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诚 《农家顾问》2008,(11):22-23
1.木槿目前有哪些品种? 答:木槿是我国传统的桩景和盆栽树种。木槿花在长期的人工栽培中,选育出了丰富的类型和品种。目前国内外栽培的约有70余种分为单瓣、半重瓣、重瓣3类,每1类又可分为3种花形。常见的栽培品种有.白花木槿、玫瑰木槿、重瓣红花木槿、重瓣淡青木槿、重瓣紫红木槿、堇色木槿、重瓣堇色木槿、豪华木槿、稀有木槿、双色木槿、斑叶木槿、长苞木槿等品种,各种木槿在花色、花瓣数量等方面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2.
木芙蓉的栽培管理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芙蓉,属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称芙蓉花,原产我国黄河流域至华南,尤以四川成都一带有名,成都故称"蓉城"。木芙蓉种类极多,有单瓣桃红色花、大红重瓣、白重瓣、斑白半桃红重瓣、醉芙蓉(清晨开白花,中午转桃红,晚上变深红)等品种。木芙蓉的栽培历史悠久,且多栽种于  相似文献   

3.
10种木槿属植物叶片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发营养价值高的新型木本有机蔬菜为目的,测定、分析了10种木槿属植物叶片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纤维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干物质的含量,并对以上测定结果进行平均隶属函数值分析,其综合营养价值从高到底依次为芙蓉葵(61.86)、白色重瓣木槿(61.00)、紫色单瓣木槿(57.14)、粉色重瓣木槿(53.02)、木芙蓉(48.57)、黄山木芙蓉(40.36)、红色单瓣扶桑(38.65)、红色重瓣扶桑(38.49)、粉色单瓣扶桑(29.69)、黄色单瓣扶桑(20.37)。  相似文献   

4.
木槿为小乔木,夏秋季开花,经霜乃止.因花色和花形的变化而有很多品种,花有纯白、米黄、粉红、淡紫、紫红等;花形有单瓣、半重瓣、重瓣;还有重瓣二色等.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单瓣和重瓣紫花木槿雌雄蕊的发育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单瓣紫花木槿的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面体状的四分体,成熟花粉是二细胞型,圆球状,表面有刺,雌蕊发育滞后于雄蕊发育一周左右,即雄蕊发育至单核小孢子时期时,珠心内大孢子母细胞开始进行减数分裂,历经蓼型胚囊的发育模式,发育为成熟胚囊.重瓣紫花木槿的雌雄蕊均瓣化并败育.单瓣紫花木槿开花后第4天开始进行双受精,胚的发育历经球形原胚、心形胚、鱼雷胚、子叶胚及成熟胚时期,核型胚乳,种子成熟后无胚乳.   相似文献   

6.
木槿为小乔木,夏秋间开花,经霜乃止。因花色和花形的变化而有很多品种,花有纯白、米黄、粉红、淡紫、紫红等;花形有单瓣、半重瓣、重瓣;还有重瓣二色等。几个品种栽成1行,争奇斗艳,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是家庭庭院和城市街道绿化的优良花卉之一。近年苗木价格逐年上扬,前景看好。木槿露地短穗扦插育苗,具有技术简便、操作容易、成本低、速度快、数量大、经济收入高的优点。主要扦插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木槿3个赏花品种"玫瑰"、"红心"和"白花"在开花期表现出一定的泌蜜、花粉展现和昆虫传粉共性及差异性.研究表明:三者花粉量存在显著差异,"白花"木槿花粉量最多,"红心"木槿最少,而花粉展现时间(即雄性功能持续时间)则相反,两者有一定的互补性;3个木槿品种的主要传粉昆虫是东方蜜蜂、西方蜜蜂和熊蜂,熊蜂传粉效率较高,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较低且比较接近.花蜜分泌量与传粉者访花频率存在一致性,"玫瑰"和"红心"花蜜量较多.昆虫访花频率较高且比较接近,适合作为观赏性和蜜源性俱佳的木槿品种.而"白花"因花蜜分泌量较少,昆虫访花频率较低,尽管花粉量较大.但作为蜜源植物的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8.
