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以13年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探讨反光膜铺设时间长短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园地面铺设反光膜能显著提高苹果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着色程度,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且铺设时间越长效果越好;铺设反光膜能显著增加果实红色度,反光膜铺设时间20天时,果实着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在成年瓯柑园,研究了于果实采前6周左右进行树下两边或全园地面铺设反光膜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铺设反光膜可促进果实着色,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进风味,化渣性更好,品质明显改善.反光膜顺行铺在树下两边提高果实品质的效果与地面全覆盖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2015年在高海拔地区红富士苹果园进行铺设反光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铺设反光膜,既可弥补树冠下部和内膛自然光照的不足,又可以改善果实品质,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以5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在山区葡萄果实转色期至成熟期铺设银色反光膜对葡萄叶片、果穗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管是大棚栽培还是露地栽培,在夏黑葡萄果实转色期铺设银色反光膜均能改善葡萄叶幕下的微环境:降低根系土壤温度,提高叶片温度;增强地面反射光强,增加叶片厚度,提高叶片温度和叶片的叶绿素和氮含量,促进光合作用;提升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就铺设银色反光膜的果实品质增效而言,避雨栽培比露地栽培好。  相似文献   

5.
<正>桃园铺设反光膜既可促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实品质,又可调节桃园小气候,已开始在生产中应用。1反光膜的选择反光膜宜选用反光性能好、防潮、防氧化、抗拉力强的复合性塑料镀铝薄膜,一般可选用聚丙烯、聚酯铝箔和聚乙烯等材料制成的薄膜。这类薄膜反光率一般在60%~70%,使用效果比较好,可连续使用3—5年。2反光膜的铺设1铺设时间套袋园一般在去袋后马上铺膜,没有套袋的桃园宜在桃果实着色前进行。  相似文献   

6.
对因树龄老化而影响果树产量和品质的果园,提出了提质增效的技术措施,包括疏花定果、合理负载;进行壁蜂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果实套袋改善果实品质;果实生长后期的秋季修剪改善光照条件;摘叶转果、铺设反光膜增加果实着色等。  相似文献   

7.
苹果园适期铺设银色反光膜,既可改善树冠下部的光照条件,促进果实着色,增加全红果数量,提高含糖量,提高内在品质,大幅度提高商品果率,又利于来年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8.
摘叶对红色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的色泽是决定果实外观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上色的好坏不仅与果实内的物质成分有密切关系,而且也显著地影响其商品价值。为提高果实红色的发育程度,可采用人工转动果实、套袋、地面铺设反光膜和摘叶等多种措施。据曲泽洲教授报道,日本于  相似文献   

9.
以6年生‘美早’‘先锋’甜樱桃为试材,沿树行铺设透湿性反光膜,测定树冠中下部反射光光强、光质,果实果皮颜色、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青苷含量,研究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对设施甜樱桃树冠中下部光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透湿性反光膜覆盖显著改善了甜樱桃树冠中下部光照环境,离地90 cm和130 cm处,13:00反射光光强分别为对照的5.0倍和3.1倍;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处理果实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实着色显著好于对照,表现为果实亮度、色度值更小,但对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pH值和单果重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苹果园适期铺设银色反光膜,既可改善树冠下部的光照条件,促进果实着色,增加全红果数量,提高含糖量,提高内在品质,大幅度提高商品果率,又利于来年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11.
不同反光膜对设施葡萄果实糖分代谢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蓝色膜、红色膜、银色膜等不同反光膜对设施葡萄果实糖代谢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反光膜处理均提高了叶幕下方光强,改变了光质,调节了果实的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其中在红膜和蓝膜处理下果实的酸性转化酶(AI)活性最高。各覆膜处理的果实蔗糖合酶(SS)活性均高于对照,而蔗糖磷酸合酶(SPS)活性均低于对照,其中银色膜、红膜处理的活性较低。各覆膜处理下果实中果糖、葡萄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蓝膜处理果实葡萄糖含量最高(68.0 mg/g),银色膜处理果糖含量最高(54.8 mg/g)。此外,各覆膜处理均显著改善了果实品质,特别是蓝膜处理最为显著,提高了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平均单果质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花青苷含量以红膜最高,蓝膜次之。  相似文献   

12.
油桃套袋技术改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地面铺反光膜及不同果袋、不同解袋时间等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铺设反光膜可以全面提高果实品质,减少重庆光照不足和套袋对油桃果实发育的不利影响;适当延迟解袋时间,从常规的采前7-10d延迟到采前3-5d,最迟不超过7d,在重庆气候条件下,可以保证较好的外观品质,获得较好的防病虫防裂果效果;外褐内红双层纸袋处理的果实果面光洁度、色泽均匀度、防病虫和裂果效果明显优于牛皮纸单层袋、褐色单层纸袋处理。  相似文献   

13.
以山西省内搜集的5个地区的野生枸杞为试材,对其鲜果品质进行测定。测定指标包括鲜果的纵径、横径、单果质量、果柄长度4项外观指标和总糖、还原糖、维生素C和黄酮含量4种营养物质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5个不同地区的枸杞进行了果实综合品质的评价,以期筛选出鲜果果实品质优良的种质资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枸杞果实品质指标存在差异,但变异程度较低。主成分分析结果,将8项品质指标简化成3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0.24%,反映了枸杞品质的绝大部分信息,评价结果是5个地区枸杞果实品质优劣顺序为TY、LY、WR、FSH、ZY。  相似文献   

