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4年,思南县炉山林场在地、县各级业务部门和行政部门支持下,承办了五倍子基地731亩。三年来,通过采取留种放虫、补树植藓、抚育保护等一系列措施,1986年五倍子获得较好收成。据有关部门现场验收.基地内倍子最高亩产已达34.5斤,最高单株产量达3.24斤,较差的培林亩产也均在2斤以上,731亩五倍子生产基地平均亩产倍子9.1斤,较我区原  相似文献   

2.
五倍子是倍蚜寄生盐肤木、红麸杨、青麸杨等植物叶上所形成各种虫瘿的总称,它包括角倍类、肚倍类和倍花类共14种。生产五倍子必须同时具备倍蚜虫、夏寄主树和冬寄主苔藓三个基本要素。虫、树、藓三要素中,树的生态适应性最强,虫次之,苔藓植物最弱。大面积发展五倍子...  相似文献   

3.
三都水族自治县西北面有一个崎岖狭窄的山沟,名叫石灰窑,共有12户人家73人;人均耕地面积0.67亩,过去是个吃粮靠回销,用钱靠贷款,穿衣靠救济的地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个村组在共产党员杨仕全的带领下。坚持年年在荒山上种油桐树,1983年开始有收入,到1985年底,全组一百多亩荒山全部种上油桐,其中一半已挂果,收入干桐籽15000斤,加上牧、副、渔共收入现金15200元,人均达208元。桐子多,粮食增产,他门用桐籽壳作肥料,改良了土壤,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去年人均达到719斤,粮食和  相似文献   

4.
去年秋末的一天,我们到寻甸县柯渡公社乐朗大队第一生产队,访问了林业专业户张国仁同志。老张在他的小茅屋里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介绍了他家承包林场的情况。一九七九年,为了发展板栗生产,生产队在小山冲林地上兴建了一个林场。当时有四个场员,实行在场劳动评分,回队分配的制度。三年来,他们共栽下板栗树五百三十二棵,嫁接桃、梨果树五百株,收获粮食二千多斤,出售苗木现金收入二百九十五元。去年,生产队实行了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后,其他三人已先后回家,只有张国仁表示不走。为了把这个林场继续办下去,他向生产队提出了承包这个林场的要求,得到了生  相似文献   

5.
遵义县历史上即为我省五倍子主产区。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五倍子用途日广,因而市场需要剧增,大大地刺激着五倍子生产。目前,我县已建立了生产试验基地12个,面积近2万亩。保护五倍子资源,发展五倍子生产在我县已蔚然成风。五倍子的产结,除需具备倍树、蚜虫和苔藓外,还受着生态环境和人为活动的严格制  相似文献   

6.
五倍子是倍蚜寄生盐肤木、红麸杨、青麸杨等植物叶上所形成各种虫瘿的总称,它包括角倍类、肚倍类和倍花类共14种。生产五倍子必须同时具备倍蚜虫、夏寄主树和冬寄主苔藓3个基本要素。虫、树、藓3要索中,树的生态适应性最强、虫次之,苔藓植物最弱。大面积发展五倍子,必须根据倍蚜和产结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调节虫、树、藓对环境的适应性,使之搭配合理,进行科学经营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经1988~1990年在全区试验,三年生以上单株平均产0.5~1.0kg,亩产可达30~50kg,单株最高可达7kg,12年生倍树最高可达24.5kg,经过几年的定点系统试验研究,总结出五倍子丰产  相似文献   

7.
文山州有八角成林十万余亩,常年产量二百至三百万斤,平均亩产仅二三十斤。单产低的原因主要是老林比例大,不施肥。为了迅速提高八角老林的产量,文山州八角科研所从1983年开始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秋后施肥的老龄八角树有延寿、增产等收效。 1.投资小,收效大,见效快。根据多点试验结果,每株树一般施肥一斤左右,秋后能增收二至五斤干八角,即一株树春天收入二角五分钱,秋后即可增收七元左右,群众说这是“一本万利”的事。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夏季,岑溪市糯垌镇新塘村农民聂超迎来了丰收。他有4亩坡地,在南梧高速公路附近,2012年3月种植了80株澳洲坚果树。现在已有4米多高,每株挂果30斤。每斤生果15元,收入达3.6万元。他算了算,种澳洲坚果树收入是种木薯等农作物的10倍。聂超的澳洲坚果林是梧州市通道两侧林相改造的一部分。从2012年起,梧州市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9.
7月22日,湖北宜都市枝城镇九道河村五组村民余大成(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冬枣进行田间管理,即将成熟的冬枣让他喜上眉梢。两年前,余大成种植了1.5亩冬枣,去年收获3000斤,收入1.5万元。今年,他又种植了3.5亩冬枣,成为家庭增收的重要来源。据悉,九道河村  相似文献   

10.
资源县车田苗族乡车田街刘恒干,1970年在屋后种植杜仲一株,1983年开始结籽,到1986年,共采种145公斤,收入890元,今年夏季他将这棵直径35公分,高达9米多的杜仲树砍下,剥皮60公斤售给药材公司,得现金420元,共收入1310元,平均每年受益77元.  相似文献   

