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玉米育种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杂交种在美国玉米生产中的作用从美国1875—1985年玉米单产的变化情况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1875—1935年的前60年,玉米单产停留在83.3—125.3公斤,但从1940—1985年的45年玉米单产由130公斤上升到458.7公斤,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应用了杂交种。1930年以前主要应用的是天然授粉品种(农家种)。1945年以后美国玉米带几乎100%应用了杂交种。说明前60年所采取的选择方法,玉米单产提高不显著。美国玉米杂交种利用始于1908—1910年,从1918—1960年一直利用的是双交种,1960年以后单交种的利用逐年增加,目前生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玉米育种的现状、目标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玉米育种素材多为二环系,种质基础十分狭窄,严重制约了突破性杂交种的选育,优良自交系和杂交种的匮乏以及高产栽培技术的不完善是现在玉米单产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利用各地独特的地域和资源优势,运用现代科学的种质创新技术,拓宽创新种质资源,特别是引进外来自交系是提高玉米育种水平,进行轮回选择和突破杂交种选育的重要途径,对提高玉米单产、稳定总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提高玉米自交系选育成效新见要述(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拓宽种质基础,选用新材料材料是选系的物质基础。材料的选择是维系选系成败的首要环节。美国著名育种家布洛温(Broun)1972年说过:过去玉米育种的某些失败与其说是方法问题,倒不如说是材料问题。玉米选系所用的基本材料有三类,一类是品种群体(包括普通品种和品种间杂交种);另一类是自交系参加组配的优良杂交种;第三类是通过一定种质改良方法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玉米双杂交种的育成是世界农业生产上的一次革命,它为玉米育种开辟了一条新路;中国育种家培育玉米单杂交种成功,标志着玉米育种进入一个新阶段,并显著地提高玉米产量。4 单杂交种的培育和紧凑型玉米的推广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一场突发的“文化革命”使发展杂交玉米育种10年规划流产,大部分科研院所解散或下放,农业教育和科学研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和育种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和育种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玉米品种更新缓慢,区域化按类种植面积较小,中低产田块居多,玉米深加工业转化滞后;玉米种质基础十分狭窄,严重制约了突破性杂交种的选育;优良自交系和杂交种的匮乏以及高产栽培技术的不完善是黑龙江省近十年来玉米单产持续不前的重要原因。结合这些问题,对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和育种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战略措施:调整品种布局,推广优良品种,促进玉米均衡增产,增加科研投入,抓好中低产田的开发;利用我省独特的地域和资源优势,运用现代科学的种质创新技术,拓宽、创新种植资源是提高黑龙江省玉米育种水平和突破杂交种选育的重要途径,对提高玉米单产,稳定总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历年各地育成的玉米杂交组合一览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杂种优势利用作为玉米育种手段,起始于20世纪初。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种选育是1905年美国人EMEast提出的建议,为玉米杂交种选育奠定了基础。1917年DFJones提出生产利用双交种的建议,1919年美国生产出第一批玉米杂交种。玉米传入我国已有400余年,开始有计划引种始  相似文献   

7.
对提高玉米自交系选育效果的浅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种优势的应用是本世纪以来玉米生产上的重大革命,它使玉米产量大幅度的增加,玉米杂交种的增产效果是公认的。Cardwell(1982)研究认为美国遗传改良在玉米增产诸因素中占23.1%。李竞雄(1990)认为,我国无法精确估算玉米杂交种的遗传增益,只有它的产量增益数据,通常则以30~40%作为诸种增产因素中杂交种所占的比重。建国以来,我国玉米育种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近年来,由于育种工作水平所限,新育成的杂交种的产量潜力和其他性状并无显著的突破,很难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致使我国玉米育种处于“爬坡”状态。如何尽快解决当前的“爬坡”问题,这在玉米育种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玉米杂交种金刚7号是辽阳金刚种业有限公司、辽阳市绿丰玉米育种研究所以自选系“99于”为母本,自选系“9064”为父本组配育成的晚熟玉米杂交种,2003年通过辽宁省审定。该品种目前已被葫芦岛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买断。几年来,已成为葫芦岛市主要推广的玉米品种,表现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其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9.
关于玉米单杂交种对双杂交种产量的影响,至今尚无統一的見解。著名的育种家Γ.C.卡列也夫肯定双杂交种的产量不受参与交配的单杂交种的不同后代所轉移。Б.Π.索科洛夫院士認为单杂交种的第一代及其以后各代使双杂交种产量降低极微。A.C.穆西科认为单杂交种第一代以后各代会显著降低双杂交种的产量。 全苏T.Д.李森科遺传育种研究所玉米育种系于一九五六至一九五八年研究了双杂交种BИP42的亲本类型——即“荣誉”(44×38)与“光荣”(40×43)这两个单杂交种不同世代的产量,并研究了单杂交种不同世代交配所得BИP42第一代的产量。 首先测定了亲本类型各个不同世代的产量。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玉米育种中美国改良Reid和78599种质的作用及其再利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美国改良Reid和78599种质历年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上的研究与应用分析表明,随着美国杂交种的引进以及5003和U8112等含Reid种质选系及其衍生系的问世,育成的一批优良杂交种,历年来对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但近年来,我国华北区主要应用的骨干系掖478和掖107等,因某些抗性丧失使其直接利用受到一定限制。因而我国玉米育种家引进美国改良Reid种质中含热带血缘的优质高抗高产杂交种78599和3382等成功地选育出高配高抗自交系铁7922和78599.3等,已育出大批优良杂交种正广泛应用于我国玉米生产。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利用上述两类近缘杂交广基重组种质,然后本着优中选优、优劣互补和不断更新的原则再人工创建近缘广基综合群体进行群体改良和自交选系,让其优良特性得到再利用,应引起我国玉米育种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一个好自交系的育成,往往伴随一批优良杂交种的出现。自交系的高水平决定了杂交种的高水平,这是育种家的共识。我省近10年来玉米育种的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个道理。我省玉米育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除了依赖已育成的一系列新老自交系之外,必须要在选系上狠下功夫,否则,就谈不上育种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国商业种质对我国玉米育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雷 《北京农业》2007,(26):10-13
<正>美国商业种质对我国玉米育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育种者从美国商业杂交种分离了许多二环系,逐渐形成了PA(Reid)和PB(non-Reid)两大种质群,并利用这些二环系改良国  相似文献   

