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研究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县域农村聚落布局状况以及自然社会因素对农村聚落布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金堂县农村聚落数量多,规模变异系数普遍偏高且差异明显,存在集聚和分散布局并存的特点;冲积平原区内聚落布局集聚,浅丘地形区和深丘地形区聚落分布相对均匀。(2)金堂县农村聚落斑块形状较不规则,且差异不大。冲积平原区聚落布局破碎度最低、斑块形状最为规则;低山地形区农村聚落破碎度最高、斑块形状最不规则。(3)金堂县农村聚落布局随海拔越高布局越分散、形状越不规则,但随坡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河流和道路对农村聚落的空间布局具有强烈的指向性,但聚落布局与河流之间有安全距离的限制,而道路对聚落布局的影响距离较小;城镇对农村聚落布局的影响存在排斥和吸引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北干旱区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乌苏市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规律并揭示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西北干旱区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乡村聚落布局建设美丽乡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遥感影像,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密度最高区域为2.502~4.795个/km~2,密度最低区域几乎没有聚落,在空间上呈多核心-低密度分布;General G估计值Z(d)为-2.813 363,聚落规模具有显著的低值集聚特征.聚落规模热点区大多数为团场连队,冷点区大多数为乡镇村庄;聚落形状指数值总体不高,形状较为规整,稳定性较好.聚落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大小排序为:距最近县道距离距最近主要河流距离距最近乡镇中心距离;聚落规模差异的影响因素大小排序为:高程坡度;聚落形态差异的影响因素大小排序为:距最近县道距离距最近省道距离.【结论】乡村聚落整体分布格局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交通主要影响聚落分布和形态差异,地形地势主要影响聚落规模差异,应重视不同因素对聚落分布格局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余江县潢溪镇地处信江和白塔河交汇处的河谷平原区,针对潢溪镇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布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最近邻点指数法、核密度估计法、空间关联度、地形起伏度等方法,揭示潢溪镇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规律,为江河流域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了科学参考。结果表明,潢溪镇景观类型以耕地为主,其次为农村居民点和水域,3种土地利用类型占镇域总面积的82.13%;潢溪镇农村居民点分布于整个镇域,各行政村农村居民点都属于集聚分布,且农村居民点形状趋于简单;农村居民点核密度高集聚中心处于拥有农村居民点面积较大的渡口村、逢叶村、弋桥村3个村的交界处,可以重点发展;潢溪镇处于河谷平原区,农村居民点布局受地形起伏度、河流、道路、城镇等条件的影响;地形起伏度优势区和道路便捷区对农村居民点有较强的吸引力;为防止洪涝灾害,农村居民点集聚区距离江河有一定距离;随着距潢溪镇城镇距离的增加,农村居民点形状复杂性呈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北碚区2009年和2014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基础数据,利用GIS技术、景观格局分析、Voronoi图Cv值,对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影响因子及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确定农村居民点的区位适宜性,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整治类型.结果表明:6年来北碚区农村居民点斑块数量及占地面积呈下降趋势,斑块破碎化加剧,土地整治有较大需求;农村居民点的分布有向地势平坦,道路、水源便利,以及靠近中心城区的地区聚集的趋势,且环境因子在不同地形位地区对居民点布局的影响程度不同.地形位指数在3以下,距道路800 m以内,距水源1 000m以内,距中心城区2 500m以内对农村居民点分布影响较大;根据北碚区实际情况,提出包入式发展型、集聚式发展型、控制式发展型和迁弃式发展型4种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用最近邻分析、Ripley"s K函数、Voronoi图、景观格局指数和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浙江省桐乡市2013到2018年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分布及演化特征,还进一步探索了水系、交通和城镇这些因素对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桐乡市农村居民点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均表现出显著的集聚分布特征,而且集聚程度随着年份和空间尺度的增加而增大。尽管各乡镇的农村居民点均属于集聚分布,但乡镇间农村居民点的总面积和斑块数量差异较大,而且斑块数量、密度和破碎化程度随年份呈下降趋势,这些变化与近年来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有关。