垂丝海棠     
垂丝海棠为蔷薇科落叶乔木,与苹果同属,原产我国西南各省,尤以四川最盛.它树枝开放,枝柔长蒂,树姿婆娑.花有重瓣和半重瓣之分,花朵下垂,花蕾嫣红,开放时呈粉红色,还有白花品种,较少见,十分珍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卵叶山蚂蝗、距瓣豆、三尖叶猪屎豆、白花灰叶豆4种绿肥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和处理方式,缩短绿肥的出苗时间。【方法】通过研究不同温度、处理方式下卵叶山蚂蝗、距瓣豆、三尖叶猪屎豆、白花灰叶豆种子的发芽特征,分析温度、处理方式对4种绿肥发芽过程的影响,探索不同绿肥发芽的最佳温度和处理方式。【结果】4种绿肥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对温度变化的反应一致,均随处理水温的升高而提高。卵叶山蚂蝗的发芽势、发芽率随处理温度的提高一直上升,90℃处理最高;距瓣豆、白花灰叶豆则随处理温度的提高先上升后下降,75℃处理最高,三尖叶猪屎豆随处理温度的提高则呈下降趋势,60℃处理最高。不同处理方式对绿肥发芽的影响不一致,卵叶山蚂蝗和距瓣豆的发芽速度为自然冷却马上倒掉冷水骤冷,三尖叶猪屎豆为冷水骤冷马上倒掉自然冷却,白花灰叶豆为自然冷却冷水骤冷马上倒掉。4种绿肥种子的发芽指数、萌发持续时间相差很大。三尖叶猪屎豆和距瓣豆仅4 d、7 d就完成萌发,白花灰叶豆、卵叶山蚂蝗则需要17、25 d。【结论】卵叶山蚂蝗的最佳发芽温度为90℃,白花灰叶豆为85℃,距瓣豆为75℃,三尖叶猪屎豆为60℃。卵叶山蚂蝗和距瓣豆的最佳处理方式是加热水直至自然冷却,三尖叶猪屎豆为加热水搅拌后直接倒掉,白花灰叶豆为加热水搅拌倒掉再加冷水骤冷。  相似文献   

10.
《农家顾问》2013,(2):45-45
<正>(一)保活邮苗每次特快邮费20元带彩照资料:特大花特大果盆景石榴矮生灌木国际极品花朵直径10多厘米重瓣不露心四季天天开花结果酸甜可口观食皆美盆栽地植南北均宜,红花白花各15芽30元(2芽插1棵),9年生结果大苗每棵280元保活邮。荷兰特矮四季菊特大花紫红色花直径10厘米重瓣不露心耐热抗寒四季天天开15棵30元,红、粉、红心白边等30棵30元。大花重瓣宿根四季向日葵多年生花朵直径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盆栽浇灌NaCl溶液的方法,对0(CK)、0. 3%、0. 5%、0. 7%NaCl胁迫下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和木槿(Hibiscus syriacus)嫁接苗(以海滨木槿为砧木)叶片光合、荧光、内源激素、抗氧化酶和养分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0. 5%NaCl胁迫下,海滨木槿和嫁接木槿均能有效维持光合作用,保持光反应中心正常能量转化;在0. 7%NaCl胁迫下,海滨木槿、嫁接木槿的最大光化学效率显著降低,光合速率分别下降24. 7%、83. 8%,且2种植物叶片中的氮、磷浓度显著低于CK。海滨木槿和嫁接木槿通过保持相对较高的酶促抗氧化剂活性清除活性氧。NaCl胁迫30 d后,海滨木槿和嫁接木槿均成活,且嫁接木槿在株高增长率方面优于海滨木槿,表明以海滨木槿为砧木缓解了NaCl胁迫对嫁接木槿的影响,提高了其耐盐性,在滨海盐碱地的植被恢复以及生态改良过程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以木槿粉雪纺为材料,研究不同修剪强度对木槿生长的影响。通过比较轻剪、重剪和对照(CK)3种修剪强度下木槿粉雪纺枝条生长情况和开花情况,发现适当的修剪可以改善枝条比例,旺花枝和壮花枝比例明显增加,对应的花量也明显增加。在重修剪强度下,木槿粉雪纺的旺花枝和壮花枝分别为整株枝量的40.5%和22.0%,在轻修剪强度下分别为33.5%和20.1%,对应CK的旺花枝和壮花枝分别为17.7%和11.7%。而开花极少的营养枝比例在修剪后急剧减少,CK、轻剪和重剪条件下营养枝的比例占比分别为13.2%、9.5%和3.0%。开花量比较结果表明,重剪强度下开花量为CK的2.39倍,轻剪强度下开花量为CK的1.67倍。以上结果表明,适度修剪对协调木槿粉雪纺树型、均衡树体生长、促进开花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RAPD分子标记,构建了刺梨8个基因型的DNA指纹图谱和亲缘关系图。结果表明,以筛选出的16个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多态性检出率高,其中以OPB—11、OPW—02和OPAF—16多态性最好,能有效地用于供试材料的鉴别;基因型之间多态性百分率(PP)差异较大,以重瓣刺梨最高(60.9%),无籽刺梨最低(48.3%);通过RAPD遗传距离矩阵,采用UPGMA法构建了8个基因型的聚类图,并结合多态性百分率,分析了基因型之间,特别是重瓣刺梨、白花刺梨及无籽刺梨与5个栽培类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4.
