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在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中,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的效果与地位越来越高。利用流域内的资源优势,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有机结合土地与资源的开发,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从而避免水土流失的发生,达到促进人民富裕的目的。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对相关对策措施进行落实,这样才能促进水土流失治理的综合效果,使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得到提高。本文对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望与广大同行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2.
通过房山区两条小流域对比分析了山区小流域与平原小流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别,探讨了山区小流域与平原区小流域功能区划、治理思路和治理措施的区别,为进一步研究小流域功能分区划分、建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和规划小流域建设治理工作奠定基础,对推进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泰安市东平县西北村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按照"因地制宜、相对集中、注重实效"的原则,运用先进的水土保持建设理念和技术,在项目区实施整修梯田、新建机井及配套、经济林建设、保土耕作、封育、新建道路等治理措施,建立起山、水、林、田、路综合防护与开发利用体系,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坡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由此应运而生,经过数年推动与实践,全国各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本文结合国内外小流域治理模式以及浙江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经验,形成了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河道综合整治、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农业建设、面源污染治理和监测预防为一体的措施体系,并对浙江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该文主要介绍了"十一五"以来,房山区累计治理小流域51条,提高了471km2土地的治理标准,通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房山区实现了水源安全、生态安全和防洪安全.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房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效和管理经验进行了概述.下一步工作中,房山区将完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布局,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使各项措施持续发挥效益.提升科技水平,开创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是综合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农村污染治理等多种治理手段及技术,最终实现小流域内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新型综合治理模式。BSPT技术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流域治理的探索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系统治理技术体系,该研究以巢湖派河支流斑鸠堰河小流域为例,将BSPT这一治理技术理念用于该小流域治理中,最终实现斑鸠堰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目标,应用实践对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水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实施小流域建设效果评价是检验生态清洁小流域设计、施工及管护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该文选取典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对其设计方案、建设效果等进行评价,拟对今后生态清洁小流域的设计、施工及后期管护等各方面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8.
受甘肃自然条件所限,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一直是甘肃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短板和软肋,2006年水利部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试点以来,甘肃各级水土保持部门积极行动,努力探索。如何弥补这个短板?2013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甘肃省选择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陇南市两当县、成县、康县和徽县4个县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实践工作。本文以两当县马家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为例,通过介绍工程的主要做法和实施效果,展现甘肃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9.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要素,山水林田路村居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本文立足甘肃不同地域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差异,依据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要求,针对小流域生态区、生产区和生活区的生态功能定位和水土流失特点,构建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的综合治理体系,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土流失治理是促进老西沟小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建设措施。本文从生态产业型水土保持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其在老西沟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路径,总结了生态产业型水土保持的应用效果,着力探索出一套适合小流域生态可持续型经营的水土流失治理方略,为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类似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