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以纳米载体作为农药载体,提高农药利用率。【方法】采用自模板合成法,在合成实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MSNs)的基础上,以水为刻蚀剂制备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HMSNs)。通过溶剂挥发法将植物源农药鱼藤酮(Rot)负载到HMSNs的孔道中,制备得到Rot@HMSNs。测定Rot@HMSNs的缓释性能和杀虫活性。HPLC检测Rot@HMSNs中鱼藤酮在黄瓜植株中的系统分布。【结果】所制备的HMSNs粒径约250 nm,比表面积达999.4 m2/g。Rot@HMSNs粒径均一,载药率达46.7%,具有良好的释放特性,释放模型符合Ritger-Peppas释放模型。HMSNs显著提高了鱼藤酮在黄瓜植株中的吸收和传导能力。【结论】通过纳米载体HMSNs可以提高鱼藤酮的利用率,此研究对于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基于壳聚糖(CS)与聚阴离子(多聚磷酸纳)间静电作用的离子凝胶化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在室温下制备了包载蛋白质的亲水性壳聚糖纳米颗粒.对BSA-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pH值为5.0,CS与TPP的质量比为4,壳聚糖分子量为40 kDa的最优化的条件下可制备粒径小于100 nm的BSA-壳聚糖纳米颗粒,对BSA的包封率达到50%以上.并将该体系初步应用于蛋白类药物丙种球蛋白-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研究,这种壳聚糖纳米颗粒对丙种球蛋白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磁性纳米颗粒(MNP)负载质粒DNA形成的纳米载体-基因复合物的生物物理学特性、负载形态与负载机理,为基于磁性纳米载体定向编辑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MNP作为基因载体,与质粒DNA pRGEB32制备纳米载体-基因复合物MNP-pRGEB32,分析MNP负载、保护pRGEB32的能力,并对其粒度分布、Zeta电位、结合形态进行研究。【结果】MNP通过静电作用压缩、吸附、聚集pRGEB32,形成纳米载体-基因复合物。MNP能有效负载并保护pRGEB32。【结论】MNP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基因转移载体。  相似文献   

4.
为检测柑橘类农药杀扑磷,选择具有独特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和散射特性的银纳米。用合成70 nm大小的银纳米颗粒结合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研究银纳米与杀扑磷农药的相互作用,发现银纳米颗粒与杀扑磷农药反应形成Ag-S键,检测限达0.2×10~(-6) mol/L,表明用银纳米检测杀扑磷农药是一种成本低、简捷、易操作的好办法,以期为杀扑磷农药的检测提供新的思路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农药固体纳米分散体是将纳米技术与农药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农药新剂型,是药物以纳米尺度的微粒、微晶形态均匀分散在固态水溶性载体中形成的固体纳米剂型。该剂型在杜绝有机溶剂和大幅度减少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同时,克服了水基化纳米剂型稳定性差的瓶颈问题,提高了难溶性农药在水中的分散性,有利于增加农药在叶面的粘附性和渗透性,进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节约农药使用量,降低残留污染。综述了固体纳米分散体在农药和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主要制备方法,基于目前农药使用过程中有效利用率低及残留污染严重的问题,探析高效、环保的固体纳米分散体作为一种新型农药剂型的应用前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大豆磷脂、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和聚乙二醇(PEG)3种原料成功制备了包裹难溶于水的植物提取物姜根油(GRO)的纳米脂质体、PLGA纳米颗粒和PEG纳米颗粒,并对3种不同载体制备的纳米制剂的形貌、大小、Zeta电位,包封率及物理稳定性等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3种纳米颗粒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和不同的需要制备不同的颗粒,为开发新型的难溶药用植物提取物的理想药剂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制备阿维菌素不同载体固体分散体,并研究其对阿维菌素的增溶情况及溶出特性。选择聚乙二醇(PEG 6000、PEG 2000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作为载体,用熔融法和溶剂法制备了阿维菌素固体分散体;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阿维菌素固体分散体的溶解度以及缓释溶出度。利用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对固体分散体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固体分散体中阿维菌素的溶解度比阿维菌素及相同质量比的物理混合物的溶解度有明显提高,其中PVP-K30的增溶效果最好;固体分散体表现出了良好的缓释效果。物相分析结果表明,药物以非晶型高度分散在载体中。以PEG 6000、PEG 20000、PVP-K30为载体制备的阿维菌素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阿维菌素的溶解度,且缓释效果良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研制出一种以多孔碳酸钙为载体的纳米缓释农药,可显著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用量,降低使用农药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每年农药用量高达数百万吨,但是传统农药易通过药滴滚落、粉尘飘  相似文献   

9.