13.
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历来为育种家所重视。自交系不能直接用于生产,而是用其组配强杂交种在生产上使用。杂交种的农艺性状、增产潜力取决于亲本自交系的合理组配,因此选育优良自交系是利用杂种优势的基础,也是玉米育种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4.
玉米新品种秀青686是由全国著名玉米育种家王永普研究员以自交系S6-05为母本,自交系S3032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耐密、紧凑型优良玉米杂交种。文章介绍了玉米杂交种秀青686的选育过程和该品种的综合表现、特征特性、适应种植区域、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以供玉米育种和农业推广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广西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和杂优模式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五、六十年代,广西玉米杂交种以优良农家品种作为亲本系德育和推广品种间杂交种为主,七十年代大量引进外来玉米种质,以选育和推广单交种为主,但八、九十年代主要以墨黄9号群体改良种为育种核心种质,以选育和推广顶交种和三交种为主。五十年来,广西玉米单产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玉米种质资源的扩增、改良和创新。目前,广西玉米育种所利用的种质主要为6种杂种优势群。即墨黄9群、Lancastcr群、Reid群、施大红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普及了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上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育种进展慢,至90年代中期,山区的当家品种恩单二号、郧单一号、宜单2号已种植了10至20余年未能更换,致使恩单二号等当家品种生产性能不高,制约了全省玉米单产水平,1995年全省玉米平均亩产仅为254 kg,与全国玉米平均亩产水平(327 kg)相差73kg.  相似文献   

17.
近年,新疆玉米育种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加上新品种的采用、生产条件及栽培技术的改进。玉米的总产及单产均有很大提高,尤其是单产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首位。一、新疆玉米育种及应用1.新疆玉米育种现状①玉米育种发展迅速,成就显著新疆玉米育种工作起步较晚,近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玉米需求的扩大,玉米育种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成果,审(认)定了一大批优良玉  相似文献   

18.
<正>超高产玉米育种是我国发展玉米生产种植、提高玉米单产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提高我国玉米产量水平、保证粮食和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超高产玉米的含义和株型指标、超高产玉米的选育目标等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超高产玉米品种选育的技术措施。一、超高产玉米的含义及株型指标(一)超高产玉米的含义专家认为超高产玉米杂交种是指产量达到12 000kg/hm2以上或产量超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系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东省80~90年代推广的主要玉米杂交种的系谱是以黄早4、Mo17、8112、330和E28等骨干自交系及其衍生系为主,与其他自交系杂交,形成了较大的品种系谱群。这些玉米杂交种对山东省的玉米生产起了很大推动作用。系谱分析还表明,美国种质对山东省的玉米育种效果影响较大。今后要改进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选育推广紧凑大穗型玉米杂交种,进一步加大密度,使玉米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对四川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玉米优势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近20年玉米单产提高56.7%,总产量增长82.5%,产需缺口仍大。在四川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依据不同生态区特点,适度扩大玉米面积。按市场需要发展多用途品质的优质玉米,发挥可持续增产优势。调整育种目标,分别选育超高产高效型,抗逆稳产、资源高效利用型或多样用途的优良品种杂交种;扩充优良种质推动育种基础材料创新;改进育种方法,将传统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提高杂交种利用水平、更好地发挥杂种优势。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