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在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B受体阻滞剂、降脂药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尼可地尔片每次5mg,每天3次,连用4周;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每次10mg,每天3次,连用4周。观察两组疗效、心绞痛、心电图变化及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疗效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80.4%,优于对照组的60.0%,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3,P〈0.05)。结论尼可地尔可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总体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的影响,为临床使用美托洛尔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其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者12例,AHI正常者8例),予每12h口服美托洛尔25mg,共1周。在服药前及服药第7天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观察受试者血压、心率、AHI变化。结果20例治疗前后的AHI为(26.15±2.70)vs(24.20±1.7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9,P<0.01);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心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1)。治疗后有1例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程度由中度降为低度,1例重度者AHI由73.6降为61.3,其余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程度和呼吸暂停类型无改变。结论美托洛尔在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心率的同时可以间接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睡眠呼吸状态且不影响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睡眠呼吸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转化酶抑制剂雷米普利(Ramiprif)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雷米普利2.5mg/d)与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2组均加用美托洛尔50mg,q12h,连用8周。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血肌酐和尿蛋白等。结果:2组在治疗后血压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在血压达标情况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患者血肌酐均显著下降(P〈0.01),但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但雷米普利组24h尿蛋白定量减少幅度明显大于硝苯地平控释片组(P〈0.01)。结论:雷米普利对CRF的肾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在降低蛋白尿的程度上明显强于硝苯地平控释片。  相似文献   

4.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95例的随机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9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组(95例)和常规组(95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应用肠溶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钠等),疏血通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滴。治疗10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以及凝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变化,有无出血现象。结果疏血通组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总时间等方面改善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且疏血通组较常规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P〈0.05)和纤维蛋白原(P〈0.01)。凝血功能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临床出血现象。结论对于UA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疏血通可改善冠脉血供,降低血脂、血粘度及降低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5.
王波 《长江大学学报》2009,6(4):214-21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i-CHROMA 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测定血液hs—CRP浓度,比较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s—CRP是冠心病炎症状态的一种敏感、可靠指标,可用来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分析窦性心率震荡对冠心病高危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有室性早搏的278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18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测量和计算窦性心率震荡参数: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冠心病组TO值为(0.58±1.79%),高于对照组的(-1.05±0.75%);TS值为(2.19±0.73)ms/R-R,低于对照组的(4.72±1.52)ms/R-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2.0±0.3)a随访,发现TO和TS均异常者的病死率最高(31.3%),TO或TS一项异常者的病死率次之(11.9%),TO和TS均正常者病死率最低(6.5%),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窦性TO和(或)TS值异常时病死率增高,及时观察其TO和TS值对检出冠心病高危患者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微生态调节剂对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89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4)和对照组(n=45)。两组患者均给予鼻饲瑞先肠内营养液,试验组加用鼻饲微生态调节剂1周。观察两组患者腹泻和菌群失调发生率、粪便中分泌型IgA(S-lgA)水平、肠内营养液达到目标供给量的时间。结果试验组腹泻和菌群失调发生率、肠内营养液达到目标供给量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鼻饲第8天粪便中S-IgA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1.713±0.241)vs(1.567±0.193)g/L,P〈0.01]。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微生态调节剂可有效防止肠道菌群失调,减少腹泻发生,利于肠内营养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伴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益心舒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与对照组(单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用药前后主要临床症状、24 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QT离散度(QTd)变化。结果 在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方面,两组室性早博次数均减少(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2.5%,对照组为5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症候疗效改善方面,两组患者中医证侯改善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QTd、校正QTd明显下降(P<0.01)。结论 益心舒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明显;可以降低QT离散度,抑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丹参组(58例)和银杏达莫组(62例)。复方丹参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银杏达莫组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连续用药15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的缓解情况、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缓解心绞痛的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P〈0.05);银杏达莫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比粘度及血细胞比容改善明显(P〈0.05);但复方丹参组治疗前后比较,只有全血比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亦只有全血比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衰症状体征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治疗UAP中比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更好的改善心肌缺血症状,降低血液粘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常规组和强化组各32例,常规组术前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强化组术前予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术前和术后8、24 h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浆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肌钙蛋白(cTnI)及炎症反应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结果PCI术后两组CK-MB、cTnI及CR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但强化组增高幅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前7d持续口服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明显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CHD)患者PCI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0年12月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接受PC I治疗的80岁以上高龄CHD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8例(高龄组),和同期住院接受PCI治疗的40~60岁的中年CHD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16例(中年组),比较两组HCD患者易患因素、冠脉病变的Syntax评分、植入支架的数量及长度、效果和并发症等.