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简称为DUS测试指南,是进行植物新品种实质审查的基础,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的TG/1/3和TGP系列文件为重要指导,通过连续2个生长周期的田间试验,编制适合于我国无花果新品种测试的指南,详细阐述了无花果测试指南主要内容及研制过程,筛选了63个测试性状及性状对应的表达状态、确定了20个标准品种和DUS判定的标准,为无花果新品种测试与授权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葡萄新品种已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展植物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简称DUS)测试是新品种保护的技术基础和品种能否授权的科学依据,DUS测试指南是指导测试单位开展DUS测试工作的技术标准,也是审批机关开展新品种实质性审查的技术规范。通过对中国、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简称UPOV)和日本的葡萄品种DUS测试指南在繁殖材料、测试方法、DUS判定标准、测试性状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葡萄品种DUS测试指南提供参考。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者在提交繁殖材料的质量和形式要求、测试周期、测试地点、附加测试、带星号性状等方面基本一致,在提交繁殖材料的数量要求、DUS判定标准、测试性状、基本性状、分组性状、选测性状、技术问卷性状等方面的要求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以UPOV文件为依据,参照TGP/7/1、TG/1/3、GB/T19557.1等相关原则,根据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原理和技术规则,结合我国红三叶育种实际,阐述了红三叶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原则、性状选择与确定、性状分级标准、判定标准及标准品种的选择等内容;筛选出30个测试性状和16个标准品种,其中,质量性状4个、数量性状18个、假质量性状8个,为我国红三叶新品种保护提供了DUS测试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稗育种的实际情况,以UPOV文件为参考,参照TGP/7/1、TG/1/3、GB/T19557.1[7-9]等相关原则,根据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原理和技术规则,阐述了稗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原则、性状选择与确定、性状分级标准、判定标准品种的选择等内容;筛选出25个测试性状和15个标准品种,其中数量性状19、假质量性状6,为我国稗新品种保护提供DUS测试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我国蝴蝶兰DUS指南与UPOV指南的异同。通过与UPOV指南的比较,我国蝴蝶兰DUS测试指南:(1)在提供的无性繁殖数量至少多5株;(2)增加11个测试性状,并调整UPOV指南中11个性状的表达状态;(3)在技术问卷中申请品种需要指出的性状多7个。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UPOV颁布的61个果树DUS测试指南,对UPOV果树DUS测试指南的范围、颁布时间、主要内容、提交材料要求和测试性状等进行了解读和分析,并对我国研制UPOV果树DUS测试指南、我国果树DUS测试指南的制修订工作进行了探讨和展望,以期为我国研制相关技术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DUS测试指南是开展植物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重要依据。笔者简单介绍了中国和UPOV梨品种DUS测试指南,比较了不同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要求、测试设计、结果判定、测试性状、标准品种和技术问卷等,分析总结了不同指南的优缺点,探讨并展望了中国梨品种DUS测试指南研制的潜力,为我国进一步研制梨品种DUS测试指南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鼠尾草属植物约有1000种,花色丰富,能广泛运用于园林。本试验通过对16个鼠尾草品种进行性状观察,选择4个性状表现较好的鼠尾草(深蓝鼠尾草、蓝霸鼠尾草、维多利亚鼠尾草、墨西哥鼠尾草)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蛭石︰泥炭为1︰1的基质最好,其植物生根快、长势好,存活率高。蓝霸鼠尾草、墨西哥鼠尾草和维多利亚鼠尾草在南昌地区繁殖能力强,可以进行大量繁殖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四川西南地区20种凤仙花属(Impatiens L.)植物为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对其花粉形状、外壁纹饰以及萌发沟类型等特征进行观察,并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探讨其花粉的形态特征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结果表明:20种凤仙花的花粉大多为单粒4沟类型(占75.00%),少数为单粒3沟类型(占20.00%),仅1种为单粒5沟类型。不同种花粉在大小、赤道面观、极面观等性状上差异显著;极面观多为椭圆形、距圆形和胶囊状,少数为三角状圆形和五边形;花粉外壁纹饰均为网状纹饰,其网眼稀疏程度、大小、网眼内颗粒物密度等存在较大差异。综合上述特征将20种凤仙花属植物分为7个亚类型。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4个主成分因子,基于花粉形态的聚类分析可将20种凤仙花属植物分为3大组,其中康定凤仙花、波缘凤仙花和天全凤仙花等聚为第1支;贝苞凤仙花、滇南凤仙花和山地凤仙花等聚为第2支;白花凤仙花、纤袅凤仙花和菱叶凤仙花等聚为第3支。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葡萄属植物孢粉学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电子显微镜,系统观察了分布于我国的葡萄属(Vitis,L.)植物的10个种的花粉形态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葡萄属植物种间花粉形态、大小有一定差异;(2)花粉表面纹饰种间差异较大;(3)利用孢粉性状进行聚类,可将10个种分为两大类群;(4)华中地区是我国葡萄属植物的起源地,也是世界葡萄属植物的重要起源地之一;(5)根据进化系统分析,毛葡萄、复叶葡萄是我国葡萄属植物中较为古老的类型  相似文献   

