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山豆根多糖(SSP)对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感染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us virus Ⅱ type,PCV2)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本试验设空白对照组、PCV2感染组、脂多糖(LPS)对照组和3种浓度(100、200和400 μg/mL)的山豆根多糖组,采用PCV2体外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100、200和400 μg/mL山豆根多糖培养24 h后收集样品,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和胞内环氧合酶-1(COX-1)、环氧合酶-2(COX-2)的酶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OX-2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结果显示,PCV2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后极显著提高了MCP-1、IL-8分泌水平和细胞内COX-1、COX-2酶活性(P<0.01),iNOS、CO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极显著提升(P<0.01);100、200、400 μg/mL山豆根多糖处理后,3D4/2细胞MCP-1、IL-8分泌水平和细胞内COX-1、COX-2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其中400 μg/mL山豆根多糖处理后效果最显著,细胞内iNOS、COX-2基因mRNA表达水平同样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100、200、400 μg/mL山豆根多糖处理后,显著或极显著抑制了由PCV2诱导的iNOS蛋白表达量的增加(P<0.05;P<0.01),经200、400 μg/mL山豆根多糖处理后显著抑制COX-2蛋白表达量的增加,400 μg/mL山豆根多糖处理效果最佳。综上所述,山豆根多糖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PCV2感染所引起的促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升高及其蛋白的表达,起到一定的缓解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三黄连散(SHLP)体内和体外抗炎效果,体外试验采用CCK-8法筛选三黄连散对RAW264.7细胞安全浓度,同时建立LPS诱导RAW264.7细胞的体外炎症模型,以评价药物效果;体内试验用二甲苯诱发小鼠急性炎症模型,测定小鼠耳郭肿胀度、脏器指数及小鼠血清TNF-α、IL-1β、IL-6、IL-8和COX-2含量。结果显示,三黄连散对RAW264.7细胞的安全浓度为50 μg/mL;高、中、低剂量的三黄连散能不同程度降低细胞IL-8、TNF-α、IL-β、COX-2的分泌水平(P<0.05,P<0.01);高剂量的三黄连散能极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中NO的分泌水平(P<0.01);高、中、低剂量的三黄连散均可极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耳郭肿胀和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IL-8、TNF-α和COX-2分泌水平(P<0.01);不同浓度三黄连散对小鼠脏器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表明,三黄连散体内外抗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鸡血藤总黄酮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试验周期为7 d。对照组小鼠试验全程给予生理盐水。环磷酰胺(CTX)组小鼠1~4 d灌胃给予生理盐水;5~7 d腹腔注射80 mg/(kg·BW)CTX,每天给药1次。鸡血藤总黄酮(TFSD)100组、CTX+TFSD25组、CTX+TFSD50组、CTX+TFSD100组小鼠1~7 d分别灌胃给予100、25、50、100 mg/(kg·BW)TFSD,每天给药1次;试验5~7 d除TFSD100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试验组腹腔注射80 mg/(kg·BW)CTX,每天给药1次。试验结束后对各组小鼠进行眼球采血及剖检;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黄嘌呤氧化酶(X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测定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力,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 环磷酰胺可显著(P<0.05)降低小鼠肝脏中SOD、GSH-Px以及血清中ALT活力,显著(P<0.05)升高肝脏中XOD与MPO活力、血清中ALP活力以及炎症细胞因子IL-1β和IL-6释放水平。25、50、100 mg/(kg·BW)的TFSD处理均可显著(P<0.05)抑制由CTX引起的SOD活力降低,25 mg/(kg·BW)的TFSD处理可显著(P<0.05)提高CTX处理小鼠的GSH-Px活力;50 mg/(kg·BW)的TFSD处理可显著(P<0.05)抑制由CTX引起的XOD和MPO活力升高,且可显著(P<0.05)降低CTX处理小鼠血清中的AST活力;25、50、100 mg/(kg·BW)的TFSD处理可显著(P<0.05)抑制由CTX引起的血清中ALP活力升高,同时降低ALT活力。25、50、100 mg/(kg·BW)的TFSD处理均可显著(P<0.05)抑制由CTX引起的IL-1β水平升高。结论 鸡血藤总黄酮可通过调节小鼠炎症因子释放以及肝组织中氧化还原酶水平对环磷酰胺所致肝损伤提供保护,推荐剂量为25 mg/(kg·BW)。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进一步探讨牛磺鹅去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TCDCA)在抗炎免疫方面的潜在调节作用。[方法] 以A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TCDCA和IL-1β作用下A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上清液中PGE2的含量,分析TCDCA对IL-1β刺激下A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PGE2分泌情况的影响。[结果] TCDCA能够对IL-1β刺激下AA大鼠纤维样滑膜细胞PGE2的分泌产生下调作用(P<0.05)。