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树兰属新品种‘粉蝴蝶’(Epidendrum‘Pink Butterfly’)是以树兰E.‘Venus Piars’为母本,E.‘Lovely Valley’为父本经人工杂交授粉选育的后代。小花紧凑,美观,花瓣粉色,易栽培,12月—翌年5月开花,单花花期20 ~ 25 d。  相似文献   

2.
我国20个梨品种(种质)对国外梨火疫病菌的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选取Erwinia amylovora国外菌株及国内梨品种(种质),经室内接种,评价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及梨品种的抗病性,为研究梨火疫病防控技术提供技术资料。【方法】对供试的梨品种(种质)枝条采用离体接种、梨幼果半果接种法,比较3个不同来源的国外菌株E.a 0001、E.a 0017、E.a 0055的致病力。通过离体枝条接种强致病力菌株E.a0017,结合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病原菌数量,制定梨品种抗病性分级指标,综合评估梨品种的抗病水平。【结果】3个菌株对供试梨品种枝条均具有致病力,对‘库尔勒香梨‘’砀山梨‘’黑酸梨’、杜梨具有强致病力,对‘库尔勒香梨’的致病力最强;综合对梨枝条接种的病情指数均值,其致病力的强弱依次为E.a 0001E.a 0055E.a 0017。E.a 0017菌株对梨幼果的致病力较E.a 0001和E.a 0055强,而E.a 0001和E.a 0055对幼果的致病力相近。供试的20个梨品种(种质)对Erwinia amylovora的抗性水平普遍较低,其中14个品种都不同程度感病(占70%),没有发现高抗品种,2个表现出抗病性和4个具有耐病性的品种均为我国的地方品种。【结论】3个E. amylovora菌株对供试梨品种(种质)均具有强和较强的致病力。供试梨品种(种质)中‘,晋酥‘’绿梨’表现抗病性‘,霍城冬黄梨‘’八月酥‘’库车阿木特‘’棉梨’表现出耐病性,其他均为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蛇龙珠’8个新株系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选育出具有推广价值的‘蛇龙珠’新株系。【方法】以‘蛇龙珠’8个新株系(E01~E08)为样品,近缘品种‘品丽珠’‘赤霞珠’等为对照,利用SSR、ISSR分子标记和VvmybA1基因序列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利用14对SSR引物对10份葡萄材料进行基因组DNA的扩增,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只有‘蛇龙珠’E06与其他7个株系有差异,另外7个株系聚为一类。利用11个ISSR引物进一步研究得出,‘蛇龙珠’E02(栖霞北)和E03(栖霞南)聚为一类,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一致,E05(莱山)和E08(开发区)聚为一类,E01、E04、E06、E07之间差异显著。分析VvmybA1基因片段的差异探讨‘蛇龙珠’8个新株系的遗传差异,得出‘蛇龙珠’E01、E02、E04、E05、E06、E07的VvmybA1基因亲缘关系较近,聚为一支。‘蛇龙珠’E08和E03的VvmybA1基因分别单独聚为一支。【结论】利用SSR和ISSR可以显示‘蛇龙珠’8个新株系的亲缘关系,在区别‘蛇龙珠’8个株系时首先考虑遗传距离而不是地理距离。这些葡萄样品的VvmybA1基因片段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在近期进化史上VvmybA1基因较稳定,在过去一段历史未发生种群扩张。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合福州市种植的优良桃品种,并为今后的育种及栽培技术提供依据,对‘宁平’、‘TRT’、‘Flordking’、‘03-1’、‘2-14w’、‘5-32w’、‘5-30E’、‘5-23w’等8个桃品种进行了引种观察试验,初步结果表明:‘TRT’、‘Flordking’和‘2-14w’在福州市表现好,有较大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1984年收集‘红地球’自然杂交种子播种,从后代中选掸表现较好的单株E42-6扩繁。1991年以E42-6为母本,以‘里扎马特,为父本进行杂交.从后代中选择表现良好的几个单株进行了扩繁.经过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品种比较及生产试栽,编号为SP262的品系优良性状突出,被定名为‘新郁’。2005年该品种通过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登记。  相似文献   