蒙脱土改性尿素醛肥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氮缓释性能优异且制备工艺简单的缓控释肥料。【方法】采用溶液聚合法将具有纳米层状结构的蒙脱土(MMT)穿插在含有营养元素的聚合物缓释肥料尿素醛(UF)中,制备得到一种具有插层结构的新型生物降解高分子缓控释肥料。采用FTIR、XRD对制备肥料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SEM观察肥料的表面形貌,研究原料配比对肥料加工性能的影响,测定肥料在静水中的释放特性。【结果】随着MMT的加入,制备的缓控释肥料的动态流变性能得到极大提升;其对氮具有优异的缓释效果,在静水中培养70 d,氮的最大累积释放率为38.79%,表明通过破坏结晶性聚合物原有的晶体结构可以提高其缓释性能。【结论】研究结果对于解决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化学合成型缓释化肥尿素醛由于高结晶度而导致的缓释性能差的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氧化还原体系把高价硒还原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红色零价硒,以生物材料淀粉为内核,采用纳米制备技术,得到核壳型的淀粉硒纳米颗粒(St-Se0NP).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Zeta-sizer电位分析仪对颗粒进行表征,发现所制备的颗粒具有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50 nm左右,电性呈中性.淀粉硒纳米颗粒作为植物营养调节剂应用于巨峰葡萄植株,成熟葡萄果实中的硒含量比对照提高了5倍,糖份提高了30%,钙含量提高了40%,而酸含量则降低了30%,大大改善了葡萄的风味.研究还对硒纳米颗粒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较普通硒化物,淀粉硒纳米颗粒在植物体内形成了缓释,提高了硒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磁性纳米颗粒的磁分离具有操作简单、分离速度快、易实现功能化、不影响分离物质的活性等优越的理化性质和生物相容性。金纳米颗粒作探针载体时可负载多个信号分子,从而对靶分子的检测信号进行放大。将磁性纳米颗粒和金纳米颗粒结合制备的金磁复合颗粒,既具有快速磁分离的优点,又具有金纳米颗粒对靶分子的检测信号进行放大的作用。采用自组装技术制备了金磁复合颗粒,并对所制备的金纳米颗粒和金磁复合颗粒进行了各种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金纳米颗粒大小比较均匀且性能稳定,通过自组装技术金纳米颗粒成功共价结合在Fe3O4@SiO2磁性颗粒表面,所制备的金磁复合颗粒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  相似文献   

12.
微胶囊缓释性农药具有高效、安全、稳定、可实现多种农药有效成分复配、省工等优点,是今后农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微胶囊农药微胶囊的常规控制备法和新型制备法,并分析了影响微胶囊缓释性农药释放速度的因素及其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微胶囊缓释性农药的进一步开发和推广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人参皂苷Rg1为原料、羟丙基-β-环糊精为载体、人参皂苷Rg1水溶性纳米颗粒粒径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制备人参皂苷Rg1水溶性纳米颗粒;应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质量分析、体外缓释试验,对人参皂苷Rg1水溶性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1水溶性纳米颗粒的最优制备工艺——m(人参皂苷Rg1)∶V(水)为1 g∶20 mL、m(羟丙基-β-环糊精)∶m(人参皂苷Rg1)为4 g∶1 g、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45 min;制备的人参皂苷Rg1水溶性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405±20)nm,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体外释放效果。  相似文献   

14.
