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天然草地,是世界上高寒类牧草的种质资源库。天然草地上野生牧草的优良品质,如抗寒、抗旱等抗逆基因和特殊种性是在世界其他地区所无法寻觅的,也是弥足珍贵的种质资源。据2007年调查统计,青海省有禾本科植物59属257种32个亚种及变种,并且已经有不少引进种和栽培种,已成为高寒牧区适宜种植的当家品种。因此,保护青海天然草地上极具挖掘潜力的牧草种质资源,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牧草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高寒地区5份野生老芒麦种质资源生产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青海省不同海拔和不同地区5份野生老芒麦(Elymuss ribiricus Linn.)种质资源在青海省海北州和西宁市对其生产性能进行评价,为青藏高原地区筛选育种材料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份材料中采自海北州刚察县高寒草甸海拔3519m的I-1-1-5号材料产草量最高,可作为饲草型牧草进行选育,同时种子产量也高出其他材料,综合生产性能和适应性较好,可以饲草为主,兼产籽型牧草进行选育。  相似文献   

3.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发展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过去20年里,我国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广泛搜集、有效保护、深入研究、积极创新、永续利用”的思想指导下,现已搜集到15000余份牧草种质;建立了一个中期库;完成鉴定材料4500余份;通过品种审定登记了336个牧草品种,其中134个为育成品种。随着现代生物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在牧草资源研究中的应用,我国在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工作从研究利用阶段步入迅速发展阶段。今后研究策略的发展方向是:(1)利用遗传多样性取样策略进行牧草种质资源的采集;(2)构建牧草核心种质,以保存最少的种质份数最大程度代表整个遗传资源的多样性;(3)分子标记技术在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评价鉴定以及种质创新中的应用;(4)信息网络技术在种质资源信息共享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主要优良牧草种质资源野外调查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对甘肃省境内主要类型草场的主要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分布和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涉及河西走廊、祁连山区、甘南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西秦岭山区等不同地貌类型的温带阔叶林、温带针叶林、温带典型草原、温带草甸草原、高寒草甸、高寒灌丛、盐化草甸、沼泽化草甸、温带灌丛、温带荒漠等植被型。对不同植被的38个样点植物群落的主要成分进行了记载分析,了解了以豆科、禾本科为主的各植物种的分布现状。在调查的过程中共涉及植物157种,分属14科50属,其中草甸种有90余种,草原种有50余种,荒漠种有10余种;禾本科植物59种,豆科植物19种。调查采集了以豆科和禾本科为主的55个可作为牧草利用的植物种的96份种质材料,并采集了106份植物标本。作为种质材料,保存了可作为牧草利用的植物种子146份1 050 g。  相似文献   

5.
外来草种在青藏高原地区难以正常生长,加之青海省育成牧草品种少;缺乏重点草种的收集和系统评价;对各材料之间的变异及重点草种的遗传多样性、核心种质研究少:除燕麦属、披碱草属草种在青海省覆盖推广面积较大外,其他牧草良种还未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牧草良种繁育体系和区域性种子生产基地,多数牧草品种繁育体系不健全。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在继续开展牧草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工作基础上,应加强青藏高原乡土草种的驯化选育。在饲草品种选育上,把消化能作为一项育种目标考虑进去,选出优良的刈用型饲草品种;在生态建设上,结合牧草保水和耐牧性能,选育出不同用途的生态型和牧用型牧草品种;积极探索辐射育种、太空育种、分子育种等高新技术;建立健全牧草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加快牧草良种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旱作条件下,5个多年生牧草品种开展了饲草生产性能和品质评价,为高寒地区饲草料基地建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种牧草品种中除无芒雀麦外,4个牧草品种越冬率均在85%以上,能在该地区安全越冬,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其生育期在100d左右;3年平均饲草产量以贫花鹅观草产量表现最高,达到13469.4kg/hm^2;贫花鹅观草3年饲草产量稳定性表现最优;贫花鹅观草具有良好的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是该地区饲草生产的高产优质品种,适宜在青海省同类地区开展人工草地建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7.
搜集吉林省境内有利用价值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为吉林省野生牧草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材料.2008-2009年连续2年对吉林省内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进行考察与搜集.共采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材料191份,涵盖18科59属89种,其中,豆科91份,禾本科64份,其他科36份.这些野生牧草种质材料中既有独特的地方野生种...  相似文献   