6.
富士芽变系品种花粉形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忠业  伊凯  李作轩  刘志  王冬梅  杨锋 《园艺学报》2006,33(6):1299-1302
 用扫描电镜对富士和长富2号、福岛短枝富士、早熟富士、望山红等芽变系品种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 这些富士芽变系品种的花粉粒侧面观为长椭圆形, 极面观为三角形; 具3拟孔沟;花粉表面为条状纹饰, 有穿孔。‘福岛短枝富士’花粉粒大, 极轴长最长, 为42.25 μm; 赤道轴长为25.08μm, 略短于‘早熟富士’, 明显长于其它3个品种; ‘富士’的P /E值最大, 为1.75, 其次是‘长富2号’和‘望山红’, 分别为1.73和1.71, 三者明显大于‘早熟富士’的P /E值。P /E值可作为芽变品种鉴定的重要指标。每个品种的花粉纹饰各有特点, 可通过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来鉴别以上的富士芽变系品种。  相似文献   

7.
卢国强  许展  王云  吉振勇 《辣椒杂志》2020,(2):22-25,32
以辣椒品种‘镇研958六号’及其父母本为材料,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方法,建立基于DNA分子标记的‘镇研958六号’辣椒品种纯度鉴定方法,以期为提高大田制种纯度提供分子辅助工具。结果发现,从30 对SRAP标准引物中筛选出引物E3M1能区分‘镇研958六号’及其亲本;应用此引物对‘镇研958六号’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其纯度结果为98%,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引物E3M1可以作为鉴定‘镇研958六号’纯度的分子标记,SRAP分子标记用于辣椒杂交种子纯度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枇杷杂交新品种‘早钟6号’与亲本花粉形态观察比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枇杷杂交新品种‘早钟6号’与父母本(‘森尾早生’和‘解放钟’) 的花粉形状、大小、萌发孔、表面纹饰进行显微观察, 应用扫描探针显微镜图像处理程序建立三维图象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3个品种花粉都是长球形, 具3 孔沟; 父本、母本及子代花粉的极/ 赤( P/ E) 值分别为: 1. 346 、1. 268 、1. 193; 花粉平均轴径为20. 71 、24. 33 、23. 83 􀀁m; 花粉大小及表面纹饰有明显差异; 子代‘早钟6号’的花粉形态介于父本母本之间。从孢粉学角度阐述杂交种‘早钟6号’与父母本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
兜兰新品种‘西之笑’(Paphiopedilum‘GXAAS Smile’)是以肉饼兜兰‘毅颖巨翅’(Paph. ‘Yi-Ying Giant Wings’)为母本,白旗兜兰(Paph. spicerianum)为父本,通过人工授粉杂交选育出的。叶片绿色,长条形。花单朵,色泽鲜艳,蜡质。种子萌发率高,易栽培,易开花,观花观叶俱佳,12月—次年2月开花,单花花期40 ~ 45 d。  相似文献   

10.
李媛蓉 《中国果菜》2023,(2):72-76+87
为筛选适宜在高海拔地区推广的甜樱桃品种,本试验以‘赛尔维亚’‘宇宙’‘秦樱1号’‘吉美’‘先锋’‘拉宾斯’‘萨米脱’‘艳阳’8个甜樱桃品种为材料,研究对8个不同品种甜樱桃物候期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塞尔维亚’‘艳阳’综合表现最优异,果肉酸甜适中,单果质量较大,可食率较高,营养成含量较高;其他6个品种均能在拉萨露地完成整个生活史,为高海拔地区甜樱桃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5个美丽茼麻品种的花粉形态特征,探究其胞粉学的分类学特性,本研究选用5个美丽茼麻的栽培品种,以美丽茼麻的品种‘樱花’、‘红姬’、‘伏姬’、‘初恋’、‘小矮人’为试验材料,使用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花粉形态观察分析。经过对比探究花粉大小、形状、细尖峰状结构以及萌发孔等方面的特征,表明美丽茼麻品种的花粉存在形式是单粒,P/E值有着较为一致的特性,均在1.14~0.88之间,花粉性状为近球形。结果表明5种美丽茼麻品种花粉在花粉粒大小、形状、细尖峰状结构以及萌发孔等特征方面基本一致,无太大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距离为3.0时,‘樱花’、‘初恋’与‘小矮人’合为一类,‘红姬’、‘伏姬’各自为一类;当遗传距离为9.0时,‘伏姬’聚为一类,其他4个品种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2.
针对豫西地区受倒春寒、晚霜危害制约核桃产量和经济效益以及影响良种化的问题,在洛阳伊滨区进行11个核桃品种引种栽培,通过物候期观察,分析不同类型核桃雌雄花期的差异。结果表明:‘彼特罗’、‘哈特利’、‘绿波’的雌花期较晚,基本能避开晚霜危害;‘强特勒’、‘元林’、‘土莱尔’、‘清香’、‘契可’雌花期晚,能避开晚霜危害。因此,‘强特勒’、‘元林’、‘土莱尔’、‘清香’、‘契可’在洛阳地区是栽培核桃的首选品种,其次是‘彼特罗’、‘哈特利’、‘绿波’。‘香玲’、‘薄丰’、‘强特勒’、‘彼特罗’、‘哈特利’、‘清香’、‘元林’、‘土莱尔’属于雄先型品种,‘绿波’、‘契可’、‘爱米格’为雌先型品种;‘绿波’、‘爱米格’、‘强特勒’、‘契可’雌雄花部分花期相遇,可以自花授粉;‘香玲’、‘薄丰’、‘彼特罗’、‘哈特利’、‘清香’、‘土莱尔’、‘元林’雌雄花期不相遇,栽植时需要配置授粉树。‘强特勒’、‘契可’、‘元林’的雄花期与‘彼特罗’、‘哈特利’、‘清香’、‘土莱尔’的雌花期部分吻合,可作为‘彼特罗’、‘哈特利’、‘清香’的授粉树,‘绿波’与‘香玲’、‘薄丰’的雌雄花期均部分相遇,可相互授粉。  相似文献   