农村居民点分布与河流、道路和城镇距离呈负相关,但河流对农居点的影响逐步降低,道路和城镇对农居点的影响逐步提高,这些变化与货运通道从水运转移到陆运以及城镇生活水平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民族聚落的发展,受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时代进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基于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选取怒江州独龙江乡的独龙族聚落,探究其分布特征与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独龙族聚落进行核密度分析时,搜索半径10 km最为合理,核密度估计值最大为3.92个/km2;独龙族聚落核密度分布全局Moran′s I=0.6823,表现为空间集聚的态势,分析局部自相关发现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HH集聚型和LL集聚型,HL和LH集聚性极少,HH型集聚集中在中部区域,LL型集聚集中在北部区域;空间计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影响聚落点分布的因素为地形位指数>道路密度>水系密度,地形位指数和道路密度为正相关,水系密度为负相关。证实了独龙族的聚落分布特征是自然地理环境、民族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以艾比湖流域新疆精河县为研究对象,应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艾比湖流域乡村聚落的空间、规模分布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空间分布上,乡村聚落分布呈显著集聚型,密度分布空间差异性明显,东西比较密集,中部较稀疏。聚落斑块密度大于1.31个/km~2的主要集中分布在托里乡、茫丁乡西北部;(2)规模上具有显著的高值集聚特征,呈"V"形空间结构;(3)聚落面积、数量和海拔、高程呈负相关;河流、道路对聚落集聚具有指向性作用;(4)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乡村聚落分布格局趋向农业发展较好的地区。该研究可为干旱半干旱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布局优化与调控、人居环境改善以及新疆土地整理规划的实施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城镇化背景下山地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对聚落空间的影响作用,并得出结论:(1)舟曲县聚落空间规模总体呈现集聚状态,空间分布上呈中密南北疏的模式,整体空间规模上呈低密度-大规模以及高密度-小规模的分布特征;(2)道路与河流对乡村聚落的分布影响明显,随着距离增加,乡村聚落分布密度也在不断降低,而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道路相较于河流对舟曲县的影响更小;(3)海拔与高程对其具有重要影响,流域内较为平坦的河谷区域分布的乡村聚落数量更多。基于研究结论对其今后山地乡村聚落的保护和发展提出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山地乡村聚落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与运行。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不同类型道路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景观格局的影响,选取2000、2010和2019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涉及的道路分布和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缓冲区分析法获取不同等级道路两侧的景观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 2000—2019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道路长度增加2 134.6 km,道路密度增加了0.500 km·km?2。2010年,乡道及以下道路长度增加2 030 km;2019年,新增高速公路,省道310升级为国道361。(2) 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的斑块密度指数及景观形状指数分别在0~500 、0~300和0~250 m范围呈下降趋势,随后趋向于平缓,聚集度指数则表现相反;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最大影响范围分别为500 、300和250 m。(3) 2000—2019年,道路影响范围内的耕地、有林地、草地、疏林地面积减少,其中高速公路、省道附近的有林地、草地面积降幅最大,国道附近的耕地面积降幅最大;水域、灌木林、建设用地、其他林地(含果园)面积增加,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周边的其他林地(含果园)面积增幅最大。(4) 道路影响范围内,景观形状指数、斑块密度指数和分离度指数略有增加,蔓延度指数则稍有下降;目前道路对国家公园景观的影响较小,但由于道路存在较明显的累加效应及传播作用,仍然需要注意道路对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可能影响,建议加强大型道路如高速公路道路径流的汇流与净化、道路两侧生态廊道、长期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运用“PRA(ParticipatoryRuralAppraisal) 3S(GIS RS GPS)”技术,将研究区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相链 接,结合ArcGIS9.3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对乡村聚落空间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 乡村聚落空间布局30 年间经历了点状浅丘边缘区-带状交通干线条带区-团状平坝集中区3个区位演变趋势,呈现由散乱到集中的演 变规律;② 乡村聚落内部功能布局经历了生产型用地功能布局-生活型用地功能布局-享受型用地功能布局3个 趋势,呈现由多样到统一的演变规律;③ 乡村聚落配套服务设施布局经历了点、线状-面状-网状3个阶段,呈现 由初级到高级的演变规律.认为农户生计变化与政府外部投入变化是导致空间演变规律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1.
