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烤烟连作与轮作土壤养分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明影响烤烟连作障碍的土壤养分含量因素,对我国湖南、贵州、云南三大烟区烤烟连作与轮作土壤进行了样品采集与分析,并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烟区土壤养分共性特点是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氯、土壤碱解氮含量均比轮作土壤低(P<0.05),而各烟区连作和轮作土壤全磷、Olsen磷、全钾、交换性钾的含量有所不同.相关性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极显著相关(P<0.01),碱解氮与全磷、全钾负相关(P<0.01),Olsen磷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极显著负相关(P<0.01),交换性钾和其它养分不相关,仅与土壤pH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连作年限条件下桑园土壤肥力变化及其与桑叶产量的关系,为桑园土壤养分管理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近15年未植桑的田块为对照(CK),测定连作5、10和15年桑园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等土壤参数,并分析其与桑叶年产量的关系.[结果]与CK相比,连作5和15年的桑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pH和速效钾/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显著提高(P<0.05,下同);连作10年,桑园土壤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速效磷/速效氮、速效钾/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显著降低.桑园土壤养分整体以连作15年最高,连作5年次之,连作10年最低;桑叶年产量以连作10年最高,达40050 kg/ha,连作5年次之,连作15年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与其他养分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下同)正相关,pH与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桑叶年产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长期植桑的桑园土壤养分含量与桑叶年产量密切相关.增施有机肥可提高桑园土壤有机质,也有助于均衡提高土壤养分及改善土壤pH.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连作年限植烟土壤化学性状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为探明烤烟连作障碍机理及制定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同一植烟区域不同连作年限(4、6、8、14和16年)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逐步回归模型对植烟土壤的化学性状和酶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随连作年限增加,土壤pH、有机质和全钾含量逐渐降低,全磷、全钾、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有效钾含量呈增加趋势;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峰值出现在连作8年处理,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峰值出现在连作6年处理.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全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受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均受全钾含量的抑制,酸性磷酸酶活性受速效钾含量的抑制.[结论]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植烟土壤环境恶化,养分失衡,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部分化学性状指标与酶活性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福建武平烟区205个土壤样本的质地、pH值及土壤养分状况,并对不同质地土壤各肥力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武平烟区植烟土壤砂土占37.07%,壤土占58.05%,黏土占4.88%.(2)不同质地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全钾达到显著水平,并表现为黏土含量最高,砂土含量最低.壤土全磷含量最高,砂土最低,pH值表现为砂土最高,黏土最低.砂土pH值与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全氮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碱解氮与全磷和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壤土pH值与全磷和全钾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全氮和全磷,有效磷与速效钾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全磷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黏土pH值与全氮呈显著负相关.砂土各肥力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大,而壤土和黏土各肥力因子间的相互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烤烟不同连作年限对云南典型砂质红壤微生物量和胞外酶活性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合土壤理化性状探究其相关机制,为缓解烟草连作障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连作1、2、4、6和9 a的植烟砂质红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量磷以及土壤碳、氮、磷营养元素循环相关的土壤胞外酶活性。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对土壤肥力属性与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且以连作4 a时最低。(2)连作土壤pH值为5.68~6.43;在连作1~6 a范围内,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pH值呈下降趋势,连作9 a时土壤pH值升高。(3) RDA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全磷含量和pH值与土壤胞外酶活性显著相关。土壤胞外酶化学计量分析表明:连作1、2和6 a时,土壤中微生物受到较强的碳源限制;而所有连作年限的土壤中微生物都受到氮源限制。【结论】烤烟连作4 a后,土壤pH值以及碳、氮、磷元素发生显著变化,且与土壤氮循环相关的土...  相似文献   

6.
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但长期单一种植使得土壤养分供应降低,烟株抗性变差,影响烟株的生长发育。套作是可以促进作物高产的重要种植方式之一,但关于烤烟套作玉米能否改善烟田土壤质量,增加烟株抗性尚不清楚。以红花大金元和K326为材料,研究烤烟套作玉米模式下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及烟株抗氧化特性特征。结果表明,2个烤烟品种的表现基本一致,即烤烟套作玉米处理的烤烟根系(地下部)生物量明显高于烤烟单作处理,但茎和叶(地上部)生物量差异不明显;烤烟套作玉米处理的烟株氮吸收量低于烤烟单作,磷吸收量差异不显著;与烤烟单作相比,烤烟套作玉米处理的烟株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降低;与烤烟单作相比,烤烟套作玉米处理的烟田土壤pH值、全磷、速效磷、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全氮和全钾含量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则显著负相关;土壤全氮含量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正相关,土壤全钾含量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烤烟套作玉米有利于促进烟株根系生长,促进烟株根系对土壤中养...  相似文献   

