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水肥条件下土壤NO3--N、速效磷、速效钾、盐分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滴灌施肥条件下,土壤剖面NO3--N分布主要集中在湿润体边缘,速效磷主要分布在0~30cm范围,速效钾主要分布在0~40cm范围;合理水肥比例可提高红枣对养分的吸收和减少养分在土壤中的积累且影响土壤盐分分布。试验结果为盐渍化土壤水肥一体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混施保水剂水分入渗试验,研究了保水剂混施厚度对土壤水分垂直入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施保水剂不同程度上减小了土壤水分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保水剂混施厚度越大,对入渗率的抑制程度越大,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越小。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土壤水分入渗率逐渐减小,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却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3.
针对宁夏旱区枸杞滴灌施肥系统设计、水肥管理方案等不完善问题,研究了滴灌施肥条件下湿润锋的运移变化规律,为大田滴灌施肥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室内土箱实验模拟大田点源滴灌,试验以滴头流量和施氮浓度为变量,以计划湿润层为控制量,采用完全随机组合设计,研究湿润锋变化规律。灌水氮素浓度一定的条件下,滴头流量越大灌水到达计划湿润层的时间就越短,形成的湿润体体积越大,灌水结束后湿润体水分再分布的距离越大;滴头流量一定的条件下,灌水氮素浓度越大越有利于水分在竖直方向的迁移扩散,水分到达计划湿润层的时间越短,形成的湿润体体积相对较小,灌水结束后土壤水分再分布的距离越小;水平湿润锋和垂直湿润锋运移距离与时间之间满足幂函数关系,幂指数b随流量q和施肥浓度c无明显变化,幂函数系数a随滴头流量的增大而变大,随施肥浓度的增大而变小。滴头流量和施肥浓度都会影响水分在土壤中的运移分布状况,滴头流量起主要作用。水分运移距离与时间满足幂函数关系,可以通过函数关系式来预测土壤水分运移深度。  相似文献   

4.
PAM与PG对土壤水平入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平入渗是土壤水分空间入渗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受土壤质地和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高分子化合物与磷石膏(PG)等的加入也对其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室内土柱试验,研究聚丙烯酰胺(PAM)和PG与土壤混合干施情况下的土壤水平入渗特征,并从机理上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PAM具有良好的吸水和保水性能,其用量的增加使累积入渗量增大,平均土壤含水量增加;而水平入渗速率却由于溶液粘性增大而有所降低,相应使得湿润锋推进相同距离所用时间比对照有所延长;累积入渗量与时间和湿润锋的关系,均符合Philip和Green-Ampt入渗公式,因而,在施加PAM与PG的情况下,土壤的水平入渗性能仍可用经典入渗公式来进行研究与描述;PAM和PG的加入也使土壤吸渗率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当PG用量相同,PAM用量的增加使得土壤的吸渗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试验,以传统滴灌模式为对照,系统研究了以张力计读数制定的实用型滴灌模式对番茄生长、产量、水肥利用率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滴灌模式相比,采用实用型滴灌模式(当埋深15 cm的张力计读数大于35 k Pa时进行灌溉施肥,灌水定额为5 mm,每次施纯氮浓度为120 mg/L,氮磷钾比例为1∶0.3∶1.5)可维持番茄植株正常生长,实现节水40.4%,节肥45.6%,产量提高8.6%,灌溉水利用率提高82.1%,肥料偏生产力提高99.5%。并且该模式可显著降低0~20 cm土层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全盐含量,避免表层养分及盐分累积,显著降低深层土壤20~40 cm的土壤含水量,避免土壤根层水分向下运移造成水分浪费。  相似文献   

6.
粉煤灰和蚯蚓粪施用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粉煤灰和蚯蚓粪两种土壤改良物质对土壤蒸发影响的差异性,探寻适宜的施用方式和施用量.设计模拟试验,控制3个覆盖处理(覆盖厚度分别为1、2.5和4 cm)和4个混施处理(施用量分别为10%、20%、30%和40%),以温室土壤为对照.连续测定16 d土壤蒸发量,结合有机质含量、水分物理性质和物质本身特性分析粉煤灰和蚯蚓粪施用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是否有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覆盖粉煤灰和蚯蚓粪累积蒸发量分别减小了30%~34%和17%~48%,混施粉煤灰和蚯蚓粪累积蒸发分别减小了0%~6%和4%~14%.覆盖厚度为1 cm粉煤灰对土壤蒸发的抑制效果优于蚯蚓粪,覆盖厚度为4 cm和混施对土壤蒸发的抑制效果均为蚯蚓粪优于粉煤灰.两种物质覆盖和混施均可提高有机质含量,是其抑制土壤蒸发的主要原因.两种物质抑制蒸发效果具有差异,为有机质含量、颜色和颗粒组成等不同导致.另外,两种物质覆盖、蚯蚓粪混施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对照,混施蚯蚓粪显著提高孔隙度和持水容量.综合考虑施用粉煤灰和蚯蚓粪抑制土壤蒸发和保持土壤水分的效果可知,薄层覆盖时,粉煤灰优于蚯蚓粪,中厚层覆盖和混施蚯蚓粪优于粉煤灰.  相似文献   

7.
PAM与SAP联合施用对旱作坡耕地的水分保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PAM和SAP联合施用对坡耕地土壤水分和马铃薯生长的影响效果,在内蒙古卓资县以不施材料为对照,设置喷施PAM+混施SAP与混施PAM+混施SAP各3组试验处理。结果表明:PAM和SAP联合施用后可以提高0~40 cm土层含水率,并且含水率随施用量增加而提高。H3与P3与对照相比最大增加26.97%和21.04%。施用PAM和SAP可提高苗期坡耕地0~80 cm土层贮水量,土壤贮水量与施用量呈正相关;但在马铃薯其他生育期,处理后的土壤贮水量低于对照。从播种到收获期,P2的马铃薯生物量达到最大,其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增加29.54%。因此,适量的施用PAM和SAP可改善土壤水分环境,增加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8.
利用工程措施改变地下滴灌土壤湿润模式的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滴灌带下铺设阻水塑料布,明显地改变了地下滴灌湿润体的形状和湿润体内部的土壤水分分布,与普通地下滴灌比较,增大了沿毛管纵向的湿润宽度,提高了湿润锋向上的运移高度,减小了水分向下的入渗深度,同时,增大了滴灌带上层土壤的含水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控制菜田土壤营养成分,改变目前存在的菜田盲目施用化肥的状况,对山西省中部菜田土壤进行了调查,并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普遍存在碱解氮和速效磷累积,速效钾、速效硼有减少的趋势,老菜田表现较为明显。祁县地区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偏低。菜田土壤碱解氮达到高含量水平的占30%以上,达到中含量水平的占50%以上;土壤速效磷达到高含量水平的占80%以上。山西省中部菜田施肥应控制氮、磷,增施钾肥和补施硼肥,大量施用秸秆类有机肥。  相似文献   

10.
滴灌土壤湿润体特性室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外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陕北米脂山地微灌枣树示范基地进行原状土的滴灌入渗试验,对单点源入渗情况下,不同滴头流量和灌水历时对湿润体形状、大小与湿润锋运移规律的影响,及不同参数组合情况下土壤水分的分布与再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湿润体的形状近似为半椭球体;湿润锋的水平、垂向入渗距离分别与入渗时间具有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土壤含水率与湿润体特征值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二项式函数关系,利用该函数关系能够精确地表示出滴灌单点源入渗土壤湿润体的水分分布与再分布过程,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