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人工气候室盆栽的糯米糍荔枝苗为试材,测定成花诱导期幼叶和成熟叶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比较分析低温诱导期不同成熟度叶片光合生理的差异。结果表明,末次梢为成熟叶的植株较幼叶更易成花;成熟叶片的叶绿素指数高于幼叶;在低温处理下,成熟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高于幼叶;在低温诱导期,成熟叶的荧光参数、初始荧光、最大荧光、可变荧光和最大光量子效率也均高于幼叶。因此,低温诱导成花期间其幼叶光合能力上的不足可能是影响其成花诱导效果的重要生理生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林 《园艺学报》2012,39(4):749-756
 为揭示蚜虫取食对杏叶片细胞分化、果枝节间伸长和花芽形成量的影响,对‘金太阳’杏被桃蚜取食与未被取食同龄幼叶超微结构、果枝节间长度和每节花芽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被取食幼叶叶肉细胞比未被取食同龄幼叶叶肉细胞明显小,显示其生长较慢。(2)被取食与未被取食同龄幼叶叶肉细胞的质体差异显著,未被取食幼叶中质体凸透镜形,含丰富类囊体和发达基粒,表现叶绿体形态结构;被取食幼叶中质体球形或椭球形,含少量类囊体,不具叶绿体形态结构。(3)被取食果枝节间长度显著短于未被取食果枝,相反,被取食果枝每节花芽数显著多于未被取食果枝。因此认为,蚜虫取食阻碍杏叶细胞生长和分化,抑制果枝节间伸长,每节花芽数增加。  相似文献   

3.
对板栗在春季折叠的幼叶和平展生长的幼叶、夏季成熟叶和秋季老叶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做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春季折叠的幼叶的叶绿体中不含淀粉和质体小球,平展生长的幼叶含淀粉粒没有质体小球;夏季成熟叶的叶绿体中淀粉最多并出现极少量质体小球;秋季衰老叶的叶绿体中淀粉粒减少直至消失,质体小球数量激增;有的质体小球在叶绿体内被一层膜包围并降解。根据染色特点,可将质体小球分为黑色和灰色2类。淀粉减少及质体小球增多与叶绿体功能衰退相关。  相似文献   

4.
孙睿  邵红  刘娟  王红康  于洋 《北方园艺》2012,(16):88-89
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对北马兜铃营养生长期根、幼茎、老茎、叶柄、未展开幼叶、展开幼叶和成熟叶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马兜铃营养生长期7个组织器官共有10条POD酶带,其POD同工酶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未展开幼叶的POD同工酶酶带丰富、活性较强、含量较高,是POD同工酶分析最好的材料,而成熟叶片由于POD酶种类太少,最不适合作POD同工酶分析。  相似文献   

5.
取美州黄莲的不同时期的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实验结果指出,只有幼胚、绿色胚芽叶(先出叶)和子叶才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在绿色胚芽叶中直接诱导出植株。幼胚的培养在授粉后3~21天内,只有7天后的幼胚在有或无激素条件下才发育成完整植株。成苗率与胚的成熟度成正比。早期阶段的幼胚培养成苗与外源激素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防治苹果叶螨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保幼激素在叶螨上的研究材料较少,据( Bagleg and Banovnfind)报道,用保幼激素类似物100ppm浸占瘤皮红蜘蛛(Panonychus citri)的卵、幼、若、成螨均无效。为了探索保幼激素在叶螨上效应,我组选用国内合成的五种保幼激素类似物,对果树上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两种叶螨,作了室内外药效测定,初步认为ZR-777对山楂红叶螨(Tatranychus Viennesis Zacher)、苹果红叶螨(Panonychusulmikoch)的卵、幼、若、成螨,均有较好的杀伤效果,但未见导致异常变态等效应。 (一)试材及方法 供试叶螨及保幼激素类似物:供试叶螨有: 1、山楂红叶螨 2、苹果红…  相似文献   

7.
大岩桐花萼和幼叶转录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元  韩雪  余红  庞基良 《园艺学报》2015,42(12):2519-2525
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Illumina Solexa GAⅡx对大岩桐花萼和幼叶进行转录组测序和数据从头组装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长度大于100 bp的转录物22 821条;转录本总长度28.63 Mb,N50长度1 548 bp,序列平均长度953 bp。转录物注释结果显示,15 053条有同源比对信息;7 768 条无匹配序列信息,可能为大岩桐特有的基因序列。通过对花萼、幼叶中与激素代谢、信号转导相关的差异KEGG通路比较,推断在花萼中促进生长激素合成基因的表达比幼叶中强,激素信号转导组分基因的表达也比幼叶中强。  相似文献   

8.
2007年,烟威地区部分果园果树展叶、开花期,发生严重的幼叶、花蕾、花瓣枯萎变褐,谢花后发生幼果干僵,新梢枯死的现象。经调查研究,确认为苹果花腐病。  相似文献   

9.
臧德奎 《园艺学报》2018,45(8):1629-1630
‘永福彩霞’是从福建省漳平县种植的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实生苗中选育出来的彩叶桂新品种。幼叶粉红色转淡黄色,幼枝和叶柄紫红色,观赏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葡萄叶片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资源圃内562份栽培品种叶片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葡萄资源叶片表型性状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葡萄资源在幼叶表面颜色、花青素着色、表面光泽;成龄叶形状、裂片数、泡状凸起等方面均存在着丰富的多样性。以幼叶表面红棕色、成龄叶五角形、上裂刻开张、叶柄洼半开张、锯齿双侧凸等类型居多。  相似文献   

