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8月开始,非洲猪瘟在我国快速多点发生,该病是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目前无有效的疫苗和药物控制,各大公司和养殖户开始了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升级改造。两年后我国大部分猪场的成功复产,全国生猪出栏量的大幅提升,证明了生物安全措施巨大效力;同时在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下创新了精准剔除、快速复产等操作,进一步证明了生物安全措施的有效作用。文章主要介绍猪场生物安全体系中入口(大门)和出口(后门)最为关键防线处的通道设计,方便所有的生物安全操作能够高效落实,切断病原轻易进出猪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非洲猪瘟(ASF)导致生猪存栏数量减少,生猪价格一路高涨,近期国家又相继出台多项养猪优惠政策,很多猪场陆续启动了养猪复产工作。随着春季气温不断回升和雨水增多,病原微生物及蚊蝇的繁殖加快,各猪场发生非洲猪瘟的风险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3.
自2018年8月以来蔓延的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生猪供应缺口凸显,猪价整体高位运行。安全顺利复产是规模猪场的优先选择,但由于准备不足、匆忙复产而导致失败的案例甚多;在目前没有相关疫苗的情况下,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彻底清除猪场内外残余病毒是规模猪场非洲猪瘟背景下复产的先决条件。笔者团队通过制订复养程序,指导某猪场进行非洲猪瘟复养消毒,各区域检测、复检为阴性后引入180头保育猪作为哨兵猪饲养2个多月,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复养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4.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严峻,实践证明只有执行严密的生物安全措施才能有效防控。因此笔者主要从人员入场、车辆到场、物资进场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猪场一线防控关键技术要点,为生猪养殖者提供具有实战意义的经验总结,以期推动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对保障猪肉产品供应,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影响下的生猪复产增养和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生猪产业直面的两大难题。本文从当前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概况和复产增养情况入手,通过从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复产增养政策激励、稳产保供典型措施以及产业升级政策保障等4个方面对各省市区出台的相关政策加以比较,明确各地区推动生猪复产增养和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从而得出非洲猪瘟影响下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4个启示,即①正方向,硬落实,确保政策长效;②抓两头,定标准,推进行业自律;③深融合,促关联,形成价值共创;④强创新,重对接,实现科技兴猪。  相似文献   

6.
《养猪》2020,(5)
生猪养殖业在经历非洲猪瘟的沉重打击和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对行业发展阻滞的严峻形势后,急需恢复产能,使行业再次焕发生机;但如何才能够有效防范疫情的传播、控制疫情暴发成了复产复工的首要问题。文章根据我国生猪养殖业的疫情防治现状和国外的先进防控经验指出,加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和实施猪场生物安全措施是控制疫情暴发和提高生猪养殖效益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记者李冬宝)行业谋求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国生猪产业去产能化明显,规模化、专业化和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的猪场管理模式逐渐替代传统养殖方法。生猪产业步入发展新常态,应该如何提升猪场管理效率和生产成绩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4月23日,河北远征药业(以下简称"远征药业")"生猪营养与管理学术论坛"在石家庄召开,会议围绕"猪业  相似文献   

8.
《湖北畜牧兽医》2020,(1):34-34
2020年1月15日,来自法国的1395头进口种猪在严密监管下全部顺利进入指定隔离检疫场,开始为期45 d的隔离检疫,待隔离期满检疫合格后即可投入生产。该批种猪为广东省2020年首批进口种猪,品种为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具有繁育性能好、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平均每头母猪年产仔猪预计可达28头。该批种猪的引进,对湛江乃至广东生猪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生猪“复产增养”“保供稳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在2018年8月传入我国后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危害,并已成为常态化传染病.在非洲猪瘟背景下如何稳步推进生猪复产保供工作,由于没有可用的疫苗和特效药物,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已成为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本文对猪场生物安全管理要点进行了总结,旨在为非洲猪瘟的防控和生猪安全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非洲猪瘟疫病导致我国生猪产能持续大幅下降。在产能大幅下降、生猪价格维持高位情况下,不少养殖企业反映,复产艰难。当务之急是控制住疫病,只要非洲猪瘟不蔓延,在高利润驱使下,养殖业产能自然能快速增长。对此,笔者设想一方案,即可控疫病,又不影响活猪流通。整体思路是将猪场和屠宰场都按生物防控水平分成两级,两个级别的场可以相互转  相似文献   

