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玉淋 《中国棉花》2008,35(11):25-28
鉴定分析282份棉花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结果表明遗传信息非常丰富,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1.90,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排序:株高>生育期>第一果枝节位>衣分>果枝数>铃重>枯萎病发病率>百粒籽棉重>单株结铃数>分梳长度>枯萎病指>衣指。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7个类群,其中第4类高抗枯萎病,主要农艺经济性状适中,是河西走廊新品种选育的首选亲本;第7类果枝数多、铃重重,生育期、第一果枝节位、株高等性状指标符合机采棉品种农艺要求,是该区机采棉新品种选育的理想亲本。  相似文献   

2.
为了湖南省机采棉品种选育,对2020年湖南省机采棉区域试验10个品种(系)的13个主要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籽棉产量与生育期、株高、第一果枝节位、第一果枝高度、单株结铃数呈正相关,与单株果枝数、衣分、单铃重、籽指、衣指、僵瓣花率呈负相关,以籽棉产量与单株结铃数、僵瓣花率的关系最为密切(r=0.678,-0.712);皮棉产量与生育期、第一果枝高度、单株结铃数、衣分、籽棉产量呈正相关,与株高、第一果枝节位、单株果枝数、单铃重、籽指、衣指、僵瓣花率呈负相关,以皮棉产量与籽棉产量、单株结铃数、僵瓣花率关系最为密切(r=0.956,0.603,-0.710).通过产量对比,筛选出产量相对较高、适宜在湖南省种植的中棉所1606、中棉早183、中MB901、盐棉462和湘棉36机采棉品种(系).  相似文献   

3.
王献礼  丁胜 《中国棉花》2002,29(11):9-10
应用灰色关联度原理对影响长绒棉产量的主导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绒棉产量与各农艺性状之间关联度大小依次是公顷株数>铃数>子指>衣分>衣指>生育期>株高>果枝数>铃重>不孕子,为选育优良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机采棉育种机采性状选择效果初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通过对39个棉花品种、3个主要机采性状的调查与机采性状标准、机采对照品种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为有效选育机采棉新品种,在机采棉育种机采性状选择中应(1)注重第一果枝节位在5节左右、果枝节位高度在18cm左右的育种材料的选择;(2)利用和加强吐絮快而集中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998—2009年国家及山东省审定的黄河流域11个短季棉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霜前皮棉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抗虫短季棉的霜前皮棉产量与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顺序为:霜前花率〉铃重〉单株铃数〉总铃数〉株高〉黄萎病指〉单株果枝数〉衣分〉果枝始节位〉衣指〉子指〉生育期。研究结果揭示了抗虫短季棉主要农艺性状对霜前皮棉产量的影响关系,可为选育高产抗虫短季棉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棉花品种产量与相关性状的关系及演变规律,为棉花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统计了2011―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50个黄河流域春棉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表现,并对其演变情况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品种株高、籽指和平均籽棉单产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分别增长0.13 cm、0.12 g和63.17 kg·hm-2。相关分析表明,衣分、株高、第一果枝节位、单株结铃数、铃重、生育期和籽指均与籽棉单产呈正相关,其中单株结铃数、铃重和籽指与籽棉单产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衣分、单株结铃数、铃重和籽指对籽棉单产均具有直接的正向效应,对籽棉单产的直接贡献表现为单株结铃数>籽指>衣分>铃重,衣分和铃重的直接作用系数较小;生育期通过株高对籽棉单产产生的间接负向效应最大。综合分析认为,此阶段黄河流域春棉品种籽棉单产提高的关键因素是籽指,单株结铃数的提高是棉花品种改良的重要方向。针对棉花的生育习性和黄河流域棉区环境条件,选育衣分40%左右、株高100 cm左右、第一果枝节位7左右、单株结铃18个左右、铃重6 g左右、生育期119 d左右...  相似文献   

7.
为拓宽棉花育种的遗传基础,在广泛收集国外种质资源的基础上,筛选优良种质资源作为育种亲本.以60份中亚地区引进的棉花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主要表型性状与纤维品质的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及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并以主要农艺性状为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 表明:叶色、株型、铃形等6个表型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42与11.32之间;在8个农艺产量性状中,单株铃数的变异系数最大(36.02%),第一果枝位节数(31.15%)和单铃重(29.89%)变异较为明显,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5.01%);在5个纤维品质性状中,伸长率的变异系数最大(16.99%),整齐度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1.95%),相较于农艺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较小.13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91 ~2.07,以整齐度指数最大(2.07),单铃重最小(0.91);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聚类分析表明60份材料可聚为五个类群,Ⅰ、Ⅱ类共有30份种质资源,其纤维品质性状较好、籽指较高,可作为改良棉纤维品质的杂交亲本来利用,Ⅲ、Ⅳ、Ⅴ类共有30份种质资源,其表现为高衣分、高果枝节位,但纤维品质一般.  相似文献   

8.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彩色杂交棉组合F1代产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其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彩色棉F1代杂优组合产量与各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是:小区株数>株铃数>衣分>铃重>果枝始节>果枝数>株高>生育期,为选育彩色棉优势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08~2014年湖北省审定的中熟棉品种部分性状的分析。变异性分析表明,籽指和株高变异性大,生育期、单株铃数、铃重、衣分、果枝数变异小。关联度分析表明,产量影响因素按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铃数、果枝数、衣分、铃重、籽指、生育期和株高,说明在遗传改良上主攻目标是单株铃数和衣分,次要目标是果枝数和铃重。要改变湖北省棉花品种相似性高的现状,迫切需要引进更多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从前期创新和已鉴定种质中,筛选出有特色的种质330份,分别在河南安阳、江苏南京、新疆库车进行了精准鉴定,对每份材料的播种期、吐絮期、生育期、株型、株高、第一果枝节位、果枝类型、果枝数、铃数、铃型、铃重、叶片颜色、叶片形状、叶片面积、叶片厚度、叶背主脉茸毛、主茎茸毛、衣分、纤维品质、油份、抗盐性、抗旱性、抗黄萎病性等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认真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