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针对鹿角灵芝在橡胶林下有机栽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运用HACCP管理体系及功能进行全程监控。阐述鹿角灵芝生产主要危害因素,提出关键控制点及规范化生产防害措施的程控内容与限值。  相似文献   

2.
福建灵芝科真菌资源及担孢子形态结构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8-2000年,在标本采集和鉴定工作的基础上,整理出福建省灵芝科真菌名录(2属32种),明确福建省野生灵芝种类,并考察4种主要灵芝种类的生态习性, 分布情况及其适生树种。在人工驯化栽培的野生灵芝种类中,已实现人工栽培的主要灵芝Ganoderma lucidum;对短段木(原木)仿野生栽培的灵芝子实体(微粉末)的一般化学成分和糖、膳食纤维及灵芝三萜酸等功能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同时,测定了灵芝G.lucidum孢子粉化学成分,并采用超声波破壁-电子探针技术研究其孢壁结构;采用计算机多媒体创作工具,建立福建灵芝科真菌资源及主要属种多媒体。  相似文献   

3.
运用HACCP原理对菌草灵芝提取物的各生产环节的生物性污染(微生物、虫害等)和重金属危害及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和重金属影响菌草灵芝提取物的质量安全,其中重金属是影响菌草灵芝提取物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菌草灵芝提取物的微生物和重金属危害的关键控制点为原料、提取、喷雾干燥、计量包装.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了菌草灵芝提取物生产过程中的各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
灵芝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近年来灵芝的生产发展很快,但在灵芝栽培中常因杂菌的污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绿色木霉是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最高的,在灵芝栽培的各个阶段均可发生.绿色木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有机物质和土壤中,还常以分生孢子的形式漂浮在空气中,它适应性强,特别是在营养丰富的基质上生长迅速,传播蔓延快,既可以和栽培的灵芝菌丝竞争养料,消耗养分,也可以分泌毒素破坏灵芝菌丝的细胞质,抑制灵芝菌丝的生长,严重影响着灵芝的产量和质量,是灵芝栽培中病害防治的重点.在近几年的栽培中我们采取了以预防为主、并辅助治疗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龙泉灵芝孢子粉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和总结了龙泉市灵芝孢子粉产业现状特征及规模。在结合龙泉市灵芝孢子粉质量安全的现实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灵芝孢子粉质量安全溯源制度的主体框架和功能结构,运用HACCP危害分析技术,分析了从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等过程中影响灵芝孢子粉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研究了符合灵芝孢子粉产业的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使其能够对产品供应链中反映灵芝孢子粉质量安全的信息进行有效地追溯、跟踪和预警。  相似文献   

6.
<正>灵芝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真菌,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视为延年益寿的珍品。随着灵芝开发应用的不断深入,市场对灵芝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引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中的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简称GAP),对灵芝进行GAP栽培,有利于确保灵芝产品的质量,控制影响灵芝质量的各种因素,规范灵芝栽培过程。灵芝的GAP栽培与常规栽培相比,除了对从事灵芝生产的有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制定原料与产品的  相似文献   

7.
吴清芳  曾金培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656-7658,7661
[目的]考察卓越绩效管理在大米和糙米乳饮料生产企业HACCP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糙米和大米为原料,经烘烤、糊化、液化酶解等工艺生产米乳饮料。通过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危害分析,建立HACCP计划表,同时将卓越绩效管理应用于HACCP体系的运作中。[结果]将卓越绩效管理与HACCP有机结合应用,能更好地发挥HACCP管理体系的预防功效,将潜在危害因子降低到最低;卓越绩效管理在HACCP体系的有效执行,可使产品品质得到充分保证,达到最佳质量管理效果。[结论]研究可为今后卓越绩效管理与HACCP有机结合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薏苡秸秆代料栽培灵芝工厂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椴木灵芝主产地的福建浦城,建立薏苡秸秆代料栽培灵芝工厂化生产示范基地,进行规模、立体、反季节周年工厂化代料栽培灵芝技术研究与示范,取得成功。该文介绍工厂化标准培养房建造、培养料及机械设备准备,以及薏苡秸秆代料栽培灵芝周年生产的具体技术。  相似文献   

