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波 《中国种业》2013,(4):22-24
酒泉及中国西北地区种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的天然隔离条件、独特而适宜的气候条件、辽阔而富饶的土地资源、病虫危害轻等制种自然优势;酒泉具有三十多年种子产业发展所积累的管理经验、科研积淀、制种技术娴熟、种子质量好、基地稳定、管理先进等优势。发挥这些优势使之成为强势,将有力地推动酒泉及我国西北地区种子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今后通过加强我国西北地区制种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种子高科技创新、促进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加快代繁种子企业转型、加强种子营销、促进种子企业有选择地多元化等措施,将加快我国西北种子产业化进程,提高我国种子产业化水平,提升种子产业的发展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种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酒泉作为“天然的种子加工厂”,在种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在当前国家大力实施种业振兴的战略机遇下,酒泉应积极抢抓机遇,争取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拓宽种业发展路径,提升酒泉种源保护和利用、制种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酒泉特色种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酒泉种业强市建设,全力打造中国“种业航母”。  相似文献   

3.
<正>1酒泉种业发展现状酒泉市制种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特别是"九五"以来,全市制种产业按照"建立大基地、组建大龙头、开拓大市场、发展大产业、争创高效益"的思路,全市各类农作物制种面积不断扩大,产业效益明显提高。由于瓜菜、棉花、花卉等高效种子生产基地的不断扩大,制种产业除为本市提供充足的优良种子外,直接为农民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全市农村小  相似文献   

4.
《种子世界》2011,(12):54-54
从2012年开始,农业部将在甘肃酒泉、张掖等地启动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初步设定当年完成的制种面积目标是6666.7hm^2,以玉米育种优先。农业部种子管理局调研组的领导和专家深入甘肃酒泉、张掖两市进行了种子生产基地考察和国家级制种基地调研,期间分别在两市召开了政府、管理部门座谈会及企业农户座谈会,听取了当地政府、区县领导、农业部门和种子管理机构、乡镇村干部和玉米制种大户的情况汇报和意见建议。领导和专家就规划的定位、目标、内容和机制等内容进行深入讨论,为酒泉、张掖两市制定国家级制种基地规划明确了目标、理清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酒泉市制种产业从起步至今虽然还不到20年,但从基地规模、生产范围到种子产量、质量等均显示了较快的发展势头.特别是自从原酒泉行署把种子产业确定为区重点产业以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现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外贸制种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也成为酒泉市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振堂  张铁锋 《种子科技》2003,21(5):276-277
随着酒泉市制种产业的崛起,种子公司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把种子产业做大做强的有关精神,依托酒泉优越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开发制种项目,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了龙头企业应有的带动辐射作用。目前,不足百人的市种子公司已拥有资产5 000多万元,经营场地3万多平方米,建成了年加工能力3万吨的现代化种子加工厂和检验设备齐全的标准化检验室,年产种子1800余万千克,2002年种子销售量达到1332万千克,销售收入5 119万元,为国家上缴税  相似文献   

7.
贵州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静 《中国种业》2014,(2):20-22
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是一项涉及粮食安全的农业生产行业。本文从制种基地、制种技术、组织管理、制种效益等方面阐述了贵州进行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优势,但还存在创新能力不够、制种企业较少、成规模高标准的基地少、机械化生产程度不高、种子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做好贵州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规划、培育制种企业、加强育种和制种技术研究、制种基地建设和技术人才培训、加强种子质量监督等措施,促进贵州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杂交西瓜品种的不断推陈出新,西瓜杂交制种在农村许多地方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重要产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种子产量和质量一直困扰着该项产业的高速发展。文章介绍了从适期播种、田间管理、采粉、授粉、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酒泉郑杂5号西瓜杂交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对西北地区制种基地无序竞争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有  姚生才 《种子科技》2004,22(6):322-323
近年来,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及丰富的光热资源,迅速成为我国杂交玉米制种生产的重要基地.国内许多种子公司纷纷抢滩西北,先后在上述省区建立了自己的种子生产基地.但是,随着制种企业不断涌入,制种基地竞争日趋白热化,近两年来一些公司不择手段撬抢基地,使西北制种生产更加混乱,无序竞争态势日益加剧.这种混乱的局面不但使得许多企业的基地正常种子生产安排受到干扰,企业蒙受重大损失,长此以往还将极大地影响着中国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婧 《种子》2003,(5):86-88
1 张掖市发展种子产业的优势和条件1.1 独特的自然优势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 ,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地势平坦 ,天然隔离好 ,适宜制种的土地面积大 ,灌溉有保障 ,是各种农作物种子生产和贮藏的理想基地。1.2 明显的区域优势已初步建立了以“公司 +基地 +农户”为主要形式的杂交玉米、瓜菜及花卉种子生产基地 ,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区域优势。1.3 较强的技术优势经过多年的种子生产实践 ,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制种技术过硬、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队伍和一大批农民制种能手 ,有利于制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制种技术的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玉米制种基地由东北转向西北后,张掖成为全国最大最优的玉米制种基地,发展种子产业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产业基础的优势在于:首先是自然条件优。河西走廊中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种子质量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全市适宜玉米制种的面积约67万hm2,占全省的80%。其次是产业机制新。  相似文献   