7.
对河池烟区具有代表性的826个土壤样品的pH值、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池烟区土壤pH值总体适宜,少部分土壤偏碱性;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较为丰富;阳离子交换量处于中等至偏低水平;全磷、全钾和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偏低;不同县份之间土壤肥力特征差异较为明显。针对河池烟区土壤肥力特征,烤烟种植应适当降低氮肥用量,补充磷肥和钾肥用量,并通过改进施肥方式,提高土壤磷素和钾素有效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猫儿山森林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猫儿山不同海拔(1145、1468、1536、2024 m)4种林分类型固定样地内表层土壤(0-20 cm)进行养分测定。结果表明:(1)土壤pH、全钾含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呈现出单调递减的规律性;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速效氮含量呈现先微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形趋势;有效磷含量呈现强烈的先降后升的空间变异趋势。(2)海拔与有机质、全氮、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和全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全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3)除了全磷外,有效磷含量与其它养分指标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相关。猫儿山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异质性,有效磷的空间变化最强烈。  相似文献   

9.
豫中烟区土壤物理性状与养分特性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豫中烟区8个主要植烟县的土壤物理性状和养分特性,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豫中植烟土壤的物理性状较稳定,粒级以粉粒为主,沙粒次之,黏粒含量最低,其中粉粒以粗粉粒细粉粒中粉粒;物理性黏粒含量分布为30%~60%,属于中壤土和重壤土;容重分布范围为1.05~1.17 g·cm~(-3),均适宜烟株根系生长;总孔隙度分布范围39.40%~70.15%,2.28%的偏低,40.57%偏高,其中禹州、郏县和叶县均值偏高。养分特性以pH值中性偏碱,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氯离子含量适宜,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适宜,但是除pH值为弱变异外,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碱解氮为中等变异,速效磷、速效钾和氯离子含量为强变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值与粗沙粒、黏粒、容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细沙粒和粉粒呈极显著负相关;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与黏粒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沙粒、粉粒呈极显著负相关;全钾、碱解氮与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粗沙粒、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速效磷与粉粒呈显著正相关,与粗沙粒呈极显著负相关;氯离子仅与粒级0.5~0.1 mm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不同连作年限的植烟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连作烟地土壤障碍因子的发生机理。[方法]用方差分析法研究不同连作年限下贵州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趋势。[结果]连作n<10年和n≥10年烟地的细菌数量有极显著差异;连作5相似文献   

11.
以4种种植方式(净作、连作、混播、套作)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种植方式下半夏土壤养分的差异,测定了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等指标。结果表明,净作、轮作、混播土壤pH值为中性或弱酸性,连作土壤酸化严重;轮作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在4种方式中最高,分别为48.98 g/kg、2.27g/kg、194.00 mg/kg;混播土壤全磷、有效磷、缓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1.27 g/kg、22.99 mg/kg、265.77 mg/kg;连作土壤全钾含量最高,为17.27 g/kg;轮作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为181.50 mg/kg。 pH值与缓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全磷与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全氮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4种种植方式土壤养分因子综合得分排序为:轮作(0.13)>混播(-0.01)>净作(-0.02)>连作(-0.07)。从半夏生长对土壤养分需求和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的角度看,轮作在4种种植方式中最适宜。  相似文献   

