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蝴蝶兰花期调控的作用,综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其花芽分化、花梗高度、花朵性状及花期等方面的研究应用现状,以期为今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花期调控技术是实现莲瓣兰产业化的关键技术之一。现对目前国内莲瓣兰的成花机理及花芽分化进行了综述,并对光照、温度、水肥管理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在花期调控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莲瓣兰花期调控技术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莲瓣兰的产业化生产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兰花期调控技术是国兰实现产业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从国兰花芽分化的生殖生理基础及花芽分化后国兰发育开花的环境条件方面论述国兰花期调控机制研究的进展,总结国兰花期调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蝴蝶兰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1前言蝴蝶兰以其体态轻盈、花朵硕大、花色秀丽、色泽丰富、观赏期长等非凡特色,被人们誉为“洋兰皇后”,是当今国际花坛中的名花,深受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然而,蝴蝶兰的自然花期一般在每年的3月份前后,此时开花,其商品价值肯定大大降低。因此,人工调控蝴蝶兰的开花期,使之能够在春节等节假日前及时开花,从而增加蝴蝶兰的商品价值,是实现蝴蝶兰商品化生产的必然选择,对于促进蝴蝶兰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蝴蝶兰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蝴蝶兰生产正朝着规模化、工厂化方向发展。因此在我国进行蝴蝶兰花期调…  相似文献   

5.
蝴蝶兰北方温室栽培与花期调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兰科、蝴蝶兰属,原产我国台湾及菲律宾、马来半岛等高温多湿热带雨林.蝴蝶兰为附生性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短、叶大,叶背有暗红色斑点,花葶直立,花朵蝶状,直径达8 cm~10 cm(厘米),正常花期3~5月.  相似文献   

6.
花期调控的原理是通过调节花卉的营养生长、花芽分化、花朵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开花环境等达到调控花期的目的。控水控花、温度处理、光照调控、栽培技术、激素调节处理等措施是三角梅花期调控的主要技术手段。通过花期调控能够使三角梅周年开花,极大地扩展其应用范围,提高其商品价值,另外通过花期调控还可以缩短三角梅育种周期,加快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7.
花开随人愿,芬芳常相伴--谈盆栽香花的花期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年 《西南园艺》2003,31(2):35-37
香花植物的花芽分化需营养生长达到一定阶段 (花熟阶段 ) ,有合适的营养状态和体内激素水平 ,以及满足所需的适宜温度和光照 ,甚至要经过休眠等才能进行 ;同时开花也要有适宜的环境才能质佳味浓 ,且开花的早迟要取决于对开花起着主导作用的关键性气象因子的满足程度。因此 ,可以通过人为地满足香花植物所需各种内外条件 ,使达到“花熟阶段”的香花的传统花期被改变、花开花落从人愿。1 香花花期调控的方法及实例1 .1 方法1 .1 .1 通过控制生长开始期 (繁殖、种植、萌芽、上盆及翻盆等时期 )来调控一些一二年生草花只要能提供让其顺利度过…  相似文献   

8.
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 L.)是世界著名的球根花卉,主要以鳞茎为繁殖材料作切花栽培,其中花期控制是生产中的关键问题.研究郁金香的花芽分化对实现郁金香的花期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关于郁金香的花芽分化,有人从外部形态方面作过观察,从未有人利用石蜡切片法进行组织学观察.这里对郁金香花芽分化过程及温度对花芽分化的影响作了概括,以期为郁金香花期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婧远 《花卉》2010,(1):27-27
蝴蝶兰原产于亚洲热带雨林地区,喜欢潮湿和半阴的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经常保持湿度50%-70%。本性喜暖畏寒,生长适温为15-20℃,冬季10℃以下就会停止生长,低于5℃容易死亡,正常花期为3-5月。蝴蝶兰的花期调控可从肥料、基质、温度、光照、化学药剂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龙眼花期调控新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龙眼是极典型的亚热带水果 ,在常规栽培条件下 ,除了树体营养积累外 ,还需要一定的低温干旱才利于花芽分化 ,因而产量极不稳定 ,遇到气候条件适宜年份 ,花芽分化良好 ,形成丰年 ,反之则花芽分化不良 ,形成歉年。歉年产量极低 ,效益极差。而丰年则因果实熟期集中 ,市场压力大 ,价格低廉 ,果农增产不增收。笔者引进台湾龙眼花期调控新技术进行试验 ,并经专家验收 ,证明此项技术可行 ,很有发展前景。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试验点选在广西合浦县廉州镇青山村豹子岭龙眼场 ,试材为 5年生石硖龙眼 (少数为大乌圆 ) ,试验时间为 2 0 0 1年 4月上…  相似文献   

11.
鉴定银杏花芽分化调控的关键基因,揭示银杏花芽分化调控的主要分子机制,为缩短银杏童期和选育银杏早花品种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中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银杏花芽分化3个时期(花芽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始期、花芽分化盛期)的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分析数字表达谱,筛选开花调控相关基因并进行荧光定量PCR(RT-qPCR)表达验证。转录组测序共产生27.52 Gb原始数据,注释到8大功能数据库(GO、COG、KEGG、KOG、NR、Pfam、Swiss-Prot、eggNOG)上的 unigene 总数为35 179个。通过GO分类和KEGG Pathway 富集性分析,将unigene分别归于55个GO类别和126个代谢途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显示,花芽未分化期较花芽分化始期有2 253个基因上调,2 032个基因下调;花芽分化始期较花芽分化盛期有1 770个基因上调,1 901个基因下调;花芽未分化期较花芽分化盛期有1 865 个基因上调,2 042个基因下调。发掘出大量的开花相关的基因涉及5个开花调控途径(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赤霉素途径、自主途径和年龄途径)。筛选出gene.Gb_17618(GI序列)、gene.Gb_19790(FT/TFL1序列)、gene.Gb_16301(AG序列)、gene.Gb_28337(花发育MADS-box序列)、gene.Gb_01884(SOC1序列)和gene.Gb_41704(CO序列)等6个银杏花芽分化差异表达关键基因序列,荧光定量PCR检测表达水平与转录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不同营养配比和pH值处理万寿菊水培液的开花情况,试验得出,增施磷肥对万寿菊开花的影响较小;配施磷钾肥主要影响万寿菊的单株花朵数和花型大小;而配施钾肥对万寿菊的花期、单株花朵数和花型大小均有较好的影响。万寿菊开花较适宜的水培条件是pH值6.5,即弱酸到中性的环境。此时万寿菊的花期较长、花型较大、单株花朵数较多,花的颜色也最靓丽。  相似文献   