13.
德国鸢尾‘黄金甲’是以‘93E41076-8’为母本,‘金舞娃’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矮生地被型新品种。常绿,旱生,耐寒。花黄色,花茎50 ~ 55 cm,单花茎着花4 ~ 6朵,花期4—5月。具有茎矮、花大、花色艳丽、抗倒伏等优点。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周年栽培。  相似文献   

14.
<正>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发展优质水果的国家.由于新品种的不断出现和国际市场的变化,日本苹果、梨发展品种近些年来不断在变化.根据1989年《果实日本》杂志的报导.在苹果品种方面.1975年‘红星’系所占比重为34%.‘富士’为18%,‘国光’为16%,‘红玉’为11%.‘金冠’为7%,其他品种为14%;1987年则‘红星’系下降为14%,‘富士’上升为51%,‘国光’下降至不足2%,‘红玉’下降为3%,而津轻上升为12%,‘王林’占5%.从肯森县的发展形势看,1996年‘富士’的比重将调整为34%,‘红星’系下降为8%,‘津轻’维持为12%,‘王林’增至8%,‘乔纳  相似文献   

15.
对‘早丰’、‘亮叶厚皮’、‘抗寒薄皮’、‘寒丰’、‘黑丰’、‘利桑家’、‘俄罗斯红醋栗’和‘坠玉’8种广泛栽培的醋栗进行栽培试验,主要对比各个品种的抗寒性和丰产性.结果显示:抗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寒丰’、‘早丰’、‘俄罗斯红醋栗’、‘坠玉’、‘抗寒薄皮’、‘亮叶厚皮’、‘利桑家’、‘黑丰’;丰产性从强到弱依次为‘早丰’、‘寒丰’、‘坠玉’、‘俄罗斯红醋栗’、‘抗寒薄皮’、‘亮叶厚皮’、‘利桑家’、‘黑丰’.  相似文献   

16.
‘东试早柚’是实生选育出的柚品种,在云南省热带地区种植,具有早熟、丰产、无籽等优点,然而其来源至今尚未厘清,在品种权意识淡薄的栽培地区产生了许多经济纠纷。因此,解析‘东试早柚’的遗传来源对保护和利用该品种均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双版纳‘东试早柚’及其相近品种‘沙田柚’‘水晶柚’为材料,利用分子标记和生物信息等手段探究了3个品种的遗传背景差异。结果显示,‘东试早柚’与‘水晶柚’间杂交不亲和,而与‘沙田柚’杂交亲和;‘东试早柚’和‘水晶柚’的自交不亲和S位点基因型均为S5S6,而‘沙田柚’为S1S2;‘东试早柚’和‘水晶柚’全基因组SNP密度分布高度相似,SNP聚类分析将‘东试早柚’和‘水晶柚’聚为一类,而与‘沙田柚’显著区分。此外,2对InDel多态性标记也可明显区分‘东试早柚’与‘沙田柚’。因此,本研究结果认为‘东试早柚’与‘水晶柚’遗传背景更为相近,而与‘沙田柚’遗传距离较远、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17.
早中熟鲜食葡萄5个品种及其亲本果实单萜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早中熟鲜食葡萄品种‘瑞都香玉’、‘瑞都红玫’、‘瑞都早红’、‘瑞都红玉’、‘瑞都脆霞’及其亲本‘京秀’和‘香妃’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辅助自动质谱图解卷积和鉴定系统(AMDIS),测定果实游离态单萜化合物的含量,共检测到29种单萜类化合物,不同品种含量差异较大,父本‘香妃’中的含量高达2 153.63μg·L~(-1),约为母本‘京秀’的150倍,‘瑞都香玉’的含量高于1 000μg·L~(-1),‘瑞都红玉’、‘瑞都红玫’和‘瑞都早红’较为接近,‘瑞都脆霞’低于50μg·L~(-1)。‘香妃’和‘瑞都香玉’中单萜物质的香气值(OAVs)最大,而在‘瑞都脆霞’和‘京秀’中,所有单萜化合物的香气值都低于嗅觉阈值(OAVs1),这与多年对各个品种的感官分析结果基本相符。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前两种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79%,第一主成分代表变量有:(E,Z)–别罗勒烯和(Z)–别罗勒烯、里那醇、(E)–β–罗勒烯和(Z)–β–罗勒烯、柠檬烯、异松油烯、cis–氧化玫瑰和trans–氧化玫瑰、β–月桂烯;第二主成分代表变量有:香叶醇、香叶醛、γ–香叶醇、橙花醛、trans–呋喃型氧化里那醇。香气特征主要表现为花香和果香,花香的主要贡献者是里那醇、柠檬烯、cis–氧化玫瑰和trans–氧化玫瑰,果香的主要贡献者是里那醇、柠檬烯和香叶醇。  相似文献   