12.
杨桂琴 《中国种业》2013,(10):34-34
宁夏地处西北地区,位于黄河中上游,是我国四大古老灌区之一,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光热资源十分丰富,灌溉系统配套完备,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盛产小麦、水稻、玉米、枸杞、瓜菜等作物,尤其适宜多种作物的种子繁育,生产的玉米等农作物种子更具有千粒重高、含水率低、发芽率高、耐贮藏等优势。但在发展玉米制种产业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今后通过优化环境、完善机制、加强技术研究与集成配套、提高机械化水平等措施,着力推进宁夏玉米制种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许多大中型种子企业对制种基地的管理都有各自一套自成体系的规程,从种子生产的防病治虫及收贮各阶段都有明确的制度。这些制度大都从发展基地就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可以说是十几二十年的经验结晶。而种子生产基地(水稻)的大规模扩张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那时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制种产业相对其他农村产业的效益稳定,制种农户的积极性相对较高,许多有利于大田制种生产的操作规程也容易为广大制种户接受并付诸实施,这些措施及栽培规程对于提高单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文有 《种子》2002,(5):40-40,67
酒泉地区是全国第二大良种生产基地。加入 WTO后 ,作为酒泉地区支柱产业之一的种子产业也面临着大力发展的机遇和严峻竞争的挑战。认真分析种子产业的优势和基础 ,研究发展策略 ,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 ,无疑有利于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市场空间 ,实现和保持酒泉地区种子产业长期稳定而又快速的发展。1 酒泉地区种子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基础1 .1 良好的制种气候条件 ,有利于种子产业的发展。酒泉地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日照 3 0 33~ 3 31 6h。春季气温回升快 ,热量集中 ,≥ 1 0℃的活动积温 2 90 0~ 3 60 0℃ ,无霜期为1 50~ 1 70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玉米制种产业已发展为张掖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最具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本文通过对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面临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思路,包括:建设国家级“四化”玉米制种基地、培育现代玉米制种产业体系、创新现代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模式;并提出了促进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包括:实施标准化制种田改造工程,以及加快制种和加工技术研发、种子加工与储运中心、副产品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种子质量监管和保障体系建设等,以期为促进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为我国其他地区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南北狭长,生态类型多样,光热水同步性强,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制种自然条件和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生产的种子脱水快、子粒饱满、光泽鲜亮.适应国内各地种植,是全国玉米、蔬菜制种主要省份之一。目前种子产业已成为我省外向型产业,近年来强盛种业、屯玉种业、天元种业都发展为大型种业龙头集团,进入全国种业五十强,年销种子2亿kg,种子产业已成为我省农业经济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7.
面对青海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安全和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势特色种子产业的发展在全省农业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青海省近年来优势特色制种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海省加快优势特色种子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实例调查等方法从产业规模、基地管理、加工包装、市场监管、质量检测等方面分析了兰州市种子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就促进兰州市种子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了培育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建设制种基地、规范经营秩序、发挥协会作用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种子产业是农业发展的先导产业,种子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近几年,河西走廊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制种基地,制种产业已经成为该区域内各市、县的主导产业.但是,冷静看待种子产业发展,我们决不能盲目乐观.  相似文献   

20.
王蕊  黄金华  霍建中 《种子科技》2010,28(12):18-19
<正>近年来,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及丰富的光热资源,迅速成为我国杂交玉米制种的重要基地,国内许多种子公司纷纷抢滩西北,先后在上述省区建立了自己的种子生产基地。但是,随着制种企业不断涌入,制种基地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