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蛋鸡场沙门氏菌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沙门氏菌抗原和抗体检测方法对2012~2015年采集的广东省蛋鸡场样品进行检测。采用ELISA方法对1784血清样品进行了肠炎沙门氏菌和1 387份血清样品进行了鼠伤寒沙门氏菌抗体检测;采用凝集试验方法对1 391份血清样品进行了鸡白痢沙门氏菌抗体检测;采用细菌培养、PCR方法对采自广东省的活鸡/死鸡、环境拭子等1 458份样品进行了沙门氏菌检测。[结果]肠炎、鼠伤寒、鸡白痢3种血清型沙门氏菌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6.70%、10.09%和1.01%;沙门氏菌抗原检测的阳性率为1.65%。[结论]蛋鸡群中存在肠炎、鼠伤寒、鸡白痢等3种沙门氏菌不同程度的感染,但是蛋鸡群的总体感染率不高。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动物食物中毒是由血清型非白痢沙门氏菌如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海德堡变种引起的。为防止沙门氏菌污染饲料,可采用包括日粮处理、监测原料及成品、监控饲料加工中的各个参数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的PCR-RFLP分子鉴别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fliC基因可变区两端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PCR扩增出约600bp的产物,用Hin6I对PCR产物进行酶切,经RFLP分析区分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的生物型。利用该技术对6株鸡白痢沙门氏菌标准株及2株鸡伤寒沙门氏菌标准株进行分子鉴别,得到的结果与预计的RFLP模式相符,证明该方法可行。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191株鸡沙门氏菌进行分子鉴别,191株中有185株分离株符合鸡白痢沙门氏菌的RFLP模式,6株分离株符合鸡伤寒沙门氏菌的RFLP模式,其中有176株PCR—RFLP鉴定结果与生化特性符合率达100%,另有15株根据生化特性不能鉴别。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鸡白痢沙门氏菌与鸡伤寒沙门氏菌的基因组差别,筛选鸡白痢沙门氏菌特有的序列,利用SSH对鸡白痢沙门氏菌C79-13(实验方)与鸡伤寒沙门氏菌Sg9(驱动方)基因组进行了比较。选择四碱基内切酶Rsa I将C79-13与Sg9基因组DNA酶切,酶切的C79-13基因组DNA分成两份,分别与接头1和接头2R连接,然后进行两轮杂交和两轮PCR,得到消减混合物,将其与PCR 2.1克隆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E.coli DH5α建立消减文库。结果共获得400个阳性克隆;筛选240个克隆制备质粒进行PCR检测,均扩增出100~2000 bp大小的片段。差异DNA消减文库的构建为进一步筛选、克隆鸡白痢沙门氏菌特异的未知新基因、建立分子鉴别新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鼻气管鸟杆菌(Ornithobacteriumrhinotracheale,ORT)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利用PCR扩增鼻气管鸟杆菌16 S rRNA基因的671 bp特异性片段,经回收纯化后用地高辛标记,建立了地高辛标记探针诊断ORT的方法。【结果】特异性试验表明,地高辛标记探针可与ORT不同血清型参考菌株的核酸发生特异性杂交,而与鸡大肠杆菌、副鸡嗜血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核酸杂交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地高辛标记探针对ORT的最低检出量为100 pg/μL;利用该探针对分离菌株和疑似病料进行检测,结果均与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建立了地高辛标记探针检测ORT的方法,为ORT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简便且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鸡源肠炎沙门氏菌的耐药机制,参照Gen Bank中肠炎沙门氏菌特异性序列sdfⅠ设计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鸡源肠炎沙门氏菌的PCR检测方法,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临床样品分离株进行检测,并应用K-B纸片扩散法和PCR方法检测分离株对22种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建立的检测方法可有效扩增出203 bp的目的基因,DNA最低检出量为100 pg/μL,菌液最低检出浓度为4×10~3 cfu/mL,PCR方法检测结果与传统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10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56株鸡源肠炎沙门氏菌分离株对22种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98.21%)和红霉素(96.43%)的耐药性最高;耐药基因检测发现,tet A、aph(3')-Ⅱa、bla CMY-2、cat1和sul1的检出率较高,均大于50%。可见,建立的PCR方法可有效检测鸡源肠炎沙门氏菌,鸡源肠炎沙门氏菌分离株耐药性严重,耐药基因广泛存在于耐药菌株中。  相似文献   

