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更换蜂王、壮大群势,是每个蜂农一年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如果单纯长期自繁一个品种,会导致蜂王纯度提高,产卵力下降,卵死亡率增强,这对生产十分不利。尤其是蜂群交尾,一般采用标准箱分区设置、分散摆放与蜂群分区放置的办法等来提高蜂王交尾率,但是要携带大量蜂箱,浪费许多蜂。采用继箱小群交尾的办法可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具体方法是:在王台成熟前2 d,打开继箱后巢门,让蜜蜂自由出入,2 d后采用塑料布、棉布等轻质材料在继箱巢门一侧分割能放置2张脾的小区,提取本箱带蜂子脾1张,外加蜜脾1张,即成交尾群。  相似文献   

2.
一般的交尾箱都是把标准巢箱隔成3~4室,在蜂箱四面各开一巢门,3~4个交尾群在一个箱内,应用原有的标准巢脾,每群一张脾,有蜂1,000只左右。为减少交尾群蜜蜂的数量,投入采集工作,我们设计了一种小型交尾箱。这种交尾箱箱体等于标准箱的1/18,箱盖上“焊”上2块长70毫米,宽55毫米的巢脾,可容300只左右的工蜂。经过多次试用效果良好。现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养王的时候为了用较少的工蜂组成交尾群或在越冬的时候贮备蜂王以供下年提早分蜂和加速蜂群繁殖,我们用10框标准蜂箱将巢脾改制成1/3能养6—8个蜂王的多室交尾贮王箱。经过几年来的试用,效果很好,优点是:1.4 框蜂就能组成6个交尾群(或贮养6只蜂王)。比一般交尾箱少用一半的蜜蜂。2.用小巢脾2—3框组成的交尾群,比用标准箱隔成1—2框的狭长的交尾群适合蜂群生活习性,因此有利于工蜂护卫蜂王,能够维持巢内适宜的温、湿  相似文献   

4.
《中国蜂业》2011,62(9)
一、材料和方法 把每个单箱体(郎氏箱)用胶合板分成3个各有3张脾的小群,15群蜂分成45个小群。每小群有独立内盖,方便蜂群检查。两侧小群巢门开在相同方向,中间的小群巢门方向相反,以避免蜜蜂迷巢。每小群有1张封盖子脾,1张空脾和1张蜜粉脾,关闭巢门后把蜂群转移到21~24℃黑暗的室内放置12小时,次日上午把蜂群转移到试验地点。给每个蜂群放入一个成熟王台,2周内不再检查蜂群,使处女王羽化后进行交尾,产卵。  相似文献   

5.
蜜蜂的记忆力很强 ,如蜜蜂对蜂巢的位置记得非常清楚 ,即使原蜂箱有较大距离的变动 ,外勤蜂仍能在原位上寻找 ;可是一经自然分蜂组织成新群后 ,蜜蜂就会把老巢彻底忘掉。据此特性 ,笔者曾多次利用自然分蜂群组织交尾群 ,收到了满意效果。当蜂群因自然分蜂飞逃聚团时 ,选几张有蜜的巢脾 ,放置在一空巢箱内 ,将此蜂箱放在分蜂团的附近 ,把分蜂团收捕入箱 ,找到蜂王 ,用王笼暂时关闭在蜂路中 ,盖上箱盖 ,打开巢门 ,招引工蜂聚集。待分蜂群稳定后 ,选择 2张蜜粉脾放入由巢箱组成的交尾箱中 ( 1家或多家 ) ,把收集到的分蜂群蜜蜂分配到交尾箱内 ,…  相似文献   

6.
朱照有 《蜜蜂杂志》2005,25(11):24-24
2005年4月25日,5个交尾群,第2天安台,第3天出房,5只处女王体格健壮、双翅齐全,有意剪去1只处女王的双翅。出房第4天下午检查5只处女王,皆发育正常,行动紧张,腹部缩小,是性成熟的表现;其中有一群的处女王试飞。第5天天气晴好,是交尾的好日子:下午2时无翅王爬出巢门数次,作起飞姿态,但无法起飞。本箱内有雄蜂数十只,提脾观察3次,没有发现一只雄蜂追随无翅处女王。无翅处女王随后又爬出巢门3次,本人怕箱内交尾不成功,特用尼龙纱做成一个巢外婚配的“新房”,靠在交尾箱前,通过巢门可直接出入爬到箱外交尾。处女王第1次进入“新房”,再没有回巢,…  相似文献   

