碎粒度、活性成分溶出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板蓝根超微粉和普通粉D50分别为5.6 μm、171.058 μm;比表面积分别为1.551 cm2/g、0.225 cm2/g;休止角分别为47.43°、42.95°;松密度分别为0.39 g/cm3、0.48 g/cm3。电镜观察超微粉看不到完整细胞结构,多为细胞碎片,而普通粉可以看到完整的细胞。板蓝根超微粉和普通粉水溶性浸出物的溶出量大约为50%和42%。板蓝根超微粉和普通粉多糖提取率分别为9.34%和8.36%。板蓝根超微粉和普通粉中(R,S)-告依春的含量1.068 mg/g、0.784 mg/g。结论:板蓝根经过超微粉碎后,中直粒径可达5.6μm,细胞破壁率可达100%,而普通粉破壁率仅为31.74%;板蓝根经超微粉碎对多糖的溶出显示为超微粉大于普通粉,板蓝根超微粉水溶性活性成分告依春溶出率优于普通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