11.
加入UPOV 公约91 文本对我国蔬菜种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UPOV 公约)91 文本较78 文本对植物品种权保护的范围更宽,力度更大,其中对我国蔬菜种业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受保护品种的实质性派生品种、育种者权利保护客体的延伸和农民特权。  相似文献   

12.
<正>简称UPOV(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它是一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现有成员国74个国家。成员国根据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规定的原则,分别对植物新品种授予品种权。首字母缩略词"UPOV"是由该组织的法语名称派生出来的。UPOV是依据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UPOV公约")建立的。UPOV公约于1961年11月由比利时、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和荷兰在巴黎签署。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唇形科中的紫苏属、黄芩属、鼠尾草属共3个属植物的9份试材的花粉粒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紫苏属植物5个变种的花粉粒形态为扁球形或近扁球形;黄芩、丹参、一串红的花粉粒形态为近长球形;蓝花鼠尾草的花粉粒为近球形。紫苏属植物5个变种、丹参、一串红、蓝花鼠尾草的花粉粒均为6沟花粉粒,黄芩为3沟花粉粒。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的紫苏属、黄芩属和鼠尾草属植物的花粉粒外壁均为网状纹饰,但在网眼的大小、形状、网眼内是否存在穿孔和网脊上是否有突起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紫苏属、黄芩属和鼠尾草属植物之间花粉粒形态特征的差异为其分类学提供了孢粉学证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野生葡萄分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三军  孔庆山 《果树科学》1995,12(4):224-227
运用P.Galet方法,对分布于我国的葡萄属植物10个种的叶片进行了研究,并对叶片的数量化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10个种的叶片形态种间差异较大。(2)利用叶片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0个和发为三大类群。(3)根据叶片的多型性、毛葡萄、复叶葡萄是较为原始的种类。(4)华中地区可能是我国葡萄植物种的起源地,也可能是世界上葡萄属植物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5.
川西地区鼠尾草属植物资源调查与引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王龙  杨在君  张利 《园艺学报》2012,39(12):2507-2514
 对川西地区鼠尾草属(Salvia L.)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并且对其中12种引种至四川雅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川西地区野生鼠尾草属植物有32种,包括3变种、2变型;部分种类花色艳丽,株形美观;栗色鼠尾草、甘西鼠尾草、云南鼠尾草能在四川雅安露地栽培条件下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丁海风 《蔬菜》1999,(9):4-6
随着科技的高速进步,知识产权在我国受到普遍重视。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1999年3月,在日内瓦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总部举行的正式仪式上,中国代表团向该组织递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加人《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的申请书。至此,中国...  相似文献   

