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百合鳞片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王俊 《北方园艺》2008,(2):212-214
以'布鲁拉诺'、'提伯'和'索蚌'3个百合品种的鳞片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的消毒方法、不同品种、不同取材部位及接种方法对百合鳞片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消毒方法是0.1%升汞消毒8 min,污染率较低,成活率最高,可达90.9%,且采用小鳞茎整体消毒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率.不同百合品种分化小鳞茎的能力有较大差异,分化能力依次为'布鲁拉诺'>'索蚌'>'提伯'.百合鳞片不同部位分化小鳞茎的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下部、中部、上部.近轴面向上接种的鳞片分化能力强于远轴面向上,小鳞茎再生率最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2.
以兰州百合鳞茎不同部位为试材,在相同的培养基质中,研究了不同NAA浓度和处理时间、不同扦插深度对鳞片扦插效果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层鳞片能够获得更多的小子球,但是获得小子球的根数显著少于内层鳞片,外源激素NAA的浓度和处理时间以及鳞片的包埋深度都影响鳞片生成小球的成活率和品质.百合鳞茎各层鳞片能表现出不同的繁殖效率,NAA浓度为0.5 g/L、浸泡2 min、扦插深度为5 cm,更有利于兰州百合的鳞片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3.
以东方系百合A1、A2、A3、A4、A5、A6、A7、A8、A9、A10 10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基培、扦插和气培3种催培方式下不同层次的鳞片对平均结球数、平均根数、籽球重量(g/100粒)、发根率和结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方系百合各品种采用不同繁殖方式的5项指标差异显著,综合表现为:基培最好,扦插次之,而气培较差;鳞片繁殖的最佳位置依次是外部、中部和内部.  相似文献   

4.
百合品种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布鲁拉诺"、"索蚌"、"提伯"3个百合品种的离体培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接种百合鳞片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是0.1%升汞消毒8 min,污染率较低,为11.0%,而成活率最高,可达88.0%;采用小鳞茎整体消毒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率,污染率为0.0%;不同百合品种分化小鳞茎的能力有较大差异,分化能力依次为"布鲁拉诺">"索蚌">"提伯";在继代增殖培养中,"布鲁拉诺"的增殖系数最高,迭5.0,其次为"索蚌","提伯"最低,为4.2;3个百合品种的试管苗生根率都较高,其中"布鲁拉诺"最高,为92.0%,"索蚌"87.5%,"提伯"83.3%.  相似文献   

5.
百合种球抗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低温胁迫下6种百合种球即泰伯(Tiber)、多阿娜(Pollyanna)、索蚌(Sorbonne)、西伯利亚(Siberia)、耀眼(Ceb Dazzle)、布鲁塞尔(Brunello)的生理指标,以3℃为对照温度,分别测定0℃到-15℃下每一低温处理后6种百合种球的可溶性糖、丙二醛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3个生理指标,并通过观测法测定百合鳞片褐变率.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增大过程与温度的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抗寒性正相关,丙二醛含量与抗寒性负相关,蛋白质含量随温度的降低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与种球的抗寒性相关不大,通过褐变率得出6种百合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布鲁塞尔>耀眼>西伯利亚>索蚌>多阿娜>泰伯.  相似文献   

6.
杨凤玲 《北方园艺》2011,(21):113-114
以东方百合“索蚌”、“西伯利亚”花粉为试材,研究了运用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蔗糖、氯化钙和硼酸不同浓度组合对2种百合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索蚌”花粉萌发的最佳组合为硼酸300mg/L+蔗糖10 g/L+氯化钙50 mg/L;“西伯利亚”花粉萌发率最佳组合为硼酸100~200 mg/L+蔗糖10 g/L+氯化钙50 mg/L.  相似文献   

