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MPP)血清IL-4、IL-18及IFN-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住院确诊的MPP患儿24例及正常对照组儿童21例。用ELISA测定MPP急性期、恢复期、正常对照组血清IL-4、IL-18及IFM-γ。结果:MPP患儿血清IL-4、IL—18含量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明显高于轻症组(P〈o.05);血清IFN-γ含量急性期轻度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血清IL-4/IFN-γ比值急性期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MPP患儿急性期血清IL-4含量重症组E日显高于轻症组。急性期IFN-γ含量重症组稍高于轻症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恢复期IFN-γ、IL-4、IL-4/IFN-γ重症组和轻症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MPP忠儿血清IL-4,IL-8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MPP患儿存在TH1/TH2失衡。TH2反应占优势,IL-4及IFN-γ参与MPP患儿的免疫状态改变,在MPP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IL-18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明显增高.且与IL-4呈正相关,IL-18可能在促进IL-4的分泌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即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某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疑诊为MP感染的患儿,采用明胶颗粒凝集试剂检测其血清MP抗体,将滴度为1∶160以上的60例患儿以及30例健康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FN-γ和IL-4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儿组血清IFN-γ和IL-4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患儿血清急性期IFN-γ和IL-4均升高,提示MP患儿发病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SNM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 64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用SNMC 120 mg溶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用肌苷注射液0.4 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肝功能和IL-8、IL-10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P〈0.01)。两组治疗后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TA水平则明显高于治疗前,且以治疗组改善得更为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的IL-8水平均明显下降,且以治疗组下降得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IL-10水平比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结论 SNMC有明显的抑制细胞因子对肝脏的炎症反应,能显著降低血清中IL-8水平和提高IL-10水平,对乙肝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IL-2受体(sIL-2R)和γ-干扰素(IFN-γ)变化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乙型肝炎患者72例(肝功能正常者33例,异常者39例)和健康成年人35例血清IL-2和sIL-2R及IFN-γ。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异常组和对照组的IL-2、sIL-2R、IFN-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肝功能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肝炎肝功能异常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T细胞功能障碍与缺陷,这种障碍与缺陷与其肝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哮喘及肺炎患儿血浆白细胞介素(IL)-18、IL-16、IL-4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哮喘患儿(哮喘组)33例,肺炎患儿(肺炎组)38例,健康小儿4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研究对象血浆IL-18、IL-16、IL-4及IFN-γ水平,并比较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非发作期血浆IL-16、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87、18.359,P<0.05),血浆IL-18和IFN-γ水平,在急性发作期、非发作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25、4.367,P>0.05)。肺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IL-18、IL-1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86、31.256,P<0.05),血浆IL-4和IFN-γ水平,在急性期、恢复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328、5.587,P>0.05)。哮喘患儿血浆中IL-18与IL-4、IFN-γ之间,IL-16与IL-18、IL-4、IFN-γ之间显著正相关(P<0.05);IL-4与IFN-γ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肺炎患儿血浆中IL-18与IL-16、IL-4、IFN-γ之间,IL-16与IFN-γ之间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IL-18、IL-16、IL-4、IFN-γ参与了小儿哮喘和肺炎的免疫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白细胞介素 4 (IL 4 )与总IgE水平的变化、相关及临床意义。方法 :哮喘患儿 30例分为 2组 :(1)发作期组 (n=15 ) ;(2 )缓解期组 (n =15 ) ;以及健康对照组 (n =2 0 )。分别用ELISA法和MEIA法检测血清IL 12、IL4和总IgE水平。结果 :哮喘患儿发作期组血清IL 12水平低于缓解期组 (P <0 .0 5 ) ,缓解期组又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哮喘患儿发作期组血清IL 4水平高于缓解期组 (P <0 .0 5 ) ,缓解期组又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哮喘患儿发作期组血清总IgE水平高于缓解期组 (P <0 .0 5 ) ,缓解期组又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 .0 1)。哮喘患儿血清IL 12水平与总IgE呈中度负相关 ,哮喘患儿血清IL 4水平与总IgE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哮喘患儿血清IL 12水平降低 ,IL 4和总IgE水平升高 ,表明儿童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 ,在缓解期仍需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加味参附姜苓汤对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4、IFN-γ和IL-8表达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实证依据。方法 将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参附姜苓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氨茶碱缓释片联合酮替芬片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采集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静脉血,经离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4、IFN-γ和IL-8表达水平。结果 经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5%(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血清IL-4和IL-8表达显著降低(P<0.01),IFN-γ水平显著上升(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IL-4、IL-8和IFN-γ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 < 0.05)。结论 加味参附姜苓汤对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围月经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IFN-γ的表达和抑制IL-4和IL-8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郭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134-16136
