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染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常见问题,给科研和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影响了科研和生产的发展。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把污染降到最低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对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发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杨树组织培养中污染的解决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染是植物组织培养苗工厂化生产中十分棘手的问题。文章通过俄罗斯杨树组织培养,从一般污染、内源性污染、继代培养中污染的过程分析入手,利用改良培养基成分、外植体预培养等方法,解决了怎样减少组织培养中出现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3.
应用组织培养繁育树莓苗木可提高繁殖系数和苗木质量。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有效地控制污染是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在0.1%HgCl2溶液中消毒时间为8min,初生培养基中"费尔杜德"和"哈瑞太兹"分别附加60mg/L、80mg/L抗生素,可有效地控制外植体污染。  相似文献   

4.
山新杨组织培养中,对于生根阶段污染瓶苗通过对移栽的基质配制与灭菌,污染苗的分类与处理,污染苗的移栽与管理等技术处理,使污染苗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预防和控制污染是植物组织培养苗工厂化生产中重要的技术环节。文章从蓝莓苗组培的污染原因、类型及防治方法分析了怎样减少组织培养中出现的污染问题,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植株造成的伤害、减少接种源污染的几率等目的。  相似文献   

6.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植物组织培养中出现的污染、玻璃化和褐变等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植物组培中污染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目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污染的概念和途径以及有关灭菌方法等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综述,正确地认识到污染带来的危害以及造成的原因,提出控制污染的可行途径和有效措施,强调组织培养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并阐明作者的见解,为科研和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内生菌污染和外生菌污染的区别和内生菌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种类进行阐述,对组培内生菌污染的危害特点、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等进行归纳综述,以期为植物组培内生细菌污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现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的概念、研究意义出发,在归纳了组培过程中污染的病原和来源的基础上,提出控制污染的可行途径.综述了控制污染的有效措施,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植物组织培养中控制污染技术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在总结分析近20 年来植物组织培养中有关污染的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在桉树、月季、红豆杉、一品红等植物的组培研究中的体会,针对污染的原因、影响因素,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控制或降低污染率的有效途径,为组培中提高得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在科研及生产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多菌灵和青霉素在组培污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消除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真菌和细菌污染 ,而又不杀伤植物组织 ,采用多菌灵和青霉素混合溶液浸泡污染的组培苗茎段的结果发现 ,多菌灵对真菌有杀灭作用 ,对细菌没有明显作用 ;青霉素只对细菌有抑制作用 ,继代后细菌污染照常存在 ;而对污染的组培苗采用 75 %乙醇和 0 .1% Hg Cl2 处理可彻底杀灭真菌和细菌  相似文献   

12.
红掌袋式与瓶式组织培养生产性指标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袋式与瓶式组织培养2种方法生产红掌苗,经3个周期的数量统计结果表明,其生产性指标,培养苗的生长情况无显著影响;其他指标均有显著差异,以袋式组织培养方法比较优越。袋式比瓶式容器一次性投入可降低90.0%,培养基用量减少66.7%,培养架空间利用率提高51.1%,污染率降低57.0%。  相似文献   

13.
多菌灵和青霉素在组增污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消除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真菌和细菌污染,而又不杀伤植物组织,采用多菌灵和青霉素混合溶液浸泡污染的组培苗茎段的结果发现,多菌灵对真力有杀灭作用,对细菌没有明显作用;青霉素只对细菌有抑制作用,继代后细菌污染照常存在;而对污染的组培苗采用75%乙醇和0.1%HgCl2处理可彻底杀灭真菌和细菌。  相似文献   

14.
组织培养是指把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植物组织,放入含有合成培养基的瓶中,于无菌条件下使之生长或发育成新植株的方法。近年来,国内外以植物组织培养为主要手段来发展林业的新技术发展迅速,诸如试管苗的繁殖,作物品种的改良,次生物质的大量生长和珍贵种质、种源的保存等,都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有些领域(工厂化育苗,花卉生产等)已形成了新的产业,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形成了较完整的生物工程技术。组织培养在医学和生物学各个领域中也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林业生产存在着生产周期长,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等特点。一些不易结实、扦插成活率低,或是珍稀优良树种的种质资源,传统的生产方式很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植物组织培养中常遇到的污染、玻璃化、褐化等问题,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乌饭树组织培养苗瓶外生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乌饭树组织培养苗的瓶外生根技术,采用L9(34)正交试验和隶属函数评价法,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质量浓度及其处理时间和基质类型对其瓶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其瓶外生根效果的主次顺序为基质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时间、质量浓度与种类。选用质量浓度为500 mg/L的ABT1号,处理时间为5 s,基质用珍珠岩时,其瓶外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达100.0%,每株平均根数19.0条,最长根长4.42 m,株高达3.24cm,每株鲜质量为0.272 g。  相似文献   

17.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与应用概况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梁称福 《经济林研究》2005,23(4):99-105
介绍了国内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的概况,并详细阐述了该技术的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污染、褐变、玻璃化原因、机理与防治对策的研究,培养条件的研究,外植体选择的研究及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植物物种基因改造或转基因的研究。提出了解决影响植物组培苗发展的障碍因素,全力推进组培苗的产业化;扩展植物组培次生代谢产物生产范围与规模。加强生物制品的研制与开发;加强植物组培方式与培养水平的研究,探索新的培养途径等建议。为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与生产应用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珍稀植物鹅掌楸组织培养与离体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掌楸是优良绿化与优质用材的野生珍稀植物之一,采集野生多年生植物的冬芽为外殖体,以春芽、叶片、叶柄、花蕾和果实作对照,用MS为基本培养基,以1/2MS作对比,研究鹅掌楸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结果表明,初代培养最适为:MS+2.5mg/L6-BA+1.0mg/LIBA+0.2mg/LKT,增殖与继代培养最适为:MS+1.0mg/L6-BA+0.5mg/LIBA;将组织培养苗扦插在有机腐殖质土和珍珠岩(3∶1)基质中,瓶外生根率达83.3%以上。  相似文献   

19.
蔗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蔗糖是组织培养中最常用的碳源,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糖的用量不仅影响着培养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量,还影响其代谢水平,次生代谢物的合成,以及细胞的形态和发生,是影响植物组织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0.
周鹏  张敏 《江苏林业科技》2016,(4):44-48,52
发光二极管(LED)作为一种比传统光源更为有效的替代光源,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中。近年来学者围绕LED光源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已证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各个阶段均受到LED光质的调控。该文就LED光质调控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重点介绍了LED光质对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组织培养苗增殖、生长发育和生根壮苗等方面的影响,并对今后LED光质调控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