863课题介绍     
课题名称:超强磁性纳米硅颗粒耦联蛋白酶用于油菜活性多肽连续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7AA102328 课题目标、内容:本项目研究重点是以超强磁性纳米硅颗粒为载体耦联蛋白酶成为一种新型的稳定性好、相对活性高并便于回收、连续使用的固定化酶。在本研究中,首先是超强磁性纳米硅颗粒的制备与表征;通过纳米硅颗粒表面的功能化和修饰,将蛋白酶耦联在纳米硅颗粒的表面;通过磁性纳米硅颗粒蛋白固定化酶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元林  张一鸣  刘瑞斯  刘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888-13889,13957
[目的]研究一种以壳聚糖作为还原剂及稳定剂、通过一步水热合成法制备纳米银颗粒的新方法.[方法]用水热法合成以壳聚糖为稳定剂的银纳米颗粒,利用水热法产生的较高温度和较高压力的条件来制备稳定的银纳米颗粒,并考察颗粒的稳定性.[结果]制备的纳米银溶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在室温下长期保存.通过改变反应初始pH值,可调控其大小和形貌.在酸性条件下,测得纳米银颗粒带正电,这非常有利于将其应用在抗菌研究中.[结论]该方法具有环保、简便、产量高等特点,有望应用到以壳聚糖分子为稳定剂的其他金属纳米材料的合成研究中.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制备茚虫威不同载体固体分散体,并研究其对茚虫威的增溶情况及溶出特性,选择聚乙二醇(PEG)(6000、2000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作为载体,用熔融法和溶剂法制备了茚虫威固体分散体;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茚虫威固体分散体的溶解度以及缓释溶出度;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对固体分散体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固体分散体中茚虫威的溶解度比茚虫威及相同质量比的物理混合物的溶解度有明显提高,其中PVP-K30的增溶效果最好;固体分散体也表现出了良好的缓释效果;物相分析结果表明药物以非晶型高度分散在载体中。以PEG6000、PEG20000、PVP-K30为载体制备的茚虫威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茚虫威的溶解度,且缓释效果良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使用化学诱导相变法(CIT法)并选用FeCl_2溶液作为处理液,在合成γ-Fe_2O_3基纳米颗粒的过程中,加入油酸作为表面活性剂,对γ-Fe_2O_3纳米颗粒进行了表面调制.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所制备的纳米颗粒的形貌、磁化性质、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制备的纳米颗粒基本为球形单晶微粒;油酸有助于纳米颗粒外延生长,且当油酸加入量足够时,油酸可完全取代由CIT法所制备纳米颗粒表层的FeCl_3·6H_2O.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磷酸钙纳采颗粒的基因转染能力,确定其是否具有潜在的DNA疫苗佐剂活性.[方法]以柠檬酸钠作为分散荆,通过共沉淀法合成粒径分布狭窄的磷酸钙纳米颗粒.通过细胞毒性试验评价其安全性,并利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对其基因转染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成功制备了粒径分布狭窄的磷酸钙纳米颗粒,其平均水合粒径和表面电势分别为692.6 nm和-11.1 mV.同时该材料对293T细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且可显著提高pEGFP的细胞转染效率.[结论]柠檬酸钠修饰的磷酸钙纳米颗粒安全性好,具有较强的基因转染能力,是一种潜在的DNA疫苗载体或佐剂.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 BR)的应用稳定性和生物活性,减少使用损失,使其缓慢释放,采用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thylene glycol diglycidyl ether, EGDE)、乙二胺封端的聚乙烯亚胺(Ethylenediamine-terminated Polyethyleneimine, PEI-EDA)、甘氨酸甜菜碱(Glycine betaine, GB)修饰玉米醇溶蛋白(Zein)作为药物载体(AM-Zein-GB),并用于负载BR(BR@AM-Zein-GB).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改性产物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反溶剂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74.19 nm的载药纳米粒子,对BR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45.59%和17.53μg/mg.研究载药纳米粒子在不同乙醇水含量的缓释量,结果表明,在体积分数60%乙醇水溶液下BR@AM-Zein-GB的缓释量最大.在盐胁迫下(120 mmol/L NaCl),0.100 mg/L-BR@AM-Zein-GB对黄瓜种子浸种的发芽率最好,表明BR@AM-Zein-GB具有稳定的生物活性和可控释放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奥沙利铂为模型药物研究多壁碳纳米管作为缓释载体的可行性,通过水溶性高分子修饰处理羧基化碳纳米管(MWCNT—COOH),改善其表面性质,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修饰后的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形貌,并且探讨了奥沙利铂-壳聚糖-海藻酸钠-多壁碳纳米管(OHP-CS-SAL-MWCNT)复合物在人工结肠液中的缓释行为。结果显示,多壁碳纳米管经过修饰后制备得到的奥沙利铂-壳聚糖-海藻酸钠-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缓释效果良好,释放动力学基本符合Higuchi模型。说明多壁碳纳米管可作为药物缓释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