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钟永达  胡淼  吴照祥  余发新 《园艺学报》2020,47(Z2):3127-3128
‘赣彤1号’是通过单株选择的方法从樟树自然杂交实生苗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春季新叶橙色,成熟叶黄绿色或绿色;夏季新生叶为黄绿色,成熟后转为浅绿色、绿色;初生枝浅粉红色,有密的白色斑点和紫色基环,半木质化后鲜红色。适宜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樟树适生区进行景观林或绿化应用。  相似文献   

2.
‘黄绣球’是从沃尔卡姆柠檬芽变培育而来的柠檬新品种。树姿呈开张状,春梢刺少且刺长度适中;嫩叶中间绿色,外缘淡红色;部分成熟叶外缘黄色,中间绿色。果实圆形且表面光滑,幼果果面呈黄绿相间带状条纹,转色期绿色部分变为橙色,果面橙黄相间,完全成熟后果面以黄色为主,留红色斑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适合制作盆景。  相似文献   

3.
<正>1低产原因1.1管理粗放夏季采完果后大部分杏园放任不管,草放任生长,虫子随意生,叶子任意掉,旱涝随天,秋冬贮存营养物质少,影响来年产量。1.2春季施肥春季施肥对当年的果实生长没有太大作用,反而会因为春季施肥浇水太多使杏果成熟延后,且树体易冒条,致使树体虚旺,影响营养贮存,影  相似文献   

4.
<正>1葡萄黑痘病1.1症状主要为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幼果、叶片、叶柄、果梗、嫩梢等。黑痘病从萌芽到生长后期均可发生,春夏季为害严重。幼果染病,初现深褐色圆形小斑点,后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  相似文献   

5.
对台农一号百香果嫁接苗夏季开花坐果的生物学特性及果实发育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台农一号百香果嫁接苗春季(4月)种植后90 d开始开花;开花后前期幼果生长迅速,开花后20天幼果体积、重量接近最大值;开花后55~60 d果实成熟。  相似文献   

6.
<正>1园林苗圃杂草的种类杂草是指农田中非有意识栽培的植物,根据生活周期将其分为1年生、2年生和多年生杂草。1.1 1年生杂草分夏季1年生和冬季1年生杂草。夏季1年生杂草在春季发芽,夏季或秋季成熟、结种,冬季死亡;冬季1年生杂草秋季发芽,以幼苗过冬,来年春季生长,夏季结子死亡,如牧羊草和千里光就是这种类型。1.2 2年生杂草  相似文献   

7.
<正>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果实和新梢。叶片感病,多发生在靠近叶脉处,初为水渍状浅褐色小斑点,直径0.5~1 mm,以后逐渐扩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直径2~3 mm,病斑周围有水渍状淡黄绿色晕圈,边缘有裂纹,最后干枯、脱落形成穿孔,孔缘不整齐,严重时穿孔连片,形成大的缺刻或孔洞。空气潮湿时,病部常溢出黄色脓状物即黄色菌源,最终导致叶片早脱落。春、秋新梢感病,形成春季溃疡和夏季溃疡两种  相似文献   

8.
正莴苣,别名茎用莴笋、莴苣笋、青笋、莴菜,为一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以地上茎供食用,茎皮白绿色,幼嫩茎翠绿,成熟后转为白绿色,茎肉质脆嫩,可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莴苣茎、叶中含有莴苣素,有镇痛作用。莴苣的适应性较强,可在春秋两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为主,夏季收获。莴苣栽培过程中,如管理不当,在肉质茎膨大后期很容易出现裂茎现象,裂开部分呈黄褐色,易腐烂,产品品质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现将莴苣裂茎的原  相似文献   

9.
<正>1引种表现1.1植物学特性嫩梢红绿色,有光泽、无茸毛。幼叶紫红色、叶缘绿色。成熟叶片中等大小,绿色,深五裂,锯齿中等锐,叶片薄且光滑、无茸毛,叶柄长,叶柄洼闭合成圆形或椭圆形。新梢绿色、粗壮,随着木质化逐渐变褐色,1年生枝成熟后呈黄褐色。  相似文献   