7.
换王四法     
<正>换王、诱王和介王是初学养蜂者最大的难题,经常出现换王失败,影响蜜蜂繁殖和生产。为了能更好地换王,下面介绍的四种换王方法,不受条件限制,简单易行,利用自然交替和幼蜂换王。一、直接介入用新产卵王直接换掉处女王。找到处女王,处理掉,将新产卵王直接放在原处女王爬行的位置即可。二、幼蜂换王继箱内放正出房的老子脾,把继箱和巢箱中间用覆布隔严,继箱开后巢门。外勤蜂回到巢箱,继箱全部剩下幼蜂,保证饲料充足,将新王、老王、处女王放入即可。利用幼蜂介王和换王,方法简单,成功率高。三、老王介入先将老王囚禁,放到它群代管。将交尾群所有巢脾抖蜂与它群无子脾对换,2小时后发现交尾群大量工蜂混乱振翅,将老王直接放  相似文献   

8.
2003年10中旬,笔者购进一只种王,是一个月前产卵的新王.11月初开始用该种王所产的幼虫育一批王,准备在越冬前更换老王.11月20日分配成熟王台到交尾群.最后剩下一个王台,便留在种王群的继箱内组织交尾群.用一张铁纱隔在巢继箱之间,两者的巢门错开180度.种王保留在巢箱里.11月21日,继箱内处女王出房.12月1日检查处女王交尾情况时,发现处女王失踪.于是就抽出隔在巢继箱之间的铁纱,合并了蜂群.  相似文献   

9.
八室交尾箱     
八室交尾箱,综合了多种交尾箱的特点,从减少交尾群使用的工蜂数,而又能维持交尾群的温度的目的设计的。把四室的标准箱交尾箱,再等分成八室,每侧各开二个巢门,原蜂箱的后、左、右三方的底板向外扩展2公分,作为蜜蜂和处女王回巢的着落  相似文献   

10.
1 内保温首先保证蜂多于脾 ,使蜂群能够密集护脾 ,巢脾两侧加放木隔板和保温垫。隔板外空间过大 ,要装入干草、锯末或树叶来缩小空间 ,抗寒保温 ,也可以在覆布上加盖 3~ 4层报纸 ,纱盖上加草帘或干锯末。为了帮助弱群保温 ,可以把 2个弱群放在一个箱内饲养。用木隔板把巢箱隔成 2区 ,每区放1群 ,巢门留在 2群中间隔板的两侧 ,2个巢门之间隔着倒三角木块 ,外表是 1个门 ,内部为 2个门 ,外勤蜂可以互相调换。这样不但增强了弱群的抗寒能力 ,而且还给弱群加强了防盗蜂的能力。2 外保温蜂箱的漏缝要糊严 ,箱底下面垫上干草或树叶 ,箱底用干土…  相似文献   

11.
<正>一、巢门诱入法在傍晚,从交尾群中带脾提出开始产卵的蜂王。把此脾平放于失王群蜂箱的起落板处,有王面朝上,用手指轻轻驱赶蜂王,当蜂王爬上蜂箱的起落板时,立即把巢脾拿开,返还原蜂群,蜂王会自动爬进蜂箱。二、带蜂诱入法  相似文献   

12.
我开始养蜂时使的是卧式箱 ,后来又用了几套标准箱 ,在摇蜜抖蜂时总觉得卧式箱的蜜脾要比标准箱的沉些。第 2年我做了一个试验 ,取框数相同、群势相当、管理方法一致的两群蜂同时清箱后摇蜜称重 ,结果卧式箱比标准箱的多摇 1 8kg蜜。摇完蜜后立即互换蜂箱。换箱后头一次摇蜜卧式箱多出 1 6kg蜜 ,第二次又超 2 8kg蜜。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标准箱的继箱是后加上的 ,蜂子也是从巢箱提上去的。继箱上虽开有巢门 ,但蜜蜂出于习惯不一定都走近道 ,有不少采集蜂从巢门进出 ,通过拥挤的巢箱 ,还要通过隔王板 ,必然费时费力。这就减少…  相似文献   

13.
<正>在王台未成熟仍在封盖王台内,群内多次调进各种日龄卵虫脾,不影响处女王台出和以后的出巢交尾,还能增加群内幼蜂数。在处女王交尾期间,养蜂者为了充分利用交尾群内蜜蜂哺育幼虫的潜在能力而向交尾蜂群内调进子脾或卵脾,群内断子多日后,蜂群突然出现蜂卵成片,易产生错觉误认为群内有产卵蜂王,从而  相似文献   

