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今年的主题为"防治土地荒漠化助力脱贫攻坚战",旨在倡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土地荒漠化防治,逐步改善沙区生态状况,加快发展沙区绿色产业,实现治沙增绿和致富脱贫协调发展。土地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生效20多年来,全球的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认真履行《公约》,  相似文献   

2.
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土地荒漠化,推动绿色发展",旨在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参与防治荒漠化的浓厚氛围,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土地荒漠化,推动绿色发展",旨在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参与防治荒漠化的浓厚氛围,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4.
正6月17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确定今年防治荒漠化日的主题是——让我们一起种未来,我国将纪念主题定为"防治土地荒漠化推动绿色发展",旨在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参与防治荒漠化的浓厚氛围,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土地荒漠化,推动绿色发展",旨在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参与防治荒漠化的浓厚氛围,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将防治荒漠化作为一项重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四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土地荒漠化助力脱贫攻坚战",旨在进一步激励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土地荒漠化防治,逐步改善沙区生态状况,加快发展沙区绿色产业,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富协调发展。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人民饱受荒漠化之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生效20多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球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明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土地荒漠化,推动绿色发展",旨在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参与防治荒漠化的浓厚氛围,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人民饱受荒漠化之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生效20多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球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风沙危害严  相似文献   

8.
土地荒漠化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3S技术是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研究中的新型实用技术。文章概述了3S技术的概念,各技术在土地荒漠化研究中的应用以及3S综合技术在该领域的运用,指出3S技术在我国土地荒漠化研究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6月17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联合国确定今年纪念日活动的口号为"共植未来"。我国确定今年纪念日的宣传主题为"防治土地荒漠化,推动绿色发展",旨在进一步推进《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在我国的执行,为联合国提出的"减贫、粮食保障、水安全以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坚实基础"继续贡献"中国智慧"。25年前,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防治荒漠化公约,开启了各国携手防治荒漠化的  相似文献   

10.
【荒漠化和沙化状况】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土地荒漠化、沙化,威胁着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2005-2009年)结果显示,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km262.37万km2,沙化土地面积为173.11万  相似文献   

11.
王艺林 《防护林科技》2011,(5):61-62,101
张掖市是我国西北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荒漠化土地从解放初到90年代呈递增态势。张掖市荒漠化土地的发生与发展是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是荒漠化土地发生与发展的客观原因,但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人为因素是导致荒漠化土地发生、发展和加剧的最直接、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青海湖地区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水位急剧下降,湖面萎缩,环湖周围荒漠化加剧,草地退化。经1994年、1999年两次荒漠化监测,全面地掌握了青海湖及其周围荒漠化土地变化动态。根据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规律,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背景及治理对策冯春林(新疆自治区林业厅830000)新疆是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最近的荒漠化土地普查结果表明:全区土地面积16686.76万hm2,荒漠化土地面积7958.96万hm2,占全区总面积的4...  相似文献   

14.
一、农村能源短缺与土地荒漠化荒漠化是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中过度樵采是人为因素之一。据研究,由于樵采所导致的土地沙化面积占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的31.8%。即:我国相当一部分沙漠化土地是人工"烧"出来的。干旱地区一个5口人的家庭每年因生活能源需要破坏天然植被1.8公顷。我国广大荒漠化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林业》2012,(6):1-1
2012年6月17日是第十八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确定的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土地与生命关系的科学认识,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和鼓励公众参与,推动防治荒漠化的自觉行动,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2010年,埃及由于沙漠化严重,耕地痛失,全境只有3%的土地适宜耕作;2011年,非洲东部发生干旱,造成饮水困难,粮食短缺,受灾人口达1240万人:2012年春天,我国甘肃、内蒙古、陕西等地发生沙尘暴。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16.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国际社会重视的环境问题之一。根据2004年监测结果,我省共有荒漠化土地298万多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4.5%。全省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北部榆林地区古长城沿线,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风蚀、水蚀和盐渍化并存,加重了荒漠化程度。二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性退化。三是植被较少,且分布不均匀。总体而言陕西省荒漠化土地面积比重较大,防治荒漠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国荒漠化发生发展的特点和国情决定了防治荒漠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预防为主,积极防治,科学合理利用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荒漠化治理是个世界性难题,国际与国内,都在研究探索。吉林省为治理荒漠化土地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把治理西部荒漠化土地作为重中之重。吉林省林业部门的绿色使者们也开展了生态草建设的创举,揭开吉林省治沙史上的新篇章。所谓生态草建设,就是指在荒漠化土地上,以恢复和改善植被为目的,采取封原育草,植灌种草、林草结合等综合性生物措施治理荒漠化土地的活动。生态草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有四项,一是由各县(市、区)政府在充分协调土地、农业、牧业、水利等部门的基础上,提出急需治理的“三化地块。二是由林业部门和单位组织生态草建设…  相似文献   

18.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2年对全球荒漠化做出的最新评估,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9亿人口,陆地面积的1/3受到荒漠的危害。我国是世界受荒漠化危害较重的国家之一。1996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有荒漠化土地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将近1/3的人口面临荒漠化的危害,并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荒漠化发展的形式除限于本地区潜在荒漠化土地变为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外,荒漠化也正在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发展。在干旱、半干  相似文献   

19.
当全球土地荒漠化频频向世人报警的时候,呼伦贝尔把再造绿色屏障作为一项千秋伟业去实践,去追求,25年如一日,向茫茫沙海宣战,有效地延缓了土地荒漠化进程,创造了绿进沙退的人间奇迹。  相似文献   

20.
为了摸清我国的荒漠化土地状况,1994年,国家林业部安排部署了全国荒漠化普查与监测工作.我区于1994年初开始准备,历经广大林业工程技术人员2年的艰辛努力,终于在1995年底顺利完成了新疆荒漠化普查与监测工作.普查成果首次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了新疆荒漠化土地现状,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