7.
胡涛  孙红梅  谢佳 《北方园艺》2010,(18):100-102
以东方百合‘Sorbonne’为材料,研究了IBA、GA3处理在2种温度培养下对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25℃培养有利于小鳞茎的发生和膨大。IBA处理在25℃条件下小鳞茎的数量和整齐度显著提高,15℃培养不利于小鳞茎的发生。GA3处理在25℃条件下显著促进了小鳞茎膨大及增重,15℃培养繁殖小鳞茎的数量较少,发育所需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
以东北百合的鳞片为材料进行扦插繁殖,比较了不同消毒剂、不同基质及鳞茎的不同层鳞片对扦插繁殖小鳞茎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避光条件下,用0.1% HgCl2处理鳞片,可有效防止鳞片腐烂,提高繁殖系数.以原生土、草炭+珍珠岩(1:1)这2种基质最好,诱导率达89.3%~93.3%,平均每鳞片繁殖小鳞茎数较高,达1.14~1.19个,产生的小鳞茎质量也较好,而且鳞片腐烂率低,生根效果也最好;草炭+河沙(2:1)及草炭+珍珠岩+蛭石(1:1:1)的扦插效果仅次于草炭+珍珠岩(1:1);河沙扦插鳞片时,平均每鳞片繁殖小鳞茎数最高,达1.38个,但诱导率最低(58.7%),易造成鳞片干萎,草炭则易造成鳞片大量腐烂,均不宜使用.鳞茎的外层鳞片比中、内层鳞片容易诱导出鳞茎,诱导率为100%,产生小鳞茎的数量最多,平均每鳞片繁殖小鳞茎数1.45个,小鳞茎平均直径也比中、内层的大.  相似文献   

9.
用混合基质、砂、田土3种基质对豫西山区5种野生百合中层鳞片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5种野生百合中层鳞片都具有较强的扦插繁殖能力,同时证明5种野生百合中层鳞片在不同基质中的扦插成活与成球情况不同,混合基质最适宜野生百合中层鳞片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兰州百合的标准化、规模化、高效繁育,以兰州百合鳞片为试材,研究不同消毒剂及其处理时间、基质配比和扦插方法对鳞片扦插的小籽球发生率、小籽球直径、生根数、根长和平均繁殖系数等繁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多菌灵1000倍液处理10 m i n为最佳消毒方法,其小籽球发生率最高,达93.3%,小籽球直径、生根数、根长和平...  相似文献   

11.
东方百合鳞茎冷藏解除休眠的养分代谢和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以自繁的东方百合鳞茎为材料, 研究在2℃、5℃和8℃条件下, 鳞片中淀粉、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和几种酶活性的变化。在8周的冷藏期内, 淀粉含量持续明显下降, 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增加, CAT、POD、SOD酶的活性在冷藏第1周下降极显著, 而α - 淀粉酶活性在第3周出现峰值, 自冷藏第4周后4种代谢酶活性均处于低水平。本试验中, 不同低温处理间的差异不大, 冷藏第7周后可解除休眠。  相似文献   

12.
以百合品种‘索邦’为试材,以室温(昼/夜温度22℃/14℃)为对照(CK),通过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环境(昼/夜温度8℃/2℃)对其胁迫处理3、7、10 d,随后立即增至室温,采用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等常规方法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的含量,探讨低温胁迫后增温对百合10叶期、20叶期及现蕾期生理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冬季日光温室的调温及切花百合的种植管理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与CK相比,低温胁迫后各生长期百合叶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胁迫10 d后分别达到各期CK的0.97~2.33、2.05~5.26、1.84~2.14、2.40~2.49、0.87~1.87、1.77~5.33倍,增温处理后其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REC、Pro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增温10 d后趋于各处理,分别为CK的1.03~1.26、1.12~2.18、1.02~1.12、1.35~1.72、0.87~1.03、0.56~1.32倍。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百合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相对电导率及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变化最为明显,且低温胁迫后增温可缓解‘索邦’百合不同生长期所遭受的生理伤害。  相似文献   

