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甘蔗秋旱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甘蔗秋季干旱的演变特征,为提高甘蔗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1961~2010年广西降水资料和甘蔗资料,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结合甘蔗需水特点确定甘蔗秋旱的评价指标,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干旱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结果]近50年来,广西甘蔗秋季轻度干旱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主要是桂西和桂南蔗区,中度和重度干旱的高发区主要位于桂中和桂东北蔗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1991~2010年相比1961~1990年,大部蔗区中度以上甘蔗干旱频率增加26%~45%,重度以上干旱频率增加16%~35%;中度以上甘蔗干旱强度增加0.1~5.2 d,重度以上干旱强度增加0.1~4.8 d.[结论1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西甘蔗秋季中度和重度以上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总体呈增加和加重趋势,一些年份秋季干旱日数增加,干旱对甘蔗生产的影响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近48年气象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辽宁省50个观测站1961-2008年的逐日气温、降水资料,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作为干旱划分标准,对历年干旱的强度、发生频率、持续日数及影响范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旱、夏旱、秋旱3类干旱均存在影响范围扩大、强度增加趋势,春旱影响范围、强度变化最明显;春旱日数变化以减少趋势为主,夏旱、秋旱日数变化以增加趋势为主;西部春旱发生频率较高,东部各种干旱发生频率相对都较低。  相似文献   

3.
江西双季直播稻倒春寒与寒露风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江西省87个气象站1961~2018年的气温数据,采用气候分析方法,分析了江西省直播早稻倒春寒和直播晚稻寒露风灾害的发生频率、范围、强度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58年间江西直播早稻倒春寒灾害的平均发生频率为38%,北部高于南部,西部高于东部,且近30年全省倒春寒的平均发生频率较前28年下降了24个百分点;倒春寒灾害强度呈下降趋势,1996年以来未出现持续10 d以上的严重倒春寒灾害;直播晚稻寒露风灾害的发生程度以轻度和中度为主,发生频率一般为30%~50%;各地重度寒露风的发生频率一般低于10%;寒露风的发生范围在年际间差异较大,有24%的年份在局部地区发生了重度寒露风,有14%的年份在部分地区发生了重度寒露风;寒露风灾害强度呈下降趋势,在2014年以后寒露风强度指数持续低于平均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CI指数的陕西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0年陕西省72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法,统计分析了近50年陕西省气象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陕西省年及四季干旱发生频次和干旱日数总体上呈北高(多)南低( 少)分布特征。四季中夏旱频率最高,强度最强,春季其次。各等级干旱日数中轻旱日数最多,中、重和特旱日数依次减少。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及关中中东部既是干旱高发区,也是干旱重发区;近50年陕西区域干旱强度和干旱日数均存在较明显的增加趋势,主要表现为春秋两个季节的变化,而夏季和冬季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近50年陕西共发生32起持续性干旱事件,以春夏连旱为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02年持续性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强, 反映出陕西区域极端干旱事件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响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江西省87个气象站1961~2018年的气温数据,采用气候分析方法,分析了江西省直播早稻倒春寒和直播晚稻寒露风灾害的发生频率、范围、强度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58年间江西直播早稻倒春寒灾害的平均发生频率为38%,北部高于南部,西部高于东部,且近30年全省倒春寒的平均发生频率较前28年下降了24个百分点;倒春寒灾害强度呈下降趋势,1996年以来未出现持续10 d以上的严重倒春寒灾害;直播晚稻寒露风灾害的发生程度以轻度和中度为主,发生频率一般为30%~50%;各地重度寒露风的发生频率一般低于10%;寒露风的发生范围在年际间差异较大,有24%的年份在局部地区发生了重度寒露风,有14%的年份在部分地区发生了重度寒露风;寒露风灾害强度呈下降趋势,在2014年以后寒露风强度指数持续低于平均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1961~2016年陕西省35个标准气象站的逐日降水数据,利用标准降水指数法(SPI),分析了陕西省在年、季时间尺度上气象干旱的变化特征,以及基于干旱范围等级的干旱频率和干旱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从1961年至2016年,陕西全省整体上呈干旱化趋势,且干旱范围逐步扩大,春、秋季干旱化较为明显。但自2000年以来,干旱化趋势得到缓解,干旱范围有所减少;(2)根据干旱范围等级得到的各地区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有整体一致、南北相反、中部相反和东西相反等类型;(3)关中地区在全省发生全局干旱时,其干旱频率和强度为省内最高,而在全省发生局部干旱时,其干旱频率和强度为省内最低;而陕北风沙区的干旱特征与关中地区相反。  相似文献   