9.
不同树种栽培灵芝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宁山区除柞树外 ,还有相当丰富的树种资源 ,如杨树、椴树、山核桃、栗树、赤杨、曲柳等诸多树种。试验证明 ,它们都可以用作仿野生原木灵芝栽培的原木 ,那么哪一种树种的栽培效果更好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从1997~ 1999年开展了“不同树种仿野生原木栽培灵芝效果试验研究” ,现将试验结果整理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材料供试菌种 :本试验所用灵芝品种为韩芝 (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提供 )。供试树种 :蒙古柞、尖柞、槲柞、杨树、椴树、山核桃、赤杨、栗树、曲柳、柳树等 10个树种。1 2 试验方法及步骤自制培养基及培养料 …  相似文献   

10.
灵芝是药用真菌,其子实体中不能出现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现象,这就要求灵芝生产一定要在无公害条件下进行。本文探讨了灵芝无公害生产技术流程,包括灵芝产地环境、栽培设施、原料质量要求、栽培环境消毒、栽培技术和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杨清平  毛清黎  杨新河  胡楠 《湖北农业科学》2014,(5):1086-1089,1095
发展有机绿茶是中国茶企走向国际市场的根本出路之一,有机绿茶生产企业必须利用HACCP体系进行管理,才能生产出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有机绿茶产品。从有机绿茶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因子分析入手,确定了有机绿茶质量安全生产关键控制点,并结合其关键控制点制订了有机绿茶安全生产的HACCP计划表。  相似文献   

12.
松杉灵芝林下短段木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松杉灵芝菌丝在5种树种短木段上均可生长,但不同的树种对松杉灵芝产量影响差异显著。落叶松短木段栽培松杉灵芝最优,但综合经济与生态效益,蒙古栎是最适于松杉灵芝栽培的短段木。  相似文献   

13.
浦城灵芝被誉为“中国灵芝城”。浦城薏米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民种植薏米的下脚料薏米秆、壳非常丰富。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转变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薏米秆、薏米壳资源代替原木栽培鹿角灵芝不仅获得成功.而且该项目的生产新工艺在国内当属首创.不仅节约社会生物资源,变废为宝,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让农民增加收入:不仅可以节省木材.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还可以降低灵芝原料成本。真正是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4.
<正>"红灵芝HL-6"是广西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驯化出来的红灵芝菌株,在栽培上表现出灵芝朵形圆正而大,生长整齐度高,孢子粉产量高,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广西气候条件完全适合该灵芝的栽培生产。现将该灵芝品种的短段木熟料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栽培季节"红灵芝HL-6"属中高温型菌类,其菌丝体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5℃,原基分化和子实体发育最适宜温度为25~28℃。其产量与所选的树种、栽培时  相似文献   

15.
棉杆代木用作木腐菌灵芝转化资源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就棉杆能否替代木材用作木腐菌资源生产灵芝的可行性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棉杆用作栽培物料生产灵芝是可行的、安全的,灵芝的质量、产量可与段木灵芝媲美,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6.
辽宁松杉灵芝林下短段木栽培技术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具有较好的森林环境,是野生松杉灵芝的原产地,因此,具有较好的松杉灵芝林下栽培的环境。短段木栽培技术与林下栽培技术相结合,能够栽培出品质与野生灵芝相似的灵芝,使人工灵芝的品质得到较大的提升。本文主要研究辽宁松杉灵芝林下短段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翟洪民 《新农村》2014,(5):21-21
段木栽培灵芝有生段木和熟段木栽培两种。生段木栽培灵芝,是用未经灭菌的段木直接接种培养;熟段木栽培灵芝,是将段木灭菌后再接种培养。熟段木栽培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目前又开发出短段木熟料栽培技术和小径木栽培技术,现简述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结球甘蓝种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依据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进行各种危害分析,找出了生种植地块选择、栽培管理、采收3个关键控制点,确定了生产的关键控制点(CCP),并确定了关键很值(CL)、监控措施和纠偏措施,探讨了在出口结球甘蓝种植全程质量监控中建立HACCP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蔬菜生产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ACCP是一种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利用该体系,建立绿色蔬菜全程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蔬菜产品在超市销售的安全质量和产品的可追溯性,做到通过条码查询产品的生产全过程.HACCP体系在绿色蔬菜生产中的应用,可为蔬菜生产中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资源,确保山区优质灵芝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多样性,我们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除了栽培整朵灵芝,还研发种植鹿角灵芝。文章针对鹿角灵芝栽培具体工艺,鹿角灵芝栽培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