13.
以‘西伯利亚’和‘索邦’百合为试材,以加温温室为对照,研究了在不加温日光温室中百合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的‘西伯利亚’百合生育期有极显著差异,其它百合生长指标没有显著差异。不加温温室下的百合生长期延长。种植百合有一定的可行性,但需要对温室进一步改造,以提高温室的保温能力。生育期较短的‘索邦’百合更加适合采用不加温种植模式栽培。  相似文献   

14.
孙红梅  谢佳  王春夏  安晶  李天来 《园艺学报》2010,37(7):1109-1116
以东方百合‘Sorbonne’为试材,研究了GA3、IBA以及温度处理对鳞片扦插繁殖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可在较短时间内促进小鳞茎膨大,IBA处理使小鳞茎形成的时间延后,但可提高繁殖系数和整齐度。GA3、IBA分别结合5 ℃预处理可使小鳞茎质量显著增加,在较短时间内促进小鳞茎膨大;其中IBA 100 mg · L-1,1 h结合5 ℃预处理的鳞片繁殖系数和小鳞茎整齐度依次高于25 ℃与15 ℃变温培养及25 ℃恒温培养;GA3 100 mg · L-1,2 h结合5 ℃预处理获得的小鳞茎品质最佳。鳞片繁殖过程中,GA3、IBA结合各温度处理鳞片淀粉及总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尤其鳞片下部在25 ℃培养初期(20 d)下降幅度最大;IBA促进淀粉降解,结合低温处理的母鳞片较无低温处理的总可溶性糖含量低,为小鳞茎的诱导和形成提供了营养;5 ℃低温预处理促进GA3处理母鳞片淀粉的降解。  相似文献   

15.
百合杂交后代ISSR鉴定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使用筛选出的5对ISSR引物, 对由东方百合优良品种‘Sorbonne’、‘Tiber’‘Cobra’为亲本的4对杂交组合获得的40个杂交后代指纹进行了分析, 利用NTSY Spc软件UPGMA聚类构建的遗传关系能够较好地反映其亲缘关系。其中, 编号为P23和P21的引物是本试验中鉴定的分辨率较高的ISSR引物。  相似文献   

16.
选用荷兰百合品种索尔邦鳞茎、顶芽、茎段、叶等不同部位进行离体,以鳞茎为最佳外植体,以MS 6-BA 2.0 mg/L IAA 1.0 mg/L的培养基诱导丛生芽效果最好,其诱导率为96.7%,而且鳞片诱导中鳞茎中部表现出较大的器官发生潜力.百合继代增殖培养以MS BA1.0 mg/L IAA0.4 mg/L培养基为宜,组培苗在MS IAA0.5 mg/L的培养基中较易生根,生根时间为25 d左右.  相似文献   

17.
试验材料是从新铁炮百合(Lilium × formolongi)与东方百合‘索邦’(Oriental hybrid ‘Sorbonne’)的杂交苗中筛选出的优良株系。以该株系组培扩繁的试管鳞茎为材料,通过石蜡切片观察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阶段的茎尖解剖结构;通过交互迁光试验初步确定光周期感受态及限界性诱导光周期;在不同光周期下,通过qRT-PCR技术测定分析了杂种苗不同组织和发育时期成花诱导相关基因CONSTANSCO)和FLOWERING LOCUS TFT)的表达。结合形态特征、解剖结构和基因表达状况,最终确定了该百合杂种苗成花诱导关键时期:在6 ~ 8片基生叶时开始进入光周期感受态,在2 ~ 4个节间时开始进入成花诱导期,限界性诱导光周期为28 d。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东方百合种球"Sorbonne"原地复壮后,进行老球的周径、鳞片数、重量、新生子球重量、新生子球周径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花后种球原地复壮经过41~55d可以达到原来进口14~16cm种球的周径和重量。增施硫酸钾镁、磷酸二氢钾和复合微肥,可增加新生子球的周径和重量,提高二茬花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