11.
柑桔潜叶蛾是为害柑桔新梢的重要害虫。受害最重的是夏、秋梢,受害率一般为60—75%,对柑桔生产威胁甚大。潜叶蛾以幼虫潜食嫩梢幼叶表皮下层组织,形成银白色弯曲蛀道。被害后的叶片,叶绿体受损,削弱了光合作用,新梢不充实,延迟幼树结果,影响成年树的花芽分化、花质和座果。同时幼虫为害的伤口,有利于溃疡病菌侵入,往往诱致溃疡病的大发生。此外,受害的幼叶卷缩,为  相似文献   

12.
20%螨死净是目前较为优良的杀螨剂之一。虽然药效较慢,不杀成螨,但对苹果树的山楂叶螨及苹果叶螨夏卵及幼若螨药效较高;持效期可达80天以上,在上述两种叶螨同时发生的苹果园如在花后一代卵、幼  相似文献   

13.
灭幼脲3号防治桃潜叶蛾试验1996年选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000倍防治桃潜叶蛾,以速灭杀丁1000倍为对照。于桃潜叶蛾成虫盛发期(7月2日)喷药,喷药后3天、10天、20天、30天调查标记枝上的叶片数、虫斑数和活虫数。结果:喷施后3天由于灭幼脲...  相似文献   

14.
防治桃潜叶蛾的特效药─—灭幼脲3号新药剂灭幼脲3号,不仅对苹果潜叶蛾防治有效,而且对桃潜叶蛾也有特效。在1995年4月中旬,昌黎两山乡大面积桃树发生潜叶蛾,被害叶达30-40%,严重者高达60%,如梁各庄村田建国等3户的桃园,于4-6月喷2次灭幼脲3...  相似文献   

15.
灭幼脲3号防治桃潜叶蛾有特效近几年,桃树潜叶蛾大流行,一般有机磷或菊酯类农药药效短,而且药效不佳。九五年笔者试用吉林通化产25%灭幼脲3号,防治桃潜叶蛾取得了很好效果。笔者于1995年7月7日发现自家桃树被桃潜叶蛾为害,7月15日喷布灭幼脲3号200...  相似文献   

16.
外源山梨醇对桃苗叶片基因表达网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山梨醇对桃叶片基因表达网络的影响。【方法】采用100 mg·L~(-1)山梨醇溶液喷施桃幼苗,以清水喷施为对照。转录组测序,分析山梨醇处理样品中成熟叶(喷施山梨醇)和幼叶中(未喷施山梨醇)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转录组测序表明,成熟叶(喷施山梨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数多于幼叶(未喷施山梨醇)。成熟叶中与胁迫相关的基因表达上调,次级代谢物代谢通路发生变化。幼叶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一些与环境应激相关的基因在成熟叶和幼叶中表达均上调,与离子平衡、细胞内脂质代谢相关的一些基因表达均下调。【结论】山梨醇喷施后,成熟叶中胁迫响应机制启动,影响次级产物代谢。当相关信号传递到幼叶后,碳水化合物代谢平衡发生相应变化,响应相关刺激。基本明确了桃对高浓度外源山梨醇溶液喷施的响应过程及涉及的代谢通路。  相似文献   

17.
反季节葡萄栽培,一改过去采用建大棚生产早熟葡萄的旧方法,选择极早熟特大粒的葡萄良种,在大批葡萄鲜果尚未上市时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好几倍。反季节葡萄的主要特征是极早熟、粒大、色优和极耐贮运。巨宝:欧美种,其嫩梢及幼叶绿略带浅红色,幼叶背面密布绒毛,叶  相似文献   

18.
薛华 《河北果树》2007,(6):38-38
<正>1灭幼脲3号用25%胶悬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食叶毛虫;用1000~2000倍液于成虫卵前喷雾(叶背喷到),防治金纹细蛾;用800倍液喷雾,防治食心虫。2蛾螨灵是灭幼脲3号和15%扫螨净的复配剂。除灭幼脲3号的防治对象外,还可防治叶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樱桃叶单宁积累的特征,用组织化学和超微技术对幼叶与成熟叶中的单宁积累及分布特点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樱桃幼叶和成熟叶均积累单宁,积累单宁的细胞类型有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和维管薄壁细胞。叶发育阶段不同,单宁分布模式略有差异:在各种组织尚未完成分化的幼叶中,维管组织、表皮以及两者之间的支持组织积累较多单宁,将来分化为叶肉组织的细胞积累单宁较少。在成熟叶中,叶肉细胞积累单宁较多,而维管组织和表皮只积累少量单宁。单宁在液泡中积累,被限制在液泡内,不向细胞质中扩散,从而不会影响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功能。归纳起来,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均积累单宁,但单宁分布模式随叶片发育状态而发生微小变化,樱桃叶具有以单宁为基础的防御紫外线伤害和病原菌侵染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刊新设栏目征稿启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绿盲蝽对石榴树的嫩枝、嫩梢、花蕾危害十分严重,严重发生时,嫩枝、嫩梢受害率达70%,花蕾受害率达50%,减产幅度达到6成以上。 1 受害症状 绿盲蝽以若虫、成虫的刺吸式口器吸食石榴树的幼叶、嫩梢和花蕾的汁液。4月上中旬,当石榴树嫩梢抽出,花蕾开始形成时,绿盲蝽随之开始为害,受害幼叶上有针刺状褐色小点,以后幼叶被害处形成孔洞,或叶片形成缺刻,弯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