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于3月8日至1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主持召开了《中国家蚕品种志》编写会议及家蚕抗病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浙江、四川、广东、陕西、安徽、广西等省(区)有关蚕业研究所、大专院校、农业厅及农业出版社等11个单位的30位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到会代表就我国的家蚕品种资源的搜集、研究及利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明确了编写《中国家蚕品种志》的任务,并初步落实了编审人员;同时,对家蚕抗病遗传育种工作广泛交流了经验,制订了协作方案,为今后深入开展这个领域的科研工作作出了良好的开端。会议期间共提出了16篇论文和试验研究报告。 与会代表认为,解放以后我国各省(区)的蚕业研究机构、农业大专院校及生产部门  相似文献   

2.
目前,蚕病的流行是导致蚕作不安定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每年因此而损失蚕茧达数十万担,研究家蚕和其病原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育成对病原物具有一定抵抗性的品种,是控制蚕病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五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蚕业科学工作者对家蚕抗病性遗传和抗病育种进行了许多研究.现在就家蚕抗病育种中所取得的进展,及今后进一步开展抗病育种的设想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若干家蚕品种对六种主要蚕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正> 抗病性首先是由品种的遗传性决定的。据研究证实,家蚕品种对各种蚕病的抵抗性是有差异的,不仅对NPV、CPV、FV和SFV等病毒病是这样,对白僵病、曲霉病、微粒子病等也如此。这种抗病差异性,说明家蚕不同品种中存在着各种抗病基因或感受基因,为家蚕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了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10月4日至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在江苏省镇江市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二次家蚕抗病育种座谈会.四川、浙江、江苏、广东等18个省(区)的有关蚕业研究所、大专院校、农业厅、丝绸公司、蚕种场等31个单位59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到会代表围绕着抗病遗传育种和强健性蚕品种选育等方面工作,共提出了28篇论文和试验研究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吕鸿声所长作了“昆虫病毒与昆虫抗病性的研究进展”专题报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刘仕贤副院长传达了“亚太地区蚕丝协商会议”的精神.会议期间.还邀请了来华讲学的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部渡部仁博士作了“抗病品种选育” 的专题学术讲座.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于3月8日~12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了《中国家蚕品种志》编写会议及“家蚕抗病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浙江、四川、广东、陕西、安徽、广西等省区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应用抗病品种于蚕茧生产,是防病和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具有不增加生产成本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又能提高养蚕经济效益的优点。故此,进一步深入研究家蚕抗病性的遗传规律,掌握抗病育种的方法,才能加速家蚕抗病品种的育成。近年来,在农业这个领域内,抗病品种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的重视,而且越来越多抗病品种的育成与应用于生产,更显示出其经济效益的优越性。家蚕抗病性遗传育种的研究,我国吕鸿声等(1964)报道了家蚕不同品种对NPV的抵  相似文献   

7.
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引发的家蚕血液型脓病是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蚕病之一。国内外学者从研究家蚕的抗病遗传规律、选育对病毒具有抵抗力的家蚕品种,一直到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病毒的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组,研究病毒的侵染规律及与蚕体的互作,基于RNAi和CRISPR/Cas9技术培育转基因抗病毒素材等,已经取得了诸多进展。本文系统总结近10年来有关家蚕抗Bm NPV研究在上述各个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对未来家蚕抗病毒机制研究和抗病毒分子育种趋势以及亟需解决的科学与技术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不断深入的家蚕抗病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四川蚕业》2007,35(1):61-61
最近,国家蚕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在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挂牌。 家蚕品种资源是开展家蚕育种和遗传研究的物质基础,也是研究遗传学、昆虫学及生物化学的好素材。中国蚕业研究所已收集、保存家蚕地方品种、国外引进品种、改良品种、突变基因品种、种质创新材料、育种素材等种质资源近千份,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家蚕种质资源库。[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家蚕母种2龄起蚕添食NPV的抗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导致蚕农养蚕减产的主要蚕病之一,提高家蚕品种对NPV的抵抗能力是近年广西家蚕育种的主要攻关课题.设置本试验旨在初步了解家蚕品种对NPV的抵抗能力,以3对强健性、茧丝量等不同的母种进行NPV添毒试验.932、7532是1对高强健性品种,中10、日10是1对茧丝量较高的品种(引进四川省蚕研所882、881经几年改良提高的品系),芙蓉、湘晖是1对强健性、丝量介于上两对之间,初步了解不同强健性的品种对NPV的差异性,为提高家蚕对NPV抗性及NPV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家蚕对浓核病毒感染的抵抗性与其它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聘芳  蔡平钟 《蚕业科学》1991,17(3):178-179
<正> 近年来,四川省蚕业生产发种量逐年增加,病毒病在养蚕生产中危害十分严重。因此,加强蚕品种抗病性的资源普查和分析不同蚕品种的抗病性能与其它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对于蚕品种的选育和抗病机理及遗传规律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对四川部分蚕品种进行浓核病毒(DNV)抗性鉴定的同时,采用一代杂交种和原种为材料,研究了家蚕对浓核病毒感染的抵抗性(以下简称D抗)同其它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关系,以期为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家蚕抗CPV病性和抗DNV病性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简称CPV病)和脓核病(简称DNV病)是目前在蚕业生产上危害最烈的两种病毒病。有关家蚕对质型多角体病和脓核病抵抗性的遗传和育种已有广东农科院蚕研所抗病品种选育组,黄龙全,张志芳等进了研究。但有关两种抗病性相互之间的遗传相关研究则未见报道,而两种抗病性的遗传相关研究对于兼抗品种的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把有关两种抗病性的遗传相关分析工作总结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选用大造,武一,3C,72秋,新九,7532,306等19个品种作为材料。按单因子遗传相关设计要求,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  相似文献   

