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水稻品种耐热性与相关生化指标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温胁迫下水稻生化特性变化及其与品种耐热性的关系,可为水稻耐热性育种、耐热品种的鉴定和热害后补偿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依据.采用人工智能温室对水稻幼穗分化期到抽穗开花期进行高温处理,研究了高温胁迫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等6项生化指标含量变化的影响,对各品种生化指标变化与热敏感指数进行多元同归分析筛选水稻耐热性鉴定指标.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后,水稻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以及内源多胺含最在3个处理阶段均旱下降趋势,但耐热品种下降幅度明显小于热敏感品种;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耐热品种脯氨酸含量上升幅度明显大于热敏感晶种,而丙二醛含量上升幅度则明显小于热敏感品种;高温处理7 d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处理14 d和21 d后呈逐渐下降趋势.高温胁迫后,叶绿素、可溶性糖、脯胺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以及内源多胺等含量变化与水稻耐热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以及内源多胺含量可以作为水稻幼穗分化期到抽穗开花期耐热性鉴定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以2种耐热性不同的甜椒品种‘越夏2198'和‘:P13201'为材料,研究了高温条件下(昼40℃夜30℃)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甜椒生长指标的变化趋势,为探讨甜椒耐高温胁迫的生理机制以及为甜椒苗期耐热性鉴定提供参考。结果显示:(1)高温胁迫下,甜椒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2个品种的株高、茎粗、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均呈下降趋势,热敏品种的各生长指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耐热品种,恢复效果也较耐热品种差;(2)2个品种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高温处理期间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并且热敏品种始终高于耐热品种;脯氨酸含量在高温胁迫期间的表现趋势和MDA含量类似,但耐热品种显著高于热敏品种,于高温第5天两者差异达到最大;(3)高温胁迫导致两个品种的SOD和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但耐热品种始终高于热敏品种,POD活性表现尤为明显。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2个甜椒品种的相同指标在相同处理天数下存在差异,并且上升或下降幅度也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性为阐明甜椒耐热机理和甜椒耐热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平均气温逐年的升高,高温发生时间前移,持续时间延长,南瓜定植之后极易遭受高温胁迫。建立南瓜田间早期耐热性鉴定方法,对品种进行耐热性评价筛选,是缓解高温热害胁迫经济有效的措施。本试验以中国南瓜×印度南瓜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在自然高温环境下,通过比较植株两叶一心期、五叶一心期、团棵期和伸蔓期4个时期的单株叶片萎蔫程度,计算株系热害指数,经过多重比较,确定南瓜热胁迫的敏感时期,建立南瓜田间早期耐热鉴定方法。利用供试材料的单瓜种子数目,检验田间评价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南瓜团棵期的热害指数变异系数最大,是南瓜植株对高温胁迫的敏感时期。利用田间热害指数和单瓜种子数目2个指标可综合判断中印南瓜自交系的耐热特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高温胁迫条件下豇豆[Vigna unguiculata(L.)Walpers]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等理化指标的变化及品种间的差异,分析了高温胁迫对豇豆叶片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高温胁迫下,8个豇豆品种的热害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观表现为之豇28-2和白籽豇豆耐热性强,而高产四号、宁豇三号和红豇豆的耐热性差;所有豇豆品种的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但耐热性强的品种增幅较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耐热性强的品种增幅较大;耐热豇豆品种的可溶性糖浓度及高温胁迫后的增值均低于耐热性较差的品种;双向电泳结果表明,高温胁迫特异性诱导了15种和抑制了6种蛋白质表达,另鉴别到8种上调和10种下调表达蛋白.表明高温胁迫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和基因表达的变化.