12.
水田改种香蕉园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科学地种植香蕉或其他经济作物,研究水田改种香蕉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方法]通过对海南琼海市塔洋镇具有代表的水田改种香蕉园土壤取样,并与其附近未改种的水田土壤比较,探讨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水田改种香蕉园土壤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含量和pH值均出现了明显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没有表现明显变化;香蕉土壤有效性锰含量比水田的显著增加,而有效性铁含量却显著降低;香蕉土壤蔗糖酶活性较水田显著增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酸碱度与蔗糖酶活性均表现极显著相关。[结论]蔗糖酶活性可作为评价水田改种香蕉土壤肥力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大棚辣椒不同连作年限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江苏淮安地区不同连作年限土壤的理化性质,选取不同种植年限的辣椒大棚和露天小麦田,分别测定其土壤pH值、电导率以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等主要养分含量,并计算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棚土壤pH值小于露天小麦田,随种植年限增加,土壤逐渐酸化;6年后大棚辣椒土壤已明显出现养分富集现象和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4.
贵州不同生境下种植钩藤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贵州不同生态环境下种植钩藤的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下种植钩藤的土壤pH在4.85 ~ 5.38之间,呈强酸性;钩藤土壤氮磷钾含量为:林地>耕地>荒地;土壤脲酶活性:林地>耕地≈荒地;土壤磷酸酶活性:荒地≈林地≥耕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耕地≈林地≈荒地.种植钩藤的土壤pH值与速效磷、有机质与全氮、全氮与碱解氮、速效钾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土壤pH值与磷酸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与脲酶活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果为掌握贵州三种钩藤种植模式下土壤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分别于东、南、西、北不同坡向种植白术,探究坡向对白术根际土壤养分、白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坡向土壤pH值在4.92~5.27之间,均偏酸性,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西坡最高,碱解氮、全钾含量南坡最高,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北坡最高。白术产量西坡最高,与南坡差异不显著,而分别比东坡、北坡高20.55%、29.29%;各坡向浸出物含量在37.47%~40.98%之间,水分含量在4.00%~4.92%之间,均达到药典标准,灰分含量只有东坡和西坡达到药典标准。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西坡白术各指标均值最大(0.55)。相关性分析表明,白术产量、品质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联性较强,产量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全磷、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浸出物与有效磷、速效钾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水分与全钾、碱解氮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灰分与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坡向对白术根际土壤养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西坡为种植白术的最佳坡向;土壤养分对白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种植白术应注重施肥以保证土壤对植株所需养分的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南方马铃薯连作障碍产生的机理,以金湘为材料,研究马铃薯连作对南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开垦土壤种植的马铃薯产量为43.69 t/hm~2,未见块茎发生疮痂病,连作土壤马铃薯产量显著降低,为25.63 t/hm~2,疮痂病薯率显著增加,为6.7%;种植1季春马铃薯后,连作土壤和新开垦土壤pH均降低,有效磷、全磷、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放射菌总数降低,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均增加,土壤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增加,转化酶活性降低;与新开垦土壤和第1季土壤相比,连作土壤的pH值及全氮、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碱解氮含量降低,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连作土壤的细菌总数和放射菌总数减少,真菌总数增加,真菌总数与细菌总数的比值显著增加;连作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转化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增加,脲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土壤养分失衡问题随着植烟年限的增加越发严重,系统研究石灰性紫色土烤烟连作对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为土壤肥力提升和连作障碍防治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于 2021 年 4 月在广元市昭华区选择不同连作年限(0、8、10、27、33 年)的石灰性紫色土典型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长期连作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和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烤烟长期连作导致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pH 以及碱解氮含量分别减少 18.34%、17.43% 和 23.15%,而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 124% 和 54.55% ,土壤脲酶活性降低58.51%~91.28%,蔗糖酶活性降低 29.14%~48.66%。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蔗糖酶活性与土壤速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 β- 葡萄糖苷酶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速效磷呈显著负相关,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 pH 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石灰性紫色土烤烟长期连作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应注意氮磷钾肥的平衡配施,可适当增施有机肥来调控土壤微环境,以促进养分的转化与吸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影响黄花蒿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累积的土壤特征因素,测定贵州省三穗县和剑河县野生黄花蒿的总多酚、东莨菪内酯、猫眼草酚D、猫眼草黄素、青蒿素、青蒿酸含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pH值、土壤酶活性,利用SPSS软件对土壤特征与黄花蒿药用次生代谢产物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土壤特征对黄花蒿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海拔不同样地黄花蒿的药用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差异显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大多存在差异。野生黄花蒿样地中土壤蔗糖酶活性较高,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相对较低。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碱解氮含量与青蒿素、青蒿酸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全钾含量和pH值与青蒿素、青蒿酸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全磷、全氮、速效钾含量与青蒿酸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总多酚、猫眼草酚D和青蒿素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能够提高黄花蒿的青蒿素、青蒿酸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可以提高黄花蒿的青蒿酸含量,降低土壤全钾、有效磷含量和p H值有利于黄花蒿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选用24个河南中部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本,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旨在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利用土壤酶活性推测土壤的肥力情况。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相关均达到极显著状态。过氧化氢酶和有机质间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25。蔗糖酶和有机质、全钾之间相关均达到极显著状态,但和全氮、全磷相关不显著。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之间的相关性也均达到极显著状态,其中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14。由此建立起相应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植年限日光温室土壤肥力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随种植年限的变化趋势,为日光温室科学施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兰州市皋兰县露地(对照,CK)及种植年限分别为1,3,5,10,15年的日光温室土壤作为供试材料,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研究区内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中下等水平,而氮、磷、钾的含量较高。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研究区内温室土壤有机质、氮素、磷素、钾素含量基本呈上升趋势,种植年限与土壤全磷、全钾、速效磷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保持相对稳定水平,种植年限与脲酶活性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与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脲酶与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蔗糖酶与全磷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各土壤养分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为维持日光温室土壤的可持续高效生产,应多施优质有机肥,同时还应适当减少化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