[目的]探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后雏鸡干扰素(γ)和白介素4(IL-4)的变化。[方法]将80只15日龄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雏鸡滴鼻接种IBV尿囊液。分别于21、24、27日龄时,每组随机取10只鸡,ELISA方法测定血清IFN-γ和IL-4水平。[结果]IBV感染组雏鸡血清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1),IL-4水平显著上升(P〈0.01)。在24、27日龄IL-4水平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IBV感染雏鸡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处于紊乱态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蒜素联合阿昔洛韦对预防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复发的疗效和血清IL-2、IFN-γ的影响。方法84例RGH患者随机分为大蒜素联合阿昔洛韦组(联合组)和单用阿昔洛韦治疗组(单用组)各42例,观察停药后1a内复发情况和每次复发时皮损、症状消失时间,并采用ELISIA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IL-2、IFN-γ水平。结果联合组随访1a内的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单用组(1.02±0.78vs2.94±0.92,P<0.01);联合组治疗后的血清IL-2、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单用组治疗后(P<0.01),而单用组治疗前后血清IL-2和IFN-γ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蒜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RGH可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和联合中药穴贴对小儿哮喘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布地奈德干粉(普米克都保)吸入15例(简称普米克组)和中药穴贴(天灸)联合普米克都保吸入组15例(简称联合治疗组),健康对照组15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测定PEFR值.并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测定血清IL-12、IL-4、IL-8水平(采用ELISA法)。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哮喘日间、夜间症状及使用p2受体激动剂万托林的次数,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PEFR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治疗3个月后全部患者的PEFR值均上升至正常预测值的90%以上。联合治疗组的日问及夜间症状消失时间较普米克组快(P〈0.01).且联合治疗组使用万托林的剂量比普米克组明显减少(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IL-4及IL-8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12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后复查血清IL-4、IL-8水平明显下降,IL-12明显上升,均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两组药物治疗方法均能影响哮喘患儿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联合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较普米克组迅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IL-2,IL-12、IL-8水平与乙型肝炎病变的关系。方法:运用ELISA法检测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IL-12、IL-18的水平,观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与肝炎发展的关系。结果:慢性及重型肝炎患者血清IL-2水平出现显著性下调(P〈0.01),而急性、慢性及重型肝炎患者的IL-12、IL-18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升高程度与病情相关。结论:血中细胞因子水平是判断乙肝患者免疫状态及进行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IL-18、IgE在儿童哮喘发病过程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8例发作期和18例缓解期哮喘儿童血清IL—18、IgE水平.并与正常健康儿童进行对比。结果:哮喘患儿血清IL-18、IgE水平均比正常儿童明显升高.发作期更为明显(P〈0.01);血清IL-18与IgE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有效治疗患儿血清IL-18、IgE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但在缓解期仍明显高干正常对照组。结论:IL—18参与儿童哮喘的发病过程.并可使IgE水平升高.为新的临床治疗靶点提供了一定依据;缓解期患儿仍然存在免疫网络的失衡,继续维持治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败血症的效果及其对败血症患儿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67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和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组。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并以29例单纯抗生素治疗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治疗效果,并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各组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常规剂量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组的体温稳定天数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且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组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但常规剂量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大剂量与常规剂量治疗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疗效显著.并能通过下调致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γ-干扰素(IFN-γ)对哮喘大鼠转录因子GATA-3、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5(IL-5)影响。方法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川芎嗪组、IFN-γ组和川芎嗪 IFN-γ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10只外,余均制作哮喘大鼠模型,哮喘激发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川芎嗪、IFN-γ和川芎嗪 IFN-γ。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和分类I、L-4I、L-5含量、肺组织中GATA-3的表达情况的变化。