该研究为今后解析豇豆的耐热机理、选育耐热品种和发掘重要抗热基因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苗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水稻品种耐热性的关系,为制定耐热水稻品种的育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个籼稻品种和8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在苗期设置对照(白天(07:00-19:00)28 ℃,夜晚(19:00-07:00)22 ℃,CK)和高温胁迫(白天(07:00-19:00)42 ℃,夜晚(19:00-07:00)35 ℃,HS)2种处理方式,根据幼苗存活率将供试品种分为高抗、中抗、敏感和高度敏感4个耐热性等级,研究高温胁迫对不同耐热性水稻品种苗期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活性氧(ROS)积累、质膜损伤、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高温胁迫下,东稻4号、湘两优2号、黄华占和长白9号的幼苗存活率较高,是苗期耐热性高抗品种;湘两优900、泰优390、郑旱6号、武运粳21、粤王丝苗和吉粳515是苗期耐热性高度敏感品种。与CK相比,HS处理导致苗期水稻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内源IAA、Z+ZR和GA3含量下降,ROS积累、质膜损伤(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和内源ABA含量升高。高温胁迫下,耐热性水稻品种苗期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SOD、POD和CAT活性及内源ABA含量均显著高于热敏感品种,ROS含量、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低于热敏感品种,APX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内源IAA、Z+ZR和GA3含量无显著差异。高温胁迫下,水稻苗期叶片ROS积累量、抗氧化酶活性、质膜损伤程度和内源ABA含量与水稻苗期的存活率极显著相关,可作为耐热水稻品种筛选的参考评价指标。【结论】高温胁迫诱导水稻叶片ROS过量积累,引发氧化胁迫是导致叶片枯萎的重要原因,提高抗氧化防御能力和内源ABA信号通路是水稻抵抗高温胁迫的重要途径,可作为耐高温水稻种质资源的重要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6.
高温胁迫对不同甜瓜品种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温逆境胁迫下对16个甜瓜品种幼苗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16个甜瓜品种植株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叶绿素含量降低,耐热性强的品种降幅较小;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高温处理后与对照比较均升高,而耐热性较差的品种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耐热性比较分析表明,2个品种的耐热性较强,4个次之,中等程度耐热品种7个,热敏感品种3个。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耐热性不同的3个大白菜品种在高温胁迫下发生的水分和蛋白质代谢的变化,表明耐热的亚蔬1号比不耐热的“106”品种叶细胞具有更高的含水量和束缚水、较大的气孔密度和蒸腾速率、较低的蛋白质降解速率,较耐热的华湘1号的各项生理指标均居于中间水平.高温使细胞膜透性稍有增大,耐热与不耐热品种膜透性增大可能有不同机理.高温胁迫使耐热品种脯氨酸含量迅速增多,脯氨酸可作为大白菜耐热性鉴定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不同耐热性萝卜幼苗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个耐热性不同的萝卜品种为试材,研究高温胁迫对萝卜幼苗叶片电解质渗漏率(EL)、丙二醛(MDA)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后,两萝卜品种叶片EL和MDA含量均逐渐升高,但耐热品种夏米岛(XD)升高幅度低于感热品种乌兹别克冬萝卜(WD);高温胁迫前,XD幼苗叶片可溶性糖与脯氨酸(Pro)含量均高于WD,而高温胁迫后,两品种可溶性糖和Pro含量均逐渐升高,但XD叶片中两者含量显著高于WD;高温胁迫下,XD通过大幅升高SOD活性来消除O2-的伤害,而WD通过大幅度升高POD和APX活性,以清除体内的H2O2,防止活性氧伤害,说明耐热性不同萝卜品种对高温胁迫造成的活性氧伤害的清除机理不同。恢复4 d后,XD叶片中EL和MDA含量基本恢复至处理前水平,WD显著高于处理前;两品种中可溶性糖和Pro含量差异不显著;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差异较大。可见,耐热品种XD本身含有较高的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Pro,从而通过降低EL和MDA含量及提高SOD活性来减轻高温热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早籼稻品种灌浆期耐热性差异的机理及灌浆期高温胁迫条件下不同耐热性品种叶片Chl含量的降低与原叶绿素酸酯含量、活性氧和H2O2水平、保护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Chl-Pro结合度的相关关系,以及外源抗氧化物质和激素调节作用.