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夏  潘嫣丽  农志荣  黄卫萍  黄友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35-11037,11045
[目的]研究固定化酵母发酵木瓜-西番莲复合果酒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木瓜和西番莲果为原料,研究了初始加糖量、pH、固定化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对木瓜-西番莲复合果酒残糖、酒精度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影响木瓜西番莲复合果酒发酵残糖、酒精度和感官品质的主要因素为复合果汁初始加糖量,最佳发酵条件为混合果汁起始糖度28%、pH 4.5、酵母接种量0.015%、发酵温度25℃。[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获得色泽淡黄自然、拥有着和谐的果香与酒香、入口清爽、酒精含量约13.8%的木瓜-西番莲复合果酒。  相似文献   

2.
高生物量富硒酵母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株耐硒酵母进行紫外线诱变,以获得1株生物量和富硒能力高的菌株。该菌株细胞内有机硒含量是出发菌株的1.45倍,经多次传代,证明其稳定性良好。对富硒酵母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摇瓶培养时其最适发酵条件:每500mL摇瓶装液量50mL,温度30℃,接种量8%,发酵培养基最适初始Se4+浓度为25μg·mL-1,初始pH4.0。经测定,成品硒酵母生物量达到2.5g·100mL^-1,酵母细胞内有机硒含量可超过1000μg·g^-1。  相似文献   

3.
以宋河酒厂高温大曲中分离的红冬孢酵母为材料,采用模拟发酵的方法,对其在不同糖度、不同乙醇度、不同pH值、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生理特性进行研究;且对其在最适条件下的发酵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冬孢酵母菌的最适温度32℃,耐乙醇度高达12%;其主要代谢产物为酸、醇以及一些特殊香味物质,100 mL发酵液中总酸含量为0.8mL,乙醇含量为1.2mL.  相似文献   

4.
狗牙根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经纤维素酶酶解形成的还原糖通过嗜鞣管囊酵母发酵可以得到生物乙醇。以狗牙根为原料,分析嗜鞣管囊酵母发酵过程中培养时间、接种量、p H值、温度等因素对乙醇得率的影响,探索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 H值为5.0、温度40℃、嗜鞣管囊酵母菌液(1亿个/m L)接种量0.073 0 m L/g、发酵时间60 h为生产乙醇的最佳条件,此时乙醇浓度为5.146 mg/m L。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乙醇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被稀硫酸预处理后,经纤维素酶转化,并利用混合茵发酵生产乙醇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唐山丰润当年产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用1.0%的稀硫酸预处理,用里氏木霉生产纤维素酶,在纤维素酶、热带假丝酵母、酿酒酵母共同作用下采用同步糖化共发酵法生产乙醇。[结果]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生产的最适条件为:玉米秸秆由稀硫酸处理后,滤渣中添加适量营养,接入1.8×10^7~1.9×10^7个/g底物Tr/choderma reesei TJK-108孢子悬浮液,于30℃固态培养7d。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1℃,发酵周期72h,转速120r/min,纤维素酶用量35IU/g(对底物),热带假丝酵母与酿酒酵母的接种比2:1,酵母菌接种量为10%。在最适发酵条件下,乙醇产率为0.150g/g(乙醇/玉米秸秆),比其他试验组产率都高。[结论]玉米秸秆是价廉易得和来源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和能源,被纤维素酶转化后可以生产乙醇部分替代石油,这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而且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缓解化石能源的危机。  相似文献   

6.
玉米黄酒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玉米碴为原料,分别选用UV-48黑曲霉和啤酒酵母为发酵菌种,通过对接种量、培养温度、pH值以及发酵周期的研究,确定以玉米为原料制作黄酒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最适接种量为糖化菌10%,酵母菌1%;最适发酵温度为15-18℃;最适pH值为4.5-5.5,最适发酵周期为16-19d。  相似文献   

7.
对甘薯淀粉和甜高梁汁混合原料进行了同步糖化乙醇发酵条件的优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料液比、初始pH值、接种量、发酵温度及硫酸铵添加量等因素对发酵过程的影响,然后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各种因素的最佳水平:料液比为1:4.5,发酵初始pH值5.5,硫酸铵添加量0.3%,发酵温度32℃,接种量3%,发酵时间36h.经5L发酵罐发酵验证,乙醇浓度为14.8%,发酵效率达89.5%.  相似文献   

8.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耐高温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XG-1的木薯乙醇发酵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40℃高温培养条件下,XG-1对乙醇更加敏感,影响其木薯乙醇发酵,而影响木薯乙醇发酵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发酵温度>接种量=发酵时间.木薯乙醇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液中木薯淀粉含量200 g/L,氮素[(NH4)2SO4]添加量8 g/L,XG-1接种量约1.0×107CFU/mL,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72h,发酵结束时发酵液中乙醇体积分教为13.1%,淀粉利用率为92.0%.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发酵过程中添加适量葡萄糖的方法,对维生素C二步发酵混合菌系生长产酸过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控.最适加糖调控措施为:装液量为20 mL/250 mL摇瓶,接种量为10%,加糖时间为发酵启动后24 h,加糖量为0.08%,培养温度为29 ℃.最终调控组与对照组相比糖酸转化率提高了3.02%,发酵周期缩短了4 h.  相似文献   