8.
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草地,是世界上高寒类牧草的种质资源库。青海天然草地上多种野生牧草的抗寒、抗旱等抗逆基因和特殊种性是在世界其他地区所无法寻觅的,也是弥足珍贵的种质资源。因此,保护青海天然草地上极具挖掘潜力的牧草种质资源,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优质牧草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西藏高原优质牧草引种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牧草引种试验”是西藏自治区科技左继粮食作物品种引种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抓的又一项重中之重的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经过1998-2001年四年的实施,共进行了从国内外引进的157份牧草品种和15份草坪草的试验。试验根据生态条件划分为两个类型、四个点,即高寒牧区类型的那曲、当雄点和高寒河谷农区类型的畜牧兽医研究所曲尼巴综合基地、中科院达孜生态站。各试验点通过对引进品种的物候期、生物量、农艺性状及越冬率的观测,筛选出适宜在不同地区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29份,其中按习性、科属分为:一年生禾本科牧草6份,多年生禾本科牧草14份,一年生豆科牧草3份,多年生豆科牧草5份,其它科属的牧草1份;按生态类型分为:适宜在高寒河谷农区种植的禾本科牧草13份,豆科牧草2份,其它科属的一种;适宜的高寒牧区种植的禾本科牧草品种10份,豆科牧草品种6份。试验结果表明燕麦草类、黑麦草类、羊茅类、梯牧草类、冰草和鲁梅克期K-1杂交酸膜在西藏河谷地区(海拔3800米)均能收获得到成熟的种子。区间试验显示,区试品种在高寒牧区和高寒河谷农区均能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0.
高寒地区野生垂穗披碱草农艺性状及生产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青海省不同海拔和不同地区的7份野生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在西宁地区对其农艺性状及生产性能进行评价,为青藏高原地区筛选育种材料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7份材料中采自海南州同德县高寒草甸海拔3201m的4号材料产草量最高,可作为饲草型牧草进行选育;采白果洛州玛多县高寒草原海拔4385m的1号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综合生产性能和适应性,可作为饲草兼产籽型牧草进行选育.  相似文献   

11.
青海天然草地拥有十分丰富的牧草种质资源,部分牧草具有优良的抗逆基因。近年,青海省充分重视优质牧草种植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工作,取得不错的成效。但目前依然有较多的问题存在,如总体数量偏少、缺乏丰富的保存方式等。需进一步完善优质牧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体系,促使优质牧草种质资源得到深入开发、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解释了如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图对象Map Objects2.3、编程语言Microsoft VisualBasic.net 2.0和Access数据库,建立牧草种质资源数据库,实现其查询检索、管理数据和打印报表生成等功能。该系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牧草种质资源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种质资源查询检索、详细信息展示和打印报表生成;另一部分为空间数据库,实现种质资源空间分布等相关地理信息的查询和检索。  相似文献   

13.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牧草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我国草地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及人民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此,论述了我国牧草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今后发展的建议,提出今后应加强优良和珍稀牧草种质的搜集、生态型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利用、生物技术在优良牧草种质创新的应用、种质保存的时效性和野生状态下牧草遗传变异与进化的速率、短寿命牧草种子保存技术、优良基因的发掘和功能研究以及利用平台的构建、物种或种群保护的生物学基础研究7个重点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李旭谦  陆福根  辛有俊 《青海草业》2013,22(2):47-52,56
青海省天然草地分布广、草地类型多样,草地植物以禾本科、莎草科、豆科、蓼科、藜科等植物为主,且绝大多数植物家畜可食,是一个丰富的优良牧草种质资源库。尤其是莎草科的植物其牧草品质良好,营养成分含量高,极具开发利用的潜力。因此,在积极保护天然草地上极具挖掘潜力的牧草种质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优质牧草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牧草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与利用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着重介绍了青海省牧草种质资源现状,探讨了青海省牧草保护与利用设想.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天然草地植物种质资源潜势分析与保护利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蒙新高原和西秦岭山地的文汇地带,有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气候和草丛、草原、草甸、荒漠等草地类型,天然草地面积大,植物种类组成复杂、数量繁多、种质资源丰富。综合分析甘肃天然草地植物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和潜在优势,针对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一现实,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天然草地种质资源和保护利用的措施,以达到维护草地生态平衡和种质资源持续保护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徐秀霞 《青海草业》2006,15(3):21-23
草地资源是青海畜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青藏高原的天然屏障,是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是牧民群众生存的基础。本文结合青海省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及存在突出问题,客观、科学的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设施建设,健全法规制度等促进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草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对我国草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进行了综述,我国草种质资源种类繁多、生态型多样,优良草种分布广泛,地方品种、特有种、稀有种和农作物野生近缘种多,通过草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的实施,我国已保存草种质材料2.8万份(含重复),在全国不同的气候带建立了15个多年生牧草资源圃,完成14 757份种质材料的农艺性状和1 500多份种质材料的抗性鉴定。建议今后加大野生草种质资源的保护力度,深入开展草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工作,并尽快建立草种质资源分发利用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充分了解及有效保存内蒙古地区的牧草种质遗传资源,对大兴安岭南段东南麓低山丘陵各类天然草场资源的分布及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采集植物标本的鉴定结果统计,该地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774种,属88科329属,饲用植物占植物总数的82.17%.同时调查还发现,该区草地资源存在过度放牧、良种未得到充分保护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该地区牧草育种和良种繁殖体系及有效地保护和利用牧草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