结果(1)空白对照组中BALF上清液中细胞总数明显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上升;川芎嗪 IFN组细胞数量下降,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下降明显,与川芎嗪或IFN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空白对照组中IL-4和IL-5明显增多,与健康对照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川芎嗪 IFN-γ组IL-4和IL-5下降明显,与川芎嗪或IFN-γ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空白对照组支气管管壁较健康对照组增厚,川芎嗪 IFN-γ组与川芎嗪组、IFN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 GATA-3免疫组化结果:空白对照组气道和肺组织有GATA-3表达,川芎嗪和IFN-γ组可见部分GATA-3表达,川芎嗪 IFN-γ组基本无表达或仅见很弱的GATA-3表达。结论川芎嗪联合IFN-γ能抑制哮喘大鼠GATA-3表达,降低IL-4和IL-5含量,减轻支气管管壁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IL-18BP)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7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A级、Child—PughB级、Child-PughC级各25例)和25例正常对照血清IL-18、IL-18BPa亚群(IL-18BPa)水平。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L-18、IL-18BP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并且Child—PughA、B、C三级IL-18、IL-18BPa的水平依次递增,各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检测血清IL-18、IL-18BP水平有助于判断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的严重程度,IL-18BP可能不足以中和IL-18。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不同时间段IFN-γ、IL-4、IL-17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卵白蛋白(OVA)致敏建立小鼠哮喘模型,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8只,模型对照组8只,哮喘模型组24只。哮喘模型组分别在雾化攻击6d、10d及14d(分别称为哮喘6d、10d、14d组)后随机选取8只小鼠处理,取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测定IFN-γ、IL-4、IL-17的浓度。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哮喘模型组(包括6d、10d、14d)BALF及血清中的IL-4和IL-17水平升高,而IFN-γ水平则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ALF中14d哮喘组各细胞因子水平与6d哮喘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0d哮喘组和6d哮喘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③.不同时间段哮喘模型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没有差异(P>0.05)。结论 IFN-γ、IL-4、IL-17在哮喘模型不同发病阶段水平会发生变化,因此这些细胞因子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咳喘宁对RSV诱发哮喘大鼠血清IL-4、IFN-γ的调节作用及对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s,ASMCs)增殖水平(OD值)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通过致敏、诱喘、病毒激发哮喘进行造模。造模完成当天分组干预,并用ELISA进行IL-4、IFN-γ水平的测定。造模成功后取支气管平滑肌进行细胞培养,倒置显微镜下化学荧光法鉴定为平滑肌细胞。制备大鼠不同组含药血清并加入第3-7代ASMCs中干预。运用MTT法检测各组ASMCs增殖水平(OD值)。结果 ELISA法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西药治疗组、咳喘宁各剂量组血清IL-4、IFN-γ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咳喘宁大、小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血清IL-4、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法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5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咳喘宁大、小剂量血清中比较,中剂量血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喘宁对治疗RSV诱发的哮喘大鼠疗效较为显著,通过上调IFN-r水平、降低IL-4水平表达从而降低气道炎症反应,维持Th1/Th2平衡来调节机体免疫机制。咳喘宁治疗支气管哮喘可能与其能够抑制气道平滑肌增殖、影响哮喘气道重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法、补肾法、解毒法分别联合西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细胞因 子白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将120 例慢性HBV 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健脾组、补肾组 和解毒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健脾组给予拉米夫定+四君子汤治疗,补肾组给予拉米夫定+六味地黄丸 治疗,解毒组给予拉米夫定+甘露消毒丹治疗。疗程1 年。观察各组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血清IL-2 和IFN-γ 水平。结 果治疗前各组血清IL-2 和IFN-γ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IL-2、IFN-γ 水平均显著上 升(P<0.05),其中健脾组、补肾组上升较对照组显著(P<0.05,P<0.01),补肾组上升较健脾组显著(P<0.05),解毒组与健脾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法改善慢性HBV 感染患者细胞因子IL-2 和IFN-γ 失衡状态优于健脾 法和解毒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RVVC)与念珠菌阴道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INF-γ及IL-4水平的关系。方法 RVVC患者29例为研究组,健康女性20例为对照组,取阴道分泌物计算念珠菌CFU计数;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二者外周血单核细胞INF-γ及IL-4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念珠菌CFU计数和外周血IL-4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INF-γ/IL-4明显低于对照者(P〈0.01);但两组INF-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VC患者阴道念珠菌CFU计数升高,Th1型细胞向Th2型细胞偏移可能是RVVC的一个免疫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孟鲁司特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VA患儿10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观察组口服孟鲁司特钠和地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辅舒酮)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为90.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038,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对照组有6例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3例声嘶及咽喉不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孟鲁司特钠和地氯雷他定与吸入丙酸氟替卡松(辅舒酮)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相当,但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小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