以延安市安塞县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相关统计方法对安塞县土地利用景观结构特征、聚落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进行量化分析,并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聚落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林地、草地与耕地是安塞县土地利用的主要景观类型,聚落景观仅占总面积的0.92%,聚落斑块较小且连通性较差,形状较为规整;聚落空间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位于该县海拔较低,地势平缓的中东部沟谷地区;聚落斑块面积随高程、坡度和坡向变化呈偏正态或正态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聚落空间分布受自然条件限制沿河流与道路集聚分布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剖析平原区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征,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向,可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平原区村庄整治和布局调整提供指导。应用分形理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和SPSS统计分析,以典型平原区河北省深州市为例,通过测算2009、2015年农村居民点集聚维数、Zipf维数、边界维数和稳定性指数,分析乡镇尺度下农村居民点的分形特征并提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全市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集聚效应显著,集聚维数达1.165 5。(2)各乡镇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布集中、分散几近各半,其中9个乡镇农村居民点Zipf维数下降,分布趋于集中;7个乡镇农村居民点Zipf维数上升,分布趋于分散;2乡镇Zipf维数基本不变,分布趋于均衡。(3)各乡镇农村居民点形态呈现复杂且不稳定趋势的占多数,其中11个乡镇农村居民点边界维数上升,稳定性指数下降,空间形态更复杂且呈扩张不稳定趋势;6个乡镇农村居民点与其相反;1个乡边界维数和稳定性指数未发生变化,空间形态相对稳定。(4)基于各乡镇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提出了稳步城镇化型、快速城镇化型、加速集约化型和特色产业化型4种模式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高原湖泊平坝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状况,利用核密度、缓冲区及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等方法,从村域视角对2006—2015年大理市海西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及类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构建GM(1,1)模型预测了该区2015—2024年居民点空间格局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海西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呈现出由"多点高值集中"向"带状中高值集中"变动的态势,单位面积范围内分布密度明显提升;区位布局受地形环境及交通通达度影响减弱,而受"亲水性"影响增强;基于村域居民点用地动态度值,综合考虑旅游、交通、城镇等因素影响,将该区居民点空间格局的演变分为自然、加速及剧烈三大类。2015—2024年,村均居民点用地面积及村域间用地动态度差异均将缩小,正向演变型村庄将明显减少并向南部乡镇集聚,而负向演变型村庄将大幅增加并显著向中北部扩散,居民点空间格局将以加速负向演变型村庄为主。  相似文献   

14.
以江西省余江县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引入VCM曲线、核密度估计法、空间自相关分析、Voronoi图和地形位指数等研究方法,从空间分布特征和布局影响因素出发,综合分析了余江县农村居民点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余江县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呈集聚型,居民点高值区集中在中部平原区域。影响居民点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为地形位指数、坡向、地质灾害、水土流失、道路、水系、城镇。农村居民点都向地形位指数优势区、坡向优势区、道路发达便捷区、水系优越区、城镇区集中;地质灾害易发区、地形位指数和坡向劣势区对居民点吸引力不强,分布的居民点较少。对居民点集中的优势区域,可作为重点发展型区域,对农村居民点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引导;对居民点较少的劣势区域,如画桥镇、黄庄乡和塘潮源林场等,在做好防范措施的同时,建议逐步调整搬迁优化农村居民点。  相似文献   

15.
杜相佐  王成  邓春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21):185-192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散乱、集聚能力差、利用低效化是城乡转型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不良现象,对其空间机理进行研究,并提出适宜的空间优化配置策略已成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及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选取重庆市合川区大柱村为样点,采用Voronoi图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空间因素影响下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柱村农村居民点整体为集群型分布,有点状分散、带状延伸、块状集聚3种布局模式,但各社间存在集群和随机分布的差异;农村居民点在1~3级地形位、0~200 m水源地缓冲区、0~100 m主干道路缓冲区内具有分布偏好,其分布指数趋势线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根据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机理,融贯村域差异化的环境条件,兼顾农户意愿需求,构建了公共服务设施引领型、优势居民点引领型、交通主干线引领型3种空间优化模式,并建立起以中心村为核心、基层村为辅助的"中心-基层"两个等级的农村居民点体系。  相似文献   

16.
