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猪只感染病毒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对生猪养殖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现阶段还没有有效的药物和疫苗来防控非洲猪瘟,对于养殖场来说,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本文就非洲猪瘟的病原特性、流行病学及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加强养殖户对非洲猪瘟的了解,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为切断非洲猪瘟的传播扩散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非洲猪瘟对猪场的影响巨大,因此强化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是猪场管理工作的重点。在没有合适疫苗和治疗药物的情况下,必须强化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按照传染病的防控方法构建防护屏障,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非洲猪瘟的侵袭。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的暴发使我国养猪业出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生物安全是防控非洲猪瘟及猪的重大疫病最有效的措施。在非洲猪瘟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猪场应根据自身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场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健康安全的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4.
非洲猪瘟在2018年8月传入我国后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危害,并已成为常态化传染病.在非洲猪瘟背景下如何稳步推进生猪复产保供工作,由于没有可用的疫苗和特效药物,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已成为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本文对猪场生物安全管理要点进行了总结,旨在为非洲猪瘟的防控和生猪安全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自从去年8月份非洲猪瘟侵入我国以来,已经对国内生猪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虽然目前疫情逐步稳控,新发疫情减少,但是我国当前的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目前非洲猪瘟没有疫苗可防,因此构建全方位的生物安全体系是规模化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的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有效的手段.构建全方位的生物安全体系要重点管控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预防的疫苗和治疗技术,只能通过综合防控措施,构建生物安全体系来阻击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文中就笔者参与南平市延平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实践,谈相关措施及体会。  相似文献   

7.
随着外来病非洲猪瘟的传入,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要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促使生物安全防控被提上日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规模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控进行了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是当前危害世界养猪业的最主要疫病之一,在流行地区给养猪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我国自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养猪业将面临着如何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的问题,而在疫苗尚未问世的背景下,生物安全体系是防控非洲猪瘟的最有效手段,本文系统总结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及注意事项,希望可以为生产中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屈指一算,非洲猪瘟疫情在中国已经肆虐横行了将近2年半的时间.由于非洲猪瘟不能治疗,也没有成熟、安全的疫苗可用,所以目前生物安全还是防控非洲猪瘟的法宝.对于非洲猪瘟,养猪人从之前的恐慌到目前的淡定从容,甚至一部分养殖从业者对其产生了麻木的心理.后者肯定是不可取的,作为养猪从业者,时时刻刻都要警惕非洲猪瘟的侵袭,生物安全仍...  相似文献   

10.
中小散户大部分疫病防控意识淡薄,猪场硬件设施不完备及技术支撑匮乏,再加上猪场几乎没有生物安全防控意识,疫情暴发和传播风险很大。而非洲猪瘟的防控上仍无有效疫苗,只能依靠生物安全措施做好隔离和提升猪群整体健康度等措施。因此,在非洲猪瘟有效疫苗研发投入使用之前,为能帮助广大的中小型养猪场降低猪场感染非洲猪瘟的风险,本文根据我国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情况,梳理了一些基本的防控策略,供广大的中小型养猪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全行业对抗非洲猪瘟的时期,我们不妨梳理一下这个外来猪病的来龙去脉。非洲猪瘟在其他国家流行态势如何?其真实面目究竟是怎样的?在没有有效疫苗的前提下,养猪业对于非洲猪瘟的防控基本都聚焦在生物安全方面,那么生物安全做到何种程度是最科学的?  相似文献   

12.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及高致死性传染病。现阶段还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用于非洲猪瘟防控,该病的死亡率可达100%,会对养猪业造成严重的损失。我国发生非洲猪瘟后,相关部门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非洲猪瘟防控的应急预案,采取生物安全等多项综合防控措施,在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3.
刘赛红 《兽医导刊》2020,(8):115-115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预防的疫苗和治疗技术,只能通过综合防控措施,构建生物安全体系来阻击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ASF)是生猪养殖的头号杀手。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ASF列为法定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也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要重点防控的一类动物疫病。根据目前对非洲猪瘟的研究新进展和全国各地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经验,在全世界没有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的情况下,加强对生猪养殖场的各项生物安全措施是防控非洲猪瘟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魏玲  杨国淋 《猪业科学》2021,38(3):70-72
非洲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病,致死率达100%,会给整个养猪业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目前尚没有效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因此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防控对于预防该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非洲猪瘟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现状、诊断方法、疫苗研制和生物安全防控要点等几方面进行叙述,旨在为该病的生物安全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之年,"三农"领域仍存在短板.自2018年8月我国第1起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疫情波及全国,所有省份无一幸免;非洲猪瘟是我国新发重大动物疫病,该病没有特效疫苗,也无法治愈,目前最有效的防控方法就是提升防控意识,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工作.古语云"猪粮安天下",当前,非洲猪瘟病毒在我国已形成了较大污染面,猪价高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进入2020年,非洲猪瘟防控面临新特点,散养户以及调运疫情频发,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直接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7.
张金辉 《猪业科学》2019,36(10):142-143
自2018年8月以来,我国所有已经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都已经得到有效的处置。目前,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发生趋势已经明显减缓、趋于稳定,但世界各国仍不时有非洲猪瘟疫情出现,由于国际交流频繁,特别是来自疫情严重国家的人员会携带病毒,导致疫情有跨国传播的危险,所以,我们决不能麻痹松懈、掉以轻心。在非洲猪瘟疫情很难根治的背景下,养猪企业要实时做好非洲猪瘟疫情的生物安全防控工作,防止疫情再次暴发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于病毒性疫病的防控,疫苗仍然是最佳的有效武器,如果能成功研发出非洲猪瘟疫苗,那么很多猪场的悲剧可能就不会再上演,近期我国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非洲猪瘟疫苗研发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到目前为止全球仍然没有任何一种非洲猪瘟疫苗被批准上市。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非洲猪瘟疫苗毒株、变异毒株、野毒株并存背景下,只做好外部生物安全已不足以达到防控非洲猪瘟的目的。因疫苗毒株隐蔽性强、检测难度大,不知道通过引种是否会将疫苗毒株带到猪场。因此,未来猪场生物安全不能只关注场外生物安全,更重要的是要运用"以猪为本"的"1237" P氏生物安全立体非洲猪瘟防控体系,即在做好"控五流"等外部生物安全的同时,更要关注饮水安全、注重猪的自身健康度、提高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才能实现"与非共存,与蓝共舞"。所谓"立体防控"是指全方位的防控,而不是仅仅针对猪场大门的传统生物安全防控。  相似文献   

19.
徐志文  曹飞 《猪业科学》2021,38(1):70-71
1 技术名称 中兽药助力构建生物安全体系防控非洲猪瘟 2 技术概述 2.1 技术基本情况 首次报道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至今已近百年,非洲猪瘟自2018年传入中国,给中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非洲猪瘟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的情况下,猪场仅靠常规的生物安全措施很难...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在非洲猪瘟的疫情背景下,成本最低、隐患最小的防控方式还是生物安全措施.目前,大企业靠生物安全防控成功抵御非洲猪瘟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即使今后有非洲猪瘟疫苗,强调生物安全和走净化路线也会越来越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猪价处于历史高位的当下,复养也成为热点,其中如何做好清洗和消毒,完善生物安全仍然是猪场复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