[结论] TCDCA对IL-1β刺激下A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PGE2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为TCDCA在兽医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onadotropin-inhibitory hormone,GnIH)对雄性小鼠采食、体重和血糖稳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体重及日龄相近的雄性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0 μL/(次·只)]和试验组[腹腔注射20 μg/100 μL GnIH,100 μL/(次·只)],每组10只,每天注射2次,连续注射21 d。观察和记录小鼠的采食情况;对小鼠的体重、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进行测定;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对小鼠胰腺中胰岛素转录因子基因(NeuroD1)、胰岛素基因(Ins)、胰高血糖素基因(Gcg)、胰岛素转录调控因子基因(Pdx1)mRNA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P<0.01)升高;试验组小鼠空腹血糖曲线下面积极显著(P<0.01)增加,葡萄糖耐量的血糖曲线下面积极显著(P<0.01)增加,胰岛素耐量的血糖曲线下面积极显著(P<0.01)增加;试验组小鼠胰腺Gcg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升高,Ins基因mRNA、Pdx1基因mRNA和NeuroD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P<0.05)下降。结论 慢性腹腔注射GnIH会引起雄性小鼠采食量和体重增加,并引起机体血糖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体外感染3D4/2细胞浓度、时间与细胞炎症水平进行探讨,建立PCV2体外感染3D4/2细胞炎症反应模型,以期为后期药物调控PCV2诱发3D4/2细胞炎症反应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3D4/2细胞分为对照组及100、10-1、10-2和10-3 PCV2感染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用DMEM培养,各PCV2感染组用不同稀释倍数PCV2液培养,2 h后均更换为含5%胎牛血清(FBS)的DMEM维持液进行培养,培养4、8、12和24 h后分别收集细胞及细胞上清液。采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活性氧(ROS)水平,酶标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黄嘌呤氧化酶(X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γ干扰素(IFN-γ)、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以及环氧合酶1(COX-1)和COX-2的分泌水平。【结果】100至10-3 PCV2作用4、8、12和24 h均能够成功感染3D4/2细胞。与对照组相比,100 PCV2在感染3D4/2细胞4、8、12、24 h后ROS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10-1至10-3 PCV2感染3D4/2细胞8、12、24 h后ROS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100至10-3 PCV2感染3D4/2细胞8、12、24 h后,细胞内NO浓度及MPO活性显著提高(P<0.05),细胞上清液中的IL-1β、IL-6、TNF-α、IL-10、IFN-γ、IL-8和MCP-1水平及COX-1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其中100 PCV2感染3D4/2细胞后,各炎症因子水平上升最显著,且随着时间的延长,NO浓度逐渐升高,XOD活性逐渐降低。【结论】PCV2可诱导3D4/2细胞炎症反应,且100 PCV2体外感染3D4/2细胞4~12 h是建立炎症模型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7.
探讨山豆根多糖对PRRSV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将7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7组(A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依据前期已经建立氧化应激模型的感染条件,D组、E组、F组、G组小鼠于试验第1、2、3天分别采用口服、滴鼻和腹腔注射3种途径联合感染PRRSV病毒原液1.0mL/只,A组、B组、C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只。第4、5、6天,A、D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10g。B组小鼠腹腔注射5.0mg/kg的脂多糖(LPS)溶液,C组、E组、F组、G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山豆根多糖(200、50、100、200mg/kg)。供试小鼠均于第14天处死,并取其脾脏制备匀浆。采用ELISA检测脾匀浆中TNF-α、IL-1β、IL-6、IL-8、IL-10和MCP-1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显示,PRRSV感染小鼠后能升高小鼠脾脏匀浆内TNF-α、IL-1β、IL-6、IL-8、IL-10和MCP-1水平,50mg/kg~100mg/kg剂量的山豆根多糖能降低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表明,山豆根多糖能有效降低PRRSV感染小鼠脾脏细胞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γ-聚谷氨酸对断奶犊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体重相近的荷斯坦断奶犊牛16头,按同质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头。两组犊牛每天每头饲喂3 kg颗粒饲料,玉米秸秆随意采食。试验组颗粒饲料中按照千分之五的比例加入γ-聚谷氨酸(膏状液体,含量为20%)。