7.
江西农业生产中的伏秋干旱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江西农业生产中伏秋干旱的危害,时空分布规律,成因及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全省伏旱、秋旱、伏秋连旱的频率分别为10%、16.7%和13.3%。1950~1994年全省因伏秋干旱累计受灾面积1937.4万hm2,成灾面积956.6万hm2,累计损失粮食95.66亿千克;降水时空分布不均,7~9月高温少雨、水热不同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1倍以上,红壤调控力弱,有效水少,是形成伏秋干旱的主因;注重蓄水、科学节水、巧种避旱是综合配套的有效抗旱途径  相似文献   

8.
根据19612016年陕西省35个标准气象站的逐日降水数据,利用标准降水指数法(SPI),分析了陕西省在年、季时间尺度上气象干旱的变化特征,以及基于干旱范围等级的干旱频率和干旱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从1961年至2016年,陕西全省整体上呈干旱化趋势,且干旱范围逐步扩大,春、秋季干旱化较为明显。但自2000年以来,干旱化趋势得到缓解,干旱范围有所减少;(2)根据干旱范围等级得到的各地区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有整体一致、南北相反、中部相反和东西相反等类型;(3)关中地区在全省发生全局干旱时,其干旱频率和强度为省内最高,而在全省发生局部干旱时,其干旱频率和强度为省内最低;而陕北风沙区的干旱特征与关中地区相反。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不同强度降水变化及对水旱灾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河南省30个站点1957~2005年的逐日降水资料,计算分析了近49年来河南省不同强度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结合近49年的旱灾和水灾受灾面积,分析了不同强度降水对水旱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9年来,河南省暴雨日、大雨日存在弱的增加趋势,中雨日和小雨日呈现减少趋势,其中小雨日减少的线性趋势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暴雨量、大雨量和中雨量都存在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小雨量则表现显著的减少趋势,其线性趋势达到了0.05的显著水平。干旱和水灾面积都呈增加趋势,其中干旱面积增加的线性趋势通过了0.0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不同强度的降水量和降水日数与干旱、水灾面积之间都显著相关,其中与旱灾关系最显著的是小雨量和小雨日数,而与水灾关系最显著的是暴雨量和暴雨日数。  相似文献   

10.
借助数理统计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omposite index,CI),根据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1961-2010年实测气象资料,对石羊河流域近50a的干旱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首先计算了各站历年逐日的CI指数,统计近50 a各站点出现的干旱过程、各时段的干旱事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石羊河流域干旱发生的频率、覆盖范围和强度和不同等级干旱发生的多年平均日数.分析结果表明:(1)石羊河流域四季干旱发生频率均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在四季中,夏季干旱发生频率最高,冬季频率最低;极小值都在乌鞘岭,极大值略有不同:春、夏、冬季干旱发生频率极大值在民勤,秋季极大值在武威.(2)石羊河流域有大范围干旱发生的年份夏季和秋季较多分别有22 a、11a,冬季最少只有4a.(3)石羊河流域不同等级干旱日数总体上呈现夏季多冬季少、北部多南部少的规律,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有较好的负相关性.(4)干旱发生成因除了主要受东亚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外,还应考虑到径流的影响.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为相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干旱特征制定相应抗旱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的农业科技及其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及其组织,其总的研究发展方向由加拿大政府掌握.把科技政策、研究发展方向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自上而下提出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掌握综合防治方法,把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和农产品无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发展与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在论述世界家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特点及其对农业人才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农业教育应当处理好专与博关系、两络与教师关系、外在知识系统性与内在思维创造性关系,指出了在学校管理中,应当逐步克服传统弊端,哿横向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4.
朱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558-3559,3561
对秦汉时期中国与印度的交流进行考证,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研究了当时中印的交通状况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从发病猪的肺脏分离到1株细菌,经形态学检查、生化实验、卫星生长现象、溶血试验、动物实验证明该分离菌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用该分离菌研制出自家灭活苗,预防效果良好,用康复猪制备自家血清同时配合敏感抗菌素使用,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王有俊 《农业与技术》2003,23(4):176-179
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分析认为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是工作人员缺乏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发展、掌握、运用科学技术。提高人员的科学技术素质。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保障人身安全,战胜灾害(包括煤矿灾害).  相似文献   

17.
18.
19.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不断推动之下,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网络文化的兴起,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因而各高校要对网络文化树立正确的认知,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因势利导,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文化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