7.
应用PCR技术检测猪伤寒沙门氏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猪伤寒沙门氏菌,对从病猪的血液中分离培养的伤寒沙门氏菌进行检测,均能检出阳性,试验说明PCR技术对检测猪伤寒沙门氏菌具有特异性高、灵敏、快速等特点,适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猪伤寒沙门氏菌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一种更具实用性的可定量检测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新型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克服传统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在时效性、灵敏度和操作简便性等方面的不足。【方法】将反应制得的氧化石墨烯(GO)滴涂在玻碳电极(GCE)表面,于PBS缓冲液中采用电化学还原法将其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随后放置电极于氯金酸溶液中进行电沉积,于表面修饰一层纳米金(AuNPs)。依靠金硫键的作用将鼠伤寒沙门氏菌适配体互补链(S)固定在电极上,滴加封闭剂巯基己醇(MCH)占据电极表面空余位点,保证电极无非特异性吸附后,再将鼠伤寒沙门氏菌适配体(Apt)滴涂于电极表面,使S与Apt杂交形成DNA双链结构。将电极于37℃下同鼠伤寒沙门氏菌与核酸外切酶I(Exo I)的混合液孵育,依靠鼠伤寒沙门氏菌与Apt高度特异性结合,将Apt从电极表面带离,再基于Exo I对单链DNA的剪切作用,使鼠伤寒沙门氏菌得以循环重复作用于适配体,再将电极浸入亚甲基蓝(MB)溶液一段时间后,通过监测电极表面的电信号,并对其在菌液中的孵育时间及Exo I的浓度进行优化,构建检测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新型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使用构建的传感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单增李斯特菌以及副溶血弧菌进行检测,以确定该传感器的特异性;对2×102-2×107 cfu/mL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检测,以确定该传感器的敏感性;对猪肉样品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定量检测,以确定该传感器的实用性。【结果】所构建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在菌液中的最适孵育时间为40 min,Exo I的最适浓度为0.8 U·µL-1。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仅在鼠伤寒沙门氏菌存在时有电信号响应,而对非目标菌无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敏感性可达67 cfu/mL。使用构建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对猪肉中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定量检测,加标回收率在97.3%-106.7%。【结论】所构建的新型鼠伤寒沙门氏菌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具备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易于操作、检测迅速及成本低廉等优点,有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现场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性和实用性强、灵敏度高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参考GeneBank中登录号为U25631的沙门氏菌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组成半套式RT-PCR,扩增片段为581bp.应用该半套式RT-PCR对标准菌株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和结核杆菌及临床伤寒分离出的沙门氏菌H1、H2株进行检测.并对延边地区牧场的产生-临床腹泻的延边黄牛血液中分离培养的不同菌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仪伤寒沙门氏菌标准株和临床一株样品在581bp处扩增出了特异的片段;该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 fg 核酸,且重复性好.说明此半套式RT-PCR法可以准确、灵敏、快速地检测出腹泻延边黄牛血液中的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0.
鼻气管鸟杆菌PCR诊断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鼻气管鸟杆菌(Ornithobacterium rhinotracheale,ORT)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1对可扩增671 bp目的片段的引物,建立了检测ORT的PCR方法.该方法能在ORT参考菌株中扩增到特异性片段,而鸡大肠杆菌、副鸡嗜血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最低检出限量为90 pg DNA.表明所建立的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利用建立的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检测,2株为阳性.  相似文献   

11.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细菌引起的鸡、鸭、鹅、鸽等禽类疾病。该属引起的禽病有4种,即鸡白痢、禽伤寒、副伤寒和亚利桑那菌病。鸡白痢沙门菌可引起雏鸡的白痢,鸡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鸡伤寒则是危害成年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病,副伤寒是由多种沙门菌引起,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鼠伤  相似文献   