高温胁迫导致水稻叶片Chl含量降低,不仅是合成受阻,而且存在明显的降解,耐热性越弱的品种降解越严重,稻株的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对高温胁迫的反应与品种灌浆期的耐热性呈现很强的一致性,Chl含量的降低与这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升高或降低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相关,这种降低与活性氧的损伤有关,耐热性弱的品种所受的不利影响越大.高温胁迫下水稻叶片中Chl-Pro结合度松弛,有利于自由基对Chl进行氧化损伤,导致叶片中Chl含量下降.利用外源抗氧化物质和激素能减少膜脂过氧化作用,减轻高温胁迫下叶片Chl含量的降低,从而为栽培调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耐热性不同的3个大白菜品种在高温胁迫下发生的水分和蛋白质代谢的变化,表明耐热的亚蔬1号比不耐热的“106”品种叶细胞具有更高的含水量和束缚水、较大的气孔密度和蒸腾速率、较低的蛋白质降解速率,较耐热的华湘1号的各项生理指标均居于中间水平。高温使细胞膜透性稍有增大,耐热与不耐热品种膜透性增大可能有不同机理。高温胁迫使耐热品种脯氨酸含量迅速增多,脯氨酸可作为大白菜耐热性鉴定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菜心耐热性评价及酶促抗氧化系统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不同菜心品种的耐热性,以热害指数为评价指标对19份材料进行耐热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酶促抗氧化系统对人工模拟高温胁迫及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通过热害指数分析,筛选出耐热品种5个、中等耐热品种11个、不耐热品种3个。对耐热品种CX10、中等耐热品种CX17和不耐热品种CX13进行人工模拟高温处理发现,37 ℃高温胁迫时菜心叶片的电导率、MDA含量显著升高,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Mn-SODPODCAT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从增加幅度来看,耐热材料中的电导率、MDA含量增幅明显低于不耐热材料,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Mn-SODPODCAT基因表达量则以耐热材料中增幅最大。在胁迫恢复3 d时,与胁迫时相比,所有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说明,高温胁迫影响了菜心酶促抗氧化系统的正常代谢,即使高温解除后也不能恢复至正常状态,但耐热材料可通过调节自身的酶促系统减轻胁迫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获得甘薯耐热品种,以4个优质甘薯品种为研究对象,将叶片耐热评价值、SPAD值、过氧化氢(H2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作为耐热指标,对比35℃和40℃高温胁迫下4个品种甘薯叶片各指标间的差异,探究高温胁迫对甘薯叶片生理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5℃高温胁迫下,4个品种甘薯叶片形态无明显变化,在40℃高温胁迫下,龙薯116和莆薯23的叶片出现明显的失水卷曲,SPAD值较金山57和广薯87显著降低;叶片中产生的H2O2含量高达2.53μmol·g-1和4.21μmol·g-1,造成CAT以及APX的活性增强,且MDA含量较金山57和广薯87显著增加,高达10.06 nmol·g-1和14.94 nmol·g-1。综合评价,参试品种中广薯87为耐热性优秀的甘薯品种,金山57次之。研究结果可为甘薯种植产业提供耐热品种资源,为甘薯耐热品种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高温胁迫下辣椒幼苗的形态及其抗逆生理响应进行比较分析,为辣椒苗期耐热性鉴定提供参考。【方法】以辣椒耐热品系R9和热敏品系B6为试材,研究昼/夜温度为38℃/28℃高温处理7d内,辣椒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及7d后的生长差异。【结果】高温胁迫下,除了幼苗茎粗外,2个辣椒品系的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以及壮苗指数均显著低于常温对照(昼/夜温度为25℃/20℃),且热敏品系B6幼苗生长受阻程度高于耐热品系R9。高温胁迫下,2个辣椒品系叶片的Pro含量均增加,表现为耐热品系增幅大于热敏品系;SOD和POD活性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品系R9的SOD和POD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品系B6;品系R9的MDA含量增幅低于品系B6。【结论】高温胁迫下,SOD、POD活性及Pro和MDA含量的变化在不同辣椒品系间有很大差异,可以作为辣椒耐热鉴定的辅助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高温胁迫对4个不同品种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羽衣甘蓝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幼苗叶片中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与质膜透性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京引104203和白罗裙的耐热性强,叶牡丹和穆斯博耐热性较弱。  相似文献   

15.