试验时间70 d,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在试验最后一天采集血液样品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对照组犊牛血清中IgG、IgA和IgM含量显著(P<0.05)高于试验组;对照组犊牛血清中SOD、GSH-Px活性显著(P< 0.05)高于试验组;两组AST与ALT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犊牛血清中TP、ALB、BUN、NEFA、GLU、Ca、P、Fe、Zn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断奶犊牛血清中Cu、VA和VC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结论] ①γ-聚谷氨酸会降低断奶犊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含量;②γ-聚谷氨酸有提高断奶犊牛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可能;③γ-聚谷氨酸可能会促进断奶犊牛对Cu、VA和VC的吸收与利用;④γ-聚谷氨酸未对断奶犊牛肝脏功能、能量代谢、能量平衡、蛋白质利用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驱虫药对伊犁马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为驱虫药在马属动物养殖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平均体重相近的1岁龄伊犁马40匹,随机分为5组,每组8匹(公母各半),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在相同的饲养管理和日粮营养水平条件下,对照组马不驱虫,试验Ⅰ组马灌服伊维菌素乳剂0.1 mL/(kg·BW),试验Ⅱ组马灌服吡喹酮片剂0.01 g/(kg·BW),试验Ⅲ组马灌服阿苯达唑片剂0.025 g/(kg·BW),试验Ⅳ组马灌服伊维菌素10 mg/(kg·BW)+阿苯达唑350 mg/(kg·BW)。驱虫后进行20 d的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15 d,正试期5 d;正试期采用全收粪法采集样品,测定或计算马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指标。[结果] 试验Ⅳ组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总能(G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磷(P)采食量和排出量高于其他4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DM、OM、GE、NDF、ADF、Ca和P消化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提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的DM、OM、CP、GE、NDF、ADF、Ca和P表观消化率提高幅度分别为1.91%、1.87%、1.42%、2.27%、3.05%、2.13%、13.68%和2.06%(P>0.05),试验Ⅲ组的DM、OM、GE、NDF、ADF、Ca和P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幅度分别为2.45%、2.83%、2.26%、2.10%、1.20%、20.24%和6.55%(P>0.05);试验Ⅳ组除Ca的表观消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该试验条件下,单独使用吡喹酮片剂或阿苯达唑片剂对1岁龄伊犁马进行驱虫处理,对提高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表现出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苜蓿黄酮对脂多糖(LPS)诱导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成4个组,即基础培养基、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 μg·mL-1的LPS、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 μg·mL-1的LPS和75 μg·mL-1苜蓿黄酮、基础培养基中加入75 μg·mL-1苜蓿黄酮。细胞在37 ℃, 5%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结果表明:1)LPS刺激12 h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下降,而添加苜蓿黄酮能够极显著抑制LPS诱导下细胞活性的下降(P<0.01)。2)在LPS刺激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浓度升高,而添加苜蓿黄酮能够显著降低其浓度(P<0.05)。3)LPS显著上调细胞的IL-1β、IL-6、TNF-α、TLR2、TLR4和MyD88表达(P<0.01),而苜蓿黄酮能够显著下调细胞的IL-1β、IL-6、TNF-α和TLR2表达(P<0.01或P<0.05)。4)在LPS刺激下,p53、Caspase3、p38和P-p38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5),而添加苜蓿黄酮能够显著降低p53和p38蛋白的表达(P<0.05)。在LPS诱导下,苜蓿黄酮能够通过降低ROS浓度,抑制细胞凋亡,提高细胞活性;可能通过抑制TLR2/MyD88信号通路来降低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保护细胞免受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PTD-FNK蛋白对雄性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6只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PTD-FNK蛋白组(n=8),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PTD-FNK蛋白组腹腔注射300 μg/(kg·BW)PTD-FNK蛋白,每天腹腔注射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给药期间每天记录小鼠的体重、体温、血糖、采食量、饮水量,计算试验期间总采食量、总饮水量、体增重;于试验第1天和最后1天测量鼻肛距,计算试验前后Lee's指数;试验结束立即处死小鼠,称量心脏、肾脏、肝脏、脾脏和睾丸重量,计算脏器指数;分离小鼠附睾,制备精子悬液,测定精子活力和质膜完整率;利用qPCR法检测睾丸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Caspase-3、氧化应激相关基因SODGPX1、内分泌相关基因STAR、17β-HSD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TD-FNK蛋白组小鼠总采食量极显著(P<0.001)下降,总饮水量显著(P<0.05)下降;Lee's指数、体温、体重、血糖无显著(P>0.05)变化。肝脏指数显著(P<0.05)下降,其他脏器指数无显著(P>0.05)变化。精子活力极显著(P<0.01)升高,精子质膜完整率无显著(P>0.05)变化。