12.
沙门氏菌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改良热裂解法提取沙门氏菌基因组DNA,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热裂解的时间进行了比较试验,对PCR检测的敏感性和所用引物的特异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煮沸时间为2 min即可获得满足PCR要求的基因组DNA;设计的引物特异性好,能专一性扩增出约500 bp条带;该引物灵敏度高,能进行有效检测的核酸最低起始量为129 pg.采用热裂解法提取沙门氏菌基因组DNA进行PCR快速检测技术大大缩短了沙门氏菌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13.
沙门氏菌常见H抗原特异相的PCR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PCR技术检测沙门氏菌常见的H抗原特异相,甲型副伤寒、猪霍乱、鼠伤寒等常见危害人和动物的沙门氏菌因H抗原差异而分别获得特异性扩增。此技术具有快速简便、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值得在对常见危害人和动物的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尼秀媚  魏晓棠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443-7444,7466
[目的]建立肠炎沙门氏菌的SDA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肠炎沙门氏菌invA基因片段设计链置换扩增(SDA)引物,建立肠炎沙门氏菌的SDA快速检测方法,并对设计的引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研究。[结果]成功建立了肠炎沙门氏菌的SDA快速检测方法,SDA反应成功扩增了目标序列。建立的SDA检测技术对肠炎沙门氏菌的检测灵敏度达到7.0×103cfu/ml,且特异性良好。[结论]试验选取的序列和引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于肠炎沙门氏菌的特异性检测。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食品及动物性饲料沙门氏菌的PCR快速检验方法,设计出一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对鸡白痢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以及多种非沙门氏菌的肠道病原菌进行了PCR扩增。结果,沙门氏菌出现300 bp的条带,其他非沙门氏菌无条带,证明该对引物特异性良好。利用人为污染沙门氏菌的方法,对鱼罐头、蛋制品、鱼粉、肉骨粉进行不同程度地沙门氏菌人为污染,对样品进行适当处理后进行PCR检测。结果,鱼罐头、鱼粉、蛋制品、肉骨粉均能达到理想检测效果,敏感性为10~100 CFU/50 L。利用该方法对商品鱼罐头、蛋制品、鱼粉、肉骨粉进行检测,具有检测速度快、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食源性沙门氏菌实时定量PCR检测体系,实现快速检测。根据GenBank数据库鼠伤寒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序列(AE008832)设计引物,建立沙门氏菌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通过标准曲线的建立和对40份牛奶和40份生肉进行检测评估检测体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检出底限约8个细菌/反应。40份牛奶和40份生肉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5%和5%,与传统细菌分离检测结果完全相符。实时定量PCR检测沙门氏菌具快速、灵敏的优点,适宜于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的调查及监测。  相似文献   

17.
分别提取鸡白痢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染色体DNA,用设计的专一性引物扩增沙门氏菌入侵因子基因保守序列,PCR产物经凝胶回收纯化,克隆于TE栽体,在含X—gal、IPTG的AmpLB平板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出的序列与GenBank中发表的基因序列一致。通过Blast比对,发现从3种沙门氏菌菌株克隆出的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相嗣,鸡白痢沙门氏菌与前两种相差1个氨基酸。  相似文献   

18.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传染病。鸡沙门氏菌病包括三个可以相互区分的疫病: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前两者是由单一的沙门氏菌引起的疫病,禽副伤寒则可由多种沙门氏菌引起。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动物食物中毒是由血清型非白痢沙门氏菌如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海德堡变种引起的.为防止沙门氏菌污染饲料,可采用包括日粮处理、监测原料及成品、监控饲料加工中的各个参数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基于SYBR Green I嵌合染料法的灌溉水源中沙门氏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 PCR)检测方法。【方法】以沙门氏菌侵袭蛋白A (inv 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1对特异性q PCR检测引物,在对q 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后,通过特异性实验和灵敏度实验对q PCR方法进行验证,并制作灌溉水源中沙门氏菌q PCR定量标准曲线,最后与国标方法对比检测灌溉水源中沙门氏菌污染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经过优化的q PCR检测方法灵敏度检测结果显示最低检测限量为1×10-1 pg·μL-1,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干扰菌株对本q PCR检测方法无影响,所制作的q PCR扩增标准曲线在2×100~2×105 cfu·m L-1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6,能对沙门氏菌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该方法在与国标方法对比检测灌溉水源中沙门氏菌污染时具有同等准确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SYB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