高温胁迫下西洋杜鹃的生理响应及耐热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洋杜鹃‘铁红’、‘粉红’、‘梅红’、‘普红’4个品种(系)扦插苗为试材,分别在38℃/28℃(昼/夜)和43℃/32℃(昼/夜)下胁迫4 d,之后转入25℃/22℃(昼/夜)恢复,以研究不同高温下西洋杜鹃的耐热性及其叶片对高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在43和38℃胁迫下,植株遭受严重形态伤害,43℃胁迫对植株造成伤害的速度和程度明显大于38℃。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氧自由基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胁迫温度升高而增加;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则相反;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脯氨酸含量在胁迫4 d后与初始值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不适合应用于西洋杜鹃的耐热品种筛选。对7个单项指标的耐热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可溶性蛋白、MDA和相对电导率3项指标的累积贡献率达96.8%。耐热性综合评价,4个供试品种(系)耐热性顺序为:‘铁红’>‘普红’>‘梅红’>‘粉红’。  相似文献   

16.
小白菜品系的耐热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耐热性好的小白菜品种(系),在人工气候箱模拟自然条件下对36份小白菜品种(系)进行高温胁迫处理,测定了热害指数、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小白菜的热害指数和各项生理指标均可作为小白菜耐热性评定的方法,综合利用此方法得到5个耐热好的小白菜品系,分别为小白菜品系B、P05231、509B、BN-2542、X-8。  相似文献   

17.
对正常条件和盐胁迫条件下13个芍药品种部分耐盐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耐盐品种在盐胁迫条件下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上升值明显小于不耐热品种,而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值均比不耐热品种高,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与芍药品种的耐盐性有明显的相关性。上述生理指标均可作为芍药品种耐盐筛选指标体系,并从13个品种中筛选到4个耐热芍药品种,分别为‘粉玉奴实生苗3’、‘奇花露霜’、‘银边红阁’、‘红盘彩球’。研究结果也为其他园林植物的耐盐筛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马铃薯的耐热机制,为耐热和不耐热的马铃薯品种筛选做参考。【方法】测量高温胁迫下云南本地3个不同熟期马铃薯品种[云薯901(早熟)、云薯305(中晚熟)、合作88(晚熟)]的表型、部分生理指标和保护酶含量。【结果】高温胁迫对马铃薯幼苗的生长表型、SOD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都有影响。云薯901的生长表型优于其他品种;在37℃条件下,云薯901的SOD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其他品种总体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30℃条件下,云薯901的POD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其他品种总体呈升高的趋势;在23和30℃条件下,云薯901的MDA含量在第5天时明显减少,而其他品种并无该现象。这些结果说明早熟品种云薯901的耐热表现优于其他熟期较晚的品种。【结论】持续的高温胁迫影响马铃薯幼苗的生长表型、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质,且熟期较晚的品种受到的影响较大,熟期可能是筛选耐热性马铃薯品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28种优良木本花卉耐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和筛选适合于广东省广州市园林应用的节约型木本花卉,以广东省28种优良木本花卉的幼苗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SPSS统计分析,对其耐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可将这28种植物按耐热性强弱归为4类,即:耐热型、中等耐热型、热中等敏感型、热敏感型。其中,桃金娘耐热性最差;耐热性最强的有香蒲桃、黄杨叶蒲桃、红皮糙果茶等。  相似文献   

20.
就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与萱草品种耐热性之间的相关性试验,筛选出能反映萱草园艺品种耐热性的生理生化指标。通过正常温度和高温条件下对6个田间表现出不同耐热性萱草园艺品种叶片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趋势的测定,结果表明高温下其叶片含水量变化大小和自由水/束缚水比值的上升与其耐热性呈负相关,而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与其耐热性呈正相关。上述生理指标可作为萱草园艺品种耐热性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