高度集聚是峰丛洼地区乡村聚落最明显的空间格局特征,其空间形态集聚分布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为乡村聚落分区管理提供基础依据。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观测其聚落空间分布的关联性,分析聚落的空间集聚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结合乡村聚落相关整治规划原则,对宗地乡的乡村聚落采取适宜的分区管理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乡村聚落点规模、形状、分布均呈显著空间相关,正、负相关类型多以组团式分布;(2)不同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特点区域表现出不同的集聚格局,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控制下的乡村聚落规模、形状和分布的集聚区域空间一致性较强,而城镇化、工业化等人为过程则降低了其空间的一致性。据此可将乡村聚落分为3个管理区域,研究区东部低山丘陵区应发展特色农业管理区,适时调整优化乡村聚落用地结构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研究区的南部地区应发展特色村庄发展管理区;研究区的西部地势相对较高区域应发展驱动产业用地管理区,道路通达性好,应因地制宜推行区域统筹的综合管理模式,实现乡村聚落的整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学辨识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合理利用、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和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选取赣东北低山丘陵区——贵溪市为研究区,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标准距离、标准差椭圆及核密度分析等空间统计方法,全面分析了贵溪市2005—2015年农村居民点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5—2015年贵溪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模式的全局Moran’s I指数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集聚态势;近10年来,农村居民点主要以东南-西北轴为扩展方向,东南、中部、西北3个方向为2005—2015年重点发展方向,西北方向最为突出,新增农村居民点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西北部区域;对比分析2005年和2015年农村居民点核密度分布情况,两个时期贵溪市农村居民点有集中收缩的趋势,均呈现"东南-西北密,西南-东北疏"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形态表现为"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特征。2005—2015年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海拔低、坡度缓、近河流、沿交通道路、距城镇近、无土壤侵蚀和地质灾害的区域。分析表明,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是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灾害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居民点受到高程、坡度、河流、地质灾害、水土流失、交通道路、城镇、政策与规划导向等因素的显著影响,交通道路、城镇、政策与规划导向是影响贵溪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不同城镇化进程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部粮食主产区处于快速、中速、低速3种不同城镇化进程的县(市)作为典型区域,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了1980—2015年35 a来不同城镇化进程下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特征与其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其规模、聚集度和斑块形态特征在快速、中速城镇化进程县(市)均呈增长趋势,而在低速城镇化进程县域则以降低趋势为主;2)交通区位、社会经济、地貌特征对于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区位和规模、政策调控对于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与形态、农户分化对于农村居民点的集聚与分布特征均有较强的影响作用;3)处于较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居民点目前尚未实现有效的土地集约化利用。  相似文献   

19.
以林口县作为基本空间单元,展开22个绿化示范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运用了无人机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获取资料,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从高程、坡度、坡向、流域、交通和区域环境等因素特征,量化分析绿化示范村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各影响关系,对绿化示范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科学理性思维探讨,客观认知黑龙江地域典型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量化与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村落聚合程度与地貌特征关系较突出,地势直接影响着村落的分布,低海拔洪积平原低海拔冲积洪积台地、低海拔丘陵和低海拔小起伏山地的村落相对密集,地形坡度在0~5°是普遍选择的范围,坡向分布呈现一定的向阳性,但阳性面和阴性面数值反差并不大,优先选择临近河流或主要道路区域分布,中心镇与行政村的分布之间的空间关系呈现较为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庆安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分析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状态及探索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绿色之乡庆安县农村居民点布局现状,结合Gis空间分析,从居民点用地布局规模、分形特征及分布状态对农村居民点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并利用缓冲区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庆安县农村居民点总面积9 771.83hm2,分形维数为1.186~1.305,斑块较简单,复杂性较低,各乡镇呈随机、均匀、聚集3种状态分布,居民点核密度值为0.082~1.227个/hm2,农村居民点分布密度较低;受地形地貌影响,庆安县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点规模明显高于南部和北部,农村居民点呈大集聚特征。同时,除建制镇对农村居民点分布影响不显著外,其受农村常住人口、坡度、河流、水系等影响明显。可作为典型区域特别是农业生产力较强的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整治的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