10.
柑橘黑斑病,其病原为Guignardia aciticarpa。又称柑橘黑星病,为我国出口预警重要病害及欧盟高度关注的检疫性病害。病原真菌或有症鲜果一旦被检出,将被禁止入境。浙江胡柚、桠柑、温州蜜橘、棍橘、本地早等柑橘品种有不同程度的感病,该病主要为害柑橘果实,在柑橘果实上表现为黑斑型和黑星型。黑斑型一一果实表面初生淡黄色或橙色的病斑,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大斑;黑星型一一在近成熟的果面上初生红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红褐色病斑。大的病斑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外观,降低了果品的商品性。柑橘黑斑病成为发展柑橘精品果栽培,制约柑橘出口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张天柱  魏平  陈小文  刘彩霞  张文  朱元娣 《园艺学报》2018,45(Z2):2809-2810
‘芭蕾玉棠’(Malus hybrida‘Balei Yutang’)是以‘舞美’(Malus × domestica Borkh. ‘Maypole’)为母本,以西府海棠(Malus spectabilis)‘Reversii’为父本,在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观赏型芭蕾苹果新品种。树体柱型、生长势中等。春季叶亮绿色,夏季浓绿,秋季金黄色。花蕾粉红色,花开放时花瓣粉白色。幼果绿色,成熟时果皮黄绿色,成熟期枝头硕果累累,观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据调查,冈山县因病毒而引起的果树病害,达果园总面积的35%。目前,在国际上已被确认的果树病毒病有30多种,在日本发生较多,分布较广的主要有卷叶病、扇叶病、斑点病、栓皮病4种.卷叶病的症状是在采前叶变为红色,只在叶脉的周围残留有绿色,叶的外缘卷曲。果实表现过度的成熟,含糖量低;扇叶病的主要症状是叶发生畸形;斑点病在一般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国,葡萄白粉病普遍存在,很多葡萄种植区都有白粉病,但总体上雨水比较多的地区发病少、比较轻;在温暖而干旱闷热气候条件下发生普遍、危害比较严重。特别是河谷山脚等环境温暖的葡萄园最易发生,应加强预防。1症状特点主要危害叶片、果实、枝蔓等所有绿色部分,幼嫩组织比较容易受到危害,但老叶也受害。春季的幼芽和幼叶是最先受害的组织。叶片受害时,最初在叶面上产生细小、淡白色的斑点,以后扩大呈灰白色斑点,上覆白粉状物,叶缘卷缩脆而硬。新梢被害时同样覆一层白粉,到后期出现鱼鳞状褐色斑点。果实受害后,先在果面上布满白色粉状物,擦去霉层后出  相似文献   

14.
<正>枇杷叶斑病是叶部的主要病害,发病后通常表现出3种症状,生产上又分别称之为灰斑病、角斑病和斑点病。叶斑病各产区全年都有发生。病菌在被害叶片上越冬,次年春季借风雨传播侵染。角斑病和灰斑病在干旱条件下发病严重,斑点病在多  相似文献   

15.
对板栗在春季折叠的幼叶和平展生长的幼叶、夏季成熟叶和秋季老叶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做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春季折叠的幼叶的叶绿体中不含淀粉和质体小球,平展生长的幼叶含淀粉粒没有质体小球;夏季成熟叶的叶绿体中淀粉最多并出现极少量质体小球;秋季衰老叶的叶绿体中淀粉粒减少直至消失,质体小球数量激增;有的质体小球在叶绿体内被一层膜包围并降解。根据染色特点,可将质体小球分为黑色和灰色2类。淀粉减少及质体小球增多与叶绿体功能衰退相关。  相似文献   

16.
四季草莓新品种3公主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公主是我们以公四莓一号作母本、硕丰作父本杂交选育的四季草莓新品种。1级序果楔形,平均单果重23.3g,最大单果重39.0g;2级序果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5.1g,红色;萼片中大,反卷,与髓心连接紧;种子黄色,平或微凸于果面;果肉红色,髓心较大,微有空隙,香气浓,风味酸甜,品质上等;露地栽培春、秋两季果实品质好,夏季果实品质和硬度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春季成熟果实为10.00%、夏季成熟果实为8.00%、秋季成熟果实为15.00%,总糖含量7.01%,总酸含量2.71%,维生素C含量913.50mg/kg;在吉林省长春,露地栽植果实6月中旬开始成熟,采收期可延续到10月上中旬。2008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7.
报刊摘引     
防治苹果青霉病有办法苹果青霉病是贮藏期主要病害之一。此病多在果实的伤口处发生。初生黄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呈水渍状扩大,果皮皱缩,果肉软腐,发病后不到半个月就使全果腐烂,一触即瘫,呈水烂状,并具有霉味。当空气潮湿时,在病部即生出霉状物,初为白色,后变蓝绿色。这就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它是半知菌纲、丛梗孢目、青霉属的一种真菌的繁殖体。  相似文献   

18.
1)症状。病菌能危害芽鳞、叶片、新梢、花、果等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叶片受害时,先在叶背沿主脉和支脉间产生边缘不清的淡黄色病斑。后呈现煤烟状霉层,严重时叶正面出现多角形或近圆形褪色黄斑。幼果感病初生淡黄色圆形小斑点,中期感病在果面上产生大小不等的圆形黑色硬化病斑。  相似文献   

19.
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苹果树早期落叶病是苹果褐斑病、灰斑病、斑点落叶病、轮斑病以及圆斑病的通称。其中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是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褐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的越冬场所在受害叶、枝条和芽鳞中。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1年有2  相似文献   

20.
1发病的原因苹果生长发育期间高温多湿是斑点落叶病发生的直接原因。另外,栽培品种、管理技术及果袋质量与斑点落叶病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1.1病原菌的侵入斑点落叶病以菌丝体潜伏在落叶中越冬。春季降雨后,病菌孢子开始在落叶中传播,一般在苹果树花后,对新梢进行初次侵染,受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