14.
<正>中蜂防盗巢门系采用精密数控机床加工而成,它是利用中蜂与意蜂的个体大小特点,有效地避免中蜂群遭到其他蜂种的侵害,又能控制蜂王飞跑。中蜂防盗巢门使用说明:1.原设计是为防止意蜂入箱,使中蜂群严重受损,只要装上中蜂防盗门,中蜂群不再怕意蜂来作盗。2.装上防盗门,只要打开6.5 mm孔处女王和雄蜂可以完成交尾,成功交尾后关闭6.5 mm孔,蜂王是跑不出的,这样可以解决中蜂爱跑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下面是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提高处女王交尾成功率的3点关键性措施,提供给广大蜂友,供参考。1合理摆放交尾群首先应避开主群的飞行线,以免处女王交尾时被裹进大群。交尾群的朝向:场地大的情况下,一律朝向西南方向,各交尾箱的距离在5m以外,以相互交错的形式进行排列;场地受限时可以4个交尾箱为一组,巢门分别朝向东、南、西、北4个方向,这种排列方法宜在夏、秋两季使用,交尾成功率一般都在80%以上。交尾场地的选择以宽阔为好,远离交通要道,尽量安静;交尾箱应摆在树木、土堆、石块或有明显标志的附近。双王交尾箱,要在两个巢门的中间用草把或土块…  相似文献   

16.
1内保温 首先保证蜂多于脾,使蜂群能够密集护脾,巢脾两侧加放木隔板和保温垫.隔板外空间过大,要装入干草、锯末或树叶来缩小空间,抗寒保温,也可以在覆布上加盖3~4层报纸,纱盖上加草帘或干锯末.为了帮助弱群保温,可以把2个弱群放在一个箱内饲养.用木隔板把巢箱隔成2区,每区放1群,巢门留在2群中间隔板的两侧,2个巢门之间隔着倒三角木块,外表是1个门,内部为2个门,外勤蜂可以互相调换.这样不但增强了弱群的抗寒能力,而且还给弱群加强了防盗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我用意蜂标准箱加上中蜂框式隔王板饲养中蜂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 2 0 0 2年收到的 1群中蜂 ,现发展为几群 ;虽有蜂想飞逃 ,但没得逞。现我把方法介绍给大家 ,有类似情况的蜂友不妨试一试。用意蜂标准箱 ,在箱中用中蜂框式隔王板隔开 ,蜂箱两边各开一个巢门。刚收捕来的中蜂 ,把蜂群带王放在一边 ,这边的巢门关上 ,让工蜂通过隔王板从另一个巢门进出。通过观察两三天 ,如果蜜蜂工作正常 ,则除去隔王板 ,这边的巢门也可以打开 ;如果蜜蜂工作不正常 ,则用隔王板隔着 ,让工蜂从隔王板进出 ,过几天蜂王就要带蜂飞逃 ,因蜂王出不来 ,蜜蜂吵一阵…  相似文献   

18.
在提交尾群时,选择颜色大小与大群一样的蜂箱,放在大群后面。小群的巢门紧挨着大群后箱壁,巢门关小到只能两只蜂进出。从大群提两脾蜂放入后面小群,在邻近的大群里再提一张正出房的子脾和一张蜜脾放在交尾群的另一侧;一天后小群采集蜂全部飞回原群,导入王台,处女王出房后就以将小群搬到新址,让蜂王交尾。如交尾群起盗可用青草挡住巢门,让工蜂只能出不能进,盗蜂自然停止。如果处女王被围可将小群还原,不起盗后再搬回。此方法的依据是原群提的交尾群放在大群后面,  相似文献   

19.
GN式蜂箱是四川农业大学龚凫羌、宁守容二位老师专为饲养中华蜜蜂而设计的 ,其内围尺寸为33cm× 37cm ,高为 15 8cm ,其宽度和郎氏蜂箱差不多。笔者饲养中蜂时曾做得几套GN式蜂箱 ,用于西方蜜蜂饲养中取得很好的效果。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 :1 作交尾箱用GN式蜂箱的巢脾尺寸约为郎氏蜂箱 (一般称为“标准箱”)巢脾的 1 3大 ,1标准脾蜂可护住GN式巢脾 2~ 3张 ,1个GN式箱做四区交尾箱约 4标准脾蜂即可。不但不浪费蜜蜂的哺育力 ,而且防盗蜂。2 利用GN箱提供幼虫脾GN箱巢脾 ,1只蜂王一般 1天就可产满。在移虫过程中 ,不会因 1张脾…  相似文献   

20.
初学养蜂。蜂友指导 ,蜂箱坐北向南。后来 ,看到一些书刊上介绍 ,巢门向南最好 ,向东次之 ,再次向北 ,向西最差。所以一直沿用巢门向南摆放蜂群。随着蜂群数量的增加和场地的限制 ,不得不把蜂箱的巢门相背摆放 ,向南向北各半 ,发现巢门向北摆放优于巢门向南摆放 ,后经几年试验 ,结果基本相同。1 .春繁省饲料。早春巢门向北比巢门向南蜜蜂出巢活动少 ,空飞少 ,发展快 ,省饲料 ,但有时箱前死蜂较多。自三月初春繁开始 ,到四月初杏、桃开花 ,平均巢门向南的群 ,需更换四框饲料脾 ,巢门向北的群 ,只需更换两框饲料脾。春繁一开始 ,群势差不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