Cd(2+)对海滨木槿种子萌发及根伸长抑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d2+对海滨木槿种子萌发及根伸长的抑制效应。[方法]以海滨木槿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Cd2+浓度下海滨木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根伸长量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低浓度的Cd2+能够促进海滨木槿种子萌发,但对Cd2+浓度的增加不敏感,只有较高浓度的Cd2+才可抑制种子的萌发;Cd2+对海滨木槿种子发芽的抑制效应远小于对根伸长和生物量的抑制效应;随着Cd2+浓度的升高,海滨木槿根的伸长量及生物量明显降低,且Cd2+对海滨木槿根伸长的抑制率与其浓度呈极好的正相关。[结论]该研究为海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经调查表明,余庆县吴茱萸种植地发生杂草种类共有22科53种,其中主要杂草种类有13种,以单子叶杂草占优势;杂草群落组成以单子叶杂草为优势种,阔叶杂草为亚优势种和配搭种组成;以定植第1年和定植第2年的吴茱萸种植地杂草发生危害较重,定植第3年开始减轻;秋季比春季危害重。结合中药材GAP生产要求,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辅,抓住关键时期及时进行人工除草为重点的防除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近几年随着观光农业的兴起,花色的选育和改良已成为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鉴定和材料创制的重要研究方向。以甘蓝型油菜黄白花分离F2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对白花性状基因候选区间定位,开发与白花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为定位白花候选基因和选育白花新材料提供新思路。【方法】以甘蓝型油菜DH纯系黄花Y05和甘蓝型油菜纯系白花W01杂交,观察F1和F2群体的花色分离,分析白花性状遗传模式。在F2群体中选取30株纯白花和30株纯黄花构建DNA叶片子代池和RNA花瓣子代池,对亲本和DNA叶片子代池进行30×重测序,对RNA花瓣子代池进行5×测序。以法国甘蓝型油菜Darmor-bzh、中双11、Darmor、Tapidor为参考序列,重测序QTL-seq分析流程计算2个DNA子代池的SNP-index和delta(SNP-index)。利用R包画出SNP-index和delta(SNP-index)滑窗分析图,鉴定候选区间。转录组MMAPPR分析流程以法国甘蓝型油菜Darmor-bzh为参考序列,计算SNP频率,ED4(Loess fit)检测峰值和鉴定候选区间。利用MISA进行重复序列鉴定,使用Prime3在候选区间进行SSR引物设计,在F2群体中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SSR引物进行筛选。【结果】甘蓝型油菜黄花与白花杂交F2群体中,白花和黄花性状分离比符合3﹕1,暗示白花性状受1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全基因组重测序区间定位结果显示,白花性状基因候选区间在Darmor-bzh C03染色体52—55 Mb。同时以甘蓝型油菜中双11、Darmor、Tapidor分别为参考序列,均鉴定出白花基因候选区间在C03染色体上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转录组测序定位白花性状基因位于Darmor-bzh C03染色体54—55 Mb。转录组测序和重测序定位染色体结果高度一致。在此区间内MISA和Primer3结合设计SSR引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筛选到6个与白花性状紧密连锁共分离的SSR标记。6个SSR标记区间范围在760 kb(52.81—53.57 Mb)。此候选区间与甘蓝、白菜共线性分析,对应白菜A02染色体56.76—57.40 Mb区间,对应甘蓝C03染色体10.99—11.28 Mb区间。【结论】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由1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白花性状基因候选区间在法国甘蓝型油菜Darmor-bzh C03染色体52—55 Mb区间内。此区间760 kb范围内筛选出6个与白花性状基因紧密连锁共分离的SSR标记。  相似文献   

17.