睾丸组织中Bax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升高,Caspase-3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P>0.05)变化,SOD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升高,GPX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P>0.05)变化,17β-HSDSTAR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P>0.05)变化。[结论] PTD-FNK蛋白可以抑制雄性小鼠的采食、饮水及肝脏的生长发育,提高小鼠的精子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认识和系统评价太子参提取物在细胞水平上的安全性与抗氧化活性,根据PICOS检索策略检索国内外数据库,采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循证统计分析,共纳入11篇文献18项研究,总样本量为482。Meta分析显示:太子参试验组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SMD=0.22,95% CI(-0.22,0.66),P=0.219>0.05];太子参提取物可显著提高体外试验细胞存活率[SMD=0.96,95% CI(0.15,1.77),P<0.05]和极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SMD=-2.38,95% CI(-3.21,-1.54),P<0.01],并且极显著提升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SMD=1.65,95% CI(0.97,2.32),P<0.01]和极显著降低胞内丙二醛(MDA)含量[SMD=-1.99,95% CI(-2.68,-1.29),P<0.01];对抑制体外红细胞溶血的系统描述结果为阳性,敏感分析结果稳健,发表偏倚弱。基于现有文献显示:太子参提取物在细胞水平上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抗菌药物氟苯尼考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评价其对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小白鼠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临床常用的9种抗菌药物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效果,筛选敏感抗菌药物,进一步选择小白鼠开展预防试验和治疗试验,观察抗菌药物对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小白鼠的防治效果。[结果]在9种常见的抗菌药物中,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氟苯尼考和多西环素,2种药物的MIC为1 μg/mL,MBC为2 μg/mL;抑菌效果最差的是延胡索酸泰妙菌素,MIC为64 μg/mL,MBC为128 μg/mL。利用多杀性巴氏杆菌人工感染小白鼠,治疗试验与预防试验均设置阴性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攻毒细菌)以及药物治疗或预防组(攻毒细菌+氟苯尼考);治疗试验获得氟苯尼考的保护率为78.6%,预防试验的保护率为84.6%。[结论]氟苯尼考对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小白鼠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盐酸金霉素超微粉在鸭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气流粉碎技术将盐酸金霉素普通原粉制备成800目超微粉,再添加适宜辅料制成含量为20%的盐酸金霉素可溶性粉,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和加速试验对制备的盐酸金霉素超微粉进行稳定性评价;将30只90日龄绍兴麻鸭随机分为A、B、C 3个试验组,每组10只,分别经口单剂量灌服60目普通原粉制备的盐酸金霉素可溶性粉、800目超微粉制备的盐酸金霉素可溶性粉、80目普通原粉制备的盐酸金霉素可溶性粉,剂量均为15 mg/(kg·BW)(以金霉素计),比较不同粒径原料制备的盐酸金霉素可溶性粉在鸭体内的药物代谢过程。[结果] 利用800目超微粉制备的盐酸金霉素可溶性粉处方、工艺稳定可行,通过稳定性试验考查,质量可靠;不同粒径原料制备的盐酸金霉素可溶性粉主要药代动力学特征如下:试验B组达峰时间(Tmax)显著(P<0.05)快于A组和C组;试验B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达峰浓度(Cmax)均显著(P<0.05)大于A组和C组;试验B组消除半衰期时间(t1/2)显著(P<0.05)长于A组和C组,A组和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B组体内存留时间(MRT)显著(P<0.05)长于A组和C组。[结论] 鸭灌服相同剂量的金霉素[15 mg/(kg·BW)],相较于普通原粉制备的盐酸金霉素可溶性粉,盐酸金霉素超微粉在体内1.5 h即达到血药峰浓度,吸收迅速且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研究获得的药动学数据可为盐酸金霉素用于动物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同水平干苹果渣替代精料补充料中部分能量饲料对西门塔尔育肥牛瘤胃体外产气量、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0、4%、8%、12%、16%干苹果渣替代肉牛精料补充料中部分玉米,应用体外产气法测定各组日粮体外发酵0~72 h的产气量;体外产气试验结束后,测定瘤胃液的发酵参数;体外发酵48 h测定人工瘤胃液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利用4%、8%、12%干苹果渣替代精料补充料中部分玉米,测定饲喂不同替代比例日粮育肥牛的增重指标。[结果] 4%干苹果渣组总产气量显著(P<0.05)高于8%和16%干苹果渣组,各组样品产气主要集中在4~24 h,36~72 h产气量趋于平稳。产气后各组pH值均在正常范围;8%干苹果渣组氨态氮浓度显著(P<0.05)高于12%和16%干苹果渣组;4%和8%干苹果渣组的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浓度显著(P<0.05)高于其他各组。对照组的干物质、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其他各组,8%干苹果渣组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其他各组。各组育肥牛的试验期间总增重和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4%干苹果渣替代精料补充料中部分玉米可提高西门塔尔育肥牛瘤胃体外发酵产气量,4%和8%干苹果渣替代精料补充料中部分玉米可提高瘤胃液中氨态氮浓度及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有利于瘤胃发酵和饲粮消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