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抗焦虑抑郁药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疗效。方法经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无效的108例NER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A(41例)、治疗组B(35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胶囊口服;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A加用氟哌塞顿美利曲辛片,治疗组B则加用疏肝解郁胶囊,均治疗4周。比较3组患者反流、烧心及胸骨后疼痛症状积分的改变和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反流、烧心及胸骨后疼痛症状积分均明显减少,且以治疗组A、B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A、B的有效率分别为90.2%、88.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P〈0.01或0.05),治疗组A、B间的有效率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ERD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标注14 C呼气监测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根除方案,治疗时间为1个疗程。记录2组患者夜间酸突破发生率、胃内pH值及治疗前后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PDQ)评分,根据症状出现的频率进行PDQ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夜间酸突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内pH、平均中位pH、夜间平均中位pH值均低于对照组,夜间胃内pH值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P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D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H.pylori根除方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呕吐的疗效。方法将发生呕吐的早产儿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给予静脉滴注小剂量红霉素。两组均根据不同病因进行体位治疗、少量多次喂养及其它基础护理。结果治疗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6、14、3例,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则分别为5、11、14例,总有效率为53.3%;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小剂量红霉素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红霉素作为促胃动力剂治疗早产儿呕吐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合理护理在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常规西药基础上和胃降逆汤配合药穴指压治疗湿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湿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8例)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和胃降逆汤并配合药穴指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 LPO)、P物质(Substance P,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5-羟色胺(Hydroxytryptamine,5-HT)、胃促生长素(Ghrelin)、血管活性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含量,胃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IL-17 mRNA (Interleukin-23 mRNA, IL-17 mRNA)相对表达量及不良发应状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LPO、SP、5-HT、VIP、CGRP含量、胃黏膜IL-23、IL-17 mRNA相对表达量、胃内胃酸及胆酸吸出量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降低,血清Ghrelin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的改变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采用和胃降逆汤配合药穴指压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程度,降低胆酸、胃酸分泌量,使患者更快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GERD患者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4),两组每天早、晚餐前均服雷贝拉唑10mg,治疗组夜间睡前另加服法莫替丁20mg,疗程6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行胃镜检查,观察其胃镜表现及反流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45例中治愈31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5.6%(43/45),对照组44例中治愈22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9.5%(35/44)。结论:雷贝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GERD的疗效优于单用雷贝拉唑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项目干预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6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试验组给予药物治疗与自我管理项目干预;对照组予药物治疗与常规的健康指导。干预6个月后采用GER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反流性疾病问卷(RDQ)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管理行为、症状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的RD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32±3.18)分vs(8.49±5.21)分,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P〈0.01)。结论对GERD患者进行自我管理项目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黄连素和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疗效。方法将72例D-IBS患者随机分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联合组给予黄连素和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分别于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效果,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腹痛、腹泻及腹胀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联合组显效25例、有效8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4.71,P〈0.01);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连素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D-IBS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恩丹西酮对肿瘤化疗患者食管内pH值的影响.方法40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恩丹西酮静脉给药,对照组化疗时未用止吐药.化疗同时进行食管内24hpH监测.结果食管内pH<4总时间百分(比)、最长酸反流时间(min)、酸反流>5min次数、酸反流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恩丹西酮能有效地预防化疗所致的胃食管反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肺通窍方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 127例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为治疗组(TG组,n=65)和对照组(CG组,n=62)。TG组用清肺通窍方治疗,CG组用匹得莫得+扑尔敏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TG组显效32例,有效24例,无效9例;CG组显效12例,有效30例,无效2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3%(P〈0.01)。结论清肺通窍方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复方阿嗪米特。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腹胀痛、饱胀痛及恶心呕吐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33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9例,无效2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9.51,P〈0.01)。治疗前,两组的腹胀痛、饱胀痛及恶心呕吐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且以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1)。结论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腹胀痛、饱胀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5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给予推拿手法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治疗。两组的推拿和牵引治疗每周为2次,中频治疗仪治疗为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结果试验组中,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6例。对照组中,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两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欣母沛组(n=38),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欣母沛组给予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4 h出血量、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产后24 h出血量欣母沛组为(453.5±172.4)m L,对照组为(562.3±243.6)m L。欣母沛组显效28例,有效7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7例。两组的产后24 h出血量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效果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合并有胃食道反流的婴幼儿哮喘的治疗问题。方法 :分析 4 0例伴有胃食管反流表现的婴幼儿哮喘的发病经过 ,并对其中 2 0例 (治疗组 )进行系统抗反流药物联合抗哮喘治疗 ,另 2 0例 (对照组 )进行单纯抗哮喘治疗。结果 :4 0例患儿均有反复发作史 ,均进行积极的抗哮喘治疗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控制哮喘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疗程缩短。结论 :认识婴幼儿哮喘与胃食道反流的关系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联合应用系统抗反流药物 ,对预防和治疗该类疾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变态反应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43例变态反应性鼻炎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用H1受体拮抗剂仙特敏片口服和麻黄碱地塞米松滴鼻液滴鼻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38、25、11、9例,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则分别为7、11、20、22例,总有效率为63.3%;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并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 13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4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硫酸沙丁胺醇2 mL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10 mg雾化吸入,积极给予护理配合。治疗2 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36例、无效4例)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4例、无效2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1.619,P〈0.01)。结论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操作方便,无痛苦,安全可靠,积极的护理配合亦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生活方式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和评价生活方式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RE)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经内镜检查确诊的R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干预组5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介入生活方式干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干预组反酸、烧心、打嗝、吞咽后胸痛和反食等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1)。两组内镜检查结果.干预组治愈28例,有效21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11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12.103,P〈0.01)。结论:生活方式干预的介入对RE的疗效能起到协同的作用,可有效改善RE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效果及其安全必性.方法 将10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和倍他乐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0、16、14例,总有效率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结合醒脑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83例VD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 4例)用尼莫地平结合醒脑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2 9例)用尼莫地平单独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5例,显效2 0例,有效2 5例,无效4例;对照组临床控制1例,显效3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 1)。在智能量表积分、生活自理能力积分、中医症状积分和实验实指标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 5或P<0 .0 1)。结论:尼莫地平与醒脑胶囊联合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两组在止血、脱水、防止血管痉挛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常规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观察组行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12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8例。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4.428,P〈0.05)。观察组脑积水的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且头痛缓解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脑脊液引流能快速廓清血性脑脊液,更快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子助行器配合综合护理治疗脑血管意外瘫痪患者的疗效。方法:脑血管意外后肢体瘫痪患者64制,按完全随机化法分为两组:(1)电子助行器组(n=33),在综合护理基础上加用电子助行器治疗;(2)对照组(n=31).只作综合护理治疗、不用电子助行器。结果;电子助行器组33例中,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对照组31例中显效6例,有效8铡,无效17例(P〈0.05)。结论:电子助行器配合综合护理治疗脑血管意外瘫痪患者是一种无创伤、经济和方便的治疗方法.能显著增强肌力及肌张力.改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