水杨酸预处理木槿种子对其幼苗抗寒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低温胁迫下水杨酸(SA)时木槿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用0.1 mg·L~(-1)、1 mg·L~(-1)、10 mg·L~(-1)、100 mg·L~(-1)和1 000 mg·L~(-1)五种不同浓度的SA预处理木槿种子,研究SA对木槿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处理木槿种子使其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提高,相对电导率降低,说明SA处理可增强木槿幼苗的抗寒性,且以100 mg·L~(-1)的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正>茉莉为木犀科常绿灌木,开白花,单瓣或重瓣。茉莉一年大体有3个花期,第一期为6月(霉花),第二期为7—8月(伏花),第三期为9—10月(秋花)。它的花芳香四溢,还可以泡茶,因而深受人们喜爱。家庭种植茉莉一般四月底搬出室外放在向阳处,10月初搬  相似文献   

19.
重瓣丝石竹试管花的诱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重瓣丝石竹无菌苗营养芽为材料,研究了重瓣丝石竹试管花的直接诱导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外源细胞分裂素是重瓣丝石竹试管花形成的必需因子,BAP低浓度对试管花形成有诱导作用,但较高浓度会抑制花的形成,促进营养芽的分化;ZT1.5mg/L对营养芽分化花芽效果最好.在ZT作用下,MET较显著地提高了重瓣丝石竹花芽的分化率.在诱导培养基中只加1/2 NH4NO3或不加NH4NO3,有利于重瓣丝石竹花芽的分化和发育.在重瓣丝石竹花前期,重瓣丝石竹茎段外植体在开花诱导中表现有明显的成花生理梯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近几年随着观光农业的兴起,花色的选育和改良已成为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鉴定和材料创制的重要研究方向。以甘蓝型油菜黄白花分离F2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对白花性状基因候选区间定位,开发与白花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为定位白花候选基因和选育白花新材料提供新思路。【方法】以甘蓝型油菜DH纯系黄花Y05和甘蓝型油菜纯系白花W01杂交,观察F1和F2群体的花色分离,分析白花性状遗传模式。在F2群体中选取30株纯白花和30株纯黄花构建DNA叶片子代池和RNA花瓣子代池,对亲本和DNA叶片子代池进行30×重测序,对RNA花瓣子代池进行5×测序。以法国甘蓝型油菜Darmor-bzh、中双11、Darmor、Tapidor为参考序列,重测序QTL-seq分析流程计算2个DNA子代池的SNP-index和delta(SNP-index)。利用R包画出SNP-index和delta(SNP-index)滑窗分析图,鉴定候选区间。转录组MMAPPR分析流程以法国甘蓝型油菜Darmor-bzh为参考序列,计算SNP频率,ED 4(Loess fit)检测峰值和鉴定候选区间。利用MISA进行重复序列鉴定,使用Prime3在候选区间进行SSR引物设计,在F2群体中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SSR引物进行筛选。【结果】甘蓝型油菜黄花与白花杂交F2群体中,白花和黄花性状分离比符合3﹕1,暗示白花性状受1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全基因组重测序区间定位结果显示,白花性状基因候选区间在Darmor-bzh C03染色体52—55 Mb。同时以甘蓝型油菜中双11、Darmor、Tapidor分别为参考序列,均鉴定出白花基因候选区间在C03染色体上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转录组测序定位白花性状基因位于Darmor-bzh C03染色体54—55 Mb。转录组测序和重测序定位染色体结果高度一致。在此区间内MISA和Primer3结合设计SSR引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筛选到6个与白花性状紧密连锁共分离的SSR标记。6个SSR标记区间范围在760 kb(52.81—53.57 Mb)。此候选区间与甘蓝、白菜共线性分析,对应白菜A02染色体56.76—57.40 Mb区间,对应甘蓝C03染色体10.99—11.28 Mb区间。【结论】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由1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白花性状基因候选区间在法国甘蓝型油菜Darmor-bzh C03染色体52—55 Mb区间内。此区间760 kb范围内筛选出6个与白花性状基因紧密连锁共分离的SSR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