11.
五倍子生产从育藓养虫越冬到春迁蚜投放至结倍的全过程是一条不可脱节的生物链,环环紧扣,缺一均会造成失败。我区是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主产区黔北、川南相比气温高,雨量偏少,相对湿度低,倍蚜虫越冬气候条件差,特别是秋迂蚜和春迁蚜迁飞的转换期(10月、3月),气候要素相差大,苔藓生长欠佳,影响越冬成活率。五倍子生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倍树、苔藓、倍蚜虫)在同一地方不同时具备或适应范围很小。如何使两要素并存或单要素独存区结倍是五倍子生产开发的突破口。而  相似文献   

12.
杨兴林是桑植县竹叶坪乡鸡公垭村的青年农民,全家五日,1993年他种植14平方米的天麻,获鲜药3800多斤(干货95斤)、商品原种菌棒3000根,再生幼种300斤,销售后共收入20150元,人平收入4030元,每平方米土地产值1438元。全乡老动无不称赞。前几年,杨兴林为了摆脱贫困,一度外出沿海打工,但到年底结算,还是余不了几个钱。他决心回乡发展种植业、去冬只花几十块钱购回的天麻菌种,先后投入23个工日播种了14平方举土地的天麻。“工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就打了一个大胜仗,全家全年产值在全村115个农户中首次突破2万多元。面向市场 兴药…  相似文献   

13.
楚雄县中山公社洼子大队把发展核桃生产作为山区人民治穷致富的一项重要措施,摆到和农业同等的位置上用心抓好,核桃产量逐年上升,社员现金收入日益增加。去年全大队核桃总产量达六万多斤,除去社员自食部分,交售给国家五万一千斤,收入一万七千三百四十元,占全大队农副业总收入的百分之十三点八,人均核桃收入十五元四角;共得奖售粮三万八千二百五十斤,相当于全大队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六,人均增加  相似文献   

14.
1、发展经济林能尽快治穷致富 发展经济林,一般造林后3——5年便可受益,并随着树体生长逐年增多。竹溪县丰溪乡高子河大队,自1971年以来,发展漆树2000多亩,狠抓管理,每年割漆在3400斤以上,户平收入320余元;新洲乡双龙二队,1975年发展油桐258亩,80年大见成效,产油4290斤,户平收入200多元;西郧县景阳乡马坡一队刘武车,近年来在宅旁栽香园树300多株,83年产3400斤,收入2100多元;均县六里坪乡马家岗五队,因地制宜发展密桔,83年产量达30万  相似文献   

15.
《湖北林业科技》2019,(1):I0001-I0001
严高红,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51岁,中共党员。从事林业生产26年,自1993年从事五倍子种植工作,兢兢业业、刻苦钻研。2012年试用遮阳网作载体栽培苔藓。2014年,参与湖北省林科院研究工作,积极配合研究无纺布种植苔藓、倍蚜虫人工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6.
湖南洞口县长有很多盐肤木。它又叫报木树和五倍子树。为了扩大盐肤木林付产品的用途,洞口县林业局除将五倍子(叶上虫■)和叶(作肥料和饲料)作研究外,并将种子榨油。试验結果:每百市斤种子可榨油28市斤左右。该油色淡黄、有菜油香味,据长沙商品检  相似文献   

17.
栾川县赤土店乡小寨沟,沟壑纵横,40户人家,170多口人,人均土地面积不足4分。前几年,山民们吃粮靠救济,花钱靠贷款,日子过得相当紧。1983年开始,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房前屋后、山坡地头,大力种植樱桃树,现在,他们已种植五千多株。去年,山民们收获樱桃3万斤,收入3万元,人均收入230元。今年,樱桃又获丰收,出售4万斤,价值4万元,户均收入上千元。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小寨沟年产樱桃10万斤,价值10万元。  相似文献   

18.
湖南湘西自治州自1985年以来将五倍子综合技术开发作为一项脱贫致富的重点工程来抓。七年来,全州新建和改造野生倍林8.7万亩,产倍子3309吨,加工系列产品580吨,实现总产值7700万元,利税3300万元,出口造汇100万美元,农民获得收入3000万元,100多户倍农年收入过千元,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9.
<正>常规种茶一般要三年才能投产,投产后一至二年亩产多数在100斤以下。新华农场有3.5亩高度密植茶园,81年种植当年投产,亩产干毛茶39.1斤,82年正式投产,亩产干茶324斤,(预计83年可产干毛茶800斤)。两年来收干毛茶1186.4斤,收入4153.8元,总支出3795.04元,(内含开荒种植抚管用工、茶、种子、肥料、农药、加工费用以及奖金)为国家盈利358.76元,两年平均每亩可盈利102.5元,实观“早成园、早高产、早盈利”的茶园准标。为湛江垦区种茶闯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
宾阳县稔桥村集体林场自1962年开办以来共种杉木104万株,点播松树种子70多斤,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管理,现有林面积2532亩,其中成材杉木50万株、松树10万多株。1975年开始间伐,至今已收入10.7万多元,用以群众投工分配现金2.5万元、投资建设小型水电站1.4万元、群众建房用材价值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