结果易患因素在高龄组与中年组分别合并高血压病有8.9%与30.1%,糖尿病有12.6%与35.2%,吸烟有1%与72.9%,高血脂有5.9%与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和中年组冠脉造影(CAG)示单支血管病变分别为20.5%和35.2%,双支血管病变为35.9%和46.8%,三支血管病变为44.9%和22.7%,冠脉病变的Syntax评分分别是20.9±6.7与14.6±7.8(P〉0.05);平均每例植入支架的数量为(2.53±0.67)个与(1.92±0.86)个,植入支架长度为(23.01±5.88)mm与(18.67±5.01)mm(P〈0.05).TIMI血流Ⅲ级率、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发生率、出血性并发症、术中和术后1个月的死亡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近期效果和安全性与中年组相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钙(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UAP患者6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加LMWH组(治疗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1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对照组为69.7%(P〈0.05)。血胆固醇、三酰甘油下降明显(P〈0.05)。观察3个月,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20%,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MWH,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方法本组97例均为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在我院接受冠脉药物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吡格列酮组(n=46)接受吡格列酮(15mg/d)和基础治疗;对照组(n=51)只接受基础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记录支架内再狭窄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在随访期内两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吡格列酮组为(0.51±0.11)%,对照组为(2.84±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吡格列酮组也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结论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置入支架后服用吡格列酮能有效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盐酸戊乙奎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行人工流产术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应用丙泊酚联合盐酸戊乙奎醚,对照组应用丙泊酚。结果观察组使用丙泊酚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107.40±13.67)vs(160.86±14.12)mg,P<0.01],两组受术者意识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口松驰者明显多于对照组(587.3510例,P〈0.01),观察组的人流综合征及术后腹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术后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术中的血压和心率则比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丙泊酚和盐酸戊乙奎醚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好,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有效防止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术前心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恐惧、烦躁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以及血压、心率的改变。方法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38)和对照组(n=42),两组患者均于心理干预前、后人院后进行心理学调查(SAS、SDS及S-AI)和测量血压、心率。干预组进行心理学护理干预支持疗法(PPST),对照组则不予任何心理支持,待术前晚再次进行SAS、SDS和S-AI的调查以及监测血压、心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及S-AI和血压、心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S-AI及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干预有助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和维持血压、心率的稳定,使其能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平稳的生命体征迎接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用马来酸桂哌齐特320 mg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0 mL。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均明显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且以观察组更为显著[(11.21±3.35)vs(19.44±4.17),(53.44±6.77)vs(49.21±7.26)](P〈0.0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联合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C反应蛋白(CRP)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57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cTnI和CRP水平进行检测,cTnI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比较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之间血清cTnI和CRP水平的差异。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TnI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间的血清cTnI和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水平最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水平最低。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TnI和CRP对诊断各种类型的冠心病以及病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与单纯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不同疗效。方法:以常规西药配合益气活血化瘀、疏肝健脾补肾中药汤剂(自拟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1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随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用量变化、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电图、硝酸甘油用量下降、血脂调节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9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1.25-10 mg和厄贝沙坦75-150 mg,均为每天1次。比索洛尔开始服用剂量为1.25 mg,逐渐增加剂量至患者能耐受之最大剂量且能长期维持治疗到本试验结束;厄贝沙坦初始剂量为75 mg,随访时间为1 a。治疗前后分别进行6 min步行试验并记录步行距离,以及进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共有96例完成试验(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治疗期间治疗组的再住院率为22.9%(11/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9%(23/48)(χ^2=6.558,P〈0.05);治疗1 a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050,P〈0.05);和治疗前相比较,治疗组血压、6min步行距离、LVFS及LVEF有显著改善(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改善则不明显。结论比索洛尔利联合厄贝沙坦能明显改善CHF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尿酸酶比色法检测稳定型心绞痛组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5例、心肌梗死组120例和健康对照组170例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和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心肌梗死组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的尿酸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健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