13.
十字花科作物开花主要受低温春化途径、光周期途径、自主途径和赤霉素途径的信号因子调节,但这些开花信号因子均汇集到开花整合子路径,最终调控开花时间。MADS家族在该发育途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发现AGL18是一个与开花整合子关系密切的MADS家族成员。综述了拟南芥和芥菜等十字花科作物AGL18在开花途径中的作用及其开花调控分子机制,并展望AGL18开花转变调控的研究方向,为十字花科蔬菜的成花转变及产品器官发育等分子调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表观遗传与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关于高等植物成花机理的研究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对表观遗传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而将两者联系起来调控花期的研究虽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已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本文总结了常见的表观遗传(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染色质重塑)在不同开花诱导途径中调控花期的研究进展,为通过表观遗传途径调控花期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仁用杏花芽3个发育时期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仁用杏‘优一’为试材,运用转录组、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研究了仁用杏花芽萌动期前后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发现,仁用杏花芽在花芽萌动期前后进行着各种旺盛的生物合成和代谢活动,且4个开花调控途径(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自主途径、GA调控途径)均已启动,光周期途径在花芽萌动时发挥重要作用,涉及到了74条基因,其中有38条差异基因上调表达,29条下调表达;GA途径在花芽萌动期对花芽的生长发育调控表现为抑制作用,涉及到了60条基因,其中有13条差异基因上调,9条差异基因下调;其他两条途径于花芽萌动前作用,其中春化途径涉及到了23个基因,其中有4条差异基因上调,15条差异基因下调;自主途径涉及到了24条基因,其中有3条差异基因上调,11条差异基因下调。本研究通过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初步了解仁用杏花芽萌动前后的网络途径,为后期对仁用杏花芽相关开花基因的研究、探明仁用杏早花的分子机理及通过分子育种方法培育仁用杏晚花品种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柳兰传粉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曼曼  康健  武晓娜  洪波 《北方园艺》2010,(13):144-146
试验以原产黑龙江省小兴安岭经驯化栽培的野生柳兰为试材,通过室外挂牌标记定株观察、培养基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等方法,对其开花习性和传粉昆虫访花行为、花粉活力及柱头可受性等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柳兰花期从6月中旬到8月下旬,单株花序花期约49 d,单株小花数约70~130朵,小花花期一般为2~3 d,花药散粉时,花柱仍未伸长,花药与柱头之间有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同朵花自花授粉机会很低,繁育系统属于异花授粉方式,且需要传粉者。在实验室条件下,柳兰花粉活力不高,开花当天至花2 d柱头可受性逐渐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17.
苗期遮光对易抽薹型大白菜抽薹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易抽薹型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87158为试材,探讨了苗期遮光对其抽薹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4叶1心和6叶1心的幼苗的花芽已分化,2叶1心开始遮光处理以每天处理6小时的效果最好,比对照延迟花芽分化7天。遮光处理对易抽薹型大白菜延迟现蕾和抽薹开花有一定的作用,在本试验范围内,开始遮光处理的时间越早,每天遮光处理的时间越长,遮光处理的天数越多,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龙阳  石卓功 《中国南方果树》2022,51(2):108-112,116
盆栽苹果二次开花能提高观赏价值,延长观赏期,从而促进苹果盆景产业的发展.本试验显微观察了苹果花芽的形态分化进程,并通过全株脱叶和喷施单氰胺溶液对昆明地区不同品种的盆栽苹果进行了二次开花试验.结果表明:8月中旬,嘎拉、富士、红色之爱的花芽分化分别处于萼片形成期、花蕾分化期和花瓣形成期,神砂和皮诺娃则处于雄蕊形成期;10月...  相似文献   

19.
对拟南芥中21个调控开花时间的基因进行NCBI blast比对后找到桃中所对应的同源基因,以拟南芥的突变体表型及基因注释功能为依据分为促进开花和抑制开花两类。以7年生‘曙光’油桃花芽为试材,利用水培法测定萌芽率,界定休眠分为诱导期、自然休眠期和休眠解除期3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期和自然休眠期内花芽单芽质量上升平缓,休眠解除后突然升高到0.12 g,翌年2月9日达到0.15 g;而花芽含水量从诱导期开始缓慢下降,在休眠解除时达到最低水平(39%),之后平稳上升到53%。聚类分析发现,两类基因对开花的影响与其在休眠进程中的表达趋势不存在必然的相关性。利用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测定目的基因在休眠过程中的表达特性,发现在休眠进程(自然休眠和休眠解除期)中PpFT-like和PpCO-like表达量逐渐升高,推测其可能与需冷量积累相关。PpDDL-like、PpCCT-like、PpELF8-like、PpAMP1-like、PpHUA2-like和PpHUB1-like表达量先升高后降低,在休眠解除时达到最高水平之后随休眠解除下降,与花芽休眠解除进程一致,推测其可能参与调控花芽休眠解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