18.
以从河北省昌黎市引进的‘春光’‘蜜光’‘宝光’与其亲本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方法进行物候期和植株抗病性的比较,采用物性分析仪对果实硬度进行分析,研究了自育品种在当地的品质表现,以期发现适合清徐及黄土高原产区种植的葡萄新品种,优化地区葡萄产业结构,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结果表明:‘春光’‘蜜光’‘宝光’3种鲜食后代属欧美杂种,在山西省清徐县表现果实品质上等,抗病性强。其中,‘蜜光’成熟期与父本‘早黑宝’相似,在8月初,为早熟品种;‘宝光’成熟期与其母本‘巨峰’相似,在8月下旬,为中熟品种。‘蜜光’和‘宝光’果穗较松,‘蜜光’葡萄果实含淡玫瑰香味,‘宝光’葡萄含玫瑰香味和草莓香味,‘蜜光’和‘宝光’葡萄果皮和果肉硬度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双亲。‘春光’葡萄果皮颜色为紫黑,果粉厚度较厚,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22.21%,且‘春光’葡萄果皮和果肉硬度最高,表现较好的耐储性。3种鲜食葡萄后代抗病性与亲本相似,均抗霜霉病和白腐病,其中‘春光’葡萄抗白腐病优于‘巨峰’。3种后代均适合在山西省清徐县推广栽培,其中‘春光’葡萄果实品质表现优于母本‘巨峰’,且具有母本的草莓香,表现较强的抗病性,可作为替...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富士王’、‘美国8号’、‘夏红’、‘弘前富士’4个苹果品种的光合特性,以期为西藏苹果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夏红’、‘弘前富士’的光补偿点(LCP)较低,分别为26.43和30.06μmol.m-2.s-1;CO2补偿点(CCP)以‘弘前富士’最低,为53.07μmol.mol-1。‘夏红’的表观量子效率(AQY)最高,为0.0411;‘富士王’最低,为0.0377;‘弘前富士’和‘夏红’的羧化效率(CE)最高,分别为0.0747、0.0750,说明对低浓度CO2的利用效率较强;‘夏红’的叶绿素总含量最高,而叶绿素a/b以‘美国8号’最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4-6-12’(魏可实生)、‘2004-2-30’(巨峰实生)及魏可(对照)葡萄花器官特征、花粉萌发率、花粉粒形态、成熟花粉粒内部结构以及花药、小孢子发育过程细胞学特征的观察,研究了葡萄雄性不育的特性。结果表明,‘2004-6-12’和‘2004-2-30’的花粉无生活力,花粉粒P/E值分别为(1.13±0.05)和(1.12±0.04),均为近球形,且无发芽孔和发芽沟;花粉粒横切面边缘光滑,外壁纹饰分别为网状和穴状。魏可(对照)花粉粒极轴值与赤道轴值之比(P/E值)(2.11±0.08),为长球形,萌发沟为三孔沟型,外壁纹饰为孔穴状。‘2004-6-12’和‘2004-2-30’小孢子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早期,但‘2004-6-12’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就表现出部分异常,表明2者的小孢子败育可能与绒毡层提前解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