17.
野生毛花猕猴桃果实表型性状及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西省武功山境内的70份野生毛花猕猴桃种质资源为试材,对其果实表型性状、SSR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根据UPOV(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公布的猕猴桃属品种测定标准对供试材料的果实表型性状进行观测。参照猕猴桃遗传连锁图谱,选用分布于中华猕猴桃基因组中的70对SSR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70对引物中,21对引物成功扩增出多态性片段。随机采集的70份野生毛花猕猴桃种质资源中,其果实表型性状和DNA分子水平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UPGMA聚类分析将供试的野生毛花猕猴桃资源分为果实圆形和椭圆形混合组、果实椭圆形组以及果实圆柱形组。21对多态性高的SSR引物共检测出127个等位变异位点,变异范围在2 ~ 12之间,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6.04个等位位点。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为0.5306 ~ 0.9252。GS值在0.65水平上UPGMA聚类分析可将供试的野生毛花猕猴桃种质资源划分成Ⅰ、Ⅱ和 Ⅲ 共3个组,这与果实表型性状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这些遗传变异丰富的种质资源可为猕猴桃育种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以核糖体DNA 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rDNA ITS 区)作为DNA 条形码 对辣椒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利用收集的17 份辣椒资源,提取总DNA,进行PCR 扩增和测序,并从GenBank 下载辣椒属的主要栽培种浆果状椒(Capsicum baccatum)、茸毛椒(C. pubescens)、灌木状辣椒(C. frutescens)和野生种(C. eximium)、野生种(C. lycianthoides)的ITS 序列,进行系统进化与亲缘关系分 析。结果表明,以野生种(C. eximium)的ITS 序列为参考序列,利用Clustalx 2.1 软件进行比对,发现3 个中华辣椒、茸毛椒和灌木状辣椒在ITS1 区有15 个碱基缺失。以茄科番茄属(lycopersicon)栽培种‘上 海906’作为外类群,在进化树标尺约0.11 处,22 个辣椒属ITS 序列可分为6 个分支。全部一年生辣椒 (14 个)聚在一支。中华辣椒(3 个)和灌木状辣椒聚在一支,表明中华辣椒与灌木状辣椒亲缘关系相 对较近。野生种(C. eximium)、浆果状椒、茸毛椒和野生种(C. lycianthoides)分别单独为一支。  相似文献   

19.
窦剑屠跃祥 《花卉》2016,(12):19-22
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SaMa)种类丰富,其中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及其众多的园艺栽培品种为鼠尾草属代表性的种类之一,也是我国重要节假日用花中不可或缺的草花种类。近年来,更多精彩纷呈的鼠尾草种类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城市的园林园艺景观(图1)。其中,朱唇(Salvia coccinea)又名小红花,为本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洲,早年引入我国栽培。朱唇开着红红火火的花儿,  相似文献   

20.
品种鉴定是植物品种保护的前提。基于表型性状的DUS测试是受国际认可和具有法律依据的鉴定方法,但对果树开展完整的DUS测试,往往面临测试周期长和近似品种选择困难的挑战。基于分子标记的检测能准确揭示品种的遗传特征,但很难成功鉴定部分芽变、回交、高世代分离选种等育种方式获得的品种。根据《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柑桔(NY/T 2435—2013)》的柑桔性状表,对5个测试材料(未知柑桔品种)进行部分(101个)性状鉴别,结果表明它们之间无明显性状差异。与国家柑桔种质资源圃(重庆)1 900份柑桔种质资源的性状数据进行比对,发现测试材料与无核金诺(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KinnowLS’)在1个性状(果实质量)上有1个代码值的差异,与091无核沃柑(C. reticulata Blanco ‘091 Seedless Orah’)在4个性状(果实质量、果面主色、果面油胞凹凸、果汁含酸量)上分别有1~2个代码值的差异,由此确认091无核沃柑和无核金诺为测试材料的近似品种。进一步利用33个适用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InDel标记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5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