11.
家庭农场如何进行 风险可控的复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一年多时间以来,全国生猪存栏急剧下降,一直以来作为我国养猪主流群体的家庭农场更是损失惨重,恢复生猪生产势在必行。复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农场由于资金、技术、人员素质、种源缺乏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复产无疑存在一定难度。本文结合大量非洲猪瘟防控、"拔牙"、复产的成功经验,做好关键节点控制总结,旨在为家庭农场复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猪业科学》2010,(8):26-26
<正>最近十几年,中国生猪产业迅速发展,生猪产业正处于转型期,由散养逐步发展到规模化养殖。在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疾病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给我国生猪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新的传染病不断涌现,传统疫病亦有抬头趋势,对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稳定猪场生产,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疫病防疫必须科学、严密,必须把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13.
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是能够保护易感猪群的一系列设施设备、制度、规范、记录和人员的集合。它对于减少生猪疫病,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猪场的"硬件"、"软件"、人员三方面来阐述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要点。  相似文献   

14.
正防控非洲猪瘟,养殖户重点是做好猪群饲养管理,做到"五要四不要"。五要:要减少场外人员和车辆进入猪场;要对人员和车辆入场前彻底消毒;要对猪群实施全进全出饲养管理;要对新引进生猪实施隔离;要按规定申报检疫。  相似文献   

15.
正湖南省沅江市本地养母猪的不多,出售仔猪的猪场更少。每年过完春节后,大部分生猪散养户急急忙忙地去外地引进仔猪,开始第二年的生猪生产。这样可以在夏末秋初高温季节之前出售,避开高温引起饲料转化率低、死大猪的风险。而此时引进的仔猪正好赶上湖南多雨多湿又冷的季节,硬件设施和技术管理不到位的猪场生猪容易发病,造成猪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自2018年8月份发生以来,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非常巨大。很多科研人员和畜牧工作者为非洲猪瘟的防控进行建言献策,对猪场防控非洲猪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文章就非洲猪瘟背景下猪群的健康、免疫及母猪繁殖进行综述,为生猪产业的复产提供帮助,实现猪场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后,对生猪行业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生猪的存栏量和出栏量均出现了大幅下降,为了恢复生猪产能,保障猪肉供应,复养刻不容缓。笔者通过对猪场风险评估,对发病原因、清洗与消毒、硬件改造与升级、环境和水体检测、哨兵猪的选择与管理以及关键技术措施等进行总结与集成,并将其利用指导了3个感染过非洲猪瘟的猪场成功复养,现将这些措施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几点,供行业主管部门和养猪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定南县立足于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定位,以深入落实"项目建设提速年"为抓手,围绕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恢复和稳定生猪生产,保障"菜篮子"市场供应。为此,定南县建成了定南生态循环农业园,创新"N2N+"区域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9.7%;建设了省内第一家县级生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深入开展"大清洗、大消毒"洗消行动,全面提升生物安全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9.
自2018年8月首例非洲猪瘟在东北地区报道以来,非洲猪瘟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全国,很快很多大型的规模化猪场、农牧公司被"洗劫一空"。通过一年多与非洲猪瘟疫情抗争的历程,大家对非洲猪瘟防控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猪场开始走复产之路,但很不幸不少猪场再次被非洲猪瘟感染,导致复产失败。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是行业与非洲猪瘟战斗重要的一年,也是产业转型的关键一年。从第一例疫情开始,蝴蝶煽动翅膀,风暴开始聚集,整个生猪养殖行业在迅速演变。到2019年,产能下滑,猪价上涨,保供给成为行业的主旋律。面对非瘟,我们对养猪模式、生产体系、猪场建设、物资供应、物流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的生物安全重新进行了审视,积累经验,再度总结、提高标准,进而形成一套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执行性的系统化防非体系。1加强对猪场车辆的统一管理车辆是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重要媒介,因此提高猪场车辆的"运输安全系数"非常重要。在车辆生物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