14.
套袋对苹果果皮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10年生寒富苹果为试材,进行了不同的套袋(反光膜袋、双层纸袋、塑膜袋)处理,以不套袋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微域环境下寒富苹果果皮的外观特征和解剖结构的特点。结果表明,套反光膜袋能明显提高果实的光洁度,改善果实的着色,果点不明显;套双层纸袋的次之;套塑膜袋和不套袋果实光洁度差,着色过浓,果点多且大,果面粗糙,不利于生产优质果;套不同类型的果袋,果皮解剖结构差异明显,套反光膜袋,角质层变薄,角质层光滑均匀度好,个别处有“V”型凹陷,表皮细胞变大,形状近圆形;套双层纸袋和塑膜袋,角质层均变厚,有较深的“V”型凹陷,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不套袋果,角质层较均匀光滑,表皮细胞狭长且小。另外,套袋后,果实的表皮细胞变大且细胞壁变厚,改变了表皮细胞的排列方式,减少了表皮细胞层数,降低了机械组织的厚度及层数。  相似文献   

15.
To produce guavas with good commercial or industrial potential, fruit farmers use phytosanitary practices such as fruit bagging. Bagging protects the fruit mainly from the attack of pests, such as the fruit fly (Anastrepha spp.) and the guava weevil (Conotrachelus psidii), and reduces the use of insecticides and fungicides. This investigation aimed to develop and produce biodegradable films from cassava starch and 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 (PBAT) by extrusion for application in pre-harvest guava fruit bagging. After the fruit harvest, for 6–9 weeks all films were more fragile and rigid, but did not present cracks. BF70 was the most fragile and had the greatest tendency to tear; however, it remained whole until harvesting. Fruit bagged with films BF30, BF50, BF70 was analyzed for fruit quality and compared with PSF control and non-bagged frui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s relative to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dicating that biodegradable film did not influence fruit development when compared to the PSF control.  相似文献   

16.
以南果梨为试材,使用不同种类保鲜膜进行包装处理,研究包装中不同浓度二氧化碳对南果梨常温保鲜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微孔膜包装处理对果实保鲜效果较好;PVC保鲜膜包装处理+10%的二氧化碳处理可以有效抑制果实呼吸强度,延缓果实中PPO活性、POD活性的变化,具有显著的防褐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不同药剂和包装处理对甜樱桃生理、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姜爱丽  田世平  徐勇  汪沂 《果树学报》2001,18(5):258-262
研究了不同药剂和包装处理对贮藏期间甜樱桃果实生理和品质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包装和药剂处理组合对控制果实腐烂,保持果实硬度和颜色,减缓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率,抑制乙烯和乙醇生成都具有较明显的效果。但是药剂和包装处理并不影响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生物 1号药剂与 0.04 mm厚加有TBZ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袋配合对减缓果实衰老,减少果实腐烂和保持果实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树盘铺反光膜降低枇杷果实酸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发兴  刘星辉  吴德宜  陈立松 《园艺学报》2010,37(11):1836-1842
以15年生‘解放钟’枇杷为材料,研究了树盘铺反光膜对枇杷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肉可滴定酸(TA)、有机酸含量与酸代谢酶活性及成熟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影响。铺反光膜处理可显著提高成熟果肉TSS含量,降低TA。铺反光膜处理,在果实发育前期果肉TA和苹果酸含量比对照上升快,且高于对照;在果实发育后期比对照下降快,成熟果肉均比对照低。苹果酸是决定成熟果肉酸度的主要有机酸,铺反光膜处理下成熟枇杷果肉酸度下降主要是苹果酸含量下降所致。在果实发育前期,铺反光膜处理果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NAD–苹果酸脱氢酶(NAD-MDH)活性增加的速度和NADP–苹果酸酶(NADP-ME)活性下降的速度均比对照快,处理果肉有较高的PEPC和NAD-MDH活性及较低的NADP-ME活性;在果实发育后期,处理果肉的PEPC和NAD-MDH活性下降的速度及NADP-ME上升的速度均比对照快,处理果肉有较低的PEPC和NAD-MDH活性及较高的NADP- ME活性。铺反光膜处理下成熟果肉苹果酸含量下降可能是苹果酸合成减少和降解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19.
不同光质膜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相同光强下不同光质对‘丰香’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绿膜、中性膜、黄膜、蓝膜、红膜下生长的果实依次越来越红、越来越暗。果实色度值以红膜下的最大, 其次为中性膜处理,黄膜比中性膜处理略小但差异不显著, 绿膜处理最小, 这与不同膜透射的红橙光比例一致。不同膜处理的果实抗坏血酸含量高低与不同膜透射的紫外光和蓝紫光成分比例一致, 与红光/蓝光比值相反。红膜下的草莓产量最高、果实最大、着色最好, 蓝膜下的草莓果实含糖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和固酸比均最高, 绿膜下产量最低、果实最小、着色差且含糖量最低。  相似文献   

20.
不同光质对丰香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相同光强下不同光质对丰香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膜处理对草莓的生长结果、干物质分配和果实品质均有影响。与中性膜相比,绿膜和红膜下草莓植株的叶柄长度和叶面积显著增加,而蓝膜的叶柄长度和叶面积明显较低。光质不同也影响草莓干物质的分配,干物质向叶片和叶柄分配比例绿膜最高,蓝膜最低,其它膜之间相近。而干物质向果实、冠状茎和根系中的分配比例均以蓝膜最高,其次为红膜,绿膜最低,黄膜与中性膜相近。红膜下生长的草莓,产量最高、果实最大;蓝膜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和固酸比最高;而绿膜下则产量最低、果实最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最低。抗坏血酸含量的高低与不同膜中的紫外和蓝紫光的比例一致,与红光/蓝光比值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