12.
蚕体对疾病的抵抗性,首先是由品种的遗传基础决定的(吕鸿声,1979)。在细胞质多角体病毒病(简称CPV)方面也不例外。有贺(1959、1961)、鲇泽(1961、1962、1964)以及渡部(1966)等研究发现,家蚕不同品种间对CPV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黄君霆等(1974)对若干二化、多化性品种进行了抗CPV性能的鉴定,取得了可喜的结果。作者(1978)在测定家蚕品种抗NPV性能的基础上,继续对CPV的抗性进行了测定,以便为抗病育种提供若干具有抗CPV基因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3.
利用抗病品种作为防治病害的一种重要手段,已经在农作物生产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成就。日本家蚕育种工作也十分重视抗病品种的选育,并列为保密项目,我国家蚕育种工作也有广泛的基础,但过去多侧重于抗逆性的研究,对抗病品种方面的研究不多。从今年起,我组开展了家蚕品种抗病性能测定试验,由蚕选种组与本组协作进行,希望在三年内对我省现行保存的、有代表性的家蚕品种作一次全面的抗病性能普查,以供选育种  相似文献   

14.
<正>蚕病是蚕业生产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农村养蚕生产上常发生的主要病害。随着工业园区的发展,桑园极易受到氟化物的污染。现行推广应用的家蚕品种,对气候条件、桑叶、消毒环境、饲养操作处理等要求较高,因此这两种危害在江西省蚕区时有发生,有时呈暴发之势,严重影响蚕桑生产的正常发展。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已成功选育了抗血液型(NPV)蚕病和氟化物的春用家蚕新品种华康3号(HK3),2014年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引进  相似文献   

15.
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了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自2005—2014年在家蚕育种方向、育种技术、育成品种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十年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家蚕育种最突出的特点是家蚕品种多元化研发;通过不断收集、整理、创新家蚕品种资源,在抗病家蚕品种选育、雄蚕品种选育、转基因家蚕品种选育、适宜人工饲料育家蚕品种选育、活蛹缫丝技术等育种技术方面均做了大量的探索,先后育成"桂蚕2号"、"桂蚕F95"、"桂蚕H9"、"桂蚕N2"、"桂蚕3号"、"桂蚕4号"等6对家蚕品种,并通过了广西省级审定;为广西蚕业今后的多元化发展储备新品种。随着产业逐渐向多元化、省力高效转型,对家蚕品种的需求将提出更多的要求,强抗病抗逆性、优质高产、高效易繁等将成为选育的重点目标。为加快新品种的选育进程,要加强与国内外家蚕育种单位的交流合作,促进品种资源的交换与流动,培育适合亚热带省力高效的强健、多抗、优质、高产、易繁的优良家蚕品种。  相似文献   

16.
由病毒引起的空头性软化病是最严重的蚕病之一。市冈、丸山(1970)对中、日、欧不同系统的446个品种作了抗空头病性能的鉴定,证明不同蚕品种对空头性软化病的抵抗性有显著的差异。渡部(1967)、船田(1970)对抗病性蚕品种的培育和抗病性遗传作了研究,初步阐明了空头性软化病的遗传规律。选育抗病性蚕品种是减少本病发生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近年来国内外都很重视培育抗病品种。日本最近已培育了抗病品种万荣、芳花和万花等,开始投入应用。为了摸索和积累抗病育种方面的经验,我们在1971~1975年进行了培育抗空头性软化病蚕品种的探索,现将试验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由中国蚕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全国家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25—28日在重庆市西南农业大学召开。出席会议有全国18个省的蚕桑研究所、8所大中专院校及12个省、市的农业蚕桑、蚕种生产部门、全国13个蚕药、蚕具的厂家代表也出席了会议,共200余名代表。会议共收到论文、资料103篇,其中:遗传育种52篇、良种繁育  相似文献   

18.
<正>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核型多角体病毒,由丹东动植物检疫所与笔者先后在丹东地区采到,经室内、外试验证明,对美国白蛾幼虫有较强的致病性。了解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能否感染柞蚕与家蚕,这对病毒在蚕业上应用,促进蚕业生产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国外用NPV感染家蚕的试验已有报道。我们侧重作了NPV感染柞蚕与日污灯蛾(Spilarctia japonensis)幼虫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日本蚕品种研究所简称“蚕品研”或“蚕研”,全称则是「财团法人大日本蚕丝会蚕品种研究所」,它是日本民间最大的家蚕育种机构,与国立农林蚕试以及四大会社(片仓、钟纺、郡是、昭荣)的育种机构成  相似文献   

20.
<正> 家蚕育种工作,回交的方法是经常运用的。1964年广东省蚕研所陈翰英等同志曾在“用插入杂交方法提高蚕品种生活力的研究”一文中提到:“用(115南×越南)F_1×115南的方法,茧色较易稳定。”同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吴玉澄在“家蚕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一文里曾提到:“二化与多化品种杂交,F_1、F_2、F_3,BC_1茧质与龄期经过均表现雄亲的遗传影响大”等。为此,本人结合品种选育工作,做了些回交试验,对以茧质为对象,回交品种做父、母本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