10.
对影响热带假丝酵母ZAU-1菌株固体发酵的因素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发酵温度为30-35℃,培养基最适PH4-6,最佳含水量47%-48%,种子接种量为10%,增湿通气有利于该酵母的固体发酵,此外,对通气、温度及湿度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该酵母固体发酵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优化橡子粉发酵乙醇的试验条件.[方法]以采于牡丹江林口的橡子为原料,以乙醇浓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发酵时间、接种量、转速及发酵温度4个因素对橡子粉发酵后乙醇浓度的影响.[结果]试验确定了各因素对原料发酵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转速、接种量;橡子粉发酵生产乙醇的最佳条件:发酵液接种量3%,摇床转速120 r/min,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为接种培养开始至96h结束,此条件下橡子粉的酒精转化率约为16.37%.[结论]研究可为橡子原料量化生产燃料乙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影响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ZAU-1菌株固体发酵的因素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发酵温度为30—35℃,培养基最适pH4—6,最佳含水量47%—48%,种子接种量为10%,增湿通气有利于该酵母的固体发酵.此外,对通气、温度及湿度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该酵母固体发酵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顾华祥  宋晨  李迅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1):4856-4859
采用高产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Y6发酵葡萄糖产乙醇,设计单因素试验考察该酵母菌株适宜的生长条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酵母发酵产乙醇的条件.结果表明,该酵母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和pH分别为28℃、5.0,培养基中葡萄糖质量分数为15%时其生长状态较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合该酿酒酵母发酵产乙醇的条件为玉米浆和(NH4)2SO4作为氮源,用量分别为20 g/L和2 g/L,接种量为4%,pH 5.0.在此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液中乙醇体积分数可达7.77%,葡萄糖转化率达83.82%.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不同接种量、pH、温度、加糖量、SO2添加量对甜菇娘酒发酵的影响,探讨发酵过程中环境条件对甜菇娘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浆酒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5%,SO2添加量80μg/L,发酵初始液pH为3.9,分次补加碳源,发酵温度20~25℃.  相似文献   

15.
选取安徽砀山酥梨为材料,分别以安琪果酒酵母、安琪白酒酵母、帝伯仕降酸酵母为菌种,对梨汁的装液量、pH、加糖量等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恒温25℃、发酵天数16 d的条件下,采用安琪白酒酵母、装液量为40%、加糖量为20%、pH为5.0的工艺制作时,梨果酒的透明度好,口感甘醇,具有独特的梨香味,最终制成的梨果酒总...  相似文献   

16.
草莓果酒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速冻草莓为原料,研究制备草莓果酒的最优工艺条件及其发酵动力学曲线.结果显示,草莓澄清汁发酵最适的基质组成为酵母添加量0.2%,葡萄糖浓度22%,调味剂浓度0.01%,起始pH值3.0,发酵温度前7 d25℃、后10 d 15或20℃时,乙醇度高且酒质较好,此时酒呈现果香,甜味明显,红色.在最优工艺条件下,草莓果酒发酵动力学曲线显示葡萄糖消耗、pH值降低和乙醇生成主要在6d前完成,葡萄糖消耗与乙醇积累呈正相关关系,符合关联型产物曲线关系,pH值降低主要发生在72 h之前,符合乙醇合成规律.  相似文献   

17.
孙武举  翁海波  李萍萍  晋果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018-11021,11126
[目的]利用微生物方法生产乙醇,从而替代化石能源。[方法}土曲霉M11利用纤维素为原料产酶并糖化纤维素成还原糖,利用酿酒酵母发酵生成乙醇。,[结果]通过对土曲霉M11生长条件的研究,确定了土曲霉M11的最佳培养时间是3d,最佳接种量为200μl,最适培养湿度为80%,最适培养温度为45℃,最适培养pH为3.0,此条件下可获得最大的产酶量。通过对糖化过程的研究,确定了纤维素酶的最适糖化温度为55℃,最适pH为5.0,此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还原糖量,且在酸性条件下酶活力较高,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通过发酵,还原糖量占原材料干重的62.42%,产生的乙醇占原材料干重的21.36%。[结论]此方法可以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有利于保护环、降低成本、提高社会效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柚子皮渣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柚子皮渣为原料,以康宁木霉、白地霉、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为菌体,用卵清蛋白为标准品和双缩脲试剂制定标准曲线,探究单菌株与混合菌株分别固态发酵后产单细胞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白地霉与康宁木霉组合菌发酵效果最好,培养基发酵7d后蛋白质含量达到8.060g,占培养基干重的19%左右。发酵效果受温度、p H值、接种量、培养基含水量等因素影响,用正交实验获得白地霉与康宁木霉最佳发酵条件组合为:最适p H值5.5,最适发酵温度25℃,最适接种量15%,最适培养基含水量65%,且各因素对发酵的影响大小为发酵温度培养基含水量接种量p H。  相似文献   

19.
以秸秆、淀粉、豆粕、酒糟等农副产品为基质,制备酵母培养物微生态饲料,研究酵母培养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采用响应面Box-Benhken中心组合设计法,考察反应体系中接种量、含水量、温度和时间4个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酵母培养物中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获得优化后的酵母培养物最佳制备条件为:接种量0.11%,含水量48.0%,培养温度28.6℃,培养时间50.3 h.经过发酵酵母培养物的粗蛋白含量可达32.91%.  相似文献   

20.
以鸡蛋清为主要原料,进行酵母发酵除腥,调制鸡蛋清发酵饮料。结果表明,鸡蛋清除腥最佳的发酵条件为:酵母接种量0.25%、加糖量6.0%、温度30℃、时间24h。蛋清饮料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发酵蛋清添加量8%;甜味剂添加量:蔗糖5.00%和蜂蜜3.00%;柠檬酸添加量0.16%;复合乳化稳定剂:蔗糖酯0.15%、黄原胶0.10%、魔芋胶0.10%;蛋奶香精0.06%,乙基麦芽酚0.003%;均质压力为